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班主任管理正文

班会课——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 投稿灵活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1653次
  • 评分4
  • 13
  • 0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 陈 时

摘要:班会课是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因此,班主任必须重视班会课的质量与实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班会课,创造尽可能真实的场景,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通过活动达到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塑造自己的目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班主任;德育教育;班会课;主题;准备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1-0087-01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执行人,是班级管理的总舵手,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引领者。如何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成功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也是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和学风的重要一环。然而,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班会课有时成了“问题汇总课”、“算账课”,甚至是“自习课”,长此以往,学生将失去对教师的信任,班主任将错失德育教育这块主阵地。成功的班会课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对学生心灵的洗礼,因此,如何有效开展班会课,达到育人的目标是每一位班主任必须深思的德育话题。

一、主题的确定

班会课的主题要根据学校德育教育的总体计划和育人目标,联系班级工作的实际来确定,要注意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避免随意性。

1.根据德育内容确定主题。高中阶段是学生习惯和情感态度养成的重要时期,在日益信息化的今天,他们的思维模式培养却受到了外在的影响,因此,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不小的阻力,但树人的目标没有变化,爱国、守法、诚信、责任、习惯、礼貌、文明、安全、自律、合作、节俭、和谐、理想等都是德育教育的永恒主题,班主任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状况以及学校主体工作的变化进行选择。如笔者就对高一新生开展以感恩教育、习惯教育为主题的一系列班会课,为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养成起到了较好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使学生受益匪浅。

2.根据重大节日、活动来确定主题。一年有很多节日,节日的设定具有历史价值,体现了民族内涵,从这些节日中传递出来的德育教育的内容是班主任取之不竭的生动教材。班主任在班会课主题选择中可充分依托节日创设的大背景,力求使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激发情感,受到熏陶。如“学雷锋日”,笔者精心设计课件,以图片、文字、视频的形式再现雷锋当年的感人事迹,并要求学生分组讨论雷锋的精神品质,鼓励以“螺丝钉”的品格、“钉子般”的精神和“一滴水”的境界争做新时代的活雷锋。通过“学雷锋”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白了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在班级中团结互助的细小行为,在学习上坚忍不拔的吃苦精神都是雷锋精神的体现。

3.根据学生的倾向性或突发性问题确定主题。高中生处于思想发展临界期,容易受周围事物的影响,从而在班级中形成不同的声音,这个时候需要班主任察言观色,及时做出分析和判断,为教育赢得先机,通过积极引导,形成班级正确的舆论导向。如笔者曾发现班级学生中有带手机的行为,就对违纪的学生根据校规进行了处理,但处罚并不是最终目的,如何达到育人的目标,让学生从内心受到教育和启发才是德育的最高境界,于是笔者适时在班会课上就“高中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这一话题让学生讨论,全班分析了利与弊,最终得出了高中生带手机弊大于利的结论,于是禁止带手机的校规让学生心服口服,并借此机会和学生约法三章,此后班级再也没有类似的事件发生。

二、活动的准备

成功的班会课必定是一个准备充分的班会课,活动的形式、参与的人员、需要的材料等都要提前组织和策划。

1.备形式。丰富的活动形式能烘托现场气氛,吸引学生参与,让班会课的主题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笔者除了根据学校要求开展主题班会外,还组织和策划了多种多样学生喜欢的班会课,如:结合唱歌、舞蹈、游戏等多种形式的《生日会》;小组讨论并组长发言的《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学校英语文化节背景下的《英语文化知识竞赛》;为扩大视野,明确学习目标的视频欣赏《世界著名大学》、《奥巴马开学演讲》。此外,还将班会课延伸到教室外,青年志愿者活动、寝室文明大比拼等这些成功的班会活动,使德育教育变得更加生动和实际,并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学生的内心,取得了良好效果。

2.备人员。首先是教师的准备,教师对班会的准备要像准备一堂教学课一样,需要有教育目标、重点和难点、教育过程、教育反思,教育步骤的设计更需要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师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特别是思想状况,对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应予以考虑。其次是学生的准备,由学生负责准备的环节要提前布置,要给予学生准备时间,使课堂充实、高效。

3.备材料。宣传海报的制作、课件的设计、歌曲的下载、节目的排练等都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如果班会对场地场景等有特别的要求,如座位的排列、黑板的辅助等也应提前作好安排。

三、活动的组织

1.学生的“全程参与”作用。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的教学形态也发生了变化,生本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如何在班会课上实践“生本课堂”这一理念,笔者认为,应发动班级全体学生共同参与,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班主任在确定主题后,就放手让学生自行完成活动的组织和落实,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亲身参与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同时也能受到深刻的思想启迪。

2.班主任的“幕后军师”作用。班主任想要顺利达成育人的目的,有时就应退居幕后,把讲台交给学生。但退居幕后不是放任不管,为保证课堂气氛活而不乱,班会课可由学生充当主力军,班主任则充当幕后军师,在主题的把握、形式的确定等关键点对学生予以一定的指导,这样班会课就会朝着既定的育人目标有序进行。

3.任课教师的“友情客串”作用。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但仅靠班主任单枪匹马是不可能完成班级学生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因此,班主任要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辅助作用,根据不同的班会课主题邀请不同的任课教师参与,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取得学生对老师的信任,随着师生情谊的增进,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共同建设班集体的合力也随之形成,全员德育的效果将会逐步显现出来。

四、活动后的总结和反思

每一次班会课后,班主任都要引领学生做好总结和反思,要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肯定成绩,找出不足,以便在今后的设计、组织和实施过程中不断进步和提高。班会课的育人效果不一定立竿见影,班主任还要在班会课结束后注意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追踪班级的发展情况,通过后续的工作延续班会课教育的力量。

教书育人既要讲科学,也要讲艺术,如果能将两者结合起来,就能成功地占领教育的高地。开展班会课虽是班主任日常工作的一小部分内容,但育人的作用不容小觑,在当今高中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的情况下,班会课更是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因此,班主任应争取上好每一堂班会课,力求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周达章. 21世纪主题班队会案例精编[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5.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