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教育学原理正文

图表支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投稿老妖
  • 更新时间2017-11-06
  • 阅读量750次
  • 评分4
  • 29
  • 0
罗华明(江苏省亭湖高级中学,224002)

摘要:图表支架具有直观性和概括性,可化繁为简,突出重点,是高中地理支架式教学中常见常用的主要支架之一。教学中,教师可用图形表述文字、用图形演绎现象、用表格梳理内容,注重适度性、规范性、精选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图表支架 地理教学 呈现方式

源于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支架式教学,目前在地理教学中方兴未艾,其通过铺设支架,分解学习任务,把学生思维一步步引入深处的核心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亦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得益彰。其中,用于辅助学生学习的支架类型包括问题支架、图表支架、范例支架、向导支架等等,尤其是图表支架,因其含有各种图形和表格,与地理学科特色和地理学科素养引领下的地理教学改革要求高度契合,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是独树一帜、无法替代的。

一、地理教学中应用图表支架的积极意义

传统地理课堂呈现给学生的教学图片素材不外乎教学挂图、地图册、填充图册、课本附图和插图等,这些图册能够直观反映地理原理和规律,学生通过阅读这些素材,不仅能够获得地理知识,还能促进能力和思维的形成。但是始终显得渗透力和穿透力不够,给人意犹未尽、欲说还休之感。图表支架的出现,则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

以“洋流”教学为例,洋流的分布规律极其琐碎,学生理解起来比较费劲。一些空间观和方位感相对薄弱的学生,甚至谈“洋流”色变。教师不妨适时给出相关图形支架。首先,让学生对照图形支架1(见图1),探究全球洋流分布的理想模式有什么规律,并分析其和地面风带之间的关系。该支架非常明确地显示,全球洋流分布的理想模式是“88”,即无论南北半球都形成了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只不过受地面风带影响,流向不同而已。再出示图形支架2(见图2),让学生对比全球洋流实际分布规律与理想分布模式有何不同。在学生充分探究、思考的基础上,给出图形支架3(见图3),进而得出全球洋流分布规律可以用简单的“80”加以理解

和记忆。也就是说,上面那个“8”代表北半球中高纬度和中低纬度大洋环流,中间一横表示赤道,下面那个“0”代表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为什么南半球只存在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呢?原因与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差异有关。

通过这些图形支架的设置,化复杂为简单,化隐秘为直观,更为学生的知能发展提供了条件。

二、地理教学中图表支架的呈现方式

(一)用图形表述文字,具象原理

如“气旋和反气旋”知识点由于气流运动复杂,蕴含的地理原理极为丰富,学生在初学时常常不得要领。教师可将相关内容转化为图形支架加以形象展示。如图4所示,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此类图形支架能瞬间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原先空洞、抽象的知识一下子丰富、具体起来,学生对这一知识的全面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用图形演绎现象,鲜活知识

如“太阳视运动规律”的学习,既需要有仔细的观察力,又需要有高度的空间想象力,除了地理知识,还需要相应的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习时,教师不妨设计如图5所示的图形支架,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感和时间感,从而精准地把握和理解这一地理现象。

该图形支架中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是以观测点为中心,目视太阳在天球上运行所形成的轨迹示意图。它能直观反映某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也能反映某地全年日出日落方向的变化。学生通过图形支架,可总结出太阳视运动的三个特点:

(1)对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地点而言,不同日期的太阳轨迹是平行的。

(2)太阳上中天时达到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为12点,位置在观测点的正北、正南或天顶。

(3)观察点A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则太阳运行轨道面均向南倾斜(图5—a);观察点A位于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则太阳运行轨道面均向北倾斜(图5—b);观察地点在极点,则太阳运行轨道与地平圈平行(图5—c);观察地点在赤道,则春分、秋分日的太阳运行轨道面与地平圈垂直(图5—d)。以上四图,A点为观测点(图5—c为北极点),B点为天顶。

(三)用表格梳理内容,构建体系

以“三种不同受力情况对风向的影响”知识点为例,可以将三种风向的形成过程转换成如表1所示的表格支架。

受力状况风向风压规律图示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时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与等压线垂直风向和水平气压梯度力一致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右边为高压,左边为低压;南半球反之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影响时风向与等压线有一个夹角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右后方为高压,左前方为低压;南半球反之该支架层层递进,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分析、提炼、比较和归纳,通过加强横向联系,综合使用,最终将有关“风向”的知识系统化、序列化,加深对地理事物及现象的整体把握和理解。

三、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注重适度

设计图表支架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减少学习的盲目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学过程中,图表支架的设置不是多多益善,应当精益求精。如果支架过多,学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导致思维钝化,支架设置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

(二)注重层次

在实施图表支架教学的过程中,所设计的支架必须利于不同层次问题的探究,前一次的探究结果应该是下一次探究问题的基础。教师需对授课内容作适当取舍,保证将时间用于重点内容、核心问题的探究。这样才能循序渐进,保证围绕某一核心点探究的完整性。由于方法和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这一过程应该是逐渐积累并不断升华的过程。因此,将图表支架应用于地理教学时,既要重视学生的探究结果,也要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过程与结果相结合,让学生的自主探究以所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基础,这才是设计图表支架的意义所在。

(三)注重契合

图表包括图形和表格,图表用可视化的方式对信息进行描述,尤其适合支持学生的高级思维活动,如解释、分析、综合、评价等。图表的形式包罗万象,涵盖概念图、组织图、流程图等40多种形式。面对如此丰富的图表形式,教师选用的图表必须契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接近“最近发展区”。同时,遵循“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的课改精神,所展示的图表要具有生活情趣和时代气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地理支架式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D/2015/02/419)的阶段性成果,作者为课题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