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运梅,陈 昕,刘旭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计算机学院,北京 100101)
摘?要:首先分析国家发展及教育改革所引发的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然后从培养学生的角度阐述创新人才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学生就业的重要作用,最后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为例,探讨创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模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创新人才;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综合素质;多元化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改项目“《web程序设计》课程建设——案例教学方法改革”(2014KG34);2013年北京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过程化教学与考核改革”(5028023408);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改项目“大学生课外科技社团在‘卓越计划’中的作用研究”(2014JG13)。
第一作者简介:施运梅,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档信息处理和计算机网络,sym@bistu.edu.cn。
文章编号:1672-5913(2015)14-0005-04
0 引 言
2014年9月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创新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指出要形成人人创新、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中国发展就能再上新水平。显而易见,创新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全方位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创新涵盖众多领域,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因此创新可以分为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艺术创新、商业创新等[1]。在这些领域的创新中,科技创新水平凸显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主席曾经指出中国的强国之梦要以科技创新为载体,科技创新要以科技工作者为依托。然而,我国目前的创新发展形势不容乐观。我国自主开发的高新技术产品最终体现为有竞争优势的出口商品的比例只有1%,在取得的突破性科技成果中,也只有少数具有世界水平[2-3]。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集中在自主创新能力差,缺乏核心的技术。探究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关键在于缺乏具有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创新性人才。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沃土,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能否拥有世界一流的创新性人才。
作为国家的人才培养基地和输出地,高校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作出了种种努力,但是高校及其研究机构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环境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因地制宜地探索和推进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1 创新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
1.1 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创新人才培养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提出的重大任务,是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早在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就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包括科技创新、企业创新,大幅度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为适应国家科学和技术的长远发展规划以及人才强国战略的发展需要,为国家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教育部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战略也进行了相应部署。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在1号文件《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意见》中指出:要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的教育改革,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该文件明确把大学生的学科竞赛纳入到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中。2007年5月,教育部在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倡导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进一步明确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2012年,教育部出台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相关策略中,更是强调加强创新人才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和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1.2 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国家发展和教育发展战略的部署中屡次强调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因为在新的历史时代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能满足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从教学模式看,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采用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方式,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轻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在被动地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导致的结果是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内在潜能。大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潜力是巨大的,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更多需要的是“指导”与“帮助”,而不仅仅是“传授”与“教导”[4]。
从专业课的考核模式看,传统的考核模式一般采用纸面考试的形式,考试的内容囿于教材中的知识点,缺乏对学生知识结构与实践技能的综合考查。这样的考核方式容易使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从而难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在动力,也不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5]。
世界知名学府哈佛大学采用的基本教学方式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4]。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批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高等教育扩招引发教育质量滑坡。
高校扩招源于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扩招政策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进入大学校园接受高等教育,但是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如办学的思想理念没有随着扩招及时转变,导致高等教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这种大背景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必须进行相应变革,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的过程中,面对人才培养的战略性要求, 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已成为主要的教育目标。
2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
对于哈佛大学的办学方针,哈佛大学第23任校长科南特有句名言: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质量。在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以及技术、经济快速变化的时代,高校的教育质量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等教育除了需要培养出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人才,还需要进行全方位的人才培养。大学生在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时,一般情况下是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若干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组成团队或研究小组。团队的成立有利于学生增强团队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培养良好的合作能力,树立集体荣誉感和个人责任感[6] 。
团队中的每个成员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竞赛和创新的内容,并且在整个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掌握学习方法,应用课程中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开展实践和竞赛。这一方面能够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可以促使他们意识到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从而重视课程的学习。团队成员在竞赛和创新过程中遇到困难时需要直面困难,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探索解决的办法;当遭遇失败与挫折时,需要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并坚持不懈地努力。
竞赛、创新的全过程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激励他们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体验到团队和集体的力量以及创新的价值,培养百折不挠的精神,因此这些活动可以充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品质:①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②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③独立思考与创造的能力;④严谨的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⑤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这些优秀能力和品质的培养仅仅靠课堂上的学习远远不够,学生只有通过课外科技创新训练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这些正能量的因素对于他们未来人生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也必将为他们日后工作研究中的创新发展撒下希望的种子。
2)有利于学生的就业。
市场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注重的是高素质人才和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良好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前提。文献[7]对位于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的26家国有、民企和外资企业共计357名毕业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涉及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和表达能力、应变和创新能力等9项评价指标。在“毕业生最需要提高的能力”调查中,毕业生认为大学毕业要顺利就业,最需要提高的能力依次为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和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和创新能力等;在“不同类型的企业对毕业生需提升能力的评价”调查中,企业都把人际交往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排在最前面,对于毕业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和创新能力,3类企业有不同的评价,但是这些评价指标的排序都比较靠前。
从文献[7]的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在就业竞争中,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不再只是试卷上的成绩,而是多层面的,因此单一模式培养出的毕业生已经很难满足社会的需要,而科技创新活动所体现出的新型培养模式更加符合企业对毕业生的各项期望,有利于学生日后的择业。
3 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的探索
面向国家深化教育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的需要,根据教育机构的指导方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在创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模式上进行积极探索,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引导他们组织课外科技创新小组。2010—2014年,计算机学院共组织学生参加26项全国学科竞赛、6项省市级学科竞赛、10项校级学科竞赛、56项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创客空间”兴趣小组等,在学院的引导和培育下组成多个学生学术社团。除此之外,学院内开设17项开放性实验,并且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实物型毕业设计。在这些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学科竞赛、学生科技社团以及突出人才的特殊培养模式。
1)学科竞赛。
计算机学院在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时本着两个原则,其一是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参加竞赛,让他们在竞赛过程中接受各种不同的挑战,体会到专业知识和创新的重要性,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目前,竞赛吸引了计算机学院累计近千名学生参加。第二项原则是引导学生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竞赛,目的是通过竞赛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例如,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较多地参加与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关系较为密切的竞赛,如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大赛、360杯全国高校信息安全技术邀请赛、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大赛等;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较多地参加全国软件专业人才开发与设计大赛、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比赛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较多地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各类国际和国内的机器人大赛、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等。
学生通过参加这些比赛可以明显提升各方面技能,在综合实力方面明显高于没有任何参赛经历的学生。在应聘企业时,这样的人才也供不应求。
2)学生科技社团。
在计算机学院的学生科技社团中,“创客空间”较为引人注目,该社团成立于2013年8月。在办学场所紧张的情况下,计算机学院领导主动为社团寻找到活动地点,让社团成员能有一个固定的地点进行创新活动,除此之外还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并在活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
在该社团成立后不久,不少作品如3D打印机、循迹智能车、E-bot智能车、PM2.5监测匣、空气净化器、鱼菜共生系统等作品即被创造出来。这些作品在比赛中多次获奖,如在第三届“赛佰特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大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在2013年全球创客马拉松北京站的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创新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创客空间”的成员参加了北京市第六届大学生物理竞赛,凭借在课堂和创新活动中掌握的扎实知识,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
3)突出人才的特殊培养模式。
谈到创业、创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明星人物,他就是2011级本科生季逸超。这名学生从中学时代起就痴迷于软件的开发,开始研制猛犸浏览器。由于其在科研和创业方面的卓越表现,该生在2013年荣登“福布斯”封面人物,在2014年荣获第28届“北京青年五四奖章”,但是按传统的教育指标来衡量,他并不是一个“好”学生。该生在考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不久,由于创业耽误了课程的学习,导致功课“挂科”,差点儿被学校退学。计算机学院领导了解到季逸超的创业历程后,针对这样的特殊人才制定了一份特殊的计算机专业突出人才培养方案:季逸超可以单独对想学的课程提出申请,学院会安排相应的教师上课,为他订制的每门专业课程都由3名教师组成,其中至少一名是教授;对于他的考试,也采取与一般学生不一样的方式,公共课考核是开放式问答,专业课考核实行答辩制。
这种订制的特殊培养方式既可以保证季逸超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技创新,又能够保证他完成大学期间的整个学习过程,通过订制的课程弥补他所欠缺的专业基础知识。
4 结 语
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创新、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高等院校都在思考和探索的头等大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立足行业背景和区域经济,把握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不断探索和建立适应新形势的面向工科大学生的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在学科竞赛、学生科技社团、特殊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探索。在这种培养模式的驱动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大幅提高,毕业生也逐渐受到奇虎360、百度等知名IT企业的青睐。在探索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的道路上,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还将继续努力并不断开拓,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体系,为我国培养出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 创新[EB/OL]. [2014-12-31].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atGvMcZ17yXjsHNR1kUzAf2q0sz4OSGlWV1d2hTnQaqRKqfMT8TR97DkecAP-X3yIRf39GvdMS2MG75hAw6TzMpYDFuOfcZ1pCtUhrLg707#7_1.
[2] 尹良.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差距及原因分析[J]. 科技信息, 2012(3): 413-414.
[3] 朱新力. 对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5(1): 144-146.
[4] 白强.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研究: 哈佛大学的经验与启示[J]. 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 18(6): 170-174.
[5] 何迎生, 鲁荣波, 陈国平, 等. ACM竞赛平台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09(12): 44-45.
[6] 王勇. 积极探索学科竞赛活动的开展以促进人才培养[J]. 科技风, 2010(1): 24-25.
[7] 孙志凤. 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期望和评价: 基于已就业毕业生的调查[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3, 12(1): 73-77.
(编辑:宋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