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晓薇
开学两个月后,我发现我不会笑了。
那是2003年的9月,我终于如愿以偿,以班主任的身份迎来了我的第一届嫡系部队。但是……
开学一个月之后,我的嗓子完全哑了。那个月里,我抓紧一切可能的时间给学生提要求、讲道理。
开学两个月后,我发现自己不会笑了。一开始是不敢笑,总觉得板着面孔的自己会比较有威严。后来是笑不出来了,每天,心总悬着——担心任课教师告状,担心百分竞赛扣分,担心学生活动安全…一
开学三个月后,新婚的先生与我谈了一次话,建议我向学校提出申请,下学期不再担任班主任工作。他觉得我担任班主任之后,性情大变,已经影响到了家庭气氛。我被先生推到镜子前, “看看镜子里的你,你确定自己要变成这个样子吗?”
望着镜子里陌生的自己,连我都觉得面目可憎。是的,那是一张写满失望的脸——对学生,也对自己。我不得不承认面对的学生与我理想中的标准相差太远,而自己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太小太小,我开始怀疑自己究竟适不适合做班主任。
可是,我真的就要这样放弃吗?我想起不久之前我满怀憧憬,曾经不断地在心里暗下决心——如果有一天,我做了班主任,有了自己的班级,我一定要陪着学生好好长大。就这样放弃,我真的不甘心。一个偶然的机会,办公室里两位准妈妈的聊天给了我不小的启发。
“从怀孕开始,我就开始看关于育儿方面的书籍了,你别说,还真有收获。许多事情,不是当了妈妈就自然会做的,爱是一回事,本能是一回事,技能又是一回事。”“是呀,要学习的。你看看我们带的学生,个体差别那么大,说起来,哪一个不是爸爸妈妈的宝贝呢?哪一对父母不想好好培养呢?不就是因为家长的方法和理念不一样,最后才有了不同的样子嘛!”
为人父母需要学习,为人师长需要学习,班主任哪有天生就会的呢?事实告诉我,光有爱是不够的,方法不对会更误事;光用心是不够的,方向不对会更伤心。做好班主任,必须得学习!回顾这一路的跌跌撞撞,我终于发现,所有问题的症结其实都在自己身上——心态上,不够从容;素养上,不够专业;理念上,不够高远。
从哪里开始呢?我决心,先从观察身边的班主任做起。这一观察,我发现了什么叫专业的!
坦白说,在我的身边,负责的班主任比比皆是——他们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他们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把教室当成自己的家;他们认真负责,呕心沥血,把学生管理得服服帖帖,把班务治理得井井有条。和新班主任相比,他们拥有更多的经验,对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更充分的准备,工作起来更有条理、更有效率。
但是大家还是无法脱“忙”。因为忙,所以累。他们的工作中也有幸福,但更多的幸福来自于终于送走一届学生时的如释重负、百感交集。我发自内心地敬佩他们,也愿意向他们学习。可是心里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真要这么辛苦、疲惫才能做好班主任吗?
这时,我发现了另一种班主任。他们身上有一种特质吸引了我,那就是——专业的魅力!
专业的班主任工作中许多做法真的不一样。
比如,谁都知道,做班主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立规矩。一个规矩的有效执行会伴随着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而一系列规矩的有效执行,则伴随着一个班级良好班风的形成。
初为班主任的我,也立过规矩,那是开学的第一天,我几乎将《中学生行为规范》完整地读了一遍。结果呢?我口干舌燥,学生置若罔闻。第二天,当我质问迟到的学生时,学生一脸无辜地说: “老师,你昨天说了那么多,我真没注意到你规定的时间。”
这时,资深班主任告诉我——规矩不在多,关键要明确。而专业班主任告诉我,规矩不在嘴上,关键是如何执行。
于是,在接手一个新班级后的第一次讲话,我就会把我的“规矩”率先告诉学生。我会直接告诉他们——学生,该有学生的样子。发型、服饰、举止应该有别于社会青年。教室,是学习的地方。手机、棋牌、漫画是不适合出现的。我会先把班级“一日常规”以时间节点的方式告知他们。这样一来,学生便会很明确地知道,自己的每一天的每一个时刻,该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出现在什么地方。我越来越坚信,班主任是可以对学生说“不”的,恰当的批评与明确的规范是不能被省略的教育手段。爱,不等于纵容。理解,也不等同于一味让步。
当然,立规矩只是第一步。怎样让规矩形成习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里就有两个问题:1.对于违规的学生,怎么处理?2.对于守规的学生,怎么巩固?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21天。所以,立完规矩的第一个月,班主任都应该更辛苦一些。我会经常在班级里巡视,遇到做得好的会及时在全班面前公开表扬——在心理学上,这叫“阳性强化”法。
而当遇到个别学生违规的时候,我又会视情况给予及时关注和纠正。住校生每日早锻炼,总会有几个男生因为贪睡而迟到。刚做班主任的时候,我会苦口婆心说教、批评,甚至惩罚。但在不断地实践中,我开始尝试其他的办法——有一次,班上的一个男生迟到了,因为是第一次,我微笑着提醒,不做批评。第二次,他又睡迟了,我就自己买了一只闹钟当着全班的面送给他。第三次,他又迟到了,我就请他所在的寝室成员买一只闹钟送给他。并且声明,要还是起不来,下次,我就要请全班同学买只闹钟送给他了。起床的问题,就这样在全班同学的笑声中迎刃而解。
这样的方法,我后来还用过几次,效果都不错。直到现在,我总共送出过两只闹钟,并且,从来没有再动用过寝室的基金。今天,回头再看这个办法,不禁慨叹,当初的不成熟——我真的有权利要求其他的同学为这位男生的迟到买单吗?这位男生最后的改变究竟是真的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用毅力克服了惰性,还是仅仅迫于集体的压力做出了不得已的选择?在这一次的事件中,我是不是在无意间触碰到一些教育的“底线”?而最终事件的顺利解决是不是也有一些侥幸的因素?
显然,这个方法并不是最好的,也不可能是万能的,我们还有许多其他的办法可以尝试——比如,青春期的孩子特别在意“同伴”,特别在意自己在同性、异性同伴心里的形象和价值,我们可以请他同寝室的同学及时提醒,也可以请女生排一张值日生表轮流电话叫早。总之,当他发现自己是否按时参加早锻炼会影响到同伴对他的评价时,一定会从内心深处更加重视这件事。而当学生自己在意了,从态度上认真对待了,班主任对结果也就不必太过严苛。
而如果,违规的不是个别的学生,而是一个群体呢?这时,班主任就应该反思,是“规矩”本身有问题,还是在和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比如,一个班级良好班风、学风的树立,最有说服力的就是学生在自修课时的表现。可是怎样让学生在老师不在场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安静的自修呢?
从前,我采用的方式和大多数班主任大同小异——我会先宣布自修课纪律,然后请一位班干部坐在讲台前面自修,负责维持纪律。说实话,我心里其实是知道这位干部的为难的——自修的过程中,常会有一些小声音。班干部若管得太严,难免有打小报告之嫌,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是宁可得罪老师也不愿意“出卖”同伴的。但如果听任这些“小声音”的存在,哪怕是真的在讨论问题,不用多久,自修课的纪律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怎么办呢?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实践,我发现,在集体教育中, “讲故事”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而“故事的选择”和“讲述的方式”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
一天中午的时政学习时间,我给学生讲了一个由台湾作家侯文咏先生记录的真实故事。故事发生在侯先生当医生的时候,一位做色情酒店生意的病人在闲聊中向他炫耀自己是如何成功地使许多女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愿地由应招做“会计”转化为“端盘子的小姐”再到“陪酒小姐”,最后沦为“坐台小姐”的经历。故事的最后,那位病人洋洋自得地说: “我从来没有强迫过别人,也从来不担心找不到小姐,反正这个环境慢慢会改变她们,直到她们根本忘记自己原来的想法和样子!”
我永远记得学生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时的惊恐表情。然后,我开始让学生讨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有人说,坚持原则很重要。有人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时,我提出了自修课的纪律要求——每个人必须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保持安静,独立学习。也许还会有同学问:“偶尔的,轻轻的,与同桌讨论一下学习上的问题都不可以么?”我会反问: “你觉得呢?”有了刚才这个故事,学生就会理解为什么老师要在细节上坚持,两个人轻轻地讨论,会渐渐演变成一群人的讨论;几个人的闲聊,会渐渐演变成一个班的狂欢。
这样的故事,对学生而言应该是新鲜的,最好是震撼的。而通过这样的铺垫,学生们会真正理解老师的用意,不会觉得你是在以势压人。只有这样,你的“规矩”才能深入人心,落到实处。当然,良好班风、学风的建立不可能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彻底搞定,但这样的故事,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开头。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会有意识地收集、积累,以保证自己能经常给学生讲一些他们不是那么耳熟能详的故事。许多时候,故事讲完了,学生也就明白了我想表达的道理。
在“立规矩”的过程中,班主任除了要思考怎么跟学生沟通之外,对“规矩”本身的思考也很重要。
比如, “自修课上要保持绝对的安静”,这样的规定真的有必要吗?在我的印象里,“静文化”俨然已经成为许多学校校园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许多学校不仅要求学生在自修课时保持安静,在课间十分钟也要保持安静,甚至午餐时间也不许学生随意说话……这样的规矩真的合理吗?
不能否认,其实现行许多“规矩”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方便学校的管理,但我们要记得,管理不等于教育。许多时候,强硬的管理手段与我们美好的教育初衷往往是背道而驰的。这时,作为一个学校最基层的管理工作者,班主任怎样在执行学校规章制度的过程中保持足够的理性,实在是一门艺术。
事实上,高中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彼此之间充分的交流和讨论能在很大程度上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加强合作,激发热情。我开始思考怎样给他们争取一些时间和空间?于是,我又开始了一种尝试——每个星期,我至少会有一节自修课进教室备课。我对学生说, “这节课上,你们可以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自由地讨论你们想讨论的学习问题。当然,如果你们需要,我也很乐意加入你们。我进来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可能偶尔经过教室的校领导放心。”就这样,在彼此的相视而笑中,师生之间再次达成了一种默契。
是的,对班主任而言,“立规矩”是门大学问。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我渐渐领悟到, “立规矩”也许只是班集体建设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学会坚持,学会体谅,学会自律,学会担当。而所有这一切,都建立在学生有着足够的自尊和自信的基础上。在最近的这届学生里,我开始尝试另一种做法——第一次见面时,我除了介绍学校的一些关于“时间节点”的规定之外,不多做什么规定。我只是告诉我第一次见面的学生, “我相信能考入这所百年名校的你们一定都有很好的综合素质,一定都对自己有着很高的期望,一定都会尽自己的全力做到自己能达到的最好。在接下来的这一个月里,我会用心观察你们每一位同学,也希望你们用心观察你身边的每一位同伴。一个月之后,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对这个新集体的感受和看法。”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每天都会至少表扬一名学生,表扬这位学生在行为规范方面做得特别好的某一点。而对于没做到的学生,我会在表扬他人的时候,微笑着多看他几眼。在开学一个月后的主题班会上,我会肯定他们在一个月里通过自律养成的习惯,并让学生以“班级目标”的形式对下一个月的发展方向提出计划。当然,班级里还是会有个别不够自觉的学生,他们总会在这里或是那里出一些小状况。但是不要紧,我发现,当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高自尊的集体逐渐形成的时候, “约束者”和“评价者”的角色不再仅由班主任扮演,整个集体的良好氛围会对这些孩子造成影响和压力。班主任此时要做的,也许只是引导和鼓励。
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要比做一个负责的班主任困难得多。一位负责的班主任也许只是愿意埋头做事,无怨无悔,而一位专业的班主任却还要善于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找准对象,高效率地、做正确的事。
我就曾经因为不够专业,用心地做过一件荒唐事——那是初当班主任的时候,我遇到过由于家长闹离婚导致学生成绩直线下降的案例。出于对孩子的不忍,我居然试图劝说那对家长不要离婚。事实证明,那是一次吃力不讨好的经验。归根结底,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我模糊了班主任的专业立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的工作对象永远都应该是学生。
后来,当我再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我采取了不同的做法。首先,我会对孩子父母的决定表示尊重,并向他们介绍一些成功的案例——让他们相信,只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加强与孩子的积极沟通,是可以降低离婚本身对孩子的伤害的。第二,我会引导学生学会尊重父母的感情和决定。告诉他,即使父母离了婚,对他的爱也不会改变。单亲家庭的孩子只要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同样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第三,我会关照所有的任课教师,在这段特殊时期不动声色地加强对这个孩子的关心与鼓励,减少孩子的情感缺失感。第四,我会创造更多的机会让这个孩子参与更多的班级事务与活动。这些活动,既能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也能让孩子体会到更多的责任感,对自己未来的生活有更多的自信。
我发现,当我学习了一些管理学知识之后,我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了;当我掌握了一些心理学知识之后,我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过程更加顺畅了;而当我逐渐意识到所谓班主任的“专业立场”正是要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所谓班主任的“专业精神”其实是建立在“专业的情绪管理”之上的时候,我的心态越来越从容。是的,我依旧会担心学生的状态,但不会过于焦虑。我开始愿意承认一个事实——班主任不是万能的,再优秀的班主任也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我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每个学生来到你面前的时候,都不是一张白纸。他们身上的种种不足是个人、家庭、社会共同的作用使然。我们要记得,学生是有明天的。今天的他也许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但明天的他完全可能为这个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能做的,只是珍惜学生的今天,用心陪伴学生走过一生中最闪亮的一段旅程。
记得自己带的第一届学生里有一个女孩子,乖巧、懂事、敏感。高一的整个一年里,她几乎都沉浸在中考发挥失常的阴影里。我用了各种方法,换来的常常就只有一个带着泪水的微笑。高二,她开始投入了。但因为高一学得不扎实,也因为本身的基础、习惯、能力等各方面的问题,总之,她就是考不好。我想,每位老师应该都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你很想在成绩上帮她,但就是无能为力。我开始在每次考试后帮她分析原因,主观的、客观的、偶然的、必然的……有一天,她突然在我面前崩溃了,她说: “老师,你不要安慰我了,我就是学不好的,对吧?我不可能考上复旦的,对不对?我的高中注定是失败的,对不对?”我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她,等她哭完了,我告诉她:“你不需要永远待在高三,对吧?你不需要永远学习数学和物理,对吧?18岁以后的生命那么长,怎么就早早把未来确定了呢?”
坦白说,那之后我也的确没做出什么有创意有成就的事儿,我只能在她每次考砸的时候陪她掉掉眼泪,说些自己都觉得有些苍白的安慰。直到高考成绩揭晓,她也的确没有考好,在我的班级里属于倒数十名,最后被一所医学专科类学校录取。那一晚,我还陪她在肯德基坐了很久。
可是后来呢?后来她好得很。从上大学开始,她好像突然开了窍似的,一路拿奖学金,专升本保送,考研也顺利过关。有一次一起吃饭的时候,我感慨起自己的无用和苍白,她突然停顿下来,很认真地看着我,说: “老师,你怎么可以说自己没有用呢?要是没有你一直陪着我,要是没有你给我描绘的那些未来,我都不知道怎么熬过这些年。”
曾经听德育特级教师韩似萍老师说过一句话,大意是——德育工作,是可以检查的。但德育,是无法检查的。我们今天所做的许多工作,也许将会在很多年后的某一天,才会显现效果。所以,每当学生毕业多年后,给我发来短信,告诉我,在某个时刻,他们会想起我带给他们的温暖;我当年真心的陪伴,曾经带给他们坚持下去的力量,我总是特别有成就感。是的,我们的工作,是不能急功近利的,是无法急于求成的。它一定是春风化雨,一定是循序渐进,一定是慢工出细活,一定是良心工程。
2012年11月间,我被学校选派先后参加了湖州市、浙江省首届班主任基本功能力大赛,最后代表浙江省参加了长三角地区首届班主任基本功能力大赛,有幸获得了高中组的第一名。回想起来,比赛的整个过程对我而言真是一种难得的历练——它让我忽然有机会站在一个特别的高度去检视自己多年的班主任经历,对自己工作的习惯、方法、意义都有了全新的体验和反思。
整个比赛由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笔试部分包括“理论测试”和“主题班会设计”。“理论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班主任应知应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教育法规、德育文件等等,题型包括选择和填空。“主题班会设计”则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对指定主题设计主题班会,内容包括:班会题目、实施年级、教育背景、教育目标、准备过程、实施过程、设计意图等方面。在从湖州市到长三角地区的几次比赛中,我先后以“美,就在你我身边”“给梦一把梯子” “热爱祖国,从心开始”“诚信,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围绕“美育”“生涯规划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四个高中阶段常见的教育主题,设计了四节主题班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面试部分,浙江省和长三角地区的比赛都采用了“由选手抽取情景问题,在一定时间内稍作准备后,在规定时间内陈述自己的观点并回答评委的提问”这样的形式,考查选手处理问题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这些情景问题往往取自班主任工作中常见的一些情境,比如“如何看待高三阶段主题班会开展的必要性,以及具体如何组织和开展”;比如,“怎样看待和处理学生在校园和课堂内使用手机问题”等等。在聆听你的陈述时,评委往往会特别关注你对问题的分析和看法,以及在解决问题时的措施和风格。
比赛之后,许多人在祝贺我取得好成绩的同时都会问我一个问题,“你真的觉得参加这样的比赛对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有帮助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在这次比赛的过程中,我认识了许多出色的班主任,他们对学生的热爱,对工作的热情深深感染着我,他们在比赛中展现出的智慧与风度也让我深深折服。
在这次比赛的过程中,我体会到广泛阅读的重要性。我发现对许多问题的准确把握和完整阐述所需要的知识储备,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班主任常规工作所涉及的知识。我记得在湖州市的选拔比赛中,就出现了不少的新名词,比如“颠倒的课堂”、“基于游戏的学习”、“智慧城市”,比如“慢德育”、“正面管教”等等,如果你和它们素昧平生,就很可能在应对时言不及义。发展是硬道理,阅读是更硬的道理。而在教师的生活日程上,有很多事情的重要性被排在了阅读之前——我们要备课、批改,我们要为学生授业解惑,我们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种琐碎的常规工作,我们还有其他的社会角色需要扮演……可是,这样的排序,真的合理吗?即便是有时间阅读,大多数教师的阅读视野还是局限在自己专业的狭小范围内。可是,这样的筛选,对教师本身真的有利吗?正如刚踏上工作岗位时,一位前辈对我的忠告——“永远不要停止阅读,广泛而自由地阅读,因为教师最大的悲哀就是沦为教书匠。只有持续而广泛的阅读,才能让你始终保有一定的厚度和灵性,不至于在一天天看似繁复的工作中磨平了锐气与棱角,成为单一呆板的‘纸片人’。”
在这次比赛的过程中,我接受了很多高水准的培训,专家们对每位参赛选手针对性的点评和辅导让我受益匪浅。例如,在我们的培训中,有这样一题:“上课时间,班长匆忙跑来叫班主任张老师马上去教室,据说青春期十足的大强和正当更年期的李老师在课堂上又顶上牛了。李老师前几天已经对张老师‘放话’了——‘如果大强在教室里再这样不尊重我,那么,就有他无我。’如果你是班主任张老师,你会怎么做?”记得当时大多数老师的第一反应是“先赶到教室,防止矛盾激化”。而这正是问题的陷阱所在——上课期间理应由任课教师全面负责,班主任赶到教室,势必会把大强从教室中叫出来单独教育,这就剥夺了大强受教育的权利。在这样的培训过程中,我渐渐觉得自己是第一次从专业、而非经验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平时德育工作的理念、习惯和方法,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我相信,对大多数班主任来说,真正想知道的,也许不是旁人最出色的地方,而是怎样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他人的优秀,轻易学不来。但在处理同一类情境问题时,他人的方法和理念却是可以借鉴的。尤其是年轻的班主任,他们迫切需要了解的,恰恰是他们所面对的学生所具备的心理特点;以及在解决不同问题时,应该把握哪些原则,坚守哪些底线。而所有这些,我正是通过参加这一次比赛的系列培训,逐渐理出了头绪。
在这次比赛的过程中,我第一次开始梳理自己的教育理念。我意识到,这些“理念”,绝不是写在书上、挂在墙上的口号,而是一位教师内心深处的“相信”和“愿意”。我理解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学生当作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允许他不断地犯错,但相信他可以做得更好”。我理解的“君子不器”,就是每个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特点,他们不必成为有统一标准的产品,因为东边不亮西边亮,今天不行明天行。我心目中的高中班主任,不应该是保姆,更不应该是警察,而应该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陪伴者和引导者。我的职业理想,是让我的学生成为一个“明是非、知好歹、能体谅、有担当”的人;是让我的班级成为一个“有规矩、有弹性、有温暖、有希望”的集体。这些理念,并不新鲜,也不独特。但是,如果你没有发自内心地相信和愿意,就不会有自然而然的践行,就不会有赛场上的淡定和从容。
记得在湖州市的选拔比赛中,我抽到一道“主题论坛”的题目——“你是怎样理解‘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的?”我记得,这句话最初由教育家陈鹤琴提出,本意是强调教育者对孩子的责任和信念。但在现实中,这句话却深为许多一线教师反感。我的关注点是:为什么教育家和许多一线教师对这句话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呢?而我的发现是:关键在于对“好”的诠释和把握。如果把“好学生”仅仅定义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逻辑上自然无法圆通,而教师也会因此被逼进死胡同。因为每个孩子的资质、基础、环境、条件各不相同,学习成绩不可能整齐划一。但是,如果把“好学生”定义为“能给社会带来正能量”的学生,教师就有可能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解开这道似乎无解的难题。
那一场比赛至今已经过去了近三年。在这三年里,我在学校的支持和帮助下筹备、建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浙江省首批班主任工作室”,工作室的成员既有初当班主任的新生力量,也有经验丰富的资深班主任。每个月,我们工作室的新老班主任们都会定期聚在一起举行工作室例会,讨论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案例,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在与这两个群体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件事——几乎每个班主任都会对自己带过的第一届学生念念不忘。尽管由于经验的限制,那很可能不是成绩最好的一届,也一定不会是工作最顺利的一届。而当一名教师在经验上逐渐成熟之后,却往往对班主任工作顾虑重重,避之不及。这仅仅是所谓的“职业倦怠”吗?
这让我联想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大多数的初恋之所以美好而难忘,一定不是因为它最终修成了正果,而是因为经历初恋的人怀着最单纯的愿望,投入了自己最真的情感。它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因为爱,所以爱;正如我当年第一次当班主任时,没有太多专业知识,唯有一腔热情。
但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美好的初恋大多不能成就完美的婚姻。每一个过来人都明白,对婚姻而言,光有激情是不够的。若是两人总念着“初心”就太容易陷入“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失望里。一段完美的婚姻,需要体谅、需要责任,需要学习,更需要智慧。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也许,我们的班主任之路,也是如此。从满怀热情的憧憬,到脚踏实地的探索,再到现实理性的思考,一路走来,有挫折,有反思,有收获。能让我们坚持下来的,一定不只是爱。多年的实践让我越来越确定,在这条路上,你若要进步,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而你若要幸福,必须追求专业,做好自己。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中学)
栏目编辑 王 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