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正文

创新型地方经济区中的高校建设与发展

  • 投稿wine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1015次
  • 评分4
  • 69
  • 0

摘要: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提高,怎样解决当下高校建设和发展中的问题,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公众热切关心的话题。我国高校能否充分发挥其职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创新型地方经济区中应该建设怎样的大学才能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大学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方式和途径又是什么?怎样实现建设新时期大学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对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进行认真的探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校建设;社会经济;以人为本;新时期

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高地,为地方、社会、国家建设输送新鲜血液是第一任务。现如今,高校建设和发展既有机遇又面临挑战,物质、精神、制度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都阻碍着高校建设的推进。怎样将区域经济与高校建设、发展相结合不得不引起重视。下面从高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目前高校建设和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怎样搞好创新型地方经济区中高校的建设等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高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高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共识。高校集聚了专家学者、先进科技等各类资源,是科技传播、科技进步的重要基地,也是将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渠道。

2.高校是研发社会高新技术的主力

高校汇聚着社会中各类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对人类、时代问题的思索和探讨引领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它在人才资源、设备资源、国家政策、文化氛围等各方面都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对技术的创新和研发都有着巨大的潜力。因此,高校成为了社会研发高新技术的主力。

3.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

高校作为人才教育基地,为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劳动力,为国家、为社会创造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提供的高等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思想道德价值观、社会技能的主要途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输送着新鲜血液。

4.高校可参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高校的建立,促进了周边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了地方就业,高校学生的消费也相应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而大量高级人才的集聚,也为地方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从智力、技术方面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目前高校建设和发展存在的问题

1.注重形式,忽视内涵,管理观念陈旧

我国部分高校的管理模式仍局限于集权式的管理。只重视形象面子工程,铺张浪费、不求实际,缺少相应的管理人才。个人集权式的管理,使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等指导思想没有有效落实贯彻,个人臆断、不科学的决策,阻碍了学校的正常建设,也对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产生了负面影响。而对于学校的专业内容设置,没有因地制宜、结合学校优势和区域经济发展实际,一味效仿他人特色,反而使自身毫无特色可言,高校的文化建设丧失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学术自由的大学风气日益被行政化取代,应有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资力量建设却被忽视。同时,因学校建设、理念、改革等方面的落后,阻碍了老师和学生自身想法的实现,造成教学质量低下和学习氛围淡薄。

2.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质量不高

高校的人才资源和技术创新是影响社会经济的主要因素。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各高校得到发展、扩建,但大多数高校只重视生源的扩大,而忽视了提高相应的教育质量。比如,学校不断扩招,而教师队伍的扩容步伐却停滞不前,很多学校师生比例非常不协调;基础教学设施得不到改善,或相当缺乏或相对陈旧落后,学生享受不到人均的教学资源,几百名学生在一间教室上课、几十人共同使用一台实验仪器的学校不在少数。另一方面,许多老师并没有以身作则,“亲其师,信其道”“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学习风气逐渐式微。更多的是,大学教师由于工资较低,而忙于教学外的创收,从而忽略了自身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本职工作。这样的教育质量很难保证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相反,在人师的实际行动、社会现实压力和拜金主义的压制下,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把经济利益看得越来越重要,浮夸轻浮、肆意攀比、随意挥霍的作风日益弥漫。可以想见,这样的病态血液输入社会经济发展中,出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比如,不计成本地铺张浪费,只为形象工程;不讲究质量品质,一味追求数量、规模;肆意浪费资源,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这样的状况,如何能让高等教育充分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不能不发人深省。

3.对学生管理的问题

在我国法律中,涉及到高校学生管理的规章主要有两部:《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各所学校大多根据以上两部规章进行自制。然而,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规定虽然条目众多、形形色色,但大多还是过于笼统抽象或过于苛刻严厉。有些学校为了严肃考风,动辄就将作弊违规者开除或勒令退学,这种处罚本身就不符合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学生被退学从某种意义上无异于毁其前途于一旦,这显然违反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三、创新型地方经济区高校建设和发展策略

1.地方与高校相互协作,实现共赢

高校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高校为地方经济提供人才、智力和科技支持,地方又可向高校提供财力、人力和物力支持,二者互补,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实现共赢。高校要向地方输送高质量的人才,需要牢牢把握绿色、创新、科技三个理念。旨在培养有公共道德和社会意识的绿色人才,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积极向上的人才,能顺应潮流掌握科技和研发新科技的新型人才。但要想达成这样的预期,必须在学习态度、生活态度、个人价值观等方面着力培养学生,同时力求营造教学、研究、学习自由的氛围,使学校真正成为“百家争鸣”的学术圣地。另外,加强学术研究和高校教育的紧密结合是建设创新型经济区的需要,是提高学校教学水平的需要,是培养地方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只有将科研与教学结合,将创新和科学联系,才能源源不断向地方经济区输送高质量的人才,保障创新型地方经济区的持续健康发展。

2.坚持学术研究,建立科技创新团队

良好的学术基础是立校之本,加强科研力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要形成推动教学与科研的同步发展,使双方达到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同时注重教学与科研的有效融合,使双方相互推进、共同发展,保障教学水平、质量的与时俱进。所以建立创新团队是必不可少的,而团队成员的组成应该趋向多元化的发展,尽力引进一些知名的有实力的学者加入,保证团队的开放性。另外应建立公开公正的考核机制,使团队成员在竞争中不断提高水平,形成良性竞争,将充足的空间给予优秀的人才,提高团队活力,增强团队的综合竞争实力。

3.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绿色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打破腐朽陈旧的管理机制,与时俱进,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绩效机制和激励机制,最终实现绿色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仍要以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为基础,使学校管理机制健康、科学、规范地运行。同时,坚持改革、坚持创新,敢于打破旧的陈规陋习,推进大学绿色机制的改革。始终坚持人才强校的战略,创新大学的建设需要具备创新品质的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要求学校不再是局限于技术教育,而是人文教育。所以创新大学教育的中心应以培养独特、和谐、有个性的人才为主,而不是所谓的专家。

4.全面发展,培养学校特色

为了把校园文化建设得多姿多彩,应该结合实际,立足本校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立自身特色,不断探索、开拓新的学科,完善健全学科体系,同时注意避免多度强度学科多样化,弱化了特色学科的优势,总之,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整体的办学实力。较为稳定、科学的发展方式、先进的管理和办学理念、领先的科研力量、雄厚的教师资源、完善的社会服务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特色的基础标准,办学特色的成功是被社会认可的必要条件,可表现为高校的名气和名声。可以说特色就是发展的力量源泉。所以,高校不但应把建立自身特色作为发展战略,更要作为办学之本。学科作为大学的基础和基本要素,几乎决定了一所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它是高校被社会认可的一个支撑点。多学科性是高校发展必由之路,它不仅可以拓展高校办学的领域,也可以降低教学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尤其是生源和人才的市场上尤为突出。多学科还可以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借鉴,从而启发思维的创新;可加强跨学科间的合作而提高创新能力;可以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对不同领域的认知能力;扩展了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宽广的选择空间;最终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学生思维活跃度和创造性思维,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作为与社会建设和发展密切相关的高校,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作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的战略地位是不可撼动的,高等教育承担着向社会、国家培养输送各类高级人才,研发、创新高科技的重任。当今世界格局不断变革、发展,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不可忽视的主角,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是实现中华民族繁荣富强,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要前提。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部分的高校文化,更是首当其冲,可以说高校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任重而道远。所以在新时期,既是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也迎接着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在这一特殊使命下,必须坚持贯彻落实与时俱进、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精神品质,把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落到实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陈至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J].中国高等教育,2008(1).

[2]刘亚华.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J].辽宁教育研究,2007(6):118- 119.

[3]易桂姣.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路径[J].新东方,2007(1).

[4]刘国瑜.关于行业特色高校建设与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4).

[基金项目:宝鸡市2013年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地方高校与创新型关天经济区协调发展问题研究(项目编号:社发攻关13SF6-4)]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