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正文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问卷调查与分析——以合肥学院工科学生为样本

  • 投稿云界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596次
  • 评分4
  • 45
  • 0

纪 平,李妍妍

(合肥学院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越来越多从事高等教育的专家学者对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在对合肥学院工科学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合肥学院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与特点,提出应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科技创新活动的建议,进而对如何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出意见与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科学生;合肥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259-03

基金项目:合肥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2012jyxm62)

合肥学院作为合肥市市属的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围绕合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战略发展目标,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其中一项基本而又十分重要的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也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为了更好的了解我校工科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与特点,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人才模式和发展方向,2013年5-6月,我们在全校工科系部开展了一次“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问卷调查活动,并对此进行分析与总结.

1 概述

此次调查设计了“关于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问卷,主要涉及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与现行模式、对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方式等几方面问题.问卷调查主要面对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化学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等理工科系部的四个年级,共发出10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41份,其中大一的有132份、大二319份、大三235份、大四255份;女生227份,占总比24%,男生714份,占比76%.从年级分布、性别分布上看都比较合理.

从问卷调查总体情况来看,我校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比较关注,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动机比较直接,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一些优势,并在创新人才培养相关的问题上有自己的观点.但同时也存在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总体比例不高、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而建立完善的制度加以正确引导,以培养更多的应用型的创新性人才.

2 我校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及特点

调查研究显示,我校大学生在当前开展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2.1 普遍关注但缺乏参加的积极性

调查表明,参加过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占总人数的38.9%,为278人;有54.1%的学生表示正在考虑参加.这表明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虽给予了普遍的关注,但是大部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呈观望或等待机会状态者居多.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即使学院已经将第二课堂活动(6-10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且规定其中科技创新类学分不得低于二分之一,但仍然有相当多的学生不愿意主动参加相关活动,更多的是以“打酱油”的形式获取学分.

2.2 动机明确务实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动机非常明确和务实.有57%的学生因为“可以获得学分”,有11%的学生认为“有利于就业”,有7%的学生认为“有利于考研”,出于“个人兴趣”目的的占25%.在“参加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您认为最理想的选择方式”调查中,有45.7%的学生倾向于“参加校内外高水平大学生竞赛”,这得益于我校在近年来在各项科技竞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学生无疑觉得参加比赛获奖成功率很高,一旦获奖,不仅获得了充裕的学分,另外在各项评奖评优中也很占优势.倾向于“搞小制作、小发明、申请专利”占26.6%,选此项的学生应该是在中学时有过类似的经验,实际上我校学生申请专利的比例还是非常低的.有16.5%的学生选择了“做老师的科研助手”,选此项的比例不高,结果也比较符合我校是非学术性高校的定位.以实际情况来看,我校大部分学生确实是以获取学分为目的参加科技类活动的,这也造成了此类活动发展后劲不足、20%的学生参加了80%的活动等问题.

2.3 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方式因层次而异

在这次问卷调查中,我们对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方式进行了分年级调查.调查显示,一年级倾向于“参加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启蒙教育活动,如听专业讲座、参加社会实践等”占54.3%.这表明了学生知道刚进入大学自身还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适合在此阶段了解基础性知识,开阔眼界,了解行业前沿动态.二年级选择“组织参加校内外高水平科技创新竞赛”的占57%.这说明学生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愿意并能够参加校内科技创新活动,并通过经验积累,为参加高层次的创新活动打下基础.三年级倾向于“申请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占34.4%和“组织参加校内外高水平科技竞赛”占37.8%.这说明学生在此阶段通过前期的积累,有信心也有能力参加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活动,并且对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有着一定的兴趣和信心.四年级选择“申请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占37.4%,选择“参加教师科研课题,做科研助手”的占26%,这说明四年级的学生因为考虑到就业、考研等实际情况,更愿意做些对今后发展有帮助的务实性的工作.总体来说,调查结果显示,在参加方式方面,学生认识因年级而异,符合客观规律,也符合实际情况.

在“您认为大学阶段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最佳时机”调查中,有60.5%的学生认为在二年级,有26.6%的学生认为在三年级,有11.7%的的学生认为在一年级.就我们工作经验来说,一年级、二年级的学生以鼓励、积蓄经验为主,三年级学生可以有所突破,取得一定成绩,四年级学生要做好传、帮、带的工作.

2.4 对主流问题观点比较统一

有53.6%的学生认为“与其他同学组成创新团队共同完成”项目是“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最佳形式”.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团体组成结构”的问题上,40%的学生选择了“鼓励学科交叉不同年级学生组成创新团队”,37.2%的学生选择“鼓励学科交叉同年级学生组成创新团队”.在经费问题上,有52.6%的学生认为经费“须由校方或系里承担”,有41.9%的学生认为“可由本人与校方共同承担”,这也正是我校采取的经费使用方法.有57.2%的学生认为应“设置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完成的开放性实验科目”,以助于创新人才培养,表示“增加实验课时”占17.6%,表示“增加基础课时”的占13.1%,“增加专业课时”的占12.1%.

在“目前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查中,认为“宣传不够”的占19.1%,39.1%的学生认为“学生不感兴趣,重视程度不够”,23.5%的学生认为“参与渠道单一,可提供学生选择少”.针对于创新人才培养,仅有16.9%的学生认为“我校工科大学生课程设置合理,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有48%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35%的学生认为“设置合理,但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

3 针对不同年级的理工科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明确的是,不同年级的大学生,需要对应开展不同层次的科技创新类活动,活动的难度应该呈螺旋式上升的形式.应该有计划、有针对性安排实践教学,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层层推进,注重学生自主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指导理论的效果,从而构建分层分阶段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2]

3.1 加强对大一新生科技创新认知能力的教育

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新生而言,他们首先要面对高中到大学的适应问题,其次由于大一所学专业知识的限制,他们基本没有能力去参加竞赛类的科技创新活动.但不能否认的是,大一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都是最高的.这就产生了大一新生参加科技活动的热情与其所能参加科技活动的能力与质量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对大一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以培养科技活动的认知能力、积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为主要目的.比较好的方式是依托各系的有专业背景的学生社团,对他们进行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的培训,参加社团组织的一些力所能及的比赛.另外,也可以安排大一新生多听一些专家讲座,了解学科前沿资讯,激发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持续性热情.

3.2 在竞赛中培养大二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要有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才能再次发现知识,而科技竞赛活动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再次发现知识、重新组合知识的环境.”[3]经过一年级的适应,二年级学生已经能较好地处理学习、生活与课外科技活动之间的关系.这时就可以着重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基本技能,并通过参加院系一级的科技竞赛活动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并积累相关赛赛经验.

3.3 在高层次的竞赛中提升大三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年级的学生已基本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对于那些在科技创新方面表现出一定天赋与能力的学生,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关注和培养.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智能车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比赛.要善于挖掘比赛成果中的亮点,进一步帮助他们申请发明专利或是实用新型专利.在参加各类竞赛的基础上,可以申请国家级或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一步巩固成果,为创业奠定基础.

3.4 帮扶大四学生提高就业质量或是运用科技创新成果进行创业

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不少政策法规,用以鼓励大学生创业.对那些有了一定科研成果并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我们应该鼓励、帮助他们进行创业.对有一定科技创新能力、取得较好科技竞赛成绩的学生,我们要向一些优秀用人单位重点推荐,帮助他们高质量的就业.当然,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也要正确引导,形成机制,促使他们做好对学弟学妹们的传、帮、带工作.

4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分析和建议

调查结果表明,虽然我校在近年来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二八现象”明显,也就是20%的学生参加了80%的活动,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对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第二课堂学分统计方法欠缺有效性与即时性,造成学生没有紧迫感.为使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尽可能覆盖到每一位学生,真正实现我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此提出一些建议.

4.1 加大舆论导向、加强专业引导

我校近年来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到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改革都不断的进行着教育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调查却出现与之相反的结果,48%的学生认为“我院工科大学生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之所以如此,笔者认为学生并没有深入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信息不对称、不能很好的给学生解读人才培养方案,加上部分学生对创新活动根本就缺乏兴趣,这些都导致了学生这种想当然的结果.

我们应集思广益,发挥多种渠道的力量,尤其是要善于利用新媒体的力量,如微博、微信等,做好做大宣传工作,树立强有力的舆论导向.各系部可以尝试改变专业导论课的教学方法,在本专业的科技创新方面给大一新生一个直观并且深刻的印象,从而在入校始就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热情与信心,奠定一个良好的理想信念基础.可以借鉴清华大学的做法,实行专业导师制.在新生刚入校或者一学期后,每一位专业教师都负责对口几名学生,负责帮助解决他们在专业学习上的问题,鼓励他们通过参加各种第二课堂活动来实践理论知识体系.

4.2 搭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平台

各系可以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依托现有实验室及专业社团,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搭建有效平台.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络优势,建立一个有形的科技创新信息网络,要尽可能建立一个跨专业的交流平台.各系、各专业之间的屏障很难打破,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参加一个竞赛很难实现,而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团体组成结构”的问题上,77%的学生选择了“不同学科的学生组成科技创新团队”.可以由团学组织牵头,利用新媒体工具,建立这样的一个平台,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平台真正运转、畅通起来.

对于开放性创新实验室,实际上我校的工科系部基本都有,但仍然有57.2%的学生认为应“设置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完成的开放性实验科目”来改进课程设置,以助于创新人才培养.这说明我校学生认为自己基本不具备独立科技创新的能力,需要教师进行相应指导.所以开放实验室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场所、实验设备、仪器器材等,也要考虑指导老师的配备.

4.3 加强内涵建设、以能力培养为导向

“注重能力培养是许多国家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将知识与运用知识来认识和探索世界结合起来培养实践能力和行动能力,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来培养创新能力”[4]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但仅仅有理念是远远不够的,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落到实处.“N+2”考核方式改变了一考决定一门课成绩的现象,学生也比较认可,但深入思考,它真正改变了应试性教育吗?不可否认,我们有部分老师视教学改革为负担,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换汤不换药,这根本不可能培养出创新性人才.我校正在全面推进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改革,老师要抓住这个契机,转变教学理念,改“知识输入”为“能力输出”,把专业能力要素分解至每一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培养学生某一种或几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仅仅靠第一课堂的教学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以科技创新活动为平台,实践理论教学体系,才能逐步形成专业能力与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与创新能力.

4.4 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激励制度

健全大学生科技活动的指导机构,强化创新教育的组织职能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保障.“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需要依赖院校相关部门的制度基础及政策保障.学校应设立专职机构全权管理组织、策划、实施及后续等相关事宜,在学校层面上将科技创新工作纳入教育管理工作体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5]现在各系组织、参加的各类科技活动、科技竞赛,基本上是系里组织一些有意愿的老师进行指导,主要依靠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奉献精神,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持续性发展.如果能成立学校层面上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委员会,全面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新教育工作,可以明确责任、协调各部门,推动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学生参加活动,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稳步向前,可以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走上常规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道路.

在激励制度上,我校教务处已经针对活动指导老师出台了相关政策,但在落实上,还存在审核标准不明确、不完善的问题.在对学生的激励制度上,各系部都将科技创新活动成绩作为评奖评优的加分因素,但执行的标准不一,有时候出于省事的目的缺乏透明度,容易引起学生的争议.可以在现行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出现的问题每年加以修改与完善,制度要具体化,要具有可操作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2010-7-29].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0-07/29/c_12389320_2.htm.

〔2〕朱育锋.大学生“四段式”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思考—以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生物类专业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4):116-118.

〔3〕鲍存会.以科技竞赛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8(4):109-110,124.

〔4〕郑太年.学校学习的反思与重构—知识意义的视角[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99.

〔5〕顾建国,赵广全.工科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以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2013(3):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