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教育技术学正文

基于校企利益共同体的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

  • 投稿二狗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748次
  • 评分4
  • 32
  • 0

杨正校,刘 静,史桂红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江苏 太仓 215411)

摘 要:针对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技术层面建立基于利益共同体的校企协同关系,吸收具有国际视野和前瞻性的信息技术培训体系,嵌入行业技术培训和企业内训资源;同时说明校企共建专业的途径和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利益共同体;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专业群建设;校企协同创新

基金项目: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中高职衔接“3+3”教学改革资助课题(jxzb20140802);江苏省教育厅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资助项目(sjz201421-25)。

第一作者简介:杨正校,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技术、职业教育研究,yzx_new@163.com。

0 引 言

近年来,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提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国家针对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办学定位以及内涵建设等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和文件,“中央在100所示范院校中,选择约500个办学理念先进、产学结合紧密、特色鲜明、就业率高的专业进行重点支持,形成500个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重点建设专业群,提高示范院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1]。因此,专业群建设是服务区域产业集群发展需要,促进专业结构资源整合和自身优化调整的重要举措。围绕专业群建设,在师资队伍、实训教学条件、教学资源开发、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进行持续改革和探索实践,确实有利于集聚资源优势,凝练专业特色,提高办学效率。

专业群(或称专业集群)的概念源于产业集群。一般来说,专业群是由若干个专业技术基础相同或相近的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2],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为生产一线输送专业技术工人,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因此,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顺应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需要,适时调整专业布局,按职业岗位群需求动态来设置。

1 相关研究综述

文献[2]从专业群组织结构角度,将专业群分为单核心引领型、辐射型、双核心和协同发展式专业群结构,并从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视角探索专业群建设方法;文献[3]从内涵建设出发,提出根据相同的行业背景、相似或互补的就业岗位构建基于行业、企业链的专业群,把学生管理融入专业群中,实现专业群学生管理扁平化;文献[4]针对信息技术专业群提出发挥特色专业优势,培育核心竞争力专业,拓展辐射功能的专业群框架;文献[5]面向产业职业岗位群,剖析并归纳计算机技术专业群的资源共享、课程体系、教学团队、模式创新、校企合作、社会实践以及技能竞赛等问题,提出基于资源共享的专业群建设措施;文献[6]提出依据产业链或区位经济优势建立专业群的方法;文献[7]从自身区位特点出发,阐述构建专业群的方法。上述研究及观点,涉及的是专业群的专业建设问题,专业建设的核心是内涵建设,内涵建设包括师资队伍、课程资源、实训基地等。当前制约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是如何破解校企合作难题,如何积累专业教学团队的企业实践经验,如何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以及如何进行企业级实训资源的开发等问题。

文献[8]研究了职业教育共同体形成的动因以及联结纽带等。所谓职业教育共同体,就是职业教育行动者,基于一定的价值认同和共识,形成的群体或组织,其作为形式或实体而存在,既是一种利益共同体,也是一种伦理共同体[9]。

基于“契约合作、利益分成、风险共担、资源共享”的原则建立校企利益共同体,是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它以资源换资源,实现校企资源共享。校企协同创新、协同施教是建设与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专业群的有效路径。

2 探索实践

2.1 “一体两翼”的专业群结构

专业群建设与发展必须为地方经济或产业集群服务,产业集群是专业群建设的产业基础环境,与产业集群铆合的专业群建设又将为产业集群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从而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我们以软件技术专业为核心,按照“一体两翼”的架构规划建设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专业群。所谓一体两翼,就是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中心体,发展Web应用开发、移动终端应用开发、软件测试等方向,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技术两个侧翼,带动网络安全与管理、电子商务分析等专业发展,引领并辐射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专业群建设与发展的整体布局。

2.2 建立校企共建专业、协同施教的教学运行机制

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经营宗旨就是谋求资本增值或增效,产生经济效益。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既要利用高校的人力资源优势,又要利用高校的智力创新优势,还要求在校企合作中创造更多利润或价值。高校的办学宗旨是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其核心利益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进而提升其科技创新能力,增强自我造血功能。校企之间必然存在利益冲突,导致“高校热、企业冷”的尴尬局面。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兼顾企业利益,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基于“契约合作、利益分成、风险共担、资源共享”构建校企协作利益共同体,以资源换资源,实现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与优化整合。高校提供专业技术培训与技能训练环境,嵌入企业内训体系和仿真信息技术生产与服务过程;IT企业提供“行业标准与规范内训、IT生产服务流程与质量保证培训、岗位实习”等职场工作内容,项目任务外包给高校,由专业技术工程师承担岗位技能类课程教学任务,校企协同施教,人才共育,协同完成人才培养,并逐步形成长效的运行机制,实现校企共建专业的目标。

2.3 构建“校企协同、职业导向、技能贯穿、分层训练”的IT职业技能训练体系

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是职业技能训练体系。一个科学合理、系统可行的技能训练体系是实现技能训练目标的保证,是校企协同施教与教学运行的依据。根据职教生源特点,我们运用植物生长规律理论,分析IT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和职场工作过程,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职业导向训练为根本任务进行分层设计。我们将职业技能分为IT基本素养与基础技能、专业方向技能、行业技术应用专项技能三级,按照专业群公共基础平台+专业方向技能模块(各方向分层训练)设计技能训练体系。专业群公共平台与各方向技能模块内容相互衔接、渗透、延伸拓展、螺旋递进,核心课程群整体设计、系统规划,发挥行业技术优势,将企业项目拆解、分级,融入各技能训练模块,使仿真项目与IT外包项目融通,构成“职业技能训练贯穿,IT职业素养教育与专业技术、职业技能训练的有机统一,技术与应用协同”的IT职业技能训练体系。

2.4 开发由IT基础训练库、核心技能仿真案例库、行业技术应用技能竞赛库构成的教学应用分级资源库云平台

教学资源库是职业技能训练体系的载体,是专业标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内容。教学资源库建设应紧密结合专业目标,围绕专业核心能力进行系统性设计与开发,力求内容体系完整,还应体现学生认知规律与特点,符合IT职场工作流程、标准要求和职业能力成长规律。为此,我们按照IT通用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行业技术应用专项能力进行分类、分层设计与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资源库层级设计具体如下。

第一层级是基于ITSS的专业基础技能与职业素养训练库,包括信息检索与处理、文字处理与数据分析、行业技术文档编制等,以语言、文字表达训练或动手操作为主要训练内容,在训练过程中培养IT表达能力与职业素养,使之形成规范和习惯。

第二层级是专业核心技术及应用,由原理验证、技术实验、技术应用综合训练以及仿真案例实训组成。通过仿真案例的模仿实践训练,实现“仿”到“造”的提升,与IT职业导向训练贯穿互融互补。

第三层级是行业新技术应用与开发,包括承接业内外包项目资源、校企合作运营项目、高度集成的综合应用实战、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职业技能大赛等。借助企业资源,通过岗位实践提升其专项职业技能和行业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如图1所示。

2.5 创新并形成基于“素质养成”的IT职业导向技能训练模式

素质教育是一种习惯养成性教育,必须经过严格的过程训练。例如,表达能力的训练应通过训练过程使学生养成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的习惯。为此,在职业技能训练过程中,针对具体的技能训练目标,我们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训练项目或任务:一是IT职业素养训练,包括IT服务标准体系与IT规范系列讲座、HR职业内训、信息技术通用技能训练;二是IT专业技能仿真训练,包括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仿真与企业项目交替训练;三是IT综合技术应用实训,嵌入行业技术标准与规范训练内容,包括IT系统仿真应用、企业级应用专项技术实训;四是参与协作企业顶岗生产实践。

专项技术实训依据IT生产服务标准、规范和质量保证体系,由企业工程师分阶段实施;专业教师利用企业资源开发仿真项目补充实训资源库,利用学校资源优势承接IT外包,生产性实训与校本仿真训练协调统一,校企协同施教,构建基于职业导向的IT职业技能训练模式,如图2所示。

3 结 语

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水平、获得外部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学院整合资源、发挥特色品牌专业效应、形成专业集群优势、提高专业建设效率的重要手段。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研究“一体两翼”的专业群架构,探索出一条基于校企利益共同体、协同创新的高职信息技术外包专业群建设路径,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S]. 国发[2005]35号.

[2] 董淑华.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实践探索[J]. 职业技术教育, 2012(26): 26-30.

[3] 章晓兰, 金怡, 苏晓锋. 校企共建数字化共享型专业群教育教学资源库的研究[J]. 职业技术, 2014(9): 104-106.

[4] 董志民. 关于我校信息技术专业群建设的构想[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9): 26-27.

[5] 罗健文. 基于职业岗位群的计算机专业群建设[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6): 75-76.

[6] 王泽华. 区域经济视角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析[J]. 中国成人教育, 2013(14): 87-89.

[7] 王清华. 专业群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专业群建设系列研究之二[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2): 9-12.

[8] 赵军, 马庆发.“职业教育共同体”理论探究[J]. 教育与职业, 2013(2): 8-10.

[9] 杨正校. 面向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建设与研究[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4): 13-16.

(编辑:孙怡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