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正文

给排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黑龙江工程学院为例

  • 投稿李狗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988次
  • 评分4
  • 86
  • 0

代 莹1,邹金龙2,邵纯红1

(1.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0;2.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 要:文章以黑龙江工程学院为例,阐述了给排水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分析了黑龙江工程学院给排水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现状,并提出了给排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给排水;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7-0081-02

收稿日期:2014-12-07

作者简介:代莹(1980—),女,吉林蛟河人,黑龙江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本科生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2014年黑龙江工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目前,随着十八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有关环境保护的话题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给排水工程及相关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也在快速发展,社会对相关专业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培养合格工程技术人才的高校,有责任为社会输送理论基础扎实、工程背景深厚、具有国际视野的毕业生。

一、给排水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黑龙江工程学院作为一所普通高校,把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为了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实践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多地体现在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工程实践操作能力、走入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1]。所以,近年来学校将以往的培养方案进行大胆改革,融入更多的实践教学环节,并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培养上以及实践教学的内容、组织、方法等方面有所改革和创新,重要的教学环节在学时上有所增加。以期使培养的学生能更好适应给排水相关行业(产业)的需要,提高学生在就业时的竞争力。

二、给排水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现状

黑龙江工程学院的给排水工程专业拥有一支以教授和中青年博士(博士学历教师50%以上)为骨干、工程背景深厚的高水平专业师资队伍。给排水工程专业以全国高校给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培养基本要求为指南,结合黑龙江工程学院的办学宗旨及学科优势,制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在三年的办学中形成了以基本素质与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融入“大土木”工程文化教育,努力做到“厚基础,精专业,强实践,宽就业”,创建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式。在教学中突出本科生培养的主导地位,优化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加强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创新型、综合型实验项目的开发。

三、给排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给排水工程专业隶属于黑龙江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在大土木平台下我们的课程体系统一划分为通识教育实践课、专业教育实践课以及综合教育实践课三部分(本文重点阐述专业教育实践、综合教育实践的改革),可以说每个教学环节都环环相扣。在抓好理论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为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拓展实践教学

近年来,我们深入开展了国内给排水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的现状调研,并结合多年的培养经验,初步形成了可行的实施方案,已经把部分确定可行的措施付诸实践,并利用学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契机,聘请给排水专业专家、企业(行业)工程核心技术人员提出给排水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修订的建议,对学生实践教学的内容、组织形式进行了更加合理、更适应于行业需求的调整。

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工程素质和从业能力为目标,设计与实践的内容尽可能接近工程实际、体现工程项目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强化认识实习,让学生熟悉给排水专业知识框架。在认识实习中,由于学生还没有接触到实际的专业知识(只有大土木平台下对给排水专业一些理论认识),所以,除了必须清楚、具体地提出实习目的、意义外,还必须对认识实习中涉及的理论知识给予必要的讲解,因为在以往的实习中没有理论知识的铺垫,学生认识实习后印象不深,甚至混淆了污水厂与净水厂工艺流程,效果并不理想[2]。从2013级学生开始采用新的认识实习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们主要有以下几处变动:1.在认识实习动员中,增加理论授课,让学生了解到专业知识的大体结构和理论框架,熟悉水的社会循环是以给水工程、排水工程为核心的重要过程,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和本专业的重要性,并对实习参观的净水厂、污水厂的工艺流程,建筑给排水的相关理论给予详细的讲解,在参观之前布置思考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参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在认识实习中,增加给排水专业重点实验室的参观,由教师给学生们分别展示给水处理与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技术细节,这样学生在水厂参观的时候就不仅仅停留在感官认识上了,可以将水厂的处理构筑物与模拟实验的处理单元对应着理解,有助于学生对后续理论课的学习。

(二)强化工程实训

实训是学生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通过实训练习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专业理论知识。学校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修建了实训场地,购置安装了实训设备。学生可以非常清楚地观察到房间的给排水管道系统、卫生设备、附属设备,这些设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实训收获更多的是,学生会潜意识地对身边建筑的给排水系统多加留意,“专业性”地与所学理论知识联系起来,而不是平日生活中的擦肩而过。学生在实训中可以进行实际操作,例如学生可以亲自进行管道的法兰连接、承插连接、热熔连接,通过实验对各种管材之间的性能、各种阀门的开启方式进行比较。相信在课堂上教师把管材之间的区别或是各种管材的适用条件讲得再生动,也不如学生通过亲自观察、动手实验给人印象深刻,实训期间也可以通过实践技能大赛增加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3]。

(三)将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工程实践有机结合

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校外实习或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在实践中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生产实习也可以说是顶岗实习,学生在掌握给排水管道、水处理构筑物、泵站设计施工等专业理论知识后,深入到工程一线,亲自参与到实际工程的施工及管理。毕业实习的特点是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一环节为毕业后工作奠定基础并开阔眼界,同时了解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四)毕业设计选题贴近工程实际

毕业设计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应用型本科生培养目标的最后环节。这一环节几乎覆盖了学生在大学期间所有专业理论知识,更涉及专业理论的综合、交叉内容,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很多在实际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工程问题、技术问题,在设计中教师应提示学生不能仅仅为了完成设计而设计,而应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初步选定几个设计方案后,通过理论计算、工程造价分析并结合工程实际应用价值、社会效益等综合考虑选出最优的设计方案,所以说,毕业设计可以很好地展示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以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做出全面的检验[4]。同时,在毕业设计环节中教师也应积极鼓励学生结合曾经实习单位或是签约单位的实际工作开展毕业设计,学生能在企事业单位富有经验的工程师和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从书面理论真正过渡到工程实践,切实感受到参与工程实践的氛围,在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积累了很多在校无法学到的知识和经验。目前,我们将同样的改革思路应用在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在毕业答辩中的优异表现就是改革方案成功的最好说明。

(五)开设综合性、实用性和探究性实验

以黑龙江工程学院给排水专业创新团队科研项目和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为依托,结合企业在生产和设计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开设实用性强的综合性和探究性实验,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活动、教师的科学研究活动、面向实际工程的创新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5]。

2014年6月黑龙江工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结合社会对给排水专业人才的需求和给排水专业教师的优势,本专业设定了三个综合性实验研究方向;城镇污水处理技术及资源化利用研究;寒区饮用水源污染控制及供水管网优化研究;环境功能材料研制及应用研究。目前,通过上述三个方向对本专业的本科生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

(六)组建专门指导团队

给排水工程专业组建的指导团队主要由教学和科研骨干教师及企业协作单位工程核心技术人员组成,实践实训基地由学校与协作单位共建,其中专业教师在《黑龙江工程学院“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要求下,都具备至少一年的工程实践经历,通过这样的师资队伍建设,在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

本文探讨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给排水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是带有方向性和开创性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高校教师时刻关注专业最新动态与发展方向,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摸索与研究,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郭永福,徐乐中.高校给排水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5).

[2]李芳,齐晗兵,崔红梅等.给排水专业认识实习教学方法探讨[J].价值工程,2011,(33).

[3]金亚凡.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4,(5).

[4]朱越平.关于给排水专业实践教学与学生素质拓展教育融合策略[J].广东化工,2013,(9).

[5]李新冬,黄万抚.强化实践教学提高给排水专业学生工程素质研究与实践[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