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正文

基于微课的高职数学教学模式设计

  • 投稿晏耀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985次
  • 评分4
  • 83
  • 0

蔡立锋

(浙江交通技师学院,浙江金华321015)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微课教学能够实现新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为此,文章就基于微课的课程教学模式设计的可行性、原则、流程以及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对高职数学微课教学建设进行了探讨,以增强高职数学课堂的生动性,改变高职学生学习数学比较被动的局面。

关键词:微课;高职数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9-0022-02

收稿日期:2014-11-13

作者简介:蔡立锋(1981—),男,浙江诸暨人,浙江交通技师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职校数学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2015年浙江省技工院校教学业务立项课题“微课程在职校文化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502026)

随着教育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已经着手推进微课建设。作为中国微课创始人,吴铁生率先提出,微课是针对某个知识点,以教学视频为主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微课是利用网络构建主义理论进行设计,具有短小精悍、迅速便捷、重点突出和资源丰富等特点。

国内学术界关于微课的概念界定,也尚未达到统一的认识。比如,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把微课定义为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1]。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2]。

此外,国内对微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方面,较少涉及具体课程的微课教学设计。高职教育在微课建设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并未形成有影响力的示范性课程范例[3]。本文意在将微课理念融入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进而提升高职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基于微课的数学教学设计的可行性

(一)传统数学教学模式较为落后

当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而高职数学的教学还主要停留在教师主讲的模式上,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这样,教师教学积极性也往往不高,进而难以培养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以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学生。为改变现阶段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微课教学不失为一种创新模式,必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微课模式的引入具有现实基础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PAD等各种移动智能设备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师生校园生活的必备工具,这让师生携带自己的移动智能设备到课堂学习交流成为可能。作为一种有效的移动学习方式,微课也正是借助移动智能设备供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

二、基于微课的数学教学设计原则

为增强高职数学课堂的生动性,改善高职学生学习数学比较被动的现状,基于微课的高职数学的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四方面原则。

(一)内容遵循短小精悍原则

微课的最大特点在于教学时间短、主题小。微课需设计者经过精心提炼相关知识点来制作教学视频,时间一般仅为5—8分钟,方便学习者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有效学习。对于数学基础普遍薄弱的高职学生来说,高职数学课程包含不少解题步骤较长的知识内容,如多元函数的条件极值和二重积分的计算等。为此,微课的教学设计不妨将每步解题思路对应一个视频小片段来讲解,学生学习起来就会轻松许多。

(二)形式遵循务实高效原则

微课设计总是围绕某个具体知识点展开的,讲究内容精简、目标明确与重点突出。微课不强调复杂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也不需要复杂的教学系统来实现教学,其目标只在于切实解决学生的疑难杂症,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因此,微课设计只要借助诸如Flash、PPT软件等日常课件制作软件即可,进而体现微课设计易掌握、成本低的特点。

(三)资源遵循开放共享原则

由于微课视频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微课教学不再局限在课堂上,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时间进行课后学习。比如,高职数学课程习题量较大,教师不妨将部分习题讲解过程拍成微视频,便于学生课外在网络上学习,真正实现这种课内正式学习与课外非正式学习的有机结合。

(四)对象遵循求同存异原则

传统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讲解内容,主要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为目标,而微课教学还能满足学生在应用能力的提高等个性化需求。此外,微课视频可以反复播放,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视频片段学习。总之,高职学生数学水平参差不齐,微课设计应满足学生学习水平上的差异性需求。

三、基于微课的数学教学设计流程

一旦微视频的设计框架确立,教师课前需精心设计微课内容,再建立新的微课课堂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并做好课后微课教学补充,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有利条件提高知识传授的有效性。

(一)课前微课设计

在设计具体的微课前,教师应明确这一节微课的意义、内容、方式是什么。对新课中许多概念性的数学知识点,教师可先以微视频方式提前向学生展示,便于学生通过各类移动接受设备进行课前预习。当然,教师也可将微视频上传于微信公众平台,加强师生互动平台交流。正是这种教学互动平台的存在,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既能及时进行平台在线解答,又能了解学生的知识疑惑点,进而有的放矢地开展课堂教学。另外,关于课前微课的设计,教师不妨利用绘制微课地图来理顺授课思路。微课地图是指把某一学科或课程中若干个微课,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形成的学习路径图[4]。

(二)课堂微课教学

在微课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新课主题,制作数学史等方面的视频作为导入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高职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具体专业,教师不妨引入相关专业知识的视频材料,让学生了解本节数学课的实际应用意义。高职数学课程不乏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师可安排学生观看微视频,运用图文并茂的讲解方式,使学生对知识难点有更直观的认识。比如,考虑到定积分的定义叙述较长,在引入其概念时,教师就可播放曲边梯形面积推导过程的视频,以动态的形式将冗长乏味的文字推导生动化,便于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此外,在微课教学中,教师还需以具体的知识点为出发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职业行为导向教学法等,增强师生课堂互动,促进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案例教学法就是职业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的一种常用方式,可应用于高职数学微课课堂教学。以下是一则案例教学法的简案。

案例:教学内容为常微分方程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1)教师复习知识:简单介绍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并提问微分方程分离变量法的步骤。(2)教师导入新课:播放酒驾酒精测试判定方面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3)教师用视频方式给出下列问题:某地一起交通事故发生2小时以后,交警测得肇事司机的血液中酒精的含量为53/100(mg/ml),又过了1小时,其血液内酒精的含量降为45/100(mg/ml),请判断,当事故发生的时候,司机是否属于醉酒驾驶。

(4)教师提问:①醉酒驾驶的标准是多少?②微分方程的表达式又是什么?

(5)学生分组讨论: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小组为4—5人,要求各小组进行讨论并做好记录。

(6)教师巡视:教师观察每个小组的讨论过程,并给予适当的引导。

(7)学生成果展示:各小组分别派代表向全班展示本小组的讨论结果。

(8)学生互评:各小组对其他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

(9)教师评价:教师先以视频的形式给出解题的参考过程,再作综合评价。

(三)课后微课补充

微课课堂的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学生往往难以深入理解本堂课的知识点,必须在课后继续进行知识点消化。此时,教师可通过上传教学视频,便于学生温习知识点,进一步巩固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在教学课后,教师还可发布一些应用拓展性视频供学生观看。这些视频可以是符号计算系统Mathematica在高职数学计算中的应用介绍、高职数学应用题等,引导学生拓宽知识面、提升应用能力。另外,教师不妨将部分高职数学课外习题的解题过程拍成微视频,供广大学生课外在线参考学习。当然,课后师生还应继续通过互动平台加强问题交流,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四、基于微课的数学教学模式设计的评价

微课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教学评价体系也和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有所不同,更加注重资源构建和教学互动[5]。为此,基于微课的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设计可参考以下三方面指标进行评价:教学资源设置评价、教学效果评价以及教学研讨评价。

教学资源设置主要评价微视频设计的合理性,各段微视频之间的衔接,以及微信、QQ等形式的教学互动平台的创建情况等。教学效果评价主要包括以学生抬头率等形式对课堂教学互动的评价,以练习测试等形式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平台的访问量等形式考核互动平台交流的情况。教学研讨评价包括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学生以评分形式对微课教学效果的反馈,以及听课教师对微课课堂教学效果的交流评价。

微课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高职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将微课引入数学课程教学当中,势必实现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完美融合,促进学生掌握专业所需的数学课程知识。微课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教学方式,已经逐步被广大教师了解和认可。但是,实现微课教学在高职数学中的全面推广仍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2]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3]黄一波,叶爱英,管丹.高职院校微课的设计和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14,(6).

[4]范国玉.微课地图的设计及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R].北京: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2013.

[5]邵华.微课理念引导的高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成人教育,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