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正文

浅析当前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基于权力精英理论

  • 投稿崔胖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782次
  • 评分4
  • 33
  • 0

王春雩

(南京理工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0)

摘 要:目前,各大高校在学生干部的设置上大多采取广设职位的多元化方法,即通过设置大量学生干部职务。这种初衷是培养大多数学生的领导能力,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造成了许多问题。本文描述和分析了当前高校培养模式的现状,探讨了高校学生干部制度在精英化与多元化之间的选择困境,并给出了相应对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精英主义;学生干部;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G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7-0203-02

收稿日期:2015-02-12

作者简介:王春雩(1994-),男,汉族,浙江宁波人,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本科在读。

所谓权力的精英化,即使认为任何组织都应当由精英领导,如大学、教会、军队等。该主义认为“组织是寡头的温床”。其代表人物之一的米尔斯提出了“寡头政治铁律”。针对这一理念,在目前高校的学生干部培养模式上,抛开意识形态的分歧,有选择地将精英主义当中的有关观点运用于当前高校学生干部的管理和培养上,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当前,我国高校越来越提倡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对于学生领导能力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为国家培养未来精英的摇篮。为此,许多高校在学校广泛地设置了五花八门的学生干部职务。

纵观各大社团组织,大多采取了三级组织设置模式,即高干(正副主席、会长、团长等);中干(正副部长、主任等);初干(干事)。通常一个社团或组织的中高干可称为学生干部。以华东某大学为例,可将其学生干部分为校级、院级、年级、班级、社团等五个部分。以最保守的估计,该大学的学生中高干人数超过了6000人次。

如此庞大的学干规模为大部分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拥有一段学生干部经历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但这段学干经历的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其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部分的学生干部有实名无实权。在管理学的定义上,领导作为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之一其被定义为:明确传播愿景,指导和激励成员向实现组织目标的方向努力。大多数的学生干部在工作中往往不能够得到锻炼。在管理学上还将权力分为了职权和个人影响力,而职权又被近一步划分为了强制权、奖赏权和合法权。在当前情况下,学生干部对于所谓“下属”没有也不可能拥有强制权,手下所作所为完全出于自愿和自觉,而其所拥有的奖赏权也十分有限,难以在实际工作当中进行有效的激励。学生干部更像是将领导老师的任务进行传达和分配的“传声筒”和“办事员”的作用,难以锻炼领导能力,也容易消磨其创新精神,容易使其产生“混日子”心态,进而对校园文化产生负面的影响。

其次,学生干部队伍鱼龙混杂,真正具备领导潜质,懂得领导艺术和愿意通过领导实现自我超越的学干少之又少。这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干部队伍过于庞大,另一方面则是在选拔选举过程中难以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学生组织和社团是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的“第二课堂”,缺乏有效的自我管理的手段和方式反而会适得其反。加上如此高的干部比例,容易让社会经验尚不丰富的学生产生盲目跟风心理或是功利心理。对于那些没有从事学生干部的学生而言,学生在选拔的过程中就对民主失去了信心,其后又逐渐体会到了管理者的无能,并最终对整个管理的体系产生逆反心理。

最后,如此大的学生干部集团让学校有关部门难以管理。通过计算可以看出,单是华东某大学的高干数量就有将近一千人,管理部门的精力很难顾及到每个社团和组织,虽然华东某大学为此成立了社团联合会来统筹管理社团部分,用学生管理学生,但即便如此,管理的实际权力仍然在学校有关部门内,精力有限就致使对于大部分社团组织管理的效果停留在“不出事”的层面,进而想让其最终成为良好的锻炼场所,大部分任务的开展只能靠自觉,学生干部队伍的良莠不齐又让这种自觉性大打折扣。

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在实际运行过程当中,通过广设职位让大学生得到锻炼锻炼的初衷已经很难实现,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已经行不通,大学生干部群体正向功利化官僚化方向发展,庞大冗杂的学生干部集体运作起来效率底下,效果不佳。由此看来,建议应当在学生干部的选择中更加注重精英化的培养。

针对上述问题,在进行多元化到精英化的转变过程中应当注重以下原则:其一,提高准入门槛,全面提升对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要求,保证精英的质量和稳定性;其二,保证选举过程的透明公开,这样在保证大众对精英监督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之间的信任;其三,在完成以上两部=步后,学校有关部门进行放权,保证学生干部的活动自由性。

在具体改革过程中,首先是要进行思想上的“革命”。学校的相关管理者应当树立全新的关于学生干部角色定位的认识。学生干部目前还在大体上被认为是学校管理学生的“副手”,是管理的中介而非主体。实际上,通过对学生干部的严格选拔以及相关能力的培养,学生本身完全可以胜任管理的任务,无论是学校还是大学生自身,对于学生干部都应该有一个全新的定义与认识。

针对学生干部规模庞大的情况,必须要控制精英构成与规模。在精英群体的构成上,要严格管理好学生干部的人数规模,确保群体质量。前提便是公开透明的考试和选拔,择优录取。而在具体的岗位设置上应当做出相当的调整,裁减人员规模,精简组织结构,可以将目前的三级结构缩小为两级,上级为精英群体,下级取消部门制,设置小组,将原先各个部门的人员平摊到每个小组当中,这样一个小组就可以独立地开展各项工作,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小组的形式为自我管理小组或是综合性工作小组,面对任务时,避免了部门之间的协调,效率可以大大提升,精英则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处理其他事物。由于学生干部总数的减少,就必须设置严格的精英培养模式。笔者认为应当在选拔出的精英群体中开展双重培养,即首先按照职能进行培训,使群体了解各个职能如宣传、外联的工作性质和特点,明确面对具体任务时的注意事项,之后再按照各个组织为单位进行组织培训,使之明确各个组织的工作特点、组织文化和设置初衷等。双重的培训让精英在思想上对于组织内部既有了感性认识也有了理性认识。在培训结束后进行相应的职务实习,由前任学干带领熟悉任务操作流程后,由其自行完成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工作。在实习结束后再次进行公开的考核,考题由组织负责人和普通学生以及相关老师出,确保公开全面有针对性。

在学生干部的工作过程当中应当遵循权力原则和等级原则。建立严格的等级制度是精英主义中重要的一部分,为了确保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每个成员都应当向其唯一确定的领导负责,对于领导的命令必须严格服从,这样就形成了一条有层次、有秩序的等级链,确保了组织的有序性和工作的高效率。还要保证“精英流动”,在大学生成为了学生干部之后,组织有关的奖惩规定应当起到作用,保证精英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工作意愿,并保证了工作的积极性。当学生干部任职期满后应当经历新的考核,考察其任职期内的具体工作成效,群众满意度等,以确定应该让其晋升、留任或是退出。对于组织外部的人才应当多渠道了解考察直至录用,来确保组织的活力。

当然,在精英主义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可能也会发生许多问题,如精英选择标准的分歧、学干的工作压力过大等等,这些问题都应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寻找合适的解决途径。

高校学生干部是整个社会应当予以关注的焦点,而其受关注的程度也反映了社会对于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视程度。对于大学生学生干部的培养,社会和高校都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培养模式的选择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大胆的实验和改革,让其真正成为我国未来人才的集中地,为我国培养出更多更优质的高校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荆乐.简析米尔斯的《权力精英》[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

版)研究生论文专刊,2013(6):6-8.

[2] 郎友兴.精英与民主:西方精英主义民主理论述评[J].浙江学

刊,2003(6):71-74.

[3] 张茜.浅谈高校社团学生干部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培养[J].扬州

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6):82-83.

(责任编辑:赵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