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班主任管理正文

班主任如何管理班级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07-02
  • 阅读量565次
  • 评分0
  • 0
  • 0

  魏书生说:“管理是集体的骨架”。一个班级由几十名学生组成,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及对学生的教育,都要学生响应及接受,才能使班级的管理意愿及管理目标得于实施,对学生的教育得到保证。因此在班级的管理中,班主任不可唱“独角戏”,而应该以班主任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取师生双向互动的方式,使我们所管理的对象(学生)由“他律”逐渐变为“自律”,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一.引导学生制定目标,培养自主精神


  1.制定班级总目标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为此,班主任在管理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每次我刚接手新班级时,我都努力使学生体会到“我是班级管理的主人”,正确引导学生确立班级管理的总目标,――创建文明班集体。然后根据这个班级总目标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并积极、主动完成计划.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自觉遵守校纪班规。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义务感和责任感,又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2.制定分解目标


  (1)横向目标


  横向目标涉及学习,组织纪律,仪容仪表等。对每一项目标,都予以量化。同学之间开展竞赛,激发学生把潜在的能量充分发挥出来。每位同学的情况有专人记录,每周统计一次,评出"优秀学生",并在每周的班会课上公布得分情况,期末则按累计分数评出优胜者。


  (2)纵向目标


  纵向目标是指横向目标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要达到的具体标准,须明确设计。例如每期的学生板报,我指导学生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要求板报成绩要在年级中排前三名,然后引导学生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并制定工作计划。学生通过参与目标的制定,增强了主人翁的意识与责任感,使板报工作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让“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为班级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


  二.参与制定班规,激发自主意识


  班规的制定向来是班主任的“专利”,班主任是“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但是,学生自主管理不仅是学生管理学生,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前一种能力是管理能力,后一种能力是自我约束能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我每次刚接手新班级时,都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以法治班的做法。首先,班主任要充当“火车头”,让全体学生参与,使每个人都成为“立法者”,正如魏书生所说:“民主管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多数人参与政治,参与决策,参与比较复杂的工作”。主要通过让学生写一篇《假如我是班主任》的周记,征集“金点子”,交班主任审查,再以“提案”的形式放到班委会上讨论通过,然后确定班规,最后对全班同学宣布开始实施.使学生觉得这不是老师在管自己,而是自己对自己约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再者,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充分发挥班规的作用。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民主参与,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健全班级组织机构,坚持自我管理


  1.组建责任心强的常务班委.


  许多班主任说班级难于管理。有的对学生进行“超级保姆式”的全方位监护,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管理;有的放任自由,造成无人负责,无人管理的“放羊”形式。其实,班干部是班集体领导的核心,组建素质良好,责任心强的班干部队伍,就能协助班主任发挥积极的作用。


  首先,由学生自我推荐作竞选演讲,再由同学无记名投票,民主选举,组建班委会。然后,制定班干部工作的责任和职权范围,向全班公布。班干部在开展工作中,由全班同学负责监督和评价,班上的一切日常管理,全部由班干部负责。而此时,班主任是不插手的,只作为班干部的坚强后盾。


  2.设立“轮流执政”的值周班干部


  为了使更多的学生有当干部的机会,我采取干部定期轮换制的方法。每周的值周班长由一名班委和一名学生共同负责,从学习情况,课堂纪律,仪容仪表,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与班主任联系,反馈班级情况。值周班干部还要负责记载班务日志,每天记录晨检的情况。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而自我管理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3.增置灵活多样的自治小组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这样一句话:“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因此,增设管理岗位,使更多的学生参与班级的管理工作,有助于学生养成自治习惯。例如车管组――负责上学的自行车停放秩序;卫生组――负责教室及公区的清洁工作;课间纪律组――负责监督课间追逐打闹现象。这些小组吸收了全体学生参加,从而使全班同学人人有责任,个个担担子,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他们不仅能管别人而且能自觉地管理自己。这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管理手段,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信任感,提高了班级的工作效率。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提高自治能力


  1.新颖别致的主题班会


  许多班主任在上班会课的时候多采用“满堂灌”的说理式,结果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教育效果不太明显。因此,班主任应坚持“说服为主,灌输为辅”的原则,变“一言堂”的说教为“群言堂”的辨析。每次的班会由一名班委和一名学生共同主持(学生自报,要求从班会设计及安排等各方面全方位考虑,拟出方案及实施的具体措施,经班主任审核后由主持人实施)。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班会课结束时班主任作总结发言,深化主题,增强教育力度。


  2.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课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集体若没有丰富的集体活动,就必然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这将有碍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班主任在第二课堂中可举办辩论赛,演讲比赛,趣味运动会等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这些活动使知识性,趣味性,灵活性,创新性融为一体,又有启迪教育意义.既成了学生展示个性,尝试成功的乐园,又培养了学生的自治能力,对班集体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五.建立竞争机制,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属于养成习惯的事,光反复讲未必有用,一句老话,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因此老师的任务就是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成游泳的本领。”因此,班主任可在班级中建立竞争机制,创造竞争气氛。例如,将学生的名单列表上墙,比学习,比思想,比体育,各自的成绩公布于表,名列前茅的同学贴上“红旗”,以便时时激励.通过竞争,优等生更优,基础薄弱的学生也不甘落后,奋起直追,进步也特别快。班级中形成了一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学生的和谐发展。


  总之,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达成有效的班级管理目标。班级的管理工作已经不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了,而成为班级中每一个成员的责任。教育也不再是外在的,强加于学生的,而成为一个自我教育的自觉过程。班级的管理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班主任的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