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正文

高职顶岗实习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投稿简谱
  • 更新时间2015-10-24
  • 阅读量634次
  • 评分4
  • 49
  • 0

黄银秀(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在办学规模上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由重视规模向重内涵、重质量提高转变。尤其在今年高校毕业生高达699万的情况下,提高教学质量、解决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显得尤为迫切。教育部明确要求职业教育“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而实现的有效方式是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学生到专业对口的现场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并进一步获得感性认识,掌握操作技能,养成正确劳动态度的一种实践性教学形式。虽然,高职院校具有开展顶岗实习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良好愿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顶岗实习的质量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

一 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企业对于顶岗实习积极性不高

企业都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他们有自己的生产计划。对于顶岗实习是否参与完全是由自己的利益决定的,他们只认识到参与顶岗实习短期内会增加企业成本,如企业需要额外派遣师傅指导学生带来的培训成本,新手对企业不熟悉带来的管理成本等。而即使有些企业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也是按着自己的生产计划安排学生顶岗,将学校制定的顶岗实习计划置之不理,更别说结合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完善顶岗实习计划了。故很多学生顶岗实习接触不到技术性岗位,也不会有轮岗机会,这大大影响了顶岗实习的质量。

2 合格的顶岗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打铁尚需自身硬”,没有一只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就是空谈。顶岗实习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这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而现实的情况是学校理论教师长于理论而弱于实践;现场师傅由于理论水平限制,往往只重视实际操作,对学生遇到的问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致使顶岗实习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功能。

3 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指导不到位

顶岗实习由于其分散性,学生往往分散在多个企业甚至多个地区进行,由于师资不足,学校通常只是通过派遣教师定期巡视来了解指导学生实习情况。巡视制度在对学生指导方面的作用也非常有限,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遇到的技术问题,巡视老师往往不能给予及时指导,而现场师傅由于理论水平限制,往往只重视实际操作,对学生遇到的理论问题不能解决,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致使顶岗实习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功能。

4 考核评价不够科学

考核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评价不应局限于评判决策者所确定的教育目标所达到预期效果的程度,而应该视作为决策者(实习指导教师)提供信息的过程。但是遗憾的是,一直以来,由于顶岗岗位的分散性,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过程化考核难于实施,取而代之以结果考核,即实习完成后检查实习日记等,这样的考核只是为了“证明”学生顶岗是否达到要求,而失去了考核评价最重要的意义,即改进教学。

二 顶岗实习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基于顶岗实习的现状,借鉴其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高职顶岗实习保障体系由六个子系统组成,分别是协调指挥系统、信息收集系统、考核评价系统、反馈调节系统、监督系统、支撑系统。下面就目前比较薄弱的几个子系统的构建策略介绍如下。

1 健全顶岗实习协调指挥系统

建立院系两级顶岗实习领导小组,系部再细分教学管理工作组和学生管理工作组。院级顶岗实习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院长担任组长,主要协调各部门对顶岗实习的支持和对外联络工作,并检查系部的顶岗实习大纲、计划的制定情况。系部作成顶岗实习主要承担者,分别由主管教学的主任担任教学管理工作组组长,书记担任学生管理工作组组长。前者负责顶岗教学和技能考核,主要组成人员是专业教师,后者主要组成人员是学工系统的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工作态度考核。

2 建设合格的顶岗实习基地,构建顶岗实习质量保障体系的硬件支撑条件

基地的选择和建设非常重要,没有合格的实习基地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顶岗实习。合格的实习基地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较大数目的对口专业岗位、良好的社会信誉。然后基于双方共同利益协调合作条件,这是目前最难做到的。

职业教育就是为企业培养职员的教育,故基地的选择应该着眼于用人单位,如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毕业生绝大部分都是签约到化工厂,与化工厂有紧密的各层次的联系和广泛的共同利益。与化工厂联合建立校外顶岗实训基地,满足岗位数量、专业对口的要求,而且由于大量的即将毕业的学生就是他们明天的员工,高质量的顶岗实习对未来减少他们的入职培训费用是很明显的,符合双方利益。这样的实习基地可将顶岗实习的分散性降到最低。

3 通过内培训和“外引”两个途径,强化顶岗实习师资力量,构建顶岗实习质量保障体系的“软件”支撑条件

顶岗实习的师资建设,首先应强化校内教师的技能水平。一是通过平时强化,如开展的“教师下现场”活动,专业教师在每年必须有一个月时间到相关企业进行现场顶岗,了解企业的先进设备、操作技艺,提高教师的实操能力。二是在顶岗实习前,学院派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指导教师,到合作企业先期去“顶岗”半个月,学习企业的现场设备及其操作,了解企业的规章制度。

企业的师傅也是很好的“引进”师资来源之一,在合作企业挑选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师傅作为顶岗实习的师资,可有效的补充学校内部师资不足的问题。现场“老师”必须保持一定稳定性,所以在较长期合作的企业内挑选,签定正式的合同,并且可以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4 细化考评体系,构建基于过程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关键

教育是需要评价的,没有评价的教育是盲目教育,顶岗实习的评价与考核应该结合顶岗实习的特点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从而保证考核和评价的科学、准确、公平。过去的顶岗实习,采用的是结果考核,这是为评价而评价,是不科学的。教学整个过程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包括考核评价。“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为了最大程度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质量提高是个不断实施、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的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一过程如果缺少了评价,学生将无法获得改进的依据。所以应该采用过程化评价体系。

构建过程化评价体系。顶岗实习过程化评价体系首要前提是对顶岗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实习情况。如前所述,在学生通过职教新干线把实习情况汇报给教师,学校也应该组织教师和协调现场师傅及时对学生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而且这个评价对学生应该开发查询权限,学生能对照老师和师傅的评价,找到自己的优缺点,发扬其优点,克服不足,以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

阶段化考核指标和每个实习阶段的考核重点是有区别的,设置阶段考核的重点遵循职业发展规律。由入职教育———基本技能考核———综合技能考核,逐步深入全面考核,所以其考核指标需要及时调整。

考评主体应该是多元化。评价的参与方应该是教师、师傅和学生三方共同完成,师傅与学生接触最紧密,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最为了解,师傅应以职业资格标准为要求,对学生的具体实习任务、实习业绩、实习纪律、实习态度等方面进行考核,并把考评表上传到职教新干线上。指导教师依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顶岗实习方案,结合学生的心得,教师巡查记录、师傅的考核对学生做出及时评价。学生是顶岗当事人,对自己的顶岗实习过程也最为了解,通过自我评价总结得失,帮助学生发现并及时改进问题,提高工作自觉性、自我分析能力和自我管控能力。

考评指标需要具体化。考核评价客观公正、具有可操作性,就必须改变评印象打分的质性评价方式,而根据各岗位的职业标准、规章制度制定量化指标,构建以量化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如电气安装,可从识图、元件的布置、接线、总体功能、时间等方面进行考核,而接线、时间是可以量化的。依据这样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得到较客观、公正的考核结果。

三 顶岗实习质量保障体系效果分析

为了调查顶岗实习质量保障体系实现效果,制定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学生对象分为实施前2009 届学生100 人,和2013届100 人,2009 届收到有效回卷68 份,2013 届收到有效回卷82 份,调查结果显示:对顶岗实习很满意百分比由16%上升到41%,不满意度由4.4%下降到1.5%;“通过顶岗实习提高技能水平和其他能力”的调查显示,得到很大程度提高的由13.2%上升到54.8%。可以看出,通过强化顶岗组织力量,提高教师技能,细化考核指标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学生感觉顶岗实习很充实,由学生在真实的职场感受到自己在职业活动中所体现出的价值, 体会职业的需求和自身的差距, 从而学习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在指导教师和现场师傅的指导下,通过半年的顶岗实习,学生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都得到极大提高,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高〈2011〉6 号.

[3]黄伟祥.创新模式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

[4] 李存.高职教育顶岗实习管理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2(8).

[5]凌成树.高职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职教论坛,2013(11).

[6]吴君.高职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有效机制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