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正文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生工作模式的构建

  • 投稿鼎天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786次
  • 评分4
  • 99
  • 0

邹本存,潘忠文,宋文忠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 要:学生工作文化视域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学生工作相辅相成,通过提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学生工作理念,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学生工作制度或运作体系、资源保障,发挥精神文化的继承、熏陶和发展功能,构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学生工作模式,体现学生工作的价值,助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学生工作模式;学生工作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8-0064-03

收稿日期:2014-12-07

作者简介:邹本存(1970—),男,黑龙江海伦人,东北林业大学学生处处长,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东北林业大学创新团队与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的队伍保障研究”(414

13102)

国内学界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定义还没有统一,但大致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考察:一方面,从拔尖创新人才在一定专业领域内具有的成就、做出的贡献和保持的影响力来衡量;另一方面,从拔尖创新人才所应该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进行定义。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实际操作层面来讲,陈小丽等的“拔尖创新人才应是具有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未来杰出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宽厚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主动实践的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团队精神、国际视野和领导力”的定义值得推崇[1]。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钱学森之问”即如何培育大师级拔尖人物的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落实,关系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如何发挥学生工作的功能和作用,体现学生工作的价值,助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高校管理者的重要课题。

一、构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生工作模式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学生工作的配合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学生活动。尽管“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显著,势不可挡,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尤其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愈演愈烈也是不可争辩的事实。为了在未来竞争中占领有利位置,各国都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而拔尖创新人才更是人才中的稀缺资源。如何在与发达国家相比物质条件和薪酬水平等客观因素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让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在爱国主义或坚定信仰的召唤下为国效力,是学生工作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职责;而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也是学生工作一贯的传统和强项。

学生工作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三大职能,基本上都是通过学生活动实现的。学生活动,尤其以学生团体模式或研究团队模式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塑造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耐得住寂寞的科研品质和在某个专业领域具有深入挖掘的潜力。然而,目前国内学界对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过程中学生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还很少。

(二)学生工作的价值和意义,需要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和体现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业已成为国内高校人才培养的风向标,各个层次的高校都提出了自己的培养计划;学生工作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参与程度越高,贡献程度越大,自然证明其价值和意义。

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整个发展历史来看,最初是大学开设少年班,再至后来大学开设试点班,直至进入21世纪之后把拔尖创新人才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生数量只占所在大学学生总数很小的比例,且一般都会有一定的进出机制;所在大学的其他学生相当于进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群体的蓄水池,要想让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群体源源不断,就不能忽视剩余的学生群体。现有涉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

文献,一般从教学和科研角度探讨培养的机制或模式且只对进入该机制或模式内的学生群体发挥作用,而合理的学生工作模式,可以完美地衔接这两个学生群体。

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生工作模式的理论基础

学生工作文化,作为一种学生工作理论,是指在一定的文化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工作者、学生、两者的关联这三个要素发生‘化学反应’,使传统的学生工作内容以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运作产生‘新物质’——制度文化重组物质文化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积淀,‘聚变’出新的精神文化,再对学生工作文化各要素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引导、示范、教育等‘催化作用’或者‘腌咸菜式’的‘浸泡’,催生出崭新的行为文化。这种行为文化,是对学生工作文化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反映,最终实现学生工作的‘无为而治’、学生工作者的职业化和专业化,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全面发展)”[2]。

在学生工作文化视域下,学生工作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相结合,实质上是学生工作者团队通过运作立体化的制度体系或机制,重构学生工作教育、管理和服务三大职能内容,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践“第二课堂模式”过程中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潜质[3],必须重视以下几点:第一,重视学生工作文化理念的引导作用,提出与高校各自的历史和校情相结合的特色鲜明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文化理念,是整个模式启动的“火花塞”。第二,制度文化是整个模式的动力所在,且其自身是一个不断革新和完善的过程,通过改变人、财、物等要素的结构模式,以优质的效率推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第三,发挥好精神文化的熏陶作用,可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全面、深入的实现文化育人的功效。一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学生工作模式走入良性循环,就会产生一种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基因,像血液一样为全校教职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不断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而努力工作,同时也会使“成为一名拔尖创新人才”变成每一位学生的向往和追求,不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群体的生源质量和建设水平。

三、学生工作文化视域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学生工作模式的构建途径

(一)明确提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学生工作理念

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独一无二的文化,这扎根于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现实处境,因此每一所学校都承担着独一无二的历史使命。从历史中挖掘大学独特的文化身份,并由此衍生出大学的历史责任感,是中国大学未来发展的必然出路[4]。结合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定位,提出良好的学生工作文化理念,实施有效的制度、机制,为拔尖创新人才的产生和发展提供自由、宽松的土壤和环境,将会取得很好的学生工作实践效果。

高校应注意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凝练各自特色鲜明的关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学生工作理念。第一,应结合各自的办学层次,提出相应的关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和定位。第二,各个高校在各自的办学历史中都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文化,应深入挖掘自身独特的文化身份,赋予自身独特的历史责任感。第三,要与各自高校学生工作者队伍现状和生源质量相结合。第四,要注意与整个学生工作模式顶层设计的前瞻性、阶段性和长远性相结合。

(二)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建立相适应的学生工作制度或运作体系、资源保障

造就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土壤和环境,发挥学生工作文化的文化育人功能。“拔尖人才”是“冒”出来的,而不是“拔”出来的[5]。全校范围内建立崇尚学术、科研的制度、机制,形成氛围,鼓励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和学科竞赛,可直接造就高校创新、创意、创业繁荣局面,解决高校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提升高校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应付考试、拿学分、等毕业的高校学生现存生态升级为体验知识并创造知识、多学科融会贯通、理论水平高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校学生新生态,更重要的是造就一个腌咸菜式的环境,提供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冒”出来的机会,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水涨船高”。在此过程中,学生工作者借助学生工作拥有的平台、资源和优势,发挥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引路者职能,激发高校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机构、学团等学生工作者和学生“两者的关联”的作用,尤其重视院系学团结合专业特色开展活动,让本科生更早地进入课题组、实验室;发挥学生工作者和共青团组织的协调优势,并形成一定的制度或机制,引入学术水平高、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专业教师,与学生展开深入的师生互动,在项目与实践中,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团队学习模式。

建立柔性化管理为主的学生管理制度,将学生工作的教育、管理、服务糅于一体。一般的,被选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生群体,整体平均智商水平要远远高于学校全体学生,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学生管理模式,刚性制度与柔性管理相结合,刚柔并进,发挥这一学生群体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作用,将会极大地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适当推行服务个性化,配备社区图书馆、通宵自习室,提供更多的游学项目、国际学术交流机会等等。适当调整学生工作策略包括安全工作以适应整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拔尖创新人才往往具有与众不同的胆识,敢于挑战自我,例如,南京大学数学系超级“优等生”,组建系拔尖班的同学读书会,精研数学,骑车去西藏,学校给他一路绿灯[6]。

推进公寓社区化。让不同专业学生混合住宿[7],推动成立读书小组、兴趣社团等,定期开展各种类型的学术和文化活动[8],让不同的“洋流”在公寓这个资源平台交汇,带来丰富的“饵料”,促进学术创新“鱼群”的聚集和繁荣。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和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热情、激情和创造力,为破除单一的学术背景提供客观条件[9]。

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群体,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个人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成功,往往与其个人的天赋、个性、兴趣和潜能紧密联系在一起。一般来讲,拔尖创新型人才的个性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动机、稳定的情绪以及顽强的意志等高度个性化特征[10],但这种个性也是在长期的创新实践中锤炼而成

的。一方面,学生工作者应利用学生工作的平台、资源和优势,发挥教育、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学生机构、学团和学生活动,激发其好奇心与兴趣,维持创新热情,“让年轻人的思想得到表达和引导,表达得越充分,引导得越细心,培养效果自然越好。这是教育的规律,也是成功学者通常的成长之路”[11]。另一方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有心理的支撑和成长的助力。创新的道路上,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人生的道路更不是平坦的,在其遭遇低潮期时,应及时给予其一个人生支点,鼓励其跨越困难,实现自我提升,完善人格和实现全面发展。

(三)发挥精神文化的继承、熏陶和发展功能,释放校园文化的正能量

信仰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坚定理想信念,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特别的意义。“对于科技人才成长而言,近些年最富毒性的土壤,莫过于急功近利的浮躁社会心态”[12]。有信仰,心就会宁静,就会“不浮躁,才有大家、大成果,才有创新型国家的未来”[13]。发挥学生工作的传统优势,发挥党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党团活动的吸引力,更多的应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模拟体验等多种手段,引入学术大家畅谈人生、理想、信念以及做人做事的学问,促进责任意识品格的形成和培养,构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群体的精神内核[14]。

建立归属感,聚集正能量。高校学生对高校的归属感,大多源自高校的悠久历史、杰出校友和对国家、民族的贡献等。学生工作系统,借助自身工作的平台、优势和资源,通过杰出校友的现身说法、大学导行教育、高校宣传片等,将高校的校训、校风、学风浸入学生的内心深处。

榜样引导作用。发挥杰出校友、行业领军人物的明星效应,挖掘学生“闪亮”的左邻右居,旁听优秀典型的话题讨论,引导和激励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群体“人人创先争优”“人人逞英豪”,尽管牺牲了睡眠、娱乐时间,也会觉得那是一种幸福和享受。“这是每一个创新型的人都必须具有的精神状态”[15]。

加强文学、艺术修养。通过实施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计划,完善其思维结构,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群体的全面发展。到经典著作中去。充盈头脑,净化心灵,提升灵魂。通过诵读经典,构建文理相通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人文与科学精神,陶冶情操,培育人格。例如,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的经典导读课程计划[16],就是通过修学经典著作的课程实现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群体的人文素质教育。同时,艺术能够提升对生活的感知力和想象力,激发直觉和灵感的迸发,是创新的肥沃土壤。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群体,应开设相应的艺术创作和鉴赏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借以孕育创新思维和品位。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让学生画画,借以提高学生的布局感、色彩感和想象力[17]。

参考文献:

[1][16]陈小丽,马建辉,甘世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人文素质教育——以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创新实验班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3,(1).

[2]宋文忠,潘忠文,邱艳.国内高校学生工作文化研究文献综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

[3]刘竞.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种模式[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4).

[4]滕珺.中国式大学:筑造高等教育强国梦[N].中国教育报,2013-05-04.

[5]龚克,李晓红,林建华.创新人才培养之路[J].教育与职业,2013,(16).

[6]唐景莉,缪志聪,罗静.拓宽学生个性化成才通道[N].中国教育报,2013-05-01.

[7]周光明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和实践反思[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

[8][11]曹继军,颜维琦.“创新之苗”如何造就成“创新之材”?[N].光明日报,2013-09-11.

[9]白春章,陈其荣,张慧洁.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与培养模式研究述评[J].教育研究,2012,(12).

[10][14]张霜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

[12][13]姜泓冰.不浮躁才有大家大成果[N].合肥日报,2013-01-22.

[15]吴洣麓.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改变学生人生[N].北京科技报,2013-09-16.

[17]赵婀娜.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精品[N].人民日报,201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