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班主任管理正文

论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效性与常见问题的解决策略

  • 投稿yuda
  • 更新时间2016-06-01
  • 阅读量1045次
  • 评分4
  • 81
  • 0
 伴随着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全国各地都掀起了课改的大潮。其中大力倡导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我认为,这是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举措。不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讲,这都是新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使小组合作模式在英语教学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作用。我在这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总结了几点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和常见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1.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它最大好处就是使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学习的机会,并在学习过程中有参与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产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进取意识和竞争意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难度的问题来回答,这不但可以增加学生学以致用的机会,更可以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2.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由于强调小组中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且每个成员都带有极大的热情,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人人都尽其所能,这样问题就变得容易解决。由于人多力量大,再难的问题也可以讨论解决。 
  3.合作学习能增进学生的感情,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大家互相勉励、互相鼓励,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同时,学会了如何关怀和帮助他人、评价他人,即学会承认他人的优点,容忍他人的缺点,虚心向他人学习,听取他人的意见。它使每一成员都融入集体中,增强了集体意识。 
  4.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在组织对话和操练中,小组长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谁先谁后、谁问谁答,充分考虑对话的难易度和学生的水平。特别是在英语短剧的自编自演过程中,学生除了要选择、组织对话内容,认真准备道具,进行角色安排,还要在排练中对效果和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并不断地总结,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 
  二、常见问题和解决策略 
  1.学习合作参与度不均衡。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发挥出更多的自主性。但优等生参与自由发言和小组汇报的次数明显多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由于优等生语言基础扎实、表达能力强成了小组的全权代言人。而学习困难的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即使想参与活动却力不从心,自卑心理使他们干脆置身事外。还有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们有能力说,但他们不善于争取机会发表意见,即使听到与自己不同的见解也不加辩驳,多数时候缄默不语。 
  解决策略:优化分组,明确分工。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性格特点组合。根据学习任务,从学生的知识、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差异综合考虑把合作小组分为六人组:同等优、良、差的学生各两个。一个小组中包含各种能力的学生,以增强合作学习的互补性,组与组间差别不大,以增强合作学习的竞争性。在操练简单句型时采用优秀学生、困难学生搭配的方式,在表演有难度的对话、故事时,每个成员挑选适合自己的角色进行表演。这样灵活分组,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得以发挥,在学习中逐渐形成学习的合力。另外,在合作小组成员之间,要有明确的分工。例如分为:组长、记录员、建议员、发布员等,由各组员轮流担任。合作小组明确分工,并定期轮换,一是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并认真完成,避免无所事事;二是保证学生独立完成,为合作打下了基础;三是避免少数优生滔滔不绝或少数差生缄默不语的现象。 
  2.学生合作不充分,角色分工不到位 
  问题:由于班级容量大,教学任务重而课时又有限,教师大多是在开始合作学习几分钟后,就急着让各小组汇报成果。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由于担心完不成任务,教师不敢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讨论。有的组往往是学生才刚进入状态,教师就匆匆结束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把合作学习变成走过场。还有,合作学习时不少同学在小组活动中不参与活动。认为反正有学习成绩好的同学顶着,而学习困难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只是其“陪衬”。 
  解决策略:确定内容,精心设计。①内容的选择、设计要符合中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如果过难会出现合作不主动、冷场现象。反之,过于简单,对个体学习都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就是浪费时间,既没有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还会损害同学们的积极性。这就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 一论 文网进行论文代写和论文发表服务,欢迎光DYlw.NET联系方式QQ 712086966]要求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内容的选择、任务的设置应具有生活化、开放性、探究性等特点,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②合作任务设定一定要富有情趣。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当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与愿望时,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比如可设计以下几类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矛盾型问题。有意识地挑起学生认识中的矛盾,促进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发生激烈冲突,从而产生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2)假设型问题。即要求学生以已知的内容为前提进行猜测、推断。给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激发学生兴趣。(3)发散型问题。即要求学生紧密围绕某一问题,多方位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