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正文

高职院校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改革初探

  • 投稿Xiga
  • 更新时间2015-09-23
  • 阅读量527次
  • 评分4
  • 83
  • 0

郑中元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6)

【摘 要】通过分析高职院校《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教学特点,以及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改革思路,主要是调整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及重视课程设计等,为高职类院校人才培养方法提供一个思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教育;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改革

Reform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ENG Zhong-yuan

(Lianyungang Technical College,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Lianyungang Jiangsu 222006, 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course and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ideas of curriculum reform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mainly adjust the teaching content, theory with practice, the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curriculum design,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ulture methods provide a train of thought.

【Key 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Curriculum reform

作者简介:郑中元(1985—),男,2010年毕业于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工学硕士,任职于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0 引言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高职院校土建专业大类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目前广泛开设于笔者所在院系的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等专业,是一门理论深、实践性强的专业课,同时该课程一直是教与学的难点课程之一。因此探讨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的改革对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有重要意义。

1 课程教学的特点

1.1 内容多、学时长

具体内容包括材料性能分析、结构设计原理、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承载力计算、整体结构设计以及构造要求、结构施工图等内容,共90余学时。学生常常会在一段时间后忘记老师所讲的内容,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耽误教学计划的目的和要求的实现。同时,课程还涉及建筑力学、建筑材料、建筑制图等先修课程,综合性强,对学生先修课程的掌握程度要求高。

1.2 注重实验、公式符号较多

工程实际与理论的差别导致了该课程不能依靠理论的计算方法进行,而是需要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做出假定,故教材中存在大量的公式及参数符号,往往使得学生望而生畏[1]。

1.3 实践性强

该课程的研究对象都直接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受力结构或构件,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后深入建筑工地,从而对刚学的构造、配筋等方面的知识有感性的认识。

2 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定位没有区分专业差别,没有完全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被定位为专业课程,其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因此课程教学对于每个专业都过多的讲解的是结构设计的理论知识。而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对理论学习的要求是实用,够用,能用,即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该更多的获得工程实际操作的能力而不是设计能力。

2.2 重理论计算,轻构造、轻实践

目前,该课程常用的教学方式大都是课堂讲授法,部分学生直到课程结束都没见过工程实际的梁板柱及其配筋,现场实践的缺失,对学生知识的理解造成了障碍。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涉及许多构造措施,构造措施与精确计算,对混凝土结构而言是同等重要的,不能重计算而轻构造。

2.3 课程设计时间安排滞后

课程设计是对学生课堂理论知识学习的巩固,目前大多安排在课程理论教学结束后进行,由于该课程学时长,学生往往已经对课程设计涉及的内容遗忘,从而影响课程设计的效果。

3 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基于上述的课程教学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改革建议。

3.1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以职业教育为导向

改变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以“结构设计”为核心的现状,“以就业为导向”,培养行业需要的人才。

比如对于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而言,行业需要的是建筑施工一线的技术与管理人才,而不是结构设计人才,学生应具备在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中分析和解决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根据这一要求,可减少公式的推导,弱化难点而非重点章节的的讲解,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教学,将教学内容整合成三大部分:一部分为基本构件的计算部分,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单块板、梁、柱的计算方法;一部分为综合设计部分,重点为多块梁板组合的设计;另一部分为平法识图部分,培养学生识读工程图纸的能力。

3.2 理论联系实际

首先,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和工程实践联系起来,例如在讲解混凝土梁开裂原因时,就可结合教室内梁的裂缝进行;其次,教学过程中可带学生参观校内的实训基地,进行现场参观讲解;亦可以布置作业的方式鼓励学生到施工现场。

3.3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在课件中加入工程照片、试验录像、动画、立体配筋图等;项目教学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把教学和工作过程结合在一起,建设“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情境,开发以真实产品为载体的项目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先讲授相应理论,然后进行案例分析,之后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一个具体构件的

承载力计算任务。互动教学法,以提问、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热情[2]。

3.4 加强课程设计教学,将课程设计的时间调整到与理论课同时进行

比如,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就将授课结束后的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拆分成梁的受弯构件承载能力计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和单向板的设计三部分,分别在该部分理论知识讲解结束后进行,这样全部理论课结束的时候,一个完整的课程设计也就做好了,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通过课程设计,起到课后作业训练的目的和进一步理解理论课知识的目的。

4 改革实践效果

在本学期在本学期教学中,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改革进行了初探,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改革尝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 结论

由于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一直是教与学的难点课程之一,特别是建筑科技发展迅速,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结构不断涌现,这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及时吸收最新科技成果,不失时机地更新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创新,只要任课教师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对待,不断探索适宜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就让学生充分热情,确保学生对于本课程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翟晓霞.高职院校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09).

[2]王建伟,李梅华.高职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改革实践[J].职业时空,2010,06(08).

[责任编辑:邓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