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正文

高校缓解学生就业心理矛盾的对策分析

  • 投稿夏天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782次
  • 评分4
  • 34
  • 0

邱珊珊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摘 要: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选人用人的标准也是大幅度提高。受多方因素的相互作用,让高校毕业生在面临就业问题的时候产生各种矛盾心理,而高校在缓解学生就业矛盾心理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高校的角度出发,根据总结出的四类心理矛盾提出五种解决对策,以期帮助学生较为顺利地实现从学生向社会人身份的转变,减少转变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压力。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矛盾;缓解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8-0091-02

收稿日期:2015-02-26

作者简介:邱珊珊(1994—),女,广东饶平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1]。现今的大学毕业生也不再是像过去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那般拿着大学文凭就意味着含着“金汤匙”。同时,社会的高速发展让企业对员工的需求更注重员工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与技能的结合,而文凭也不再是员工未来发展的敲门砖。现如今,我国的毕业生面临着相比过去更严峻的社会竞争,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被冠以“更难就业季”称号[2]。面对如此多的竞争者,他们往往在上百万的找工作大军中迷失自我,他们必须接受从一个学生向社会人身份的转变,众多学生在面临就业问题的时候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高校如何帮助学生较为顺利地实现转变而减少这个过程给学生心理带来的挫败感是研究的重点。

一、高校毕业生面临的主要就业心理矛盾

(一)职业发展的多元性与专业单一性之间的矛盾

毕业生找工作的时候常常陷入迷茫,他们不清楚自己想要选什么样的职位,以及自身条件能够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真正面临就业问题的时候,部分高校毕业生开始认真审视自己。在当前就业市场中,就业方向与专业不对口的情况比比皆是。他们一方面不能把自己的找工作范围局限在本专业对口上,多数采取“广撒网”策略。另一方面,他们在找寻其他工作时面临专业不对口的现实,并由此引起相比对口专业毕业生缺乏竞争力的无奈。

(二)学习上的理论性与未来工作实践性的矛盾

学校的教育更多是注重学生们掌握课本知识,即对于理论的掌握。单纯是理论的掌握而缺乏实际的践行难以让学生真正做到对理论的深刻理解以及灵活运用。如果一味地强调学习知识,很容易给人留下“书呆子”的形象而令招工单位敬而远之。招工单位希望找到知识丰厚同时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甚至很多企业在应聘求职者时会将求职者的实践能力摆在优先考虑的位置,而并不十分看重其在学业上的表现。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导致目前招工单位与毕业生面临着共同的难题:招工难与找工作难并存。

(三)理想的饱满性与现实残酷性的矛盾

目前多是90后的大学毕业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着很多期待,这种期待来自于对自身的期许,即通过发挥个人价值而获得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来自于家庭和社会对他们寄予厚望。他们总希望成为有用之人,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人生价值。只是社会要比大学环境现实得多,那是一个有残酷竞争的竞技场而非梦想的象牙塔。所以,大学毕业生会有一种“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矛盾情绪。当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交锋却缺乏良好的心理协调机制时,他们会因难以适应生活环境的改变而产生受挫感。

(四)对独立择业的渴望与对关系的依赖之间的矛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毕业分配制已经成为了历史。现在多数90后大学毕业生在面临择业问题时,既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参与社会竞争从而以获得满意的职位来证明自身的能力,另一方面,从小出生于相对舒适环境中的他们又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充满恐惧,甚至退缩。他们会寄希望于自己的父母,希望通过利用父母储备的社会资源来获取就业的绿色通道,但是又害怕被就业单位视为“关系户”而失去对毕业生能力本身的认可。在目前的毕业生中,对独立择业的渴望与对关系依赖之间的矛盾普遍存在。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矛盾的特点

(一)就业心理矛盾的普遍性

在目前的大学毕业生中,学生普遍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就业问题,并由此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负面情绪。在刘春雷抽取吉林省、浙江省、黑龙江省的本科大学生回收的800份有效问卷中,抑郁检出率为45.9%,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直接产生抑郁和焦虑的消极情绪体验,消极情绪显著高于全国常模[3]。由此可见,就业心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一方面高校应高度重视这种普遍现象,通过采取积极措施降低学生就业阶段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学生本身也应正视这种毕业生中人人共有的现象,不过分放大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适。

(二)就业心理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每个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都有其特殊原因,既可能来自迫切改善家庭生活条件的高压,也可能是对自身能力有限性的怀疑,也可能是对大学四年的蹉跎时光感到遗憾和后悔。面对不一样的心理问题,其解决对策不能只是“万金油”式的千篇一律。所以高校在解决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时候也应因人而异,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就业压力源主客观原因及影响压力源的各方面因素,包括对学校、家庭、社会、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因素做全面分析后,再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即做到对症下药[4]。

三、高校在缓解学生就业心理矛盾的对策

(一)创建和谐互助、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培养自信品质

校园文化能够陶冶情操,完善人格。不同的校园氛围对学生个性的塑造有重要的影响。学校是学生的另一个家,要培养学生对这个家的荣誉感与归属感,就应该让学生们感受到这个家所带给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并感受到学校的关怀与温暖。通过各项校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发挥自身的光和热,褪去青涩与懵懂,成为积极上进、自信大方的学子。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通过创建和谐互助、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这个包容的环境中完善和发展自己。

(二)完善校园心理健康培育和求助机制,降低心理无助感

首先是高校的教育要力求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对象绝不能只局限于“有问题”的学生,即便是心理健康的学生也应接受心理素质教育来提高身心素质。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要帮助学生树立正面的价值观,即传播正能量。其次,在学生遇到困难需要支持的时候,有完善的求助机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高校都有心理咨询中心,可以供学生预约咨询。有部分学生会对心理咨询抱有心理防御。面对这种情形,则可建立心理咨询的网络平台,网络平台突破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时空限制,具有方便性、及时性和隐秘性的特点[5]。通过多方面的通力合作,达到了预防与救治的相结合,降低大学生的心理无助感。

(三)推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提高社会适应力

首先,学校的目标是要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将来成为国之栋梁。因此,学校的教育在重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应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们将所学知识投入实践,在实践中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并且锻炼自身的能力。其次,面对茫然不知的未来,学生们也需要在实践中找到自身的定位,对一份工作的理解只有亲身参与其中才能知道自己喜不喜欢,适不适合。再者,目前在校园招聘中,社会实践经历已经成为企业招人留人的重要指标,一个有相应岗位实习经验的应聘者会比社会经验空白的应聘者更有竞争力。因此,在不断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充实自身的实践经验,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即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提高社会适应力。

(四)适度运用挫折教育,提高心理承受力

每年都有很多大学生选择以轻生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虽然我国还缺乏对大学生自杀案件全面及权威的数据统计,但是可以看到大学生自杀事件屡见不鲜,给社会和大众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6]。一方面是现在的大学生背负过多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大学生们的心理素质不够好,在面对挫折与苦难的时候,不能选择合理的方式来排解心里的苦闷。挫折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应善于运用挫折教育,在学生做错事的时候予以适度批评,并教导学生正视挫折。同时也应在学生遭遇挫折的时候,予以正面的引导与鼓励,帮着学生渡过心理难关,成为更强大的自己。找工作的时候被心仪的单位拒之门外的事时有发生,只有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与挫折,练就强大的心理承受力,面对找工作的种种艰辛才能泰然处之。

(五)发挥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大部分的高校在学生大一的时候就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只是新生更多地是对美好大学生活的憧憬,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没有太清晰的定位,导致这些课程实际所起的作用并不明显。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应朝教师专业化、课程设置系统化、指导与培训一体化方向发展。学生自身的规划常常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与不现实性,通过专业教师的指导,并结合学生的个人兴趣及目前就业市场的情形,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并鼓励学生参与相应的实践。形成学生自我规划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规划模式。职业生涯规划是个系统过程,不能够临阵磨枪,学校根据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课程,可以让职业生涯规划循序渐进[7]。

参考文献:

[1]李会勤.就业危机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9,(4).

[2]海峰.2014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报告分析[N].科学中国——中国网,2014-03-31.

[3]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4]刘甜甜.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2.

[5]郭翠翠.研究生心理危机与危机管理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6]熊晨子.从大学生自杀现象论挫折教育[D].武汉:湖北大学,2013.

[7]张丽娜.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