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正文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对策研究

  • 投稿Boye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949次
  • 评分4
  • 62
  • 0

刘颖春

(宿迁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摘 要:随着国家放宽对民办大学的限制和大学生数量的与日俱增,民办高校抓住了这一机遇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民办高校学生数量增加的同时也意味着学生问题的增多,其中首要问题就是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本文从部分民办高校的调研数据出发,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总结出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类型,并站在教师的立场提出合理的对策,以此来帮助大学生走向社会.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B8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094-03

我国民办高校获得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到目前为止,我国独立设置的高等民办院校数量已经达到424所,接近普通高校数量的1/5.30多年的发展使民办高等院校不仅在学生数量,而且在学校规模、办学质量上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学生问题也就越来越多,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学习心理问题.

据有关媒体的数据显示,我国2014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到了727万,江苏地区为54.1万,创往年历史新高.如此大的毕业生规模给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带来极大的挑战,《教育蓝皮书》对6省份30所高校的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就业率最低,为44.3%.如此低的就业率不仅给正在寻找工作的毕业生带来压力,更会给在校的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冲击[1].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阶段,自我定位非常重要.考入民办大学的学生成绩一般不是特别理想,对于某些学生来说上大学就是为了一张毕业证书.有些学生会因为自身的成绩,片面夸大自己与公办高校大学生之间的差异,对自己和身边同学在学习或人际交往等方面持部分否定态度,对自己的未来和人生没有信心,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问题,比如急躁、懒惰、依赖、自卑、畏难、消极等[2].

1 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类型

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民办大学就读的学生,在品德、性格和心理等方面比较容易产生偏差,从而产生不良后果.我国在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研究方面刚起步不久,特别是对民办高校学生的学习心理研究还存在着很大的空缺.笔者在长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总结发现,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一般是由学生的不良习惯和情绪引起的.学习心理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长时间积累形成的.大学生要经历四年的大学生活,在其人生塑造的关键阶段,较容易受到不良情绪和氛围的影响,从而导致学习心理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焦虑性障碍、适应性障碍、抑郁性障碍[3].

1.1 焦虑性障碍

焦虑是一种不明原因的害怕,是不能达到目标和不能克服障碍时表现的紧张不安,遇到一点心理压力,便会慌张地不知所措,这是在民办高校学生中常见的现象.其突出表现为懒惰、消极、散漫.

每个人都会存在一定的焦虑,焦虑一般是由压力造成的.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相比于高中生来说要小很多.但目前大多数民办高校学生仍会在学习时出现焦虑,其原因一方面来自日常学习不足,一方面来自不正确的学习方法.

日常学习不足表现在大学生学习自主性差,最近有调查显示:在大部分民办高校(包括公办高校)的学生中,玩手机、看网络小说、玩游戏成为他们日常最重要的休闲活动,这些活动代替了看书,而且也代替了运动锻炼.“手机党”、“小说党”、“游戏党”在大学校园盛行,占据了学生课外活动的大部分时间.因而,学生日常学习时间较少,知识范围较狭窄,知识储备较少.但学生多少会有一些学习规划和目标,能力和规划目标的差距,使得学生不仅在学习时急于求成、囫囵吞枣,还会产生焦虑情绪.

高中时“填鸭式”的学习方法在大学已经没有市场,大学里宽松的学习环境,特别需要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但因为缺乏必要的引导以及学生自身原因,很多学生根本不注意学习方法,盲目跟风,从而使学习问题不断积累,出现了“越不学越学不会,越学不会就越不学”的恶性循环状态.

1.2 适应性障碍

适应性障碍主要出现在新生入学阶段,是学习心理问题中最早发生的,也是最容易忽视的学习心理问题类型.主要表现形式为恐慌、盲目和懒惰.

由于高考的分数不理想,学生选择了民办高等教育院校,即使在选择初期存在着一定的失落感,但很快,大学里的新鲜感就完全冲散了心中的不愉快.然而生活习惯、交际范围以及居住环境的改变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会难以适应.大学里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宽松的学习环境,都让学生一下子适应不了.而且,大学里对人际交往能力的要求更高,交往范围更为广泛,使得一些学生出现恐惧、盲目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了平时的学习.

1.3 抑郁性障碍

抑郁主要表现为情绪持续低落,郁郁寡欢,悲观厌世,心理功能下降,自我评价降低等情况,严重的可能会成为抑郁症患者.抑郁性障碍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其对日常生活和未来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有调查研究表明,抑郁是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29%的学生患有抑郁症.可以说,抑郁性障碍是大学生心理中最严重,影响最大,最难消除的障碍.抑郁是长期心理作用的结果,受环境和个体自身的影响.

对上海10余所高校近千名学生(2所民办高校)的调查显示:16%的男大学生和23%的女大学生表现出轻度抑郁,8%的男大学生和6%的女大学生表现出中度抑郁,重度抑郁的男女大学生均占2%.

在抑郁源方面:有83%的大学生有学业方面的压力,而就业压力达到了48.1%,学业和就业仍是大学生压力的两大来源.此外,情感方面、自信心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原因占30%左右,而社会适应、健康问题等约占20%.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产生抑郁的主要来源仍然是学业压力,这就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和思考,做到真正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

2 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其方法是:在某省随机抽取3所民办高等院校,然后再随机抽取13个专业2580名学生,由专职辅导员和调查员负责本研究的抽样调查,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和SCL-90量表两份调查问卷,规定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答完.一般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层次、家庭所在地、是否为贫困生、经济来源和家庭收入、家庭成员文化程度、人际交往情况等多个方面[4].

通过与该省公办高校学生心理状况的数据对比,得出了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性别、年龄、专业、来源地、经济收入均有关,其中年龄越大,心理就越健康,女生的心理状况较男生差.民办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公办高校是一致的,但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2.1 经济困难与学生心理健康

“贫困大学生”一直是学校管理层关注的重点,这些同学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日常生活没有稳定性保障.根据调查显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非贫困生,且有近1/3的贫困生有中等以上严重程度心理问题,同时,贫困生的家庭结构、父母受教育程度等背景条件也对学生心理健康有较大影响,且需要进行心理咨询的人数比例也比较高.因此要重视提高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工作,帮助学生解决现实存在的经济困难,并特别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从不同方面和层次细致地做好与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工作,及时消除学生的负面心理状态[4][5].

2.2 年龄、性别与学生心理健康

通过调查发现,年龄与心理健康状况是呈正相关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阅历的不断增加,一些心理问题自然而然的就解开了,对一些原来看不透、不懂的问题也就明白了,对来自生活、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能承受,能找到多种方式来排解不良的情绪,这些可以解释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心理的逐渐成熟和逐渐完善.

在此研究中还有一种因素值得我们去注意,那就是性别.女生的心理障碍率(28.08%)高于男性(22.70%),女生更容易遇到心理问题,其原因是两性生理和心理的差异,男女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程度的不同和社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

2.3 城乡不同来源的学生心理健康

城乡差别不仅体现在经济收入、社会福利上,还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发展上.农村生源学生心理障碍检出率(27.26%)高于城市生源(23.6%).农村生源的心理问题相比于城市生源不仅数量多,而且构成复杂.其原因是生活在农村的孩子,虽然独立性较强,但在经济、文化、教育、交流、信息等多个方面要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孩子.再加上民办学校的高学费和高消费,对本来家庭条件就不好的农村学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同时农村生源的学生社会关系较少,将来择业就业时会有困难[4].

3 学习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在综合分析了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类型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后,我们应该看到要解决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研究,要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笔者结合多年的学生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开学引导,学中调节,学后帮助

针对大学生适应性学习心理问题,教师和学校要加强开学时的引导工作.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首先引导方式要多样化,可以通过开班会、办小型迎新晚会、优秀学长学姐学习经验交流会、课外班级活动等等,迅速建立起学生之间、学生同教师之间的良好关系,将学生的新鲜感化为其学习的动力,帮助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其次引导的内容要深刻.在确立良好关系后,要及时将学生引入到学习中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可以通过开展读书小组,实验小组,助人为乐小组等,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中调节是对于已经在校一段时间的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的调节,不仅仅是学习方面,还应该从日常生活、兼职、情感等多个方面,解决好学生平时出现的心理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看待事物思维,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持续稳定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对一些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要重点关注,定期的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还可以通过活动提高其在班级集体中的存在感,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自信心,避免不必要情况的发生.

学后帮助就是对学生的择业就业提供帮助.这不仅需要教师的信息,更需要学校铺设的渠道.民办大学较差的就业率使得学生对于未来充满了担忧和焦虑,加之一些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有可能会让心理脆弱的学生精神崩溃,进而产生自杀的倾向.作为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信息和人脉帮助学生就业,同时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对于学校而言,要在社会上建立良好的信誉,同时积极与企业进行接触,为学生铺设更广、更宽的就业路[6].

3.2 有选择、有针对性的解决心理问题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也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影响因素,所以有针对性的处理和解决,才能将学风建设工作推向更高的高度.

对于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学习,以“突击”的方式对待考试,以“应付”的心态对待日常作业等等,要及时纠正学生学习的态度,改变他们自由、散漫、畏难的心态,加强纪律要求,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同时有针对性的对来自农村的学生及女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调节,避免“情绪累积”情况的发生,对于经济困难学生,学校要给予一定的学费减免或者资金帮助.

4 结束语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都是不同的,教师也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在了解每一个学生大致情况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互相监督、互相帮助来解决学习心理问题,对于个别严重的可以教师和学生一起帮扶,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大学校园里既学到做人的道理和专业知识,又能形成自己正确的学习方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刘吉春.高职高专学困生学习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研究[J].学生管理,2013(12):11.

〔2〕杨宪华.商洛学院学生心理障碍状况调查分析[J].商洛学院学报,2011(4):86-91.

〔3〕郭卫珍.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衡阳:南华大学,2012.

〔4〕李佳.高职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疏导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4(4):9-10.

〔5〕李伟兰.论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基本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25(5):44-45.

〔6〕谢广明.三本贫困医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调查分析[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3,15(6):770-771.

〔7〕卢爱新.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