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班主任管理正文

德育,不只是讲道理

  • 投稿数星
  • 更新时间2015-10-21
  • 阅读量914次
  • 评分4
  • 16
  • 0

樊晓薇

有人总结过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其中最常见的一项就是——讲道理。跟学生讲道理,跟家长讲道理。翻来覆去地讲,不厌其烦地讲。我曾认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善于讲道理的人。他会不停地变换方式把道理讲得生动细致、深入浅出,使学生会听、家长爱听。

那么,班主任的作为真的仅仅靠讲道理吗?显然不是。

新接手的班级里有一个男生小安,性格内向,成绩后进,同学都觉得他很冷淡,老师都觉得他对学习缺乏热情。我向他从前的老师和同学打听,都说他一向如此,很难接近,劝我不要费心了,“总之,他不会惹事,随他去吧。”

可我总觉得一定可以有一些改变,关键是用怎样的方式真正接近他的内心。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对米兰·昆德拉的书喜欢到近乎痴迷的程度。就以此来突破吧!

第一次找他谈话的时候,他明显很戒备,但当他发现我只是想问他借一本米兰·昆德拉的书时,明显放松多了。我向他借的是《生活在别处》,事实上,我早就看过。

第二次谈话,是把书还给他。很自然,我们交流了对作者和作品的看法。我说我也很喜欢米兰·昆德拉,但是我更喜欢海明威,并竭力向他推荐。他没有抗拒,于是我借给他一本《老人与海》。

第三次谈话,是他把韦还给我。我们讨论了两位作家在作品风格上的不同,他忽然对我说:“老师,其实我知道你为什么向我推荐海明威。”“哦?那不是很好吗?你接受了我的推荐,是不是就意味着你愿意尝试改变?”他低下头:“让我再想一想吧。”

第二天,他递给我一个本子,转身走开了。我打开本子,里面洋洋洒洒地写满了他进入高中以来的各种心理感受,文字并不连贯,看得出只是一些有感而发的片段。但是,从字里行间,还是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寂寞的男孩子是如何困在自己的世界里自问自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怎么可能拒绝一切友谊、拒绝所有关爱呢?他只是害怕,害怕碰壁,害怕嘲笑、那么,我该怎样让他迈出第一步呢?

第四次谈话,我把本子还给了他:“谢谢你对我的信任,我这里也有一个任务,想请你完成,可以吗?” “什么?” “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就要举行了,我希望你帮我们班想一个运动会开幕入场式的创意,可以吗?”男孩子的眼睛亮了起来: “好,我试试。”

当他把准备好的资料拿给我看的时候,我惊呆了——从创意到文稿到实施要领,他总共设计了三个方案,近十页纸。在我以往的班主任经历中,从未见过学生在运动会的入场式上花费过这么多的心思。“老师,你觉得可以吗?”男孩在我身边怯怯地问。

“当然可以!这样,今天中午的时政学习时间,由你亲自向全班同学介绍你的创意,让大家选择决定最后的方案。”

那天中午,我先走上讲台对全班学生说,“今天中午,小安同学有话要对大家说。”所有的学生都很惊讶,平时不要说走上讲台,就是私底下都很难听见小安的声音。只见小安缓缓地站起来,走向讲台,面对全体同学说:“马上就要开运动会了,我希望我们班能给全校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所以我设计了三个方案。一个是最酷的,但是实施起来会有些困难;一个相对中庸,但实施起来的难度会小一些;还有一个最特别,但可能有一些安全隐患。大家愿意先听哪一个?”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最酷的……”“最特别的……”每位同学都无比期待地望着小安,而他的脸涨得通红。这时的我知道,那扇门,终于打开了。

孩子们选了一个最特别的方案——要用近400个气球将两条关于班级的标语展板依次拉升。这绝对是一项大工程,从氢气球的安全分析到标语展板的材料设计:从出场队形的编排到展板升空的次序,小安是总设计师,全班同学在热烈响应之后自然是全力配合。但是,我对结果却并不乐观——任何事情,实践永远比设想艰难。

果然,第二天,小安就和团支书一起来找我了。团支书给了我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罗列了一长串问题,诸如展板的重量如何控制?气球里到底充什么气?怎么把400个吹好的气球带到学校里来?我注意到,团支书在说的时候,小安一言不发。

我让团支书先回去,转而问小安:“你有什么打算?”

小安抿着嘴,有些失望地说:“要真的不行,那就算了。

“哦,真的就算了吗?”

“还能怎么样呢?许多事情,我也没办法呀。”

“你还记得那个叫桑迪亚哥的老人吗?”

“那个独自在海上奋斗了84天的老人?”他显然想起来了,抬起了头。我微笑着继续说:“许多事情,我们要在坚持与妥协中做好平衡,但无论怎样都不该轻言放弃。你说呢?”

小安低头沉默了一会儿,再抬头的时候对我说:“老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之后的一个星期,小安很忙。班干部悄悄告诉我,我们班的入场式方案在小安的主持下几易其稿,在全班同学的配合下胜利在望。可就在这时,我接到了一个最不幸的通知——“由于运动会项目扩充,为节省时间,本届运动会的入场式取消!”更不幸的是,还没等我想好怎么跟小安说时,学校的广播里已经播送了这个通知。当我赶到教室的时候,班里炸开了锅,我居然没有发现小安。学生们告诉我,他去找校长了……

我在赶去校长办公室的路上见到了小安,出乎意料的是,他没有我想象中的愤怒或沮丧。甚至,面对我焦急担忧的神情,他还对我微笑了一下——“老师,我想回去对全班同学说一些话,可以吗?”

小安走进教室的时候,同学们一下安静下来。令人意外的是,小安先向大家鞠了一躬:“这个星期,谢谢大家!谢谢大家帮我一起实现我的梦想!虽然,这样的结果让我很失望。但是,我相信我们的努力不会白费。就像……”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深深地看了我一眼,“就像《老人与海》里的那位老人,在海上漂流了84天之后,虽然只带回了一副鱼骨,但他还是胜利者:我相信,所有的收获,在过程中都已得到。”

讲台下,响起一片掌声。讲台边的我,早已热泪盈眶。

这是我第五次主动找他谈话,和前四次相比,他已经不那么拘谨了。我微笑着请他坐下,把这个学期各科老师的作业反馈本递给他,“我知道最近这个星期你是因为班级的事疏忽了作业的完成。那么之前呢?你愿意跟我聊聊你的学习吗?”

他的目光一下子黯淡下来:“老师,对不起。”

“那都是以前的事了,我们今天不提从前,只说今后。你愿意从今天开始尝试改变吗?”

“我愿意。”

“好,那么我们今天做一个约定——每周我只向你提一个学习方面的新要求,你必须全力以赴。一周后,如果你完成情况较好,我们就再增加一个要求;如果完成情况不好,我们就再试一个星期……”

“嗯,我愿意。”他又一次重重地点头。

两个星期后,我向他提出了第二个要求……

一个月后,我向他提出了第三个要求……

这期间,我经常向他周围的同学和任课老师询问他的情况,所有的反馈都有一个共同点——他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

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他的班级名次提高了8名。我很高兴,但他还是有些沮丧——“你说的有道理,大家都在努力,我的确不能保证你最终一定能达到某一个名次,考上某一所大学。但是,这个结果真的那么重要吗?不是有人告诉过我们,所有的收获……”我故意停下来看着他。

“在过程中已经得到。”他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对案例中的这个学生而言,他最大的障碍是不够自信。因为不够自信,他才不敢与同学交往,不敢与老师沟通。刻意维持的距离,其实只是他的一种自我保护。在教育过程中,讲道理就显得苍白了。只有创造机会让他体验到与人交往、沟通的快乐;进而提供平台,让他体验到被关注、被肯定的幸福,他才会相信改变是可能的,是值得付出努力的。当然,在改变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挫折。但是,只要他体验过了成功的快乐和幸福,就一定愿意去努力争取,之后的教育工作也一定会更加顺利地展开。

关于学习状态的调整,无论对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项不能回避的挑战。对这位学生而言,如果永远不去触及学习问题,那么他心底会永远留下一片阴影。老师要做的,是指导他学会如何脚踏实地地努力着接近自己的梦想。在这个过程中,我尝试运用了心理学中的“登门槛”和“阳性强化”技术,帮助他养成并巩固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事实上,对于一名正处于青春期的男孩来说,“学生”是他重要的社会角色之一。他们渴望得到认可和尊重,更渴望能够胜任各种社会角色,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顺利地完成青春期最重要的“角色同一”过程。作为班主任,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这些特点,才能在工作中深刻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找到彼此沟通的共同语言,适度干预,合理引导,教育才能水到渠成。而至于真正将学习成绩提升到哪一个档次,个人认为并不重要,原因还是那一句话——所有的收获,在过程中都已得到!

办公室里,一位班主任正在和一个女孩讨论寝室的人际关系——“人和人之间,要相互体谅。别人如果做了让你不开心的事,也许有他的原因,你至少可以先听听他的解释,再决定是不是需要生气。换一句话说,我们要尽量从善的角度揣测别人,这就叫‘与人为善’。”女孩听得频频点头。

正在这时,学习委员走进办公室,交给班主任一张纸,上面记载着今天的作业上交情况。班主任看了一眼,眉头皱了起来——“怎么回事?那么多人没交英语作业?太过分了,又是这几个‘老油条’,去,把他们都叫到办公室里来,我要好好修理他们一顿!”

教育,包括了有声的教育和无声的教育,即“言传身教”。但习惯上,我们总是愿意给别人讲道理,也许,“讲”总是比“做”更容易一些吧。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更容易跟着你做,而不是听着你说。”所以,要改变世界,先改变自己。如果我们反复对学生说“要热爱阅读”,而自己却从不看书;如果我们反复对学生说“要热爱生活”,而自己却总是愁眉苦脸;如果我们反复对学生说“要诚实守信”,而自己却总是用各种谎话遮掩自己的疏漏,很难想象会取得怎样的教育效果。想起自己从前的一位语文老师,每次他要求我们背诵课文之前,总是自己先在全班同学面前背诵一遍。从此,我们再也不会觉得他提出的要求高不可攀。

于是,在要求学生早晨按时到校之前,我会自己每天提前10分钟出现在教室。在要求学生维护教室、寝室卫生之前,我会先把自己的办公室打扫干净。在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之前,我会认真备课,让学生感受到我的态度。是的,教师健康,学生才可能强壮;教师明朗,学生才可能闪亮;教师幸福,学生才可能快乐。

记得有一年带高三,我感觉越带越累——每次走进教室,学生们总是一脸疲惫。任课老师反映,整个班级课堂气氛沉闷,听课效率不高,学生信心不足。考试成绩出来,情况自然不理想。于是,学生的情绪更加消沉了。我与学生逐个谈心,从学习态度说到学习方法。“你们师生两个,都要放轻松,整天两副苦脸相对,怎么把事情做好?”口干舌燥之际,旁边的一位老师路过,用一句玩笑点醒了我——

学生之所以紧张,是为自己的前途焦虑,在他们眼里,高考成绩的一分可能真的会决定自己的人生走向。而老师呢?老师的焦虑又源于何处?社会的期望?领导的要求?指标的压力?那么,我们的初心呢?罗兰说过:“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以这件事本身的目的为目的,才有成功的可能性。如果不以这件事的目的为目的,而把其他附带的目的当作重点,那么这件事就会走入歧途。不但这件事本身无法得到预期的成功,就连你那附带的目的也会因你当初所持态度的不纯正而遭到失败。”读书,是为了拓展视野;学习,是为了提升自我。训练,是为了熟练技巧;高考,是为了公平竞争;奋斗,是为了日后不悔:既然是竞争,就一定会有失败;既然是拼搏,就一定会有汗水。如果我们能有这样的认识,为什么不换一种心态面对呢?

我决定从自己开始改变,而所有的改变,从微笑开始。

第二天,我在办公桌里放了一面镜子。每次走进教室之前,我拿出镜子,对着里面的自己认真地微笑一下,直到觉得那微笑自然饱满了才出发。

我开始仔细挑选高中三年班级活动的照片,将照片里有学生们笑容的照片冲洗出来,贴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每隔一周,更新一批。

我短信通知学生的家长,请他们配合将自己孩子从小到大的照片做一个整理,将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快乐瞬间收集起来,在家里做一个笑容展示,也欢迎带来学校在班级分享二

我利用午间教育时间把网上看到的那段话读给学生听——“多年以后,再想想高考。其实本质上没有考得好考得差这样的说法,而是所有的年轻人在一起,做一份试题,然后决定去哪座城市,今后和谁相知,和谁相爱,和谁能够走一辈子,和谁一起旅行。不管怎样,故事一定是美好的。所以备考的大家,不要担心,轻松一点。”

我告诉我的学生,“三年来,我们甘苦与共,共同进步。在最后共处的一百多天里,我希望班里多一些笑声,我希望大家看到更多的笑脸。”

之后的日子里,我每天抽出十分钟,请大家分享一张“笑容”照片,讲述一个关于照片的故事。渐渐地,任课老师的反映也改变了,都愿意来我们班上课,“看着学生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连自己都会开心一些呢。”学生也悄悄地告诉我,“我发现,我们班的老师爱笑了!”

佛家说,相由心生。心理学却告诉我们,不止认知能够改变行为,行为反过来也会影响认知。当我们开始微笑时,我们的心态一定会随之发生变化。只有当我们的心情放松了,我们才有可能跳脱现实的种种怪圈;只有当我们的心态摆正了,我们才有机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只有当我们的心境真正平和了,我们的教育理念才能实现真正的改变。许多时候,只要我们用一个行动改变一个习惯,一切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教育中的“蝴蝶效应”。

在班主任诸多的日常工作中,让人头疼的问题之一是安排座位。身高、视力、纪律、成绩、人际关系无不影响着座位的排定。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可以宣之于口,有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高中阶段的学生大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家长和老师很难轻易地说服他们改变意见。又一次座位调整即将开始了,我换了一种方式——

首先,我请每名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一张座位表,并且不记名自愿上交。

第二步,我将上交的座位表全部张贴出来,供大家观看比照。

第三步,我请全体学生综合所有的设计小结出共同的特点——比如,哪些位子特别抢手?哪些同学是受欢迎同桌?而哪些位子是大家避之不及的?

第四步,召开班会,重点讨论i个问题——1.为什么有些位子特别抢手?而另一些位子不受欢迎?2.那些最受欢迎的同学有哪些共同特点´3.我们应该怎么办?讨论时严禁进行人身攻击。

学生们发现,每个人都希望坐在教室里最舒适的位置。原来每个人都希望同桌是一个能给自己带来正能量的人,他(她)性格温暖,成绩优良。学生们发现资源永远是有限的,你在选择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选择你。当他们终于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们会明白,老师在安排座位时的为难,他们会懂得,与其期待遇见一个性格温暖、成绩优良的同桌,不如自己努力成为这样一个人。

“钓鱼岛事件”闹得最激烈的时候,我所在的小城里也掀起了轩然大波。个别社会人士开始利用大家的爱国情绪制造事端——先是号召抵制日货,然后逐渐发展到小范围游行打砸日本车辆,最后甚至出现了哄抢日资超市的恶性事件。学生们虽然身在校园,但不可能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一个晚自修上,班里的一位男生小程忽然冲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抵制日货,誓死保卫钓鱼岛!”在班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值班老师勉强维持了班里的纪律,把这件事及时告诉了我。怎么办呢?

第二天,我利用午间教育时间把最近各地关于“保钓”的新闻给学生们做了一个系统的回放。我始终觉得,对学生一味屏蔽消息与真相,永远是愚蠢的做法。我发现,学生们都看得很认真。在看过许多地区出现的不同程度的打砸抢事件后,我给学生介绍了一个心理学上的名词——“去个性化”。心理学研究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会淹没在群体中,并丧失他们的个人身份,表现出无自知性、行为与内在标准不一致、自制力低等特点,结果导致人们可能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甚至破坏性的行动中。去个性化状态使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评价的意识,降低了对于社会评价的关注,因而通常的内疚、羞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都被削弱。事实上,不仅群体能导致去个性化,网络环境也能导致去个性化。

讲完这些以后,我对学生说,“之所以介绍这个概念给你们,是希望你们在某些特殊的场合依然能够保持理性的头脑,永远不要人云亦云,冲动行事,由此产生的悲剧已经太多了。”接着,我又点评了昨晚学生的表现。最后,大家达成共识:理性思考,才能有正确行动。大家决定首先了解哪些是日货。小程决定完成第一项任务——调查学校超市里的商品,列出日货清单。

一天后,小程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交给我一大张纸,上面密密麻麻罗列了一长串商品名录。我立即表扬了他,并请他将名单复印,张贴在教室里。第二项任务——如果这些商品我们都要抵制,总要找些替代商品吧,请向同学推荐与这些日货同类同质的替代商品。

这个任务显然有了些难度,同类商品也许不难寻找,但要保证同质,至少要得到同学的一致肯定,似乎是有一定难度的。好在,学生常买的东西不外乎一些吃的用的,两天后,小程又上交了一份清单。我又请他张贴在教室里。

第三项任务——不是说要誓死保卫钓鱼岛吗?那么首先我们应该好好认识一下钓鱼岛。我请小程精心准备一次讲座,利用一节班会课的时间向全班同学介绍钓鱼岛的历史,以及钓鱼岛事件的由来。那个周末,他母亲告诉我,他动员了全家一起帮他收集资料,准备讲座。一周后的班会课上,小程准备充分,侃侃而谈,字里行间中多了许多理性的思考。就在同学用热烈的掌声向他表示感谢和祝贺时,他忽然向全班同学深深地鞠了一躬,“我想收回上星期的一个提议,抵制日货,需要三思而后行。在我准备这次讲座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数据,现在许多日货的背后,都有我们国家自己民族工业的利益。不假思索地抵制,也许会对中国人本身造成更大的伤害。我想,为了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我们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

教室后面的我带头鼓起掌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许多时候,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矛盾的根源,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许要比老师直接给出答案好得多。

正如雷振海在《改造我们的德育》一文中指出的——“我们的德育已经封闭得太久,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首先是德育观念的落后……很多人依然用传统的观念看待德育,一味强调德育的社会价值,忽视个体价值……然后是德育方法的落后,学校德育工作一直存在随意性、零散性、应景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忽视了作为德育对象的学生的需求,忽视了他们独特的心理特点,只是一味强调知识的学习、规范的训练、榜样的激励……如此,德育成了高高挂在空中的‘道德说教’,又怎么会进入孩子的心灵深处?”忽然想起最近流传的一句电影台词——我们“听过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是的,班主任的工作绝不只是讲讲道理——当我们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改变的快乐”;当我们亲力亲为,不断践行着我们一直宣之于口的真理;当我们把世界交给学生自己去探索,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在一路跌跌撞撞的反思中逐渐成长。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