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近几年展开了针对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的研究,欧阳波仪和易启明[2]对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协同创新模式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协同创新中心、WorkGroup 和战略联盟三种模式。罗金彪[3]对企业主导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进行系统研究,总结了该模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基于企业主导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从策略上提出了构想。陈相芬[4]探讨了“一带一路”对我国高职教育带来的影响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要求,并提出“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从现有对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研究的文章来看,现有成果主要侧重对协同创新模式的归纳总结,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少有结合具体案例对校企协同创新模式展开深入分析。
本文在研究中试图解决三个方面的研究问题:① 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中存在哪些问题?② 国内外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主要有哪些模式?③ 国内外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典型案例对其他高职院校的发展有哪些启示?本文在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和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提出高职院校专业群和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主要模式,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研究可帮助我国学者掌握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及其应用实践的前沿发展态势。二、高职院校专业群和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理论研究(一)“专业群”概念界定所谓高职“专业群”,就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5]。由“专业群”的概念可知,一方面专业群中的专业往往与行业,尤其是地区特色行业密切相关,其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方式具有高度契合点,便于实现资源共用;另一方面,专业群与学院学科发展具有密切联系,往往以某一较强专业为依托而发展形成的一类背景和基础相同的学科。高职院校专业群是市场经济和就业机制变革的产物,是高职院校为了使专业建设适应市场需求,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而进行的专业集合。专业群中各专业具有相同的工程对象和相近的技术领域,彼此联系又相互独立,合理有效的专业群建设是校企协同创新的良好基础。(二)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6]。教育部“2011 计划”将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科学前沿、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协同创新在运作中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知识产权的归属、经济利益的占有比例、知识转移和过程管理等。协同创新的校企合作主要涉及资源、知识和行为三个方面的整合,其中主要包括知识的分享与整合,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行为的同步优化。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群和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1.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忽视中小企业我国现有经济环境下,大型企业从待遇、发展前途、稳定性、抗风险能力等方面都优于中小企业,尤其是相对于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中小企业更是难以望其项背。而当下社会观念已将高职教育贴上“没前途”的标签,高职院校面临招生难的困境。因此,高职院校往往更倾向于选择大型企业协同合作,一方面,与大型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更容易吸引考生及家长,而中小企业则难以被人们接受;另一方面,大型企业各方面保障较为齐全,能够提供大量稳定的实习就业岗位,与其合作投入小、风险小。我国经济政策对中小企业保障不足以及社会观念的影响,导致高职院校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始终缺乏足够的动力。2.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脱离市场需求近年来,我国就业市场出现就业难和招工难共同存在的矛盾情况,这种情况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造成的。部分高职院校盲目开设热门专业、盲目扩招,而不经过市场调研以及与企业及时地沟通,校企对人才的定位存在偏差,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生难以适应企业实际工作的需要。3.高职院校和企业协同创新的体制和机制不成熟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与中小企业合作仍处于自发状态,政府支持与投入不足,尚未形成强有力的校企合作的机制和运作平台以保证协同创新的有序进行。大多数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融合仅仅停留在学校为企业提供毕业生、订单式培养、校企互聘互访的阶段,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相对很难,时间也很短,很难保证高职院校培养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满足企业和社会的专业要求。三、高职院校专业群和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一)按学科专业群成立校企合作专业委员会打破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高职院校按专业群从骨干中小企业挑选企业专家参与高校学科专业群的建设,按学科专业群成立校企合作的委员会,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实践环节、实训基地建设等提供指导和建议意见。同时,从中小企业发展来看,能让企业高层领导以及高级技工参与学校专业建设,企业把学校发展纳入企业自身全球化人才战略和部署中,与学校协同解决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的战略性问题,如学习未来发展方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问题。同时企业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帮助学校依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有效避免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的问题,实现校企联动的运行体制。
(二)高职院校和中小企业联合培养专业人才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是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协同创新模式,具体联合培养方式因专业需要、地域差异不尽相同。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一般方式有校企联合制定培养目标及方案、共建教师团队(尤其注重“双师”团队的建设)、规划课程设置、联合编订教材以及顶岗实习等,强调“工学交替,岗位成才”。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实现无缝对接,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期间学到真正应用于工作的实践技能,减少工作前期的磨合,缩短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的适应期。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巨大变革,可以有效弥补学校实践应用经验的不足,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与互补,发挥企业得天独厚、不可替代的作用。(三)高职院校和中小企业共建科技创新平台高职院校和中小企业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校与企业资源融合的方式,企业能够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但中小企业往往无力成立自己的科研机构,长久以往不利于企业技术的更新和企业的持续发展;而高职院校拥有丰富的知识和人才资源,有能力将科技创新应用于生产实践,但科研活动往往缺乏市场导向,科技成果难转化于生产应用。因此,校企双方通过协同,相互“借力”,共建项目研发中心,由高职院校教授与企业科技人员共同组建研发团队,从而实现对相关专业技术领域的联合攻关,发挥学校专业人才和企业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各自优势。(四)高职院校和中小企业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实质上是一种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拓展和延伸。高职院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应当注重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到企业进行一线实习的机会有限,实训基地的建立可以有效弥补实践教学的不足。“课堂走进工厂”的教育模式,打破了重理论轻实践、“纸上谈兵”的传统教育模式,实习实训基地现场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本专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一个开阔视野,提升自我的平台;同时,通过操作性较强的实训,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获得更多的专业技能,也进一步认识到社会发展及生产实践的具体需求。
四、案例分析(一)德国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案例分析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成立于1994 年,位于德国南部重要工业城市巴伐利亚,是德国最优秀的应用科技大学之一,设有五个学院,包括机械工程与机电一体化、工商管理与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与工业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媒体技术、土木与环境。汽车制造业是巴伐利亚州的核心产业,众多中小型工业企业聚集为当地应用科技大学与企业协同合作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促使当地高等教育形成产、学、研高度一体化的教育模式,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主要模式如下:1.专业设置面向企业需求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专业设置不追求全面,不盲目开设热门专业,而是以严格仔细的市场调研以及和当地企业的反复沟通交流为依据,选择企业急需的专业,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对口人才。学校、教育部和企业三方根据社会需求和发展,共同商讨决定新专业的开设,从申请到设定至少需要1 年半的时间。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所在区域有宝马、奥迪的马达生产厂、纺织工业机械的轴类生产加工厂、硅片生产和玻璃加工基地等企业,学校就面向企业开设了机械工程与机电一体化、电气工程与媒体技术、企业管理与商务信息、土木工程与环境管理、自然科学与工业工程等专业和课程[7]。同时,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密切关注地区企业变动情况,根据当地工业发展情况,及时对专业进行增删。2011 年5 月,德国发布将在2022 年关闭所有核电站的声明,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敏锐的意识到,核电站的关闭意味着核能将被其他新能源所取代,诸如风能、地热能、水能,因而未来德国将急需新能源技术人才,据此,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随机设立新能源技术专业,对口培养新能源开发、存储、管理专业人才。2.企业直接参与学校管理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无论是行政管理,还是教学管理,均有企业的高度参与,管理团队均包括企业人员。大学董事会由16 人组成,其中5 名为企业人员(包括Linder、Edscha 等德国著名公司),校董事会平均每年开会4 ~ 5 次,针对学校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等战略性问题以及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支持学校重大问题决策。同时,代根多夫大学具有一项特殊的“校外导师制度”,这一项目受企业资助,专业素质、沟通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申请企业专家作为校外导师,帮助和指导学生完成专业课程学习、项目研究和毕业实习等学习过程。
3“. 双元制”教学模式“双元制”教学模式是德国独创的一种教育教学制度,深度融合学校与企业,现已成为世界高职教育模式的典范。“双元制”学生教学模式与先入学后工作的传统教育模式不同,而是采取先找工作后入学的方式。企业通过网站、日报等官方渠道发布招聘信息,学生应聘后再由企业送到合适的高校进行学习。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企业会提供一定的生活补贴,并为其量身定制人才培养计划。双元制教学要求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职业培训双向交替进行。一种方式为第1 和第2 学期在大学,第3和第4 学期在企业,随后再返回学校继续学习,学业期满累计完成工作经历20 个月。另一种方式是常规的7 学期,假期在企业进行实习,在大学读书时带着专业方向来学习[8]。无论哪种方式,“双元制”教育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的交替进行。此外,在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师不仅要有博士学位和高校任职资格,还必须有5 年以上的实践工作经验。学生培养方案也有行业专家、企业家、学科带头人、高级培训师、心理学家共同研究制定。4.企业研究机构进校园搭建创新平台德国企业将研发工作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企业会资助高校实验室建设,将企业研发部门“搬”进校园,企业与高校教授共同进行产品研发,例如德国著名建筑材料公司Linder,在代根多夫大学设立中小企业研究基金会等机构,用于本公司产品研发工作;另一方面,在政府的支持下,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针对区域内企业需要,设立了6 个工业园区,搭建起教授与企业协同研发的创新平台,研发结果用以支持企业战略决策。(二)我国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案例分析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铁学院”)成立于2000 年6 月,是一所专业以培养铁路、轨道交通专业人才的全日制高职院校,2010 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将其评定为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单位。近年来,顺应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大方向、大潮流,广铁学院充分整合利用区域教育资源,深化校企合作,构建集教、培、训、练、创为一体的多样化新型创新教育平台,利用专业优势,和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湖南联创企业等众多企业建立共同办学、互利互助的良好伙伴关系。广铁学院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主要模式如下:
1.建立校企实训基地一方面,广铁学院重视国际高职院校及企业的合作,培养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应用型人才。学院与德方联手打造数控仿真模拟实训室,并以此为基础共同编制《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课程,为德在华企业培养人才的同时,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方面的优势,充实和发展自身高职教育体系。另一方面,广铁学院重视与区域内企业的紧密联系,校企“1+8”模式即广铁学院同广州、南宁、南昌、苏州等八家地铁公司投资组建了培训学院,成为广铁学院独有的办学特色。一家学院,八企支持,合建机车司机电气化、现代运输四个专业轨道交通合作学院,在教材编制、岗位制定与评估、教师员工培训、项目开发等方面强强联手,以自身优势建立完善城市交通人才培养机制。2“. 2+1”订单班式培养模式广铁学院与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打破传统学院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的订单培养模式,加强双向沟通合作,合作办学,在学员人数、课程安排、教学管理等方面沟通协商,同时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定期安排员工进校进行培训,培训项目涉及车辆驾驶、车辆检修、电气化铁道技术等六个专业。同时,广铁学院与广州地铁、广铁集团、港铁(深圳)公司等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订单培养。双方的联合订单培养模式既提高了学院办学质量,又为企业提供可用、好用的对口专业技术人才。
3.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是广铁学院对校企深度合作的又一新的尝试,其核心要素与基本特征是校企一体化双元育人。学徒具有双重身份,工学交替,岗位成才。广铁学院与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校企双方联合培养的学徒制教育模式。校企双方成立现代学徒制工作小组,制定联合招生招工方式,并确立学生管理制度。招生采取以企业为主,学校协助,“先招生,后招工”的方式进行,组建现代学徒制班。教学团队成员由教研室专任教师、企业人事培训科讲师、用人部门一线师傅共同组成,分别负责专业基础课程,企业职业素养与企业文化培养以及岗位技能传授。整个教学组织采用“1+1”模式,即一年学校学习阶段,一年的企业学徒(学生)学习阶段。4.健全校企人员互聘互派机制广铁学院制订了《校企人员互派互聘实施办法》等四项制度,与湖南铁路联创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湖南联创企业派遣大量员工到学院花都示范园培训,同时广铁学院抽派十名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开展技术攻关,以专业化视角解决技术难题。广铁学院联手各企业建立了31 个双师工作室,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示范作用。(三)国内外典型案例的对比分析虽然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正在快速发展与变革,已产生显著的成效,现代学徒制的联合培养试点的建立,是对传统高职教育模式的一次突破,但由于我国高职教育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尚未形成成熟高效的协同创新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校企融合度依旧不足。在学校管理方面,德国企业参与学校管理各个层面,而我国校企协同创新仅停留在教学管理层面,而行政管理仍由学校管理团队执行,易导致学校对市场需求把握不准确,人才培养不能顺应市场发展方向等问题。在校企协同教学方面,德国“双元制”模式保证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和机会深入企业一线学习,而我国虽已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大多数专业仍停留在共建实训基地这一阶段,学生进企业实习难,时间短。
在校企协同研发方面,德国已实现企业科研机构进高校,而我国大多数地区仍处于学校、企业研发各自为营的状态,学校科研成果难转化,企业科研理论知识更新慢,不利于技术的进步与成熟。
五、结论本文提出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归纳出国内外高职院校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主要模式为管理体制的协同创新、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以及共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本文以德国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和我国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并从校企协同管理、协同教学、协同研发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本文研究对我国学者了解国内外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现状、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加强校企融合、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以及提升我国教育、经济资源的利用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