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毛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摘 要:当代大学生在受高等教育阶段开始呈现出身体素质下降、心理疾病凸显等问题,而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各高校体育教育教学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提高大学生锻炼行为.本研究认为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会受到锻炼态度的影响,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编制出《大学生锻炼态度量表》和《大学生体育活动等级量表》,以江苏省7所高校9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上述两个调查问卷对其进行测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生;锻炼行为;锻炼态度;影响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135-03
基金项目:教改课题“突出个性化培养完善分级分层次教学”
当代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学术界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健康水平稳定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在受高等教育阶段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参与体育锻炼活动,是当代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在该轮教育教学改革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大学生个体对体育锻炼活动持有的态度会对其参与性产生影响,再加上大学阶段是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最重要的阶段,所以关于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受体育锻炼意识影响的研究,可以为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策略支撑,使大学生在受高等教育阶段可以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江苏省7所高校9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使用笔者编制的调查问卷对9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大学生锻炼态度量表》编制过程中,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将其分为行为习惯、目标态度、行为认知、情感体验、主观标准、行为控制感、行为态度以及行为意向等8个分量,并采用单独计分的方式来确保问卷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分值与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各维度上呈正比关系,分值越高,则证明大学生在该维度上积极性越高.《大学生体育活动等级量表》的编制,主要是为了对江苏省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进行定量分析,其中包括锻炼强度、频率以及时间等3个分量.最后使用计算机软件EXCEL和SPSS13.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对象体育锻炼态度的总体状况分析
如表1所示,在接受问卷调查的900名江苏省高校大学生中,从整体情况上来说体育锻炼态度的得分均高于平均分,除了行为控制感这一分量上的得分较低外其他分量均处于较为优秀的水平,可以充分说明江苏省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情况十分优秀.
2.2 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上存在的差异
男生无氧运动锻炼频率高,非常缺乏有氧运动,女生锻炼程度严重不足[1].如表2所示,在接受问卷调查的江苏省7所高校1000名大学生的数据统计结果可以发现,除目标态度、行为习惯以及行为控制感等分量中男女大学生无太大差异外,其他5个分量调查结果上均具有十分明显的差异,并且可以确定男生在行为态度、行为意志、情感体验以及行为习惯等分量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女生,在认知维度这一分量的得分上可以看出女生的发展水平高于男生,可以说性别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具有差异性的体育锻炼态度.
2.3 不同年级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上存在的差异
如表3所示,在接受问卷调查的900名江苏高校大学生中结合不同年级对其进行分析,其中不同年级大学生在行为习惯、情感体验以及行为控制感等分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其大二学生的行为习惯、情感体验等分量的得分要远远高于大一学生和大四学生.大二学生在行为控制感分量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大一、大三以及大四学生,通过对这组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大二学生的锻炼态度是四个年级中最积极的,建议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中要将大二体育教学改革作为重点,有利于在该阶段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
2.4 不同性别大学生在锻炼行为上存在的差异
如表4所示,本文在调查研究中着重对不同性别大学生的锻炼行为差异进行了分析,男生的锻炼时间、强度以及频率等方面与女生锻炼行为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说明性别是影响江苏省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一个关键因素.
2.5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锻炼行为上存在的差异
如表5所示,不大一、大二、大三以及大四学生在体育锻炼行为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其主要体现在大三学生的锻炼时间高于其他年级学生,大四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是四个年级中得分最低的,大一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得分也处于较低的水平,大二学生是四个年级中体育锻炼强度得分最高的.这组数据可以充分说明大二阶段对促进大学生锻炼行为有着重要作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中如果可以充分利用大二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优势,结合学生需求来对大二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则可以帮助每一个大学生在大二体育教学中培养出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对提高学校体育教育成果有着重要作用.
3 体育锻炼态度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分析
3.1 江苏省大学生锻炼态度总体状况分析
利用《大学生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进行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在江苏省7所大学接受问卷调查的1000名大学生中,大学生锻炼态度的总体得分情况明显高于平均分,说明江苏省大学生在受高等教育阶段具有十分积极的体育锻炼态度,大学生群体精力充沛、课余时间较多,并且其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到体育锻炼的积极作用后,会形成十分积极的体育锻炼态度,这也是本次问卷调查研究中大学生锻炼态度总体得分水平较高的主要原因.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的锻炼态度基本都保持在一个良好的水平层次,但是在问卷调查中发现江苏省大学生在行为意向、行为控制感等分量上的得分较低一些,而这两个分量主要是为了测量大学生是否有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向,同时也能反映出大学生个体对体育锻炼行为难易度的认知状况,而通过数据可以反映出江苏省大学生在这两个分量方面上的得分较低,说明江苏省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并不是受到内在动力因素支撑,并且很多大学生都对体育锻炼活动自身缺乏兴趣和积极性,如何解决江苏省大学生主动锻炼意识差这一问题,是当前江苏省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中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
3.2 年级、性别不同对体育锻炼态度的影响分析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江苏省高校900名大学生,男生的体育锻炼态度要比女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得分要高一些,其主要体现在男生的锻炼态度分量总分上要明显高于女生,并且证明了男生和女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导致高校男生与女生在体育锻炼态度方面出现了一定的差异.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要求江苏省高校在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中,要制定更为科学、完善的策略及措施来对女生体育锻炼情况加以干预,在体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要兼顾不同年龄段女生的生理需求,这样才能帮助每一个大学生女生在受高等教育阶段都能深入了解体育锻炼的益处.
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会受到年级的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大二学生在行为习惯、情感体验等分量的得分上要明显高于大一、大四学生,在行为控制感方面的得分上也要比其他几个年级高出很多,通过上述数据可以说明大二学生是高校大学生各年级中锻炼态度积极程度最高的.本文认为大一学生刚刚进入大学校园,其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来适应崭新的学习生活模式及环境,再加上学生在高中体育教育教学中缺乏对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在应试教育弊端的影响使大一学生很难树立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因此,大一学生需要一段时间来不断适应新的生活节奏和体育教育模式,并且在大二学年开始表现出对体育锻炼极强的参与热情.大三、大四是大学生受高等教育阶段接受专业知识最繁忙的一个阶段,大三、大四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将会不断增大,并且一些高校在大三以后将公共体育课取消了,所以大三、大四学生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下使其锻炼态度不断下降,尤其是大四学生在面临当前毕业生就业市场就业竞争激烈的影响下,使大四学生更专注于寻找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使大四学生很少有精力、有时间去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
3.3 性别、年级对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女生在锻炼强度、锻炼频率以及锻炼时间等方面均不如男生,并且这一研究结果与学术界大量研究成果均达成了一致,女生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中由于受到心理、生理方面的双重影响,使很大一部分女生在体育课堂外都难以保持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要求江苏省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中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
通过上述问卷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大二、大三学生在体育锻炼行为方面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大一、大四学生在体育锻炼行为方面的得分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层次,其原因与不同年级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方面基本一致,大一学生在进入高校后需要重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体育教育模式,大四学生受到就业压力和专业课程学习压力的影响,使大四学生在主观上缺乏对体育锻炼行为的积极性,再加上大四阶段的实习、考研、联系就业以及同学聚会等方面,都对大四学生在体育锻炼行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4 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对锻炼行为的影响分析
锻炼强度、锻炼时间以及锻炼频率等都是衡量大学生锻炼行为的重要指标内容,其中通过对大学生锻炼强度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容易受到锻炼态度的影响,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活动持有感兴趣的、积极参与的态度,证明大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活动中会给其带来愉悦身心的情绪方面体验.因此,大学生积极的体育锻炼态度可以使个体在体育锻炼行为中不容易产生疲惫感,并且可以承受相对较大的负荷,使很多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之余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锻炼时间可以反映出大学生在参与某项体育锻炼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坚持性,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持有积极的、主动的态度,则证明其对体育锻炼活动具有越高的喜爱程度,同时也反映出大学生在从事一项或多项体育锻炼活动中的坚持性越强,使大学生会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
4 结语
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锻炼行为受体育锻炼态度的影响开展了专项研究,通过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研究可以对其锻炼行为进行预测,所以当前江苏省高校在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中可以利用该方法进行预测,为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探索出一条更为宽阔的道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聂环玲.身体成分与运动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片),2014(01).
(2)罗雅莉.大学生锻炼态度与自我概念、锻炼行为的关系性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1).
(3)陈开梅.大学生身体锻炼行为态度与体育价值观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2(3).
(4)刘佳.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