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永丽
(沈阳理工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
【摘 要】近些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高校教育要求不断创新。文章根据世界发展趋势,结合当前大学发展现状,提出了大学物理课程与“慕课”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高校教育模式的弊端,进而提出“慕课”教学模式。何为“慕课”?大学物理与慕课结合的优势在哪里?以及这种新方式可能产生的影响文章做了详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创新;慕课;教学模式;大学物理
作者简介:佟永丽(1978—),女,满族,辽宁抚顺人,硕士,沈阳理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理论物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想建立一个创新型国家,重中之重,就是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但当今我国高等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育质量,毋庸讳言,即便最顶尖的大学也在被人诟病,有人认为即使最好的大学可能也在某种程度上用“水”课挥霍着学生的青春;二是教育公平,不同大学之间课程与教学质量的巨大差异,使得大部分教育资源薄弱学校的学生无法享受到优质的大学教育;三是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欠缺,大学毕业生在创造力上的表现远远不能满足雇主的需求。近些年,所有高校都在根据本校的定位,对学生的课程进行调整。根据本专业及社会的需要,增设课程,或者消减某些课程。从我所在城市看,《大学物理》这门课程总体上学时缩短,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学,狭义相对论,量子学不再是以前的一刀切,而是根据本专业的特点,选上某些部分。这无疑有有利的一面,但同时对那些对物理有着浓厚的兴趣的学生,课上那些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搭建一个教育的平台,融合“慕课”的形式进行教学。
什么是“慕课”?MOOCs 这个术语是2008年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网络传播与创新主任与国家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联合提出来的。所谓“慕课”(MOOCs),顾名思义,“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上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MOOCs课程多则上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完全可以依从兴趣,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地区,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只要一台电脑,一个网络,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但是它又不同于传统的透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函授等形式的远程教育,也不同于近期兴起的教学视频网络共享——公开课,有的高校拿出本校高质量视频上传到网上用于共享,更不同于基于网络的学习软件或在线应用。“C”则代表Course(课程),指课程本身仍是一个有自身特定逻辑的有机实体,学习者在这个平台上完成上课、分享观点、做作业、参加考试、拿到证书的全过程。
“慕课”的发展史。从2008年开始,一大批教育工作者,包括来自玛丽华盛顿大学的 Jim Groom 教授以及纽约城市大学约克学院的 Michael Branson Smith 教授采用了这种课程模式,并且成功的在全球各国大学主办了他们自己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2011年秋,斯坦福大学 Sebastian Thrun 与 Peter Norvig 联合开发了《人工智能导论》这门免费课程,世界各地有近160000人进行注册。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2012年初,建立了Udacity“慕课”平台,不久后,斯坦福大学另外两位教授创立Coursera在线免费课程。2012年4月上线,4个月后学生人数就超过了100万;2012年5月,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合两校师资,实施edX在线教学计划。本年秋季,第一批课程的学生人数就已突破37万,并且有全球上百家知名高校申请加入。因此2012年被纽约时报命名为“慕课元年”。“慕课”的崛起也推动我国教育向国际教育接轨。2013年初,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加入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发起的在线教育平台edX,成为其新入伙的6所亚洲名校之一。其中,清华的TsinghuaX提供的中国建筑史(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于2013年10月18日开课。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也与“慕课”旗下Coursera在线课程签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传统大学物理教育模式的模式及问题。教学形式机械化,“填鸭式”,“金字塔式”教学仍然盛行。教师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继承知识,基本整堂课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没有互动,没有交流。并且目前教师观念还相对滞后,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而忽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导致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了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迷信思想。
“慕课”是种自主学习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根据他们的时间自主安排学习活动,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大学物理相关课程。慕课课程内容通常是十几分钟的视频,一是因为人的高效专注时间长度在15~20分钟左右,另外方便学习者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如果学生有疑问,可反复观看视频直到理解为止,这在面授课堂上几乎是不可能的。每学习一节内容后,来一个小测试,合格才可以进行下一节的学习,就像玩通关游戏一样,可以大大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每个视频后,可以留个家庭作业,作为进一步的巩固深入学习。学生如有什么疑问,可以发到对应论坛上,互相讨论;或者在网上几个人组个学习小组,互相交流。发布方从后台可以搜集到每个视频观看的次数,反复观看的次数,据此调整视频的内容;或者疑问点出现最多的地方,论坛提问次数前几名的问题,发布方给出答案。
对世界大学的影响。“慕课”必将对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计与开发、教学组织等诸多方面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大学教师可将在线视频作为教学的线上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堂外先“听课”,在课堂内侧重重点分析,知识总结,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评价,增强师生交流与个性化沟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成效。这种“翻转课堂”模式有助于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一个讲授者、讲解者真正变为学习的启发者、激励者。毫无疑问,慕课对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学生能在网上找到相同内容、上课时间灵活并且免费的课程的时候,教师的教学水平就成了学生选择的首要指标,包括讲解是否清晰、生动,内容是否丰富、有用,课程节奏是否合理等等。如果有一天学生可以投票,或者可以选择上课的老师,没有人会选择教学水平差的教师,这将迫使教师不得不认真准备课程。即便是现在还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学生也可能在线上预先或同时学习一门同样的课程,这也是对现实课堂上教师的无形压力。这对于很多得过且过的教师来说是一场灾难,但对于高校教学和学生来说,无疑是极为有利的。可以想象,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很多低水平的、照本宣科式的课程和老师,或者那些学生自学很容易学会的基础学科可能将消失。慕课的学习对于在应试教育中长大的、习惯被动式学习的中国大学生来说,或许也是一场挑战。将迫使学生具有更强的自律性,更大的热情,由被动到主动地学习。并且“慕课”对高校管理也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思路。比如,可以更好的解决课容量限制的问题;可以为教学评价提供新的有效方法;可以通过海量数据的学习评估深入教学研究,并更好地为用人单位推荐人才。
随着宽带向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能通过在线的方式享受世界一流的教育,让世界上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选修最顶尖大学的优秀课程,完成他们的大学教育。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接受 MOOC 的学分,“慕课”完成率的问题自然就会大幅度提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翻转课堂”改变灌输教育[N].大众日报,2013,11,27.
[2]倪闽景.用研究的态度推进慕课在基础教育的应用[J].上海教育,2013(10A).
[3]徐倩.慕课能否撼动课堂[J].上海教育,2013(10A).
[4]钟启泉.回到常识才能谈点基础教育[J].上海教育,2014(10B).
[责任编辑: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