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正文

对我国应试教育的反思

  • 投稿橘子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484次
  • 评分4
  • 77
  • 0

韩蓉蓉

(南京审计学院润园书院,江苏南京,211815)

[摘要] 自1978 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教育经过不断摸索改革,已得到快速发展,但因我国教育多年来一直沿袭应试教育的体制模式,未能培养出适应当下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创新性人才。以应试教育下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为研究对象,论述在这样一种教育体制下存在的种种弊端,呼吁一种全新教育体制的诞生,以培养出有创造潜能、善于独立思考、适应当下经济发展的人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考;应试教育;教育者;受教育者

[中图分类号] G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6?0039?03

一、引言

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这十二年的教育,有目的吗?当然有!在一般人看来,我们所受的这十二年教育只为了最后那一次高考,因为考上了好学校,毕业了就有好工作,以后也就能过好日子。且不说这一系列能否如人愿的就此发生,单说十二年的学习生涯就只为高考那区区几天的考试,我们所受的十二年教育就只是这一个目的,听着就让人感到后怕,这也难怪很多考生都有考前焦虑症。有关教育是为了什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国内外的很多学者对此都做了很多研究。卢梭将自然发展作为教育目的,认为儿童能够独立、自发的发展,而从社会接触得来的教育,必须从属于这种独立的发展[1];雅斯贝尔斯则强调教育应该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教育不应该是培养只具有某一方面知识、能力的人;而在杜威看来,教育的目在于使得个人能够继续他们的教育,能够继续不断生长的能力,在于过程本身,反对从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找一个目的,继而将这个目的作为教育的目的[1]。反观我们如今的教育,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坚持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可是,这一理想的教育目的与现实的教育目的相去甚远,现实中的教育目的变得很狭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做出的全部努力仅是为了最后的那一次考试。当然,本文并不是要抨击如今的高考制度,毕竟通过高考国家还是能够网罗到不少人才,本文只是想说明,如果我们的一切教育都只为了最后的那一次高考,在这样的一种观念体制下,老师、学生都将受到伤害,而最终受伤害的还是我们整个社会。

二、应试教育下的教育者

若教育的目的只为了最后的高考,于教育者而言,是种限制,限制了教育者的思维。当然,我这是针对负责的教育者而言,针对那些一切为了学生着想的教育者而言。而对于一些教育者而言,这样的制度,他们欢喜着呢,有了明确的目的,他们也就可以沿袭前人的教学方法,严格遵照指定的教材,将所有的知识点一股脑的灌输给学生,这下子可省了他们不少的麻烦。而且,该讲的知识点他也都已经讲过了,最后若是学生考得不好,那也是学生自己的责任,与这样的教育者可无关。如此这般,学生也就不好意思将责任推卸到老师身上,只能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不够用功、脑子太笨等种种结论也就“应运而生”了。刚工作的教育者,他们总是满怀着热情,想要改变这种制度,想要营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氛围,一改往日的那种死气沉沉。但是,最后还是被这种制度给同化了,中国的高考制度已然成为了一种中国特色的文化,两千年的科举制度虽不存在,但他的影响却不会随着一声取缔而消失。因为有了指定的教材,教育者也就只能按照教材来授课,虽说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但在教育行政部门的一切都得按照指定教材来的规定下,教师的思维也就被限制住了,正如杜威所言,这样就使得“教师的智慧不能自由,他只许接受上级所规定的目的”[1]。若是教育者的思维都僵化了,那我们还怎么能期盼教育能够教出有独创性思维的学生呢。那些本来有独创性思维的学生,在教育者的眼里都成了调皮捣蛋、破坏纪律的坏学生,顽固的最终还是保存了他们的那样一份独创性,而其余的就屈服于教育者的权威之下。其实中国本不缺创新性人才,只是在这样一种一代一代的权威性教育下,人就这样渐渐的成为了庸人。

三、应试教育下的受教育者

对学生而言,学习成了件痛苦的事。记得一次听讲座,听一老师曾说过这样的话:为了明天的抬头,请你今天埋下头来。在我们的印象中,学习似乎向来是与痛苦挂钩的,似乎“痛苦的”已然成为学习的专属形容词。虽然相关人士一直提倡快乐学习,可是到目前为止,仍未发现学生的脸上有任何快乐的面容。古人为了考科举,不惜头悬梁,锥刺股,虽说我们未能将古人那般勤奋学习的精神保留下来,但如今的学生,为了考上好高中,好大学,也是铆足了劲儿在学。学生学习压力大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减压减负的口号也大叫了好多年,可是,结果如何呢,以前光明正大的剥夺学生的休息时间,现在改为偷偷摸摸,那些治标不治本的口号,就算他叫的再大声,于学生而言,于教育而言,也仅仅是隔靴搔痒。学生为何学习压力大,是因为大家所受的12 年的教育,最终要在高考中一显身手,我们12 年的教育就只为了这最后一次的考试,只为能通过这独木桥,一次不成功便满盘皆输,压力能不大嘛。你若成功,没人会计较你平时的成绩有多不堪,你若失败,平时再多的战绩也化为乌有。这样一种只看重最终结果,而忽视过程的做法,使得很多学校发扬了邓小平同志在搞经济时说的一句话,“甭管它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学校的声望、学校的招生情况总是与该校学生的高考情况挂钩,为了学校的声望,学校将压力加到教师的身上,使他们的薪酬与升学率挂钩。这下子,教师都铆足了劲地剥夺学生的空余时间,甭管学生愿不愿意,总打着为了他们的将来生活得好的旗号,堂而皇之地掠夺。因为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我们的教育成了一种“应试教育”——应付考试即高考的教育。在这种应试教育下,我们的学生也渐渐养成了一种习惯,一种看人看事情的习惯,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总有种“急功近利”的现象,他们总存有这样一种想法:时间紧迫,能多教点,学生的考分就会高点。因为他们将讲课的时间与学生的成绩挂钩,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总是处于听的地位。他们也想思考,可是没时间给他们思考啊。本人曾经就读的高中,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九点一直有老师来讲课,能有多少时间给我们思考呢!因为从小的教育就是这样,教育者追求的总是学生的成绩,似乎学生的成绩代表了教育者的水平。在这样一种以成绩评判学生,以成绩评判教育者水平的观念下,谁还会去在乎那受教育的过程呢,受教育的结果、目的都已经明确的摆在那儿了,直接照着大纲来就是了,何必还要浪费时间去读那些与学习无关的书籍呢。中国教育一直在改革,但“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还顽强的存在着。在国人的观念中,受教育的目的就只有一个——考上好大学。因为只有考上了好大学,才会有份好工作,才会过上好生活,麦金太尔认为,“教育不应只具备工具性的目的,如帮助就业,增加工业产量,提高产品消费和服务水准,同时又反过来刺激生产等等。一个只热衷于手段,而不考虑这些手段所带来的终极目的的社会是非理性的。教育体制亦是如此。”[3]由于如今功利性教育目的的盛行,非理性教育使得学生的生活除了学习再无其他价值可言。因为目的明确,学生知道自己之所以坐在这个教室里,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学习与高考相关的知识,因此学生和教育者都将大把的时间花在那些指定的教材上,翻来覆去的死啃那些教材,想着法儿的去揣测出题者大概会怎样就一个知识点来出题。教育者总会义不容辞地将本该是由学生去考虑的问题揽到自己身上,学生的任务就是将他们讲的知识点记在脑子里。其实有时教育者也不能怪学生脑子笨,不能活学活用,你将所有的知识都咀嚼了一遍然后喂给学生,他们已经养成一种惰性思维,怎么还能指望学生能在关键时刻举一反三呢。

其实,学生最初对成绩,并没有好恶之感,成绩在他们眼里,就只是些符号而已。但是,教育者和他人给他们的成绩盖上了一层色彩,甚至能将这些数字符号与道德的高低扯上关系。好学生总是不乏人喜欢,而差学生好像总讨人嫌,当然,这除了他们的父母。那些成绩优越的学生,总是自信满满。而那些怎么学成绩就是提高不上去,虽然他们也不比其他人少花时间来学习,但成绩就是上不去,这样的情况要是多次发生,就会使得这些学生产生一种自卑的心理,觉得自己智力不如人。记得之前看过一部电影,里面就有一个小男孩,他的成绩总是全班倒数第一,三年级念了四年,成绩就是上不去,老师骂他,家长也拿他没辙,最后在校长的建议下,他爸爸将他送到一个私人学校,也就是在那个学校,这个小男孩遇到了一个懂他的老师,发现原来他有画画的天分,而小男孩成绩之所以差,则是因为这个小男孩有读写障碍,而他之前的老师都没认识到这个小男孩有这方面的障碍,一概地将他的成绩差归因于智力低下。若是没有这样一个懂他、负责任的老师,这个小男孩一辈子都会活在自卑中,而对社会而言,将损失一个出色的画家。

如今的教育中,负责任的教育者其实还是挺多的,他们为学生着想,每天都从早到晚陪着学生,但我更喜欢用看管这个词,因为在他们看来,学生并没有学习的自觉性,只有看着他们,他们才会埋下头来认真学习。可是学生为何会没有学习的自觉性,教育者有反思过这个问题吗?若是教育者做过这样的反思,他们就不会再看管学生,因为靠看管,不愿学习的学生,他们的成绩还是不会提高。大家都会喊“因材施教”,可是,具体的有做过吗?现在不还是高考一刀切的制度。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是为高考而生,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闪光点,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和学生一起来寻找这个闪光点,从而将之发扬光大。

在这十二年的教育中,学生渐渐丧失了自由,渐渐不知自由为何物。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看似枯燥,但竟也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学生每天的生活,每天的时间都被教育者安排得满满的,没有哪一分钟是属于自己的,这种没有自由的生活,起初学生也曾反抗过,但任凭自己如何的反抗,终归还是要回到学校来,接受这样身不由己的安排。而当学生考上大学,那些之前没有的自由又回来时,他们竟不知如何是好,不知该怎样去安排每天的时间,高中三年的学习让他们疲惫不堪,好不容易到大学,不想再去学习,那该干什么呢。四年的大学,概括起来就干了这么几件事:考证、恋爱、拿文凭。四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四、结论

从本文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到,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存在种种弊端,无利于教育者及受教育者的成长。若是教育有了一个明确的目的,而这个目的并不是从教育过程本身寻得,而是从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找的,那这样的目的就“是固定的,呆板的;这种目的并不能在特定的情境下激发智慧,不过是从外面发出的做这样那样事情的命令。这种目的并不能直接和现在的活动发生关系,它是遥远的,和用于达到目的的手段没有关系。这种目的不能启发一个更自由、更平衡的活动,反而阻碍活动的进行。在教育上,由于这些从外面强加的目的的流行,才强调为遥远的将来做准备的教育观点,使教师和学生都变成机械的、奴隶性的工作。”[1]应试教育弊端的革除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种种弊端的存在,必然要求一种全新的教育体制诞生,我们也期待,全新的教育体制,能够解决当下教育体制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培养出有创造潜能、善于独立思考的人。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 李培根.让学生自由发展——也谈教育的目的[J].高等教育研究,2010(11):1-3.

[3] 怀特著.再论教育目的[M]. 李永宏,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编辑:何彩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