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正文

大学教学中主体性教育方法探索

  • 投稿mond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749次
  • 评分4
  • 18
  • 0

段爱华

(安徽财经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摘 要:主体性教育主张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在教学理念,教学态度、教育教学方法中做出调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主体性;和谐课堂;服务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239-02

基金项目: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特色专业项目(201000459)研究成果之一,安徽财经大学本科教学工程项目(acjyyb2014117)研究成果之一

1 引言

主体性教育理论强调人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培养与提高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的能动性;不仅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关心教师的发展。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发展,其最终目的是要指导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形成教育主体新的生活世界和生活方式。主体性教育是促进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展的教育。[1]

课堂教学交往,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还关系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交往,主要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单向的交往,缺乏多种有效的教学交往组织形式,交往效果比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与教师自身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课堂中加强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探讨有利于师生共生互相促进的和谐课堂和学习环境,从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教学方法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2]

教师与学生是课堂行为优化的主体,教学的生态化取决于他们生态素养的提高、他们对课堂自然属性的共同维护,以及对课堂生态平衡的保持。在课堂中教师做到“顺其自然”的基本要求就是:自然的表达,真诚的鼓励,与学生亲切的交流和真实地互动。保持平衡的具体要求是,做到教学中的阴阳平衡,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度”,对各种教学理论合理性选择,取长补短。通过师生幸福感的提高,以及教师的自我修炼,也会搞高师生的课堂生活质量。教师在理想的课堂中将获得生命原生的幸福、充实、宁静与喜悦。

2 现存的问题

在已观察到的课堂问题中,有师生交往的障碍,有师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也有教学方式、管理方式不当的问题。另外,在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及教学目标的确立方面,也常出现缺乏“平衡”、“协调”、“适度”这些向度上的考量与把握。以上这些问题,均可通过课堂生态的不和谐集中表现出来。[3]

尽管学界已普遍认同课堂教学的交往本体观,即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以交往的形态存在,但从课堂观察等实证研究来看,我国的课堂教学却严重存在着五大交往缺失或失当的现象:单一而非多元、虚假而非真实、控制而非自主、“偏爱”而非平等、对抗而非和谐。因此,提升课堂教学交往的合理性,还课堂教学以交往的本真面目,还任重而道远。

一方面,现行的大学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比较注意利用自己掌握的学科知识发挥主体作用,习惯于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对怎样控制课堂局面、把握教学进程和怎样“讲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现有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动自主发展和主体自主思维活动被忽略,教师主体性一定程度上代替或压抑学生主体性,教学中学生主体自主活动整体缺失。

在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存在一些特点:

(1)有独立性,有学习激情,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2)需要一定的依赖性,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频率,需要有人引导。

(3)性格上要求被尊重和理解,不太能接受太严厉的批评教育。

3 当前的研究现状

在《高校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关于教育教学方法研究方面,很多高校名师提出了很多意见:教师要培养自身魅力,比如运用成语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有修为,让学生佩服以致有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团队中来;教师最好能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等等方式。总的来看,都是教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提高学生的关注度来辅助完成教学及更高一层的研究学习。

从本校教学评教情况来看,反馈最好的不是教师掌握知识最娴熟的课程,而是教师最用心花在学生特点,注重作业与反馈,及时表扬与批评的课程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融入学生的教学是有活力的,是可以教学相长的。教师固然是教育的主导者,但不能只是按照自己所想讲课,不顾受教育者的感受的教育是无成效的,单向的。

目前的慕课的特点反映出:学生更多的不是注重学习知识量的多少,而更关注学习中教师的解答,所以把教师解答作为最主要的教育活动。不管是归纳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都是为了迎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都是主体性教育的表现。

4 实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结合之前我们发现的问题,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尊重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注意与学生的交流方式和方法,建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一下手段:

(1)与学习进度一致的资源分享。教师在教授知识,各个章节时,及时在公共资源平台分享课间,辅助资料和练习,并及时通知学生,时间上要及时每周跟进。让学生了解:教师是愿意与同学们分享学习的严谨学者。

(2)及时的鼓励。在工科学习中,肯定要布置一些作业和实验,我们要及时批改,并挑选一些电子实验作业作为参考答案或者范例,提供给同学们。在奖励做得好的学生作业的同时,让其他同学也是一种激励。

(3)合适的批评。如果发现有个别同学抄袭了其他同学的作业,要标记,并且在分发作业的时候加以说明。比如你们都想一块去了,你们两个是不是一个学习小组?让学生知道,教师知道了,下不为例。

(4)激励性的奖励。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所有学生一上来就能很快得入门,他们很认真,但是做作业的时候不一定都正确。教师在订正作业的时候要认真。下次作业时,对于及时订正作业的学生,要提出表扬,作为学习认真态度的奖励。相反,对没有及时订正作业的学生是一种鞭策。

(5)虚心听取学生的对知识理解的新想法。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当学生提出他的解决步骤和理解时,要认真听取,正确的要在课堂中及时讲解,分享给大家;错误的要和他探讨,并把自己学习的经验和理解告知,让学生感受教师是他们的共同学习者。

(6)教学内容和进度随着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对学生理解不好的章节,需要反复强调,并多提供一些学习资料帮助学生练习。围绕学生来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教师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活动者。

(7)学习知识系统化训练。在数据库原理这门课为例,通过一个学期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积累,选择几个难易程度适中的设计系统,让学生从概念设计,逻辑设计(方法和工具),数据库实施,参照性约束,实用性较强的存储过程,维护数据一致性的触发器,并且鼓励建立合适的系统界面。让学生在实施过程中,肯定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的潜力。在2-3周的时间内,做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教师反馈,教师要耐心的给以有效的解答,让学生了解自己能力在哪些方面欠缺,哪些方面较强。

(8)平时主动与学生联系。学生有时候觉得教师有架子,会有一种距离感。这时候需要教师主动与学生交流,例如询问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是否需要帮助;学习效果好的学生是否有更进一步的知识需求等等。这样,学生才愿意与老师交流,及时反馈学习中的问题,并能有效解决。

从以上几个方面看出,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参与”教学,符合学生主体性教育的理念,把受教育者作为服务的重要实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传授知识,引导,教育,共同学习的角色。并且要注意一下三点:

(1)教师在知识传授过程中,保持学者的严谨态度;

(2)在控制学习进程,了解学生情况的过程中,要保持与学生平等的交流态度;

(3)在知识探讨和解决的过程中,要保持与学生共同学习者的态度。

《师说》中云:“师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意思是老师,是用来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师说》提出了三点崭新的、进步的“师道”思想: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人人都可以为师,只要具有那样的能力;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某一方面比我好,在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师;把师和弟子的关系合理化了,平等化了,把师法或家法的保守的壁垒打破了。在学生与老师共同学习,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能喜欢学习,踏实做学问和研究。

5 结论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是以学生为本,让教学服务学生的实现方法之一。因材施教是很好的的教学方式,如何具体地在当前的大学生教学中实现,是大学教育工作者需要长期学习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于桂金。课堂教学交往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冯志坚,邹建国,肖黎。主体性教育理论与大学教学方法创新[J]。中国冶金教育,2012(5):18-23.

(3)洪頵。“天人合一”和谐教学观下的课堂生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4)王荣德。主体性教育与大学生现代人格的培养[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5):10-14.

(5)马春亚。主体性教育对学生学习和师生关系提出的新要求[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