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正文

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育的融合与发展

  • 投稿二涵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703次
  • 评分4
  • 73
  • 0

杨雨丰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体育工作部,辽宁 大连 116052)

摘 要:本文首先明确了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育在融合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分析民族传统体育具备强身健体和娱乐身心、传承文化和交流感情、培养技能和终身教育等功能,最后提出民族传统体育同高校体育教育融合的合理发展途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高校;体育教育;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812.47;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207-03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立项课题(JG14DB183)

1 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育融合的价值分析

高等学校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地方,高校素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高水平人才的必要手段,其中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继承和发扬需要全体中华子孙的共同努力.所以,将高校作为载体传播民族传统体育,在高等学校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到体育教学中,可以缓解经费不足、设备缺乏等硬件缺失,也可以起到传播传统文化、补充现代教学等积极作用,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育相融合具有有效价值和重大意义.

1.1 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育融合符合素质教育

在实施素质的过程中,体育教育必不可少,体育学科督促学生增进健康、娱乐身心、调节情绪的作用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多元性、民族性、娱乐性等特点,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修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时,更多的是注重修身养性、品德修养,其次才是强身健体、治国治邦,这正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东方文明的文化领悟.现代西方体育更多的是竞技性、健身性和技术性、战术性,与之相对应的,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偏重文化性、娱乐性、民族性,二者如何更好地融合到高校体育教育中,实现参与者强身健体的同时认同民族文化,体验民族内涵,也是培养青年人提高人文素养,改善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1.2 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育融合实现终身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体育认知水平和体育行为能力.国内很多高校通过合理的体育课程设置、课外体育活动安排和体育竞赛项目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群体的健康素质,但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的终身体育认知水平和行为能力尚有所欠缺,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相对薄弱.将民族传统体育和高校体育教育相融合是弥补学生对体育价值认识的局限的有效方法.将竞技体育项目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相互结合,渗透到高校体育教学中,可以弥补学生对体育认识的局限,帮助他们形成全面的、系统的体育价值观.

1.3 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育融合助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

正确的体育健康意识要从小树立,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象虽然是全国人民,但重点是青少年和儿童,所以学校体育教育是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区域.高校重视学生培养健康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在体育教育中结合课堂教育、课外社团、竞赛活动等不同形式促进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在我国边远山区,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由于经济条件比较落后,场地和设备等硬件设施不够完善,实施现行体育大纲比较困难,这种情况下,保持民族风格的基础上,建立有民族特色的高校体育教学体系和理论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根据不同的地区学生的需要,结合当地的民俗特点,吸收本地民族体育文化,选择适合青年学生身心健康的,走进体育课堂教学;选择容易推广和普及的推广到课外社团中;选择受到学生欢迎的参与到竞赛活动中.

1.4 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育融合推进体育教学改革

我国高校目前体育教学的主体是竞技运动项目,这是研习了运动技术教授为主的传统.竞技项目的特点是规则严密,技战术要求高,身体素质要求高,体育教学对于学生来说不够活泼,比较严肃,不符合青年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预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则更加便于传播,本身具有趣味性、健身性、娱乐性等一系列特点,容易符合大众体育运动爱好.其主要原因包括,第一,传统体育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印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意境,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传播更适合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第二,传统体育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体验民族文化,感受运动乐趣,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项目的积极性.第三,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有助于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形式.在高校体育设施不够先进、完备,经费不够充足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中一些有特色的运动,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1.5 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育融合促进弘扬中华文化

一方面,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健康保健、修身养性等观念吸引了外国友人的参与、学习,并为西方所接受.传统体育具有民族文化的特征,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观、审美观和哲学观等,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有助于中西体育文化交融.在积极推行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的今天,将民族传统体育列入到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中,并逐步向世界推广,是每个中国人,尤其是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在高校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推进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

2 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育融合的功能分析

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不仅具有现代体育的竞争性、健身性、娱乐性和文化性,还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质朴的民族精神,民族传统体育融合民族、民俗、健身、娱乐、传统、休闲、道德、审美等一系列功能为一体,可以极大丰富高校体育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文化内涵,有利于学生掌握传统的健身方法,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从传统体育侧面展现运动能力,培养文化情感,在传统体育教育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使民族瑰宝发扬光大.

2.1 强身健体和娱乐身心

中华民族的体育文化同西方经济体育相比,有较大的区别.传统体育是以人为本,以强身健体为宗旨,以使人身心合一、健康愉悦为目的,适应中国人体质需要的,特殊技能和锻炼表现形式.在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除了要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决定体育项目外,可以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喜好等区别,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兴趣,促使学生掌握丰富的传统体育项目技能的同时,掌握适宜的健身方法和手段,最终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2.2 传承文化和交流感情

民族传统体育中的许多项目和内容都是不同文化的具体呈现,具有浓厚的民族意识.将民族传统体育中富有感召力和吸引力的民族精髓融合到体育教育中,学生可以接受到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以体育教学为载体,增加民族体育教学的比重,可以引导学生认同民族文化,激发民族情感.民族情感是人们对民族文化表现认同的过程,从无意识的参与转变成有意识的投入,人们的心理会开始向特定目标靠拢,对其文化形式和内涵深入探索,全面把握,完善自身的价值体系.

2.3 培养技能和终身教育

学生阶段是全面培养技能的最佳时期,高校体育教育中充实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内容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使学生掌握技术的同时,形成相应的运动技能,并对终身健身活动有所助益,帮助形成长期的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民族传统体育中力量型、速度型、技巧型和智能型的运动项目包含了人体运动技能的各方面,有利于学生形成有效体育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

同西方竞技体育相比,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内容大多不受年龄的限制,可以终身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符合中国人身体特征和技术特点,运动项目本身除了具备健身性之外,也具有娱乐性和随意性,是适合人们闲暇时间参与的体育活动.民族传统体育象征着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代表着中华文化,所以,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是终身民族文化教育和体育健身教育的最好载体.

3 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育融合的发展分析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融入高校体育教育的特征.具体包括以下四个特点:普遍参与性.与现代竞技体育相比,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很大灵活性,比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更能突破场地、规则和动作的局限性,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人人参与;教育实效性.竞技体育项目是以竞技为目标,以成绩为根本,学习和训练的过程枯燥单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参与为目的,以人为根本,身心双修,积极吸引学生参与,学习者的体验不同,学习效果必然迥然不同;民族内涵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悠久的文化传承,反映着中华民族在生产生活中的态度和信仰,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继承优良的传统精神内涵,升华民族情感;教学配套性.按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力量型、速度型、技巧性和智力型的特点,不同性质的项目进入体育教育课堂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活动,如力量型的群体项目“拔河”,个人项目“摔跤”同样是以力量大小来衡量胜负的对抗性项目;以技术性为主的太极、武术项目则是以灵敏性和协调性来衡量优劣的技巧性项目,不同特点的项目配套不同的教学活动,合理分配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运动竞技等教学形式,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好地进入课堂.

3.1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由于地区和学校存在差异,同时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也有一定的地域特点,所以选择适合本地本学校特点的传统体育项目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比较实际的方案是以学生喜欢的项目为教学重点,充分发挥师资力量,达到比较规范的教学层次,更进一步带动本地区民族体育的发展.其次,可以选择本区域、本土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为重点,编排适合本地开展的,民间参与较多的项目,如沿海、湖泊的龙舟项目,北方的冰雪项目,蒙古的摔跤项目等.在种类繁多的民族体育项目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地区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和战术,照顾个体差异,弥补地区差异,实现个性化教学.

3.2 以人为本,健康第一

首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相融合,要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为基本原则,在结合现代体育教学的特点,在构建完善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理论基础上,配套课程设置,达到教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其次,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期间,也要重视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注重结合学生的兴趣,调动青年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为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贡献力量.再次,结合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的差异,个性化设置课程菜单,帮助学生最大限度成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高素质人才,促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

3.3 继承传统,发扬创新

一方面,为了继承和发展传统体育文化,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合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为根本的教育理念,为发扬传统体育文化提供空间和机遇,也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在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体育的基础上,民族传统体育进入高校体育课堂需要适应新大纲的要求,建立完整的新的体育教学体系.同时,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编排和创造新的技术和花样,以创新的思维做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刘少英.民族传统体育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2〕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梅峰.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运动[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4):21-22.

〔5〕姜明,文格西.西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点与发展趋势[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9(10):53-55.

〔6〕钟瑞秋,李伏生.论我国民族体育的交融与发展[J].体育文史,2012,3(4):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