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萍 何月顺 徐玮 (东华理工大学)
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简称NCRE)是面向全社会,用于考查应试者技能的全国性计算机应用知识考试。处理好计算机等级考试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关系,把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计算机基础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改革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不合理的因素,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所有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国家教育部要求四年制本科生必修两门以上计算机基础课程,并且要求学生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全国大部分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开设的课程,所有学生第一学期必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概述、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应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常用工具软件等;除艺术、体育类专业外,其他专业学生会在第二学期开设“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主要包括《VB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等课程,此外,还会根据专业学习的需要,开设其它与专业相关的计算机选修课程,例如:《网络多媒体技术及应用》、《Internet技术及应用》等。
一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生源分布不均衡,学生起点高低不同造成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计算机基础课程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太简单、是多余的;对于另一部分学生来说,很新鲜、是新奇的。因而,教学效果自然较差,这是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 教学目标不明确
目前,高校各专业的专业课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已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相融合,但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普遍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不同专业、不同水平的学生,授课内容基本一致,造成教学内容没有融人到他们的专业学习中,不能满足各专业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的特殊需要,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3 教学内容更新慢
计算机技术在飞速发展、变革,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要求,也就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许多院校把计算机基础教学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结合起来,在课程教学上着重讲授等级考试的内容,导致教学内容无法与时俱进,不具备很强的应用性,这也影响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4 教学手段单一化
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涉及到大量操作演示性内容,所以使用传统的板书、投影等教学手段无法满足现在教学的需求。教学中采用投影仪等设备将教师操作过程全程投影到大屏幕,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看到教师的操作过程,但学生无法及时消化教学内容,在实践过程中仍出现学生不知如何操作的现象。
5 教学计划统一化
目前,许多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计划设置统一,教学内容普遍缺乏与不同专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大多数的学生认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非常重要,但也有的学生认为在后续专业学习中,几乎用不到或很少用到本课程所学到的知识,例如,会计专业学生希望对Excel的应用更加娴熟;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则希望掌握一些基本的图形图像处理知识,而在现有的教学计划中并没有体现出来。如何使课程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不同专业,其难度将会非常巨大。
6 教学课时少,学生实践能力差
当前在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学生数量多,课程教学时间少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讲得快,实践少。另外,由于学生数量急剧增多,很多学校的机房数量不足,学生实践操作机会少,能力较差。
7 考核方式不科学
目前,有部分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仍采用笔试考试的方式来测评,这就存在试卷不规范、内容不严谨的低质量试题,再加上评分不客观、标准不统一等弊端,导致无法全面考核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实践能力。这样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 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1 等级考试内容陈旧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计算机知识的发展与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然而计算机等级考试内容的更新速度却跟不上节奏。等级考试题库中的内容陈旧,涉及到的知识点也比较局限。随着网络的发展,网上购物已普及,但在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关于网络安全、电子商务等知识的内容很少。
2 过分注重通过率
许多高校通过开展计算机等级考试来考核学生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并且把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和教学效果、等级考试证书与学生学位挂钩,这样就导致教师以合格率为导向来指导教学,学生以等级考试证书为目的来学习,难免导致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局限性。
3 等级考试体系定式化
等级考试的内容客观性知识多,主观性知识少,考试出题方式都是固定模式,客观题目多,主观题目少。因此,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老师主要讲授客观性的知识,忽略了学生在一些综合性应用及主观性操作上的实践,致使学生不能学以致用,不能借助计算机去处理日常事务。
三 计算机等级考试与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的关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普及,高等院校报名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人数逐年增加,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学到更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也是走上工作岗位的计算机能力的证明。计算机等级考试与计算机基础课程之间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
1 两者的区别
计算机等级考试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对象和目的不相同。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考核应试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水平考试,面向全社会,注重培养应试人员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校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各领域的知识和应用技能,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素质。
2 两者的联系
计算机等级考试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大纲相适应,两者不可分割。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掌握了计算机基本的理论知识,为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奠定了理论基础;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开展又有利于激发高校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与学。
四 优化计算机等级考试,改革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探讨计算机等级考试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关系有利于优化计算机等级考试,促进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两者在发展的过程中相辅相成,共同实现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1 加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管理
分层教学模式是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通过科学分组实施个性化教学的模式。新生人校后,可以组织计算机基础课程水平考试,依据考试结果,采用分层教学,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难度。这样就能有效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要。
2 调整教学内容,实施专业导向教学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的内容应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速度而不断更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也要与教材的内容相适应。把计算机等级考试内容与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相结合,以专业为导向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教学单元,编写适合专业的教学仿真案例进行强化训练,开展模块化教学模式,这样不但把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内容融人教学中,而且教学案例与专业密切结合,使教学更加接近专业,让学生“学有可用”,“学能尽用”,为就业服务。
3 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计算机基础课程实用性很强,实践能力是衡量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标准。切实改善学校机房的教学环境,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行一人一机纯机房环境教学,并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手把手指导学生,开展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这样不仅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也加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 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的形式引导学生,可以没置一个共同的任务,让学生主动应用所学的知识对任务进行自主探索和互补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多种考试模式相结合
借鉴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试模式来改革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考试模式,可以建立以能力测试为主的考试模式,即将考试成绩与平时考核、实验报告、单元测试、实验操作、上机考试等多种模式相结合,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总之,计算机科学是以应用和操作为主的一种技能性学科。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不能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为目标,不能将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与教学评价直接挂钩,但可以以等级考试大纲为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理论和实践并重。通过积极发挥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引导作用,把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与计算机等级考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促进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建立符合时代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复合型人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项目介绍试[EB/OL].http://123.125.115.53 /view/8917. Htm,2013.
[2]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组委会,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杨光临.浅析问题教学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5):196.
[4]刘静,浅析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J].时代教育,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