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教育技术学正文

Web技术应用基础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 投稿蓝精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294次
  • 评分4
  • 13
  • 0

陈战胜,薛晓霞,钮文良

(北京联合大学 应用科技学院,北京 102200)

摘 要:围绕Web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提出创新教学课程的新思路和新模型,阐述“阶梯稳打—螺旋递升”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以“学院BBS论坛”为例讲解项目分解、序化和重构的设计,推行“做、学、教”一体化,注重尖端人才的培养,创新践行“四段六化”教学模式,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Web技术;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职业素养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170232, 81160183);宁夏高等学校科研重点基金资助项目(NGY2011042);北京联合大学教学质量提高—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Web技术应用基础”(11107541845);北京联合大学新起点计划项目(zk10201303);北京市教委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名师项目(PXM2013_014209_07_000033);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11107550903);北京联合大学横向课题(H2013ZK022,11107JA1401);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资助项目。

第一作者简介:陈战胜,男,讲师,研究方向为无线传感器网络、高等职业教育,ldtchenzs@buu.edu.cn。

0 引 言

Web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既是技术基础课,又是技术实践课,重在培养学生动态网站开发能力以及数据信息处理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网页设计、网站规划与设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等先修课程,通过融会凝练所学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完成实际应用开发的能力。

1 创新课程教学新思路,践行教学新模型

Web技术应用基础课程自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以来,一直坚持践行校企并举双主体模式的创新教学实践,经过整改于2014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该课程目标是借鉴“迭代式项目[1]引领、任务驱动”的创新教学实践活动,主动适应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形象思维强、逻辑思维较弱和学习主动性差的特点,营造“趣在求是”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熟悉Web站点构建技术,熟练掌握数据库信息发布技术,能够适当地应用Web编程技术进行Web网站的开发;同时,在教师启发下经过强化训练,使学生具备项目需求分析的能力,了解项目分解和设计方法,掌握项目设计行业规范,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该课程改革的创新思路表现为借鉴企业动态Web开发人才的选才标准,细化职业岗位,以项目开发流程为导向,坚持“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服务学生为目标,旨在培养高端职业技能,同时理论知识教学交融同步进行,凸显该课程的职业性、实战性和应用性。Web技术应用基础课程在创新课程教学新思路的过程中形成“一个核心、一个关键、一个基本、一个贯穿、六大保障”的立体化创新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

2 课程改革创新与实践

2.1 “阶梯稳打—螺旋递升”课程体系构建

“阶梯稳打—螺旋递升”作为Web技术应用基础国家级精品课多年来的教学改革成果,主动迎合新时代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符合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促进了该课程的教学创新实践活动。其中,校企合作产生的真实教学项目能够吸引、助推学生积极主动求学,认真对待项目分解的系列任务。

一定难度的真实教学项目对于学生是一种挑战,但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师生共同将项目划分为涵盖课程核心知识点的系列迭代任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项目需求分析的能力,而且能够达到熟悉系统功能图绘制、了解业务流程图作用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遵循“迭代式项目教学法”,参照真实项目开发工作流程,以实现迭代梯式任务为系列教学目标,由易到难、由浅及深、循序渐进地推进项目,在项目阶段功能完成的同时实现阶段教学目标,最终实现项目产品和教学目标的同步完成。

“阶梯稳打—螺旋递升”形成的“阶梯递进”创新课程体系的优点在于工作任务的真实性、教学核心知识点序化的合理性、阶段任务与工作流程的对应性和“做、学、教”设计的科学性。Web技术应用基础课程在“阶梯稳打—螺旋递升”创新实践中,谨记北京联合大学“趣在求是、学以致用”的校训,参照职业岗位工作群的能力标准,以市场主流技术和实用成熟技术为主,兼顾先进前沿技术,教授学生职业领域中普遍的、具有共性的核心知识。Web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最终确定采用JSP2.1技术[2]进行教学,利用JSTL标记和EL语言替代JSP网页中的部分甚至全部Java程序,使学生快速掌握开发一个中小型Web系统的方法和技能。

真实教学项目“学院BBS论坛”经过任务分解,核心知识点打乱重新序化后,参照企业项目开发工作流程,确定了9个能力教学单元和8个阶段子项目,具体的课程创新教学体系设计见表1。其中,No.1是项目开发新手级基本技能单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项目开发环境搭建及项目信息发布相关技术。No.2—No.5是项目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单元,要求学生完成用户登录、帖子分类显示、帖子查询和帖子分页设计4个阶段子项目。No.6鼓励学生自主开发新标记,熟悉标记文件的部署与应用,此阶段子项目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Java语言编程基础。No.7和No.8以数据库技术先修课程为基础,重在检验学生数据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包括多表关联、数据统计等知识的应用。No.9是该课程的集中训练环节,要求学生能够在旅游资讯管理系统、基于Web的网上花店、企业实践管理系统、自行车租赁管理系统、新闻网站和作业在线管理系统中任选一个实战项目进行实践,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综合项目的能力、学以致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2 “做、学、教”一体化

根据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状况研究报告中显示的78.1%的调查对象对专业理论知识感兴趣,94.3%的调查对象对技术技能训练课程感兴趣的结果,可见高职院校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需求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够用”的层面。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应该践行理论与实践并举前行、互融互促,共同推动“做、学、教”一体化。

Web技术应用基础课程在创新教学实践中推行“校企双模式教学团队”“趣在求是教学氛围”和“教学项目真实限期”3方面,将表1中需要实现的9个能力单元融入8个项目中,将真实项目引入实践,激发学生求知欲,构建理论融于实践的“趣在求是教学氛围”;仿照企业工作间打造“真实工作环境”格局,启用“校企双模式教学团队”,参照企业项目开发工作流程,贯彻“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创新教学模式。Web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凸显阶段子项目驱动学生“做什么”;双模式教学团队启发引导学生“怎么做”;通过“阶梯稳打—螺旋递升”的课程体系,“项目限期”使学生在不断完成阶段子项目的同时,强化自身的专业能力,主动构建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体系,真正做到“做中学”,体验“趣在求是”教学氛围的生动性、互动性和趣味性。该课程在创新教学实践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特点,执行行动导向的教学策略,加强学生“学习有效性”的理论研究,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实施“做中学、学中训、训中熟”,最终提升学生职业岗位知识和能力的水平。

“做、学、教”一体化的实施过程包含“启发、示范、体验、讲授、训练、答辩考评”六大环节。其中,“启发”环节就项目需求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师生共同讨论,“趣”油然而生;“示范”是将实际项目的功能进行演示,回归启发环节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分解,产生“学”的动机;“体验”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小的阶段项目,体验技能的魅力,获得心理成就感;“讲授”是在学生体验之后及时进行核心知识的传授,同时渗透项目开发中的编码规范和编码技巧等;“训练”是学生学以致用的环节,训练学生熟练掌握实用技术,达到融化在血液中形成本能反应的效果;“答辩考评”环节包含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团队评价和现场答辩考评。这些考评手段分布在课程教学的学习和集中训练环节,能够真实考核学生的调研、文献查阅、数据处理、撰写方案等能力,并且能充分了解学生的项目投入情况、理论知识和技术掌握程度、思维严谨性、文档撰写规范性情况、总结归纳能力、临时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促进其自身知识技能体系的构建,激发潜能,塑造职业素养。

2.3 尖端人才的培养

在创新教学实践中,本课程贯彻执行“共性生长、个性发展[3]”的分层教学模式。课程先期借用网络学堂发布阶段子项目的内容、参考资料、课程讲义和考核评价指标,为思想觉悟高、自学能力强的学生提供肥沃的土壤;课程中期在阶段子项目“任务链”之外新增有一定难度的多选任务,不仅能够在教学实践中让尖子生充当“教师小助手”,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而且在额外指点和精心培养下,继续发挥尖子生“领头雁”的特点,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等职业素养,创造和谐活泼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团队作战能力,快速推进项目和教学的进度。

2.4 “四段六化”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

“四段”指核心技能培养的实践教学阶段,包括网络课堂、课堂“做中学、学中做”并行实践阶段、集中训练环节的综合实践阶段、企业顶岗实习实践阶段。“六化”指教学实践的具体实施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核心能力培养阶梯化,将真实项目按能力标准等级梯度划分为若干能力教学单元,各单元之间环环相扣,紧密关联,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循序渐进地提升,在项目完成的同时掌握核心技能。

二是教学设计项目化,将真实项目阶段划分为序化严谨的8个子项目,将原有知识点优化重组,低层次者为高层次子项目提供支撑,与表1的“阶梯稳打—螺旋递升”相吻合。

三是项目教学任务化,教学子项目的完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细分为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任务链”,使任务层次化,在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并继续保持学生“趣在求是”的同时,推进项目的进展和教学的实施。

四是知识学习层次化,见表1,知识点的学习随着项目进展而展开,根据项目任务分解的情况将知识点的应用分层化,便于教学,易于接受消化。学生可以随着知识点的层次递增,逐步掌握同类知识点的不同应用技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是企业参与前端化,本课程创新实践中,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前端,针对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实践环境、职业素养、集中实训等环节,给予前瞻性的指导并与教师共同讨论、商定、实施和考核评价。

六是教学团队新颖化,教师团队不再拘泥于专任教师主讲理论、企业能手讲授实践的形式,而是形成能手主讲教师辅导、教师主讲能手示范和尖子生传帮带等多种教学授课形式,在扩大辐射面的同时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师生技能水平的提高。

2.5 职业素养隐性教育“嵌入式”系统培养[4]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等职业技能型人才,所谓“高等”包含高技能和高素养两方面,所谓“职业”包含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等多个层面关键指标。围绕职业教育的特点,教师可在创新课程体系中,有针对性地将职业素养的要求和标准内化到各个能力单元中,把行业、企业的职业规范融入到项目教学的每个环节,如图1所示。通过系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对于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可以起到弥补、调节和促进作用,使学生立足岗位,融入社会,全面发展。

3 结 语

经过几年的探索,Web技术应用基础课程创新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今后仍需努力。第一,借助共享课平台,拓展课程展示与交互功能;第二,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尝试以“工作室”形式推进职业素养的系统化培养;第三,坚持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第四,坚定不移地打造高素质教学团队;第五,突出技能培养的同时,深入学生“如何学”的理论方法研究与实践。

Web技术应用基础课程将遵循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原则,以“重共享、强过程、多模式、创新评价”为指标,以高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为服务对象,贯彻“共享”要旨开放平台,争取吸纳更多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的参与,实现本课程精品资源的“协同培养”。今后我们还会不断补充课程资源库项目案例,积极扩大该课程精品资源覆盖面,从而更好地服务地方,服务社会。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陈战胜, 王廷梅, 李明. 项目教学中应用迭代开发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 2010(7): 130-133.

[2] 陈战胜, 沈大林. JSP2.1动态网站设计案例教程[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 1-20.

[3] 文敏. 信息技术尖子生培养和发挥作用的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2(2): 28.

[4] 王振洪. 系统培养提升高职生职业素养[N]. 中国教育报, 2012-10-09(6).

(编辑:宋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