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教育学原理正文

小学教育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价值重构

  • 投稿张永
  • 更新时间2018-03-23
  • 阅读量1100次
  • 评分4
  • 43
  • 0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课程教学在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下除了要继续担负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相关知识的解读、传承之外,还需要适应新时代的专业人文素养要求与新的文学发展态势,重构该课程的教学价值。将该课程针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新价值的创设,深入到教学内容之中。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043-01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高职高专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重要的文学基础知识课程,属于文学史的一部分。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时期的重要文学常识;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其文学作品分析与鉴赏的能力,为能熟练的运用这些知识于小学教育的教学实践打下基础。但随着社会文化氛围的变化、多元文化传播形态的冲击,以及对于小学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传统的课程教学价值观已经不能适应时代与学生的需要了。所以如何适应各种变量,重新定位本门课程的教学价值,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专业特色价值重构


  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从事的是基础教学工作,这就决定了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需要注重基本文学常识的把握。但在实际的小学教学中,学生能够用到的相关文学知识比例很小。所以,这实际上又弱化了其教学价值。所以在教学中,首先应明确本门课程与小学教育专业的其他核心课程,特别是跟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小学语文教材教法研究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并且教师要着力于建立这种联系。教育学方面,例如:学习中国现当代小说发展史的时候,可以重点提到曾从事过教师职业的鲁迅、沈从文、徐志摩、胡适等文学家的教育方法、教育思想或是教育趣事;教育心理学方面,例如可以在解读郁达夫的作品《沉沦》时分析“零余者”的形象,分析时代病的大众心理特点;小学语文教材教法研究方面,例如可以在讲解诗歌发展史的时候引导学生明确如何用新月派的“三美”主张帮助小朋友分析诗歌内容。


  二、社会科学的价值重构


  1.心理学的融合


  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但作为未来社会中的人,作为一个需要建立社会关系的教师,更需要了解心理学。在讲解中国现当代众多文学流派中,每个流派都有不止于思想、文学创作的价值认同,还有心理价值的肯定。老舍人民大众方向的创作,京味儿的特色就是对地方文化的心理认同;钱钟书《围城》里的爱情、事业、人生的围城,也是人心理与社会矛盾冲突后的迷茫;戴望舒的《雨巷》、顾城的《远和近》等都是人心的迷思。着力于介绍这些有代表性的个例,帮助学生通过作品探究出人的心理变化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2.历史学的穿插


  一般讲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由文学发展的脉络穿插作家作品进行讲解,其中有很多的作品涉及或反映了重要的历史事件,例如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等。但这类作品都是集历史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有时候对历史有真实的还原,也有夸张与渲染,要引导小学教育的学生更重于其艺术性。要明确历史发展脉络是纵向的线性发展,而文学更重于横向的拓展,跟时代同步更在于对文学创作方法的探索与题材的挖掘。另外,重构文学史与历史的关系,在历史的规律中尋找文学发展的规律的相似性。


  3.政治经济学的渗透


  无论是早期的左翼文学流派、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或是国统区、解放区文学、文革时期的样板戏等都涉及到政治对文学的干预。而八十年代的通俗小说与九十年代的都市文学都与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引导小学教育学生了解这些文学史时,要明确影响文学发展的政治经济因素,帮助学生把握文学发展的主流意识形态。明确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文学的规范性要求与助推作用;明确传播渠道日益发达,网络文学日益兴盛的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文学发展的传播作用。


  三、时代发展的价值重构


  文学史也代表着过去的文学形态,很多文创理论都不一定适用于当今社会,这也会间接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地位。而文学题材多样化的今天,旧的文学内容似乎已经没有太多的吸引力。小学教育的文学类教材选文也越来越趋于现代化,新颖性的题材,类似于“三红一创,青山保林”、山药蛋派、样板戏、知青文学等文学作品或流派早已经没有当年的关注度。所以要重构其时代价值,引导学生明确:文学发展是由主流文化到边缘文化的过程,是由大众到分众的过渡。帮助学生理解在特定时代背景下,政治经济与受众需求都影响着文学题材的变化。为了让小学教育的学生有更高的学习兴趣,要选择时代痕迹不明显、文学风格较为独特的作品进行赏析,明确其文学价值,弱化其历史特点。例如,在讲解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史的时候,鲁迅的作品时代印记最为浓厚,要重于引导学生侧重于对其敢于与恶势力抗争的气节,而非对其所有作品的批判性放到最大;分析巴金的《家》时,着重分析其家族叙事的特色,不只纠结于其对封建父权社会的控诉。


  四、结语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不同专业的学生侧重的讲解重点与方式应该有不同之处,而针对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必须先有明确的教学价值定位,才能在教学内容上有清晰的定位,也才能更大的实现课程价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汤原力,林翠萍.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J].新校园旬刊,2017(7). 

  [2]贾珮瑶.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刍议[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10). 

  作者简介:冯娜,巴中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任教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大学语文、文学基础、中国古典文学等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