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正文

浅谈我国研究生教育资助体系建设

  • 投稿叶洛
  • 更新时间2015-10-24
  • 阅读量388次
  • 评分4
  • 70
  • 0

曾琼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一 我国研究生教育资助体系的发展过程

(一)研究生教育资助的历史回顾

从文献资料分析归纳看,建国以来我国研究生资助体系的变迁大致分为单轨制、双轨制、并轨制三个阶段。

1 单轨制

单轨制研究生资助体系的实施时间是从建国初至1984年。在以公立教育为主体的中国,国家与政府是教育投资的唯一主体,国家对整个高等教育实施包办情况下,研究生上学不仅免交学费、住宿费,而且还享受国家的生活补贴。

2 双轨制

双轨制研究生资助体系的实施时间是从1984年至2006年。研究生资助体系的双轨制是指通过成本分担式的制度设计的,将研究生分为两类:第一类免交学费,每月还享受基本生活费,被视为公费生;第二类研究生由个人或委托单位不同程度地承担培养费用,称之为自费生。

3 并轨制

研究生资助体系并轨制是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背景下产生的,是指在统筹国家拨款、学校投入、导师资助、研究生学费等各项经费的基础上,面向全体研究生实行的公平竞争性的研究生资助。

(二)研究生教育资助的新形势

2013年2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人学研究生收取学费。不同地区、不同培养单位、不同专业的学费标准可以有所区别。其中,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博上研究生的学费标准,现阶段分别按照每生每学年不超过8000元、10000元确定。研究生学费标准实行“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2014年秋季学期前入学的研究生仍执行原收费政策。各地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物价变动情况以及受教育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建立研究生学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为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精神,财政部、教育部制定了《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我国目前的研究生奖助政策的基本定位是:国家奖学金和学业奖学金注重奖优,激励研究生潜心学习研究、积极进取;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注重公平,资助研究生基本生活和学习费用;助研、助教、助管(简称“三助”)津贴注重酬劳,调动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教学实践、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二 我国研究生群体的特点

我国研究生资助体系是在沿袭本专科资助政策基础上发展建构起来的,然而在资助对象上,研究生群体与本专科学生群体差异较大。因此分析研究生群体的特点,兼顾其特殊性,可以促进研究生教育资助的有效实施。

(一)生理与心理方面

研究生群体年龄普遍大于本科生,多数在24-35岁之间,有些甚至超过40岁。其中一部分有工作经验,甚至有的已经结婚成家甚至为人父母。从心理发展阶段看,大部分研究生已处于青年晚期或成年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已基本形成,对各种事物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研究生群体较之于本科生群体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产生的心理压力更大。

(二)生活方式方面

由于本科生群体年龄均较小,经济上主要依靠父母。而大多数研究生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的独立意识增强,不愿再依赖家庭资助来满足自己学习、社交和生活的经济需要,但同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和消费水平相比,国家给予研究生的待遇相对较低.使得他们又无法完全摆脱在经济上对家庭的依赖。

(三)工作经验方面

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需要结合社会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部分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参与实际课题研究或者项目开发。通过这些锻炼,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另外,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已有一定社会阅历,他们有较广泛的社会接触面,勤于思考,独立性较强。

(四)学习研究要求方面

对硕士毕业生的学术水平规定必须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博士研究生教育更是要“以培养教学、科研方面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为主。”对硕士、博士科研能力和学术能力这种更高的要求,使我们必须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 研究生资助体系改进建议

(一)拓宽研究生资助渠道,做大研究生资助蛋糕

目前,我国研究生资助资金主渠道是国家拨款,总量有限。按照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研究生教育备受益主体——国家、用人单位、研究生、家庭和社会都应该分担研究生教育成本。因此,要采取措施争取社会、企业、个人等积极投入到研究生教育资助活动中来,扩大资金渠道。

采取措施积极争取更多方面,比如校友、企业和社会等到高校设立各种研究生奖学金,奖励学业成绩优异、学术贡献较大的研究生。开办校友会,鼓励校友以企业或者个人名义回母校设立研究生奖学金项目,以鼓励和支持他们学弟学妹们更好地完成学业。各高校还可以和研究生用人单位或者社会慈善机构联系,争取这些单位到高校设立奖励项目,一来可以宣传企业,为企业选拔人才做好前期宣传工作;二来短期内帮助研究生完成学业。

(二)扩大覆盖面,让更多研究生享受资助政策

我国研究生教育资助的主要形式是“奖、贷、助、补、减”,即明显表现为奖励优秀和资助贫困。实际上,研究生教育资助覆盖不平均,主要分布在学业优异和家庭贫困两部分群体上,忽略了很大一部分学业并不突出家庭也不贫寒的研究生群体,造成了研究生资助群体空白,十分不利于研究生的培养和质量的提高。

从研究生资助项目的普通奖学金的发放方式分析,普通奖学金通常称之为“国家补贴”或“国家补助”,是计划内研究生所享有的,计划内研究生不仅免交学费,还享有普通奖学金,而计划外研究生则不仅没机会享有普通奖学金,而且还要交学费,待遇差别很大。计划内和计划外研究生身份一般仪由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的高低决定,一旦被划分在计划外,研究生入学后无论学业成绩如何都改变不了自己受奖助的待遇。这种奖励政策及其实施方式不利于调动研究生的学习与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研究生的培养。

因此,普通奖学金应该改变发放方式,进行流动发放。定期考评研究生的学术表现,进行打分排名,排名靠前的一部分研究生享有普通奖学金。这样,既注重了奖励优秀,也表现了奖学金发放的公平性。能够有效地激励研究生积极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三)完善研究生“三助”制度,使研究生专注学术

研究生在校期间,受聘助教、助研、助管岗位,协助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统称为“三助”。在认识方面,学校、导师片面强调“三助”工作的育人价值,而不够重视其资助意义。特别是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条件下,认为研究生“三助”工作主要是一种作为教学延伸的培养途径,研究生做一些助教、助研和助管工作理所应当,没有足够肯定他们的劳动价值,在报酬分配上明显偏低,严重挫伤了研究生从事“三助”兼职的积极性。学生参与“三助”工作则重视报酬,单纯把它当做勤工助学的一种方式,在薪酬不如意的情况下,容易消极怠工,敷衍了事,使“三助”的育人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研究生“三助”工作是高校研究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以科研为主导的研究生“三助”工作,从根本上,要科学定位研究生“三助”工作。明确“三助”工作是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使多数研究生通过承担助教、助研、助管工作获得更多的合理待遇。同时,还要加强以科研为主导的“三助”制度,尽可能提高勤工助学活动的“学术”含量。根据研究生学术要求高的特点,研究生的勤工助学活动应该向高层次智力型方向发展。学校勤工助学部门应发挥导师力量,在提供“三助”等工作岗位时尽可能结合学生的专业情况,使他们在获得经济补助的同时也有利于他们的专业学习和发展。另外,在资金渠道方面,统筹研究生“三助”工作资源。学校可以考虑由学校拨款、科研经费提成、学费中提取一定的比例,共同组成研究生”三助”公基金,专款专用于研究生“三助”工作。学校可以鼓励导师为研究生提供助研岗位,让更多研究生有机会参与进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赵军,惠鑫.研究生资助体系:回顾与展望[J].三峡论坛,2010(6):99-100.

[2]王雁,蔡晓群.我国研究生资助政策的嬗变[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2):111-112.

[3]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OL].http://www.moe.gov.cn/p ublicfiles/business/htmfiles/moe/moe_1779/201305/152217.html.

[4]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OL]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9/201308/155561.html.

[5]解读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OL].http://yz.chsi.com.cn/z/jzzctx/index.jsp.

[6]赵小芳,袁琦.了解研究生特点,完善研究生资助体系[J].北方经贸,2006(1):126.

[7]何元琴,熊红华,新形势下地方农林高校研究生资助体系的建构[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4(2):39-40.

[8]杨晓荚,尹正,何其迅,曾婕.我国研究生资助体系的现状及改革Ⅱ]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76-77.

[9]张莹,研究生“三助”工作之资助功能简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8):90-91.

[10]王晖.高校资助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