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正文

高校学业预警制度设计初探

  • 投稿Bin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160次
  • 评分4
  • 47
  • 0

吴宗志,黄小琴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 400065)

摘 要:从高校的学业预警制度的教育价值出发,分析如何从学院层面入手对其进行合理设计,达到提升成功转化率的目的。学院层面的学业预警制度可以从新生预警、课程预警、毕业授位要素预警、分类预警和学业帮扶配套制度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设计。通过建立课程预警、毕业授位要素预警等相关标准和规范配套工作流程,确定预警对象,并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教育管理。

关键词:高校;学籍管理;学业预警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6-0046-02

一、高校学业预警制度的概念及国内高校开展情况简述

学业预警理念是从学籍预警逐步演变而来,是学校学籍管理由事后告知向事前警示转变的产物。教育部在《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对“学业预警”一词这样解释:一种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出自江西理工大学实施的“学业预警”制度,分为期初预警、期中预警和期末预警三个阶段。学校主要是通过在学习进度推进的不同阶段,密切关注学生动态,对缺课达到一定数目的学生采取提醒、教育等预先警示方式予以指出并责令改正。学业预警制度是目前比较新的高校学生管理和教育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它主要对高校中的学生学习成绩、日常考勤、学籍等进行管理,其具体做法就是通过学校、学生、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写作、及时发现和识别学生潜在的或现实的问题,并及时向学生本人和家长告知、警示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形成合力,来预防学生偏离正常的学业轨道。

上海水产大学(现上海海洋大学)在2007年也开始着手建立相对完整的学业预警体系。从目前网络调研的结果来看,浙江省的高校正在逐步倡导在全省较大范围内建立和推行相应的制度。浙江省这一举措正是肇始于浙江工业大学和浙江工商大学等高校执行的“三色预警”制度,实际上应该看做是个案在成功实践基础上推而广之的结果。这为学院层面的学业预警制度的探索和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而国内更多的高校,在学业预警制度的设计和实施方面都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甚至更多的高校还没有意识到在国内目前高等教育急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立起该制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学业预警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必要性: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需要

一方面,随着外部诱惑的增多,大学生很难再安于学校单纯甚至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再加之刚刚从高考的高压环境下“解脱”,不少学生面对全新的环境和诱惑都无法自控地放松了要求,“逃课”“补考”“重修”等字眼甚至成了大学生口中的家常便饭。另一方面,从高校内部来看,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高校课堂教学原本就存在的问题被放大,由于当前实行不完全的学分制导致学生课程可选择的范围较少,部分课程往往采用大班教学的方式,学生相对集中,客观上造成课堂管理难度大,再加上讲授方式、考核方式等比较单一陈旧,单位教学投入减少,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在下降,教师疲于应付,学生热情不再。在这种情况下,人才培养质量很难完全保障,迫切需要通过相应制度加强学生管理和课堂教学管理。

(二)迫切性:国内学业预警制度建设和实施已经滞后

根据网络调研结果初步显示,国内仅有极少数高等院校在真正着手学业预警的相关制度设计和实施。诸如江西理工大学、上海海洋大学这样在校级层面实施学业预警制度的学校确实凤毛麟角,与之对应的学业预警的实效性研究自然也无从谈起。撇开执行情况和实际效果不谈,就目前的发展水平来看,制度并不非常完善,举措也多有不够成熟之处。今年以来,仅有浙江一省的高校逐步倡导在全省较大范围内建立和推行相应的制度。浙江省教育厅近日下发《关于切实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学业指导和管理的意见》,根据浙江省教育厅下发的《意见》,浙江高校应建立健全学业预警和退学制度,班主任、辅导员和任课教师按分工主动关心学生学业修习情况,进行定期通报和提示。但这也仅仅是处于起步阶段,执行细节还需要该省内各个高校根据自身情况进一步细化和落实。

三、高校学业预警制度的设计

(一)新生预警:以新生专业教育为契机,做好新生学业预警

从学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新生教育中,学业预警应成为新生教育的题中之义。首先,详细解读培养方案。对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结构、层次、衔接、主次等要素给予充分交代,着重介绍专业核心课程的地位、学习方法、意义和难度等。结合学校的相关要求,对毕业所需达到的学分绩点水平、等级考试、职业认证等条件进行告知,以及明确学籍管理的相关规定,包括留降级、试读、退学等相关标准。其次,结合学院学业预警制度,就具体的措施、标准、方法、相关制度等予以详细说明。再者,将历年历届毕业生和在读学生的学业指标进行分享和分析,比如结合学院各个专业总体的毕业率、授位率、就业率等数据,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等呈现方式,对学院各个专业的难度系数和风险系数进行评估。甚至还可以通过深入分析未成功毕业、授位、就业的个案,追究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引起新生的警觉和深思。课程方面,也可以结合各个专业历年的主干核心课程的补考率和重修率等数据,评估课程的风险系数和难度系数。此外,还应充分利用优秀朋辈资源,积极发挥明星学长的正向引导作用,在优秀学长交流活动、明星学生事迹报告会等活动中,以“过来人”的身份适当增加学业预警相关内容。

(二)课程预警:学院学业预警制度的基石

任课教师在每月末根据学生的出勤表现、作业情况、课堂表现,填写课程学业表现登记卡,并标定预警等级。通过学院教学系统、学工系统和行政系统的紧密配合,加强课堂管理和课后督导,达到保证和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根据学生的出勤表现、作业表现、课堂表现(如果操作难度较大可以视情况执行)填写反馈表,并根据情况标示出预警五个等级。学工系统和行政系统可以4次课程教学为单位进行集中反馈。针对有学习风险的学生进行记录,并转交学工系统和行政系统及时跟踪处理,避免学业问题的扩大化。在这一部分的预警工作中应该特别注意把握分寸,根据不同年级的情况,具体的尺度和侧重点应该略有差别。大一、大二阶段是大学专业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学业预警相对容易产生刺激效果的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应该注意对微小问题的预警,例如就通识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存在的问题,针对某些微小失范行为的管理等,力争做到防微杜渐。

(三)毕业授位要素预警:对直接影响毕业和授位的相关学业指标预警

毕业授位要素主要包括:绩点水平、通过学分和积欠学分情况、和毕业证学位证直接相关的相关等级考试或职业认证的情况。另外还包括针对大四阶段的选课预警和毕业设计(论文)预警等等。上述情况可以学期为单位,在每学期开学之初进行统计和送达,能够更好地起到事前警示的效果,并通过学生本人、学院、家长三方努力共同改进相关指标。在大三阶段,学困生已经相对易于识别,这一阶段就可以结合绩点水平、平均分水平、学分水平等因素,对学困生主动识别和分类教育。在大四阶段要特别注意如等级考试、选课情况、毕业设计(论文)等直接关系到毕业和授位问题要素的预警。特别是对于毕业设计(论文)环节,避免出现因为工作或者升学问题的干扰影响毕业和授位的现象。

(四)分类预警: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

有学者将学困生分为愿学、在学、厌学、弃学等四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本文曾就学业困难归因问题对8名辅导员进行访谈调研,并结合笔者自身经验,大致分类情况如下。

第一类,厌学、弃学(未能充分认识专业前景和价值,或对专业缺乏兴趣的)。

第二类,愿学、在学(缺乏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心态、方法、能力)。

第三类,浪子回头但无从下手。

第四类,其他非学习因素干扰到正常学习(适应问题家庭、情感、疯狂兼职、盲目创业等)。

接受访谈的对象无一例外地将第一类列为最常见的类型。首先要注意不同的情况应该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和谈话技巧,家校联系则需要视情况而定。辅导员谈心和家校联系都应该有规范的工作记录以便查阅和作为佐证材料。其次,给教育对象的转变留有充裕的时间,纵向比较个体学业指标,留心进步之处并给予更多鼓励,助其尽早走出误区。最后,还应该对个别学生在学业表现上的“突变”和“剧变”,及早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防患于未然。

(五)学业帮扶配套制度:应该包含学业预警制度框架之内

要真正实现其成功转化,则需依靠相关的帮扶措施、管理手段和人性化的教育关怀。根据对学业困难对象的分类,有部分属于学习方法欠妥、学习能力不足,或者“浪子回头”但已经毫无头绪等,这样一些情况,仅仅靠谈话疏导或管理督促,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面对上述情况,健全有效的学业帮扶体系必不可少。针对上述几种情况,可以从制订和执行个人学习计划入手。学院层面可以依靠充分调动班导师和优秀朋辈资源来实现。首先班导师作为各个班级的专业发展指导教师,在指导学困生方面具备专业优势,通过对接其指导班级的学困生,在了解学习进度后制订较为详尽的个人学习计划,由优秀朋辈队伍配合完成学业计划。其次还应该充分依靠优秀朋辈资源,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优秀朋辈导师选拔和聘任制度,严格执行相关的培训和淘汰机制。

在学院学生工作系统、教学系统和行政系统配合下开展,上述的学业预警方法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特别是在学校层面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学业预警体系的情况下,由学工系统牵头,学院层面的实践成效是很关键的。但从更长的时间范围来看,需要学校各个系统和层面达成共识,由校院系三个层次形成合力建立起完整的高校学业预警系统。如果仅仅靠学院,在资源、资本、政策、技术、人员、管理等诸多方面都会显得捉襟见肘,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学校、学生和家长也应该坦承部分专业存在一定淘汰率的事实,在这样的前提下,学校和学院层面为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和转换平台,进而才是考虑如何在提升预警对象转化成功率上面下功夫。

参考文献:

[1]迟振国.论大学生学业预警机制的生成、发展与完善[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9.

[2]华金秋.台湾高校学习预警制度及其借鉴[J].教育科普,2007,(3).

[3]上海水产大学推出“学业预警”机制[EB/OL].[2005-06-21].http://edu.people.com.cn/GB/44083/3484177.html.

[4]浙江高校推“学业预警”模式退学人数下降50%[EB/OL].[2014-06-12].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4/06-12/6274334.shtml.

[5]高明生.大学生学业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7).

[6]曹威麟,杨光旭,夏红卫.“学困生”学业预警爱心援助工作机制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