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班主任管理正文

“百变”班主任 做好小组建设

  • 投稿Ener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357次
  • 评分4
  • 68
  • 0

小组是班级管理的基层组织单位,也是我们管理意义上最小的功能齐全的独立机构。那么,班主任在小组建设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呢?我个人的体会是:学会做个“百变”班主任,不同阶段,不同角色,发挥不同作用。

一、当好策划师,整体规划设计小组发展前景

顶层设计和宏观驾控是做好工作的前提。班主任在建班之初,在小组组建之前,就要对自己班级学生,对小组建设的期望,对小组在自己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小组建设的构成方式及日常经营,要有一个详细的规划和设计。如果班主任自己没有一定的构思和设想,完全让学生摸着石头过河,就可能出现能干的组长带领的小组一马当先,束手无策的组长天天请教班主任,还把小组内的事情推到老班这儿来。结果我们班主任傲了小组长,天天被小组事务缠绕。

我在建班之初,开学的前两天,会对学生进行一个公开谈话。我问他们对新的班级有什么良好愿望?他们希望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团队里?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参与什么样的小团队?他们愿意选择按照兴趣爱好组建小组,还是按照学习特长组建小组?或者他们还有什么愿望和想法……抛出这些问题,主要目的是通过他们的愿望,准确把握他们对班级和小组建设的一些想法。孩子们回答可有意思了,有的说: “郑老师,以前老师总是按照身高编排小组,谈不到一块的人坐在一起,真是憋屈死了!”还有的吐槽,“以前的老师按照成绩划分小组区域,别人从窗户外一看,就知道我们的成绩不好,真丢人……”

那么,你们现在希望组建一个什么样的小组呢?其实这个问题他们不回答,我也胸有成竹,因为我已经就小组建设构思了N个组成方法。孩子们回答,只是我引导的一个过程。最后,当我把我的小组建设构想和孩子们的需求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回报我的就是惊喜的参与之情、积极的筹备之心。而且,一般地,我的设计总是结合每届的学生需要灵活改变,因此,我的小组建设,每个不同的班级,都会有不同的构成方式和运作办法。

二、当好宣传员,激发学生参与小组建设的热情

学习合作小组也好,兴趣爱好特长小组也好,还是行政管理小组……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小组,要想发挥它的巨大作用,都离不开孩子们的积极参与。但是,激情需要点燃,信心需要鼓励,一般学生进校几年之后,如果没有新鲜的形式吸引他们,没有创新的活动吸引他们,没有符合他们需求的内容吸引他们,要让他们对您的管理感兴趣,那就是一个难题。该怎么办?适当的时候,班主任要做好小组建设的宣传员,发挥我们善于鼓舞、激励的特长,激发学生参与小组建设的热情,激发他们的创新才华,点燃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的兴趣。

我自认为在这方面还有点天赋,我会充满激情地对他们渲染我们未来小组建设的美好前景: “我们将有一个三人行的学习机制,任何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都会有一个铁哥们学霸帮助你们,因为我们的小组建设是由学霸、学神和需要提升的学生组织在一起,我们不离不弃;我们将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作为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将在那里制订我们自己的规则,而且要每个人都认同才可以;在那里,你会有你喜欢的生活方式,你会有你爱好得到发展的空间;在那里,我们将有我们共同的精神图腾,我们会设计自己的组徽,有自己不同于别人的强劲口号,喊出我们的与众不同……”

通常情况下,我的演讲都能够把孩子们的激情点燃。每次讲话之后,都会有孩子围着我兴奋地问这问那,还会一传十、十传百地渲染着我们班的小组建设前景。甚至一些隔壁班的学生都会在路上拦着我问: “郑老师,你们班真的会那样组建小组吗?”然后一脸羡慕。

隔壁班上的孩子们都羡慕起来了,我就不愁我们班的孩子动不起来。

三、当好培训师,帮助每个成员都学会成长

小组成立之后,不管有没有得力干将帮我们撑起日常活动这片天空,都需要班主任在适当的时候充当培训师,做好全员培训工作,以帮助每个成员都学会一定的小组合作技巧。

一般地,我会对全班学生进行下面三个层面的技能培训:

一是个人层面,如何参与组内讨论?我会把美国国会的“罗伯特议事程序”中关于发言的一些基本技巧告诉孩子们,并把它作为班规确定下来: “别人发言的时候要学会倾听,不能够轻易打断别人。没有听完别人的意见就表态,往往会把事情弄糟糕。”告诉他们基本的发言技巧: “每个人都做好发言准备,发言的时候要一次性地把话说完,其他人不能够中途插嘴。”“每一轮发言,每人只有一次发言机会,不能够重复发言。”“反对别人的意见要说明理由,不能够根据个人好恶推翻别人的意见。”此外还有其他的和小组成员合作交流的一些基本要求,比如尊重、悦纳、宽容和谦让。

第二个层面是骨干组员层面,告诉他们每个人要在组内勇敢担当,既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但是又不能够因为帮助别人影响学习,要做到“有余力而助人”。骨干力量知道怎么配合组长开展工作了,小组就能够全面运转起来。

第三个层面就是组长培训,这是我重点培训的内容。我把组长培训纳入我的干部培训主要内容,告诉他们,组长是我们小组的最高领导,要担当起管理的主要责任。同时也告诉他们,小组长也是班内最小的芝麻官,靠的是人格魅力、服务质量、担当精神、乐于奉献来凝聚人心,那么,他们需要有谦虚品质、宽容胸怀、勤奋态度……一般经过这样的培训,小组长个个都信心满满。

四、当好收容员,妥善安顿情况特殊的学生

小组建设运作到一定阶段,总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一些小组出于功利竞争目标,比如说为赢得表彰、争取名次、为小组加分等,排斥一些有问题的学生。这些学生要么拖欠作业,要么爱迟到,要么喜欢讲小话、爱违反校纪等等,这些学生,总成为小组拖后腿的人,受到其他同学的嫌弃。这些人何去何从,就需要班主任做好中转收容工作。

我们班小组建设有这样一个基本规则——小组长有权对组内同学依照组规进行处置。谁不服从小组长的管理,第一次批评,第二次警告,第三次诫勉谈话,第四次,就只有请出该小组了。凡被请出小组者,必须自己联系下家,我只负责给他开一张“临时暂居证”,到新的小组挂靠一个星期。如果新的小组愿意接受他,他就成为新的小组一员,否则继续漂流。而且,我还规定,这样的机会也不是无限制的,每个人只有三次机会,机会用完了,我也不管了。结果我们班有三个孩子,机会都用完了,怎么办?跑到我跟前说:“老大,再也没有小组要我们了,怎么办?”我说,你们三个人干脆成立一个组算了。 “我们三个人成立一个组?叫什么呢?”他们好奇地问。我说就叫“不要组”!那三个孩子挺机灵的,一听这组名,就明白我的意思: “好的,老师,我们一定努力。我知道,您说的不要,其实是要。”从此,他们就成立了一个“不要组”,还给自己拟定组训: “当别人不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自己要自己。”挺有意思的。

我说这个故事的意思,就是班主任要在小组建设中担当一个中途收容站的角色,指导和帮助一些特殊的孩子寻找到自己的合适小组,给他们一个重新溶入新团队的机会。因为,教育不能够剥夺任何一个孩子参与团队生活的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在我们的小组建设中得到发展,这是我们教育的最基本的公平需要。

五、当好裁判员,果断处置政策上的争议

小组建设纯粹依靠学生也不行,适当的时候,班主任要体现出政策权威、政治权威的影响力,当好对错裁判官,果断处置小组建设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

一般小组建设经营一段时间之后,比如说一个学期、一个年度之后,孩子们出现了懈怠厌倦情绪,也出现了一些审美疲倦心理,对小组建设不感兴趣了,对小组活动提不起精神了。尤其要命的是,小组成员在一起时间长了之后,相互包庇、袒护,对别人的优点视而不见、对别人的错误充耳不闻了……这时候该怎么办?原来充满活力的小组,这时候成为一潭死水?

这时候,就需要班主任根据自己的经验,根据自己掌握和了解的知识,及时出台小组建设新的规章制度,甚至包括采取强力措施,对小组进行重组——而事实证明,这是激活小组活力的最好办法。但是,问题也来了,一些优秀的小组,他们不愿意拆散,他们舍不得离开.怎么办?甚至还有些学生要挟老师:“我们组这么好了,如果重组之后,比原来差,这个责任可是您的哦!”我们该怎么办?是犹豫不前,还是果断执行新政?答案是无疑的,只有创新,只有重组才会有活力,哪怕是失败,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这时候,我就以不容置疑的态度,对那些偷懒者、依恋者提出我的设想和具体安排,并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小组重组任务。

事实证明,这是解决小组建设到一定时间之后,实现自身突破的最好办法。

六、学做旁观者,让孩子们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班主任在小组建设中的角色很多,不同工作内容,需要我们以不同的角色切人。在这里,我还提醒大家注意一个角色——学做一个旁观者,让孩子们在与同伴磨合中学会解决问题。

不少老师做不到这一点,他们见不得班上有问题,一有问题,顿时急火攻心,上蹿下跳,恨不得亲自动手,把孩子们的问题全解决掉。这样一次两次没有问题,多次之后,我们把孩子们成长的机会剥夺掉了。孩子们出问题没有关系,学习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要有宽容之心、悦纳之心,做一个偷懒的旁观者,学会等待,让孩子们自己在和同伴磨合中解决问题。

我班上有一个组长工作方法简单,但是人很正直。刚开始时,他强力管理小组,小组红红火火。可是一段时间之后,小组成员忍受不了他那坏脾气,不时有同学来我这投诉。怎么办?几次提醒之后,我干脆学会旁观,让他的组员反对他,让他自己政令不出他的“中南海”。一段时间之后,他自己也意识到这点,再慢慢学会调整改变,就容易得多了。

教育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学生是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积累经验的,如果班主任过于强势介入,就会出现班主任个人思维替代团队智慧、个人风格影响整个班级,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此,一个聪明的班主任,要做好主动介入和适时放手的平衡,既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引领,更要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摸索、自己去总结、自己去突破。做一个旁观者,就是学会欣赏、悦纳孩子们在小组建设中的一切表现,珍惜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机会,让孩子们自己去发展去实践。这样,小组建设才更精彩纷呈。在带班的前几年,我唯恐学生这不知道、那也不能,结果很多事情我都详细规划好,甚至连一些细节性的东西,都一一用纸写出来,交给孩子们,美其名日“锦囊妙计”。后来我发现,孩子们总是被动地等老师给方法、给目标、给动力,离开班主任,班级活动就推动不起来。后来,我学会了撒手,学会了把问题推回去,不管小组建设中出现什么问题,每个小组自己成立“技术开发公司”,一个问题一个项目部,自己去研究解决问题。我惊讶地发现,小组建设不论从形式到内容,还是从活动方式到品牌特色,都比我自己亲自参与来得更鲜活更有意思,也更具有创造性。于是,我知道,撒手也是一种艺术,做旁观者更有利于小组的成长。

(湖南邵东县两市镇一中 郑学志)

版块策划:蔡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