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芬 XIAO Fen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 510430)
(Guangzhou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Guangzhou 510430,China)
摘要: 本文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就新时期高校如何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激发与培养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热情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Abstract: Taking Guangzhou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tudies and analyzes how to build the long-term mechanism of university student volunteer service and inspire university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participating in volunteer service, and proposes the rational proposals.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持续性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s;volunteer service;long-term mechanism;persistent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2-0284-02
1 有效激发与保持志愿者热情,促进志愿服务持续性发展
1.1 了解大学生心理需求激发志愿服务热情 笔者面向20所高校发布了《关于大学生激励机制的调查问卷》,其中“你为什么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回答中,看出新时代大学生在接受学校系统教育的同时,渴望参与一定的社会活动增长社会经验。从心理学角度了解“准社会人”的大学生,他们渴望提前感受社会,以实际行动对某些社会活动给予支持或反对,志愿服务是正好能满足他们实践愿望的大舞台。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志愿服务总结表彰大会、志愿者典型先进事迹报告会、班级志愿服务风采展评活动”等形式来弘扬“团结、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通过对志愿服务理念的宣传,唤起了广大学生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2]。加强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统一的引导与激发他们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点燃志愿服务的热情。
1.2 以服务项目阶段晋级制保持志愿服务热情 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是复杂而多变的。从多年志愿工作经验发现,刚进入大学时的学生,急需通过参加各种组织活动更多地融入社会,满足归属需求。而随着年级的升高和知识的增长,在获得了比较丰富的社交体验后,逐渐追求满足个人自尊与自我发展的需要,更欣赏具有挑战性、能展现自身价值、证明自己能力的工作。
从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最主要的动力是“内心的兴趣,能够为别人做一些事情”。为了保持志愿者的兴趣,我们针对不同志愿时期的学生,根据变化了的需求提供相应的志愿服务发展平台。
我们将志愿者服务按照质量和种类分为A级、B级和C级三级。A级服务是志愿者提供的较高级别的服务,具有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征,诸如法律咨询、医疗救援等。B级服务专业性弱一些,由受过一定培训、具有一定技能的志愿者完成,诸如公益表演、专业维修等。C级为普通大众化的服务,诸如助老助孤、环境保护、家政料理等。可以让志愿者开始时参与级别较低的活动,随着服务时数的增长与次数增多,给机会优先参与高等级的服务项目。在志愿时的记录上志愿项目等级越高,志愿时计算乘以的系数也越高,相同的服务时间里,不同级别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时有高低之分。
实验对比发现,这种志愿服务项目等级晋升的新鲜感与挑战性能有效地保持志愿者的兴趣与热情,志愿时系数递增的激励方式,促使志愿者为获取更高等级的志愿服务项目努力,有效推动志愿服务稳定与持续发展。
2 有效归类服务项目,针对性强化岗前培训,促进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
2.1 志愿服务项目分类定级,细化服务要求,规范项目管理 笔者综合20所高校志愿服务研讨会议要求发现,目前很多大学生受志愿精神的感召和大规模活动的吸引,不考虑自身实际,盲目参加志愿活动。一旦在工作中遭遇挫折,一些学生就选择放弃,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还影响了志愿者队伍的稳定性,导致志愿者组织公信力下降,不利于其长远发展。因此,为保障服务组织的服务质量,提升其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对志愿服务项目进行了分类定级,细化志愿服务要求。在招募时让志愿者初步了解服务项目的相关工作内容及技能要求,使志愿者能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结合自身特长来报名。实验对比发现,此种做法不仅有利于激发并保持志愿者的参与热情,对项目规范与管理,特色品牌项目重点打造,志愿服务队伍的稳定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2 成立岗前培训机构,打造师资队伍,提升培训水平 在《关于大学生激励机制的调查问卷》中发现“工作被社会各界所质疑”最能让志愿者工作热情下降。
在白云区20所高校志愿服务研讨会中超过8成志愿项目负责人反映,与社会处于“半隔离”状态的大学生,对社会了解有限,特别是首次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一旦对其委以重任,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就逐渐暴露出来,如团队协作能力差、缺乏责任意识、表达与沟通能力差等。志愿者工作中的不足往往会引起外界对志愿者工作的质疑,进而打击志愿者的工作热情,影响其工作效率和质量。
该院通过在对项目分类定级以及岗位细化的基础上,将不同的志愿服务项目进行课程化管理,制定了同类志愿服务项目的通用培训方案。院团委成立了志愿者培训部,各二级院系团总支成立素质拓展部。团委志愿者部成立了志愿项目讲师团、志愿培训课程开发小组,为储备志愿者提供通用与专项志愿培训学习机会,有效提升了志愿者的整体水平。
3 建立有效的管理与激励机制,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期化、终身化发展
3.1 完善自身建设,加强队伍管理,开拓服务平台 面向20所高校的调查问卷《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调查》结果显示,近9成的大学生都是通过学校、社团组织途径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担任着社会志愿服务生力军角色,青年人才培养重任的高校,如何将志愿服务转化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与创新载体,有效实现工作压力内化为自身发展动力,同时成为促进社会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推力,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3.1.1 完善自身组织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专门工作机构:该院设立了院级青年志愿者协会,下设实践部等8个部门,统筹管理二级院系青年志愿者协会。二是加强青年志愿者组织干部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理论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志愿者服务教师人才队伍。三是提升组织管理、教学培训能力,志愿服务培训部门加强办公教学场地建设、师资队伍完善、教学科研专项经费的保障。
3.1.2 加强队伍管理 一是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者的招募机制。招募后利用学生的专业以及特长将志愿者队伍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与建设,可以方便管理,同时减低建设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例如家电维修志愿服务队优先考虑电气自动化专业、电子专业的学生,地铁文明引导志愿服务队优先考虑城市轨道运营专业的学生。二是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机制。学校首先要强化大学志愿者层级管理制度,提高管理的规范性。该院在共青团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的统一领导下,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志愿者管理体系,采用分级管理的方式,逐步提升管理效率,强化了大学生志愿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其自觉遵守团队纪律,积极践行雷锋精神。
3.1.3 开拓服务平台 该院将志愿者行动纳入社会整体工作体系中另一方面来拓宽志愿服渠道,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平台,同时通过与白云区团委、石井镇政府等事业单位、广铁集团、花都车辆厂等企业单位、同德围社区服务队等社会组织合作,将多方资源的整合利用,减低队伍管理建设成本,提高育人与服务效果,实现一举多得目标。
3.2 建立各种激励机制,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期化、终身化发展
3.2.1 学校方面
①将志愿者服务教育纳入毕业生就业成才体系中,建立相关配套补偿机制,激发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工作热情。该院将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纳入人才培养教学计划当中,将此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社会实践必修课程,制定了《素质拓展积分办法》,鼓励大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志愿服务与素质拓展活动累计积点,积点换取学分,未修满学分将无法毕业,同时在毕业时发放具有优、良、及格、不及格等级成绩的素质拓展证书,给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成绩优秀的同学增加了就业的砝码。
②制定了完善的志愿服务学习培训、评优评先、党员发展激励制度,提升志愿者身份地位。该院善于利用志愿时系统,定期统计志愿时评优与表彰。对具有大型的亚运、创文等志愿服务,除了给予志愿者素拓积分,还通过评优评先表彰活动,在党员发展发面奖励票数的方式来激励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活动。
③加强组织建设的经费保障,正确引导志愿服务朝终身化发展。志愿者服务虽然是公益事业,但是建设经费却是志愿服务的规模与质量坚强后盾与有力保障。志愿服务虽然是义务无偿的服务,但并非倒贴服务,在组织、培训、管理以及活动后勤保障中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撑。在筹备经费以及管理过程中,学校必须声明经费并非用于志愿者的报酬,而是用于志愿者装备、基本交通餐饮保障、购买人身保险等方面,教育引导大学生摒除功利之心,正确认识志愿服务的无私性、保障性、阳光性以及长期性,正确引导志愿服务朝终身化发展。
3.2.2 社会方面
①要提高对志愿服务事业的认同、重视与支持。学校可以进一步呼吁政府部门进一步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并积极给与物质和精神支持,以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政府部门可以成立专项基金,积极扶持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社会用人单位可以在招聘大学生时多考虑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经历,多重视素质拓展证书成绩。
②借鉴发展相结合,加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建设。继续加强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志愿服务认证制度以及志愿服务考评体系,建立志愿服务档案,使志愿者创造的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定期统计志愿时,给予等级认证与颁发证书或奖励勋章。继续坚持广州入户积分鼓励外来人员参与城市志愿服务事业的有效做法。借鉴义务献血政策的有关做法,开展志愿时换取志愿服务待遇,在自己需要别人服务时,可以申请享受不同类型与级别的志愿服务;可建立志愿者等级身份社会福利挂钩制度,根据身份等级享受公交优惠或旅游景点门票优惠等社会福利,让志愿服务事业走向正规化、制度化、常态化、长期化、终身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胡蓉.我国志愿者的激励机制探[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
[2]高天琼.论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J].襄樊学院学报,2006(11).
[3]高菲.大学生志愿服务教育培训机制问题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9).
[4]祝志君.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的几点思考——基于高校视角[J].经营管理者,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