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庆
(吉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法对中日两国高校女子足球运动员训练模式进行了比较,其中文章主要从中日两国女子足球运动员来源及高校女子足球运动员训练模式加以比较.研究认为,中日两国高校女子足球运动员训练模式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这也正是导致两国竞技体育发展不同的根本原因所在,中日两国高校女子足球运动员训练模式的不同是两国教育理念差异性的具体体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国;日本;高校;足球运动员;训练模式;比较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195-03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日本竞技体育在世界崭露头角,这个来自于东亚的岛国引起了众国体育学者们的重视.一些竞技体育研究学者也纷纷以日本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模式、培养机制、运动文化教育模式以及训练手段等开展了研究.近年来,许多的学者对中日两国竞技体育进行不少的比较研究,也相继发表了很多的研究成果.但是,在中日高校女子足球运动员领域进行训练模式比较研究的并不多见.研究中日高校女子足球运动员训练模式的意义就在于其能够通过中日的对比,剖析日本在此项目中为什么能够快速发展的缘由,使其经验能够为我所用,促进中国竞技体育的体教结合模式发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中日高校女子足球运动员训练模式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为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座谈法已经归纳提炼法等.
3 结果与分析
3.1 近代中日女子竞技体育发展现状比较
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近代中日女子体育兴起的共同点主要有三个方面[1]:
第一,女性解放的思潮为中日两国女子体育的兴起创造了机遇.在中日两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两国女性都曾经历过黑暗的社会最底层生活阶段,恪守着相夫教子、侍奉公婆的无社会地位生活窘境.但是,随着两国发生了系列性的变革,这样状况得到了改变.1898年的戊戌变法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女性解放思潮的兴起.当时,维新派最著名的政论家梁启超先生,在1896年最先提出了中国的女学教育问题.1898年的5月月份第一所近代女子学校——经正女塾出现在上海.这是以所主张以西学为主的女子学校,学校在办学思想上提倡“以发展女子身心健康”.而近代日本女性的解放思潮则是出现在明治维新时期(1867—1911).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一次划时代的远航,这一时期所进行的系列改革加速了日本现代化的进程,给日本社会结构带来巨大变化.随着“文明开化”思潮的影响,日本成为女子教育昌盛的文明之国,在明治4年(1871年)7月,日本的文部省颁布了《我邦女学制》,明治5年(1872年)又颁布了《学制》,明确提出了女子与男子均等受教育的主张.
第二,女学教育章程的建立为女子体育兴起提供了制度保障.1907年,晚清政府在所颁布的《女子小学堂章程》中明确提出:“女子缠足最为残害肢体,有乖体育之道,各学堂务一律禁除,力矫弊习”.同年,颁布的《女子师范学堂章程》中提出了女子师范体育课的目标:“身体各部均齐发育,动作机敏,举止严肃,使知尚协同、守规律之有益.教学内容主要是普通体操和游戏.每周体育课2学时.”上述规章、制度为其当时女子体育兴起提供了保障.而在日本明治4年7月(也就是1871年的7月),日本的由文部省颁布了《我邦女学制》和《学制》,在明治24年的11(1893年11)月由文部省公布的《小学校教则大纲》中指出:“对男生进行兵式体操教学,对女生进行体操和游戏教学.”,明治36年3月(1906年3月),日本的文部省又确定了《高等女学校教授要目》,进一步明确了女子普通体操包括:准备、整容、呼吸、矫正、徒手、哑铃等,女学生每周要进行2—3小时的普通体操和游戏.可以看出,这些规章制度的颁布与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日本女子体育运动的兴起.
第三,新知识女性对体育的自我觉悟及海外学习,为“兴起”注入内在的活力.分析,中日两国近代女子体育兴起,其都具有一批最早对体育自我觉悟的新知识女性.在中国,早期新知识女性的自我解放群体中,代表人物是号称“鉴湖女侠”的秋瑾.它具有女革命家、诗人、女子解放运动领袖等诸多光环,同时也是倡导中国女子体育的先驱者.近代的日本,也出现了出一批对体育自我觉悟的新知识女性.明治前期丰田芙雄,还有1900年日本文部省派出第一个女子体育留学生井口,1903年2月回国担任高等女子师范学校教授,先后培养了88名专攻体操的女教师.
综上所述,近代中日两国在女子体育运动发展上有着极为相似的推动因素.但是,随着各自的发展思路与方针的不同,两国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尤其是在高校女子运动发展上.在日本,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初中阶段才开始对其进行专业性的训练,等进入高中之后才学生才开始转向某一个项目的专业度较高的针对性训练,高中毕业后一些人继继进入大学(体育大学)继续深造.他们当中,仅有一少数运动员才能够进入专门性体育学院进行学习,更多的运动员是进入当地综合性大学进行读书.这些具有运动天赋的大学生是一边学业,一边训练的模式中度过的.事实证明了这种模式确保了日本的运动员在教育水平上并不低于普通的学生,相反又提高了日本在全民体育教育选材上具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在日本,很多的运动员是在大学读书期间参加亚运会或奥运会.例如,2010年在广州举办的亚运会中击败吴鹏的运动员松田丈志就是来自于日本鹿屋体育大学的学生,而北岛康介是来自于日本体育大学的学生.
3.2 中日两国高校运动员的来源与成长比较
随着中日两国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重视,高学历型高水平运动员也越来越多.但是,如何解决由于训练时间而占用的学习时间,如何解决学习与训练二者间的矛盾.这成为中日两国高校运动员训练模式研究的重点.在我国,一名国家运动员的成长之路是从小学到少体校,成绩好再选送到市级体校,再经过努力发展进入升级的体工大队,最后才有机会成为国家队的一员.可是,这些运动员进入体校后文化课基本就不重视了,小孩子每天就是训练与比赛,一直到进入国家队,拿奥运金牌.在日本,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初中阶段才开始对其进行专业性的训练,等进入高中之后才学生才开始转向某一个项目的专业度较高的针对性训练,高中毕业后一些人继继进入大学(体育大学)继续深造.他们当中,仅有一少数运动员才能够进入专门性体育学院进行学习,更多的运动员是进入当地综合性大学进行读书.可以看出,中日两国高校运动员在来源上是有着鲜明的差异性.
3.3 中日高校女子足球运动员训练模式比较
从近5届足球世界杯的成绩来看,中国从第二届到第六届的成绩分别是第四、第二、八强、第五和未能进决赛圈,而日本的成绩分别为八强,小组赛,小组赛,小组赛,冠军.在世界各国的排名中,从2004年到2013年的10年中,中国的位序是6、9、9、13、13、13、13、15、17、18,而日本则为13、11、10、11、9、6、5、4、3、3.德国时间2011年7月17日,日本女足历史性突破夺得了第七届女子足球世界杯冠军.这也是亚洲唯一支获得此项大赛的亚洲球队.而中国女足的最好成绩是1999年世界杯的亚军.资料显示,2010年在日本足协注册的运动员中高校生为6479人,而我国2008年以后各地足球学校由4300多所减少到现在十几所,女足后备人才总数减至4662人.这些数据都说明了,中日两国女子的发展已经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呢,本文认为主要是两国运动训练模式的不同.
日本从“二战”之后,近半个世纪里非常关注自己的高校教育改革,尤其在教育模式上进行了非常多的改革,以至于其高等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如今已经形成了“研究生院、四年制本科大学和、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以及专修学校等,三级结构高等教育模式.”相比之下,在这些方面,我国还没有达到这一水平.对比中日女子足球运动,我们发现其在后备人才培养上存在差异,在日本采用的是双轨制,而中国是单轨制.日本的双双轨分别为中小学代表队一大学代表队一国家队和中小学代表队一俱乐部一国家队.具体而言就是日本的中学体育特长生毕业后可以到俱乐部或者大学继续高水平训练.而我国路径是中小学代表队—市县的运动学校一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解放军系统代表队、俱乐部—国家队.日本在运动训练模式上是以业余训练为主,短期集训为辅.日本足协对足球运动员的培养设置了两条主线:学校教育与足球俱乐部.换句话说是“以学校教育为基础,以足球训练中心制度为依托的“体教”结合模式.相关研究文献也显示中日两国高校女子足球运动由于教育理念的不同,其导致了训练模式的差异性,尤其是在体教结合模式.
4 结论
4.1 结论
4.1.1 中日两国近代的女性解放思潮、教育章程以及新知识女性对体育的自我觉悟及海外学习等因素促使两国女性体育的兴起.
4.1.2 中日两国高校运动员在来源上具有一定的区别,日本大学生运动员在选择路径上要多于我国.
4.1.3 中日两国高校女子足球运动训练模式的最大的区别是培养机制,日本采用的是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同时体教结合做的比较充分.
4.1.4 中日两国高校女子足球运动训练模式理念中提倡先学业后竞技,而我国更加注重金牌效应.
4.2 建议
4.2.1 积极借鉴国外高校女子足球运动训练模式,加快高校女子足球运动体教结合模式进程.
4.2.2 加大高校女子足球运动员向外输送交流的力度,通过实地体验促使我国高校女子足球运动员的快速成长.
4.2.3 构建与完善我国高校女子足球联赛机制,从而促进高校女子足球运动的持续发展,提升高校女子足球运动开展的内驱力.
4.2.4 重视高校女子足球运动教练员队伍的培养,完善教练员评价机制,进而加快我国高校女子足球运动竞技水平.
5 小结
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中日两国在高校女子足球运动员训练模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训练指导思想、训练理念、训练方法与手段以及训练成绩评价等指标上.中日高校女子足球运动员训练模式上的差异性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从其二者的比较我们也可以看出两国高校在竞技体育发展上的差异.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黎莎.比较近代中日女子体育之兴起[J].体育文化导刊,2008(4).
〔2〕井上一男.学校体育制度史[M].东京:太修馆书店,1983.
〔3〕宫川千秋.伊东浩司的成长历程与训练特点[J].名家指点,1999(1).
〔4〕岡崎.亜美.日本のスポーツ構造におけるアスリートキャリア支援制度の研究[J].早稲田大学上沼ゼミナール,2011.
〔5〕東明有美.女子サシ力一の日米比較研究(Ⅱ)一日本女子サシ力一の歴史と現状にっぃて[J].大阪教育大学纪要,2003.
〔6〕山科花惠.サシ力一競技とジ工ソダに関すゐ-考察[J].大阪教育大学纪要,2006.
〔7〕祁鸿雁,钟华.中日女子足球发展现状对比及诱因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6).
〔8〕岳建军,阎智力,季浏,梁颖.中日女子竞技足球运动发展机制比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