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教育学原理正文

高三复习也要批判性思维——以古诗文阅读为例

  • 投稿石欣
  • 更新时间2017-11-06
  • 阅读量1019次
  • 评分4
  • 84
  • 0
徐飞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10019)

摘要:所谓批判性思维,即无论是对待别人的观点还是做出自己的推论,都带着一种质疑的意识和审慎的态度,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查或严密的推理。即使在高三复习和解题训练中,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也很必要,而且也有很多机会。在解题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审慎、严谨的态度,不轻易接受结论;培养学生包容、开放的心态,不固守标准答案;培养学生推理、联系的能力,不拘泥只言片语;培养学生追问、深究的意识,不轻易放过疑惑。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高三复习 古诗文阅读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批判性思维对人一生的长远影响,并努力尝试把批判性思维渗透到各科教学。但若要把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贯彻到高三复习教学中,不少人还是会有顾虑:相对统一的答案能批判吗?有限的解题时间来得及批判吗?命题人反复推敲的材料有必要批判吗?

我觉得这里有对批判性思维的误解:以为批判性思维就是质疑、否定、求异,考试也来这一套是会吃苦头的;或以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高大上”甚至“有闲”的活动,“试卷”或“分数”层面的工作还得靠老办法。其实,批判性思维是中性的,并不刻意指向否定;批判性思维也是实用的,不是象牙塔里的纯粹思辨。我理解的所谓批判性思维,即无论是对待别人的观点还是做出自己的推论,都带着一种质疑的意识和审慎的态度,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查或严密的推理。检查或推理发现是错的,就拒绝它;发现是对的,就相信它,当然,在相信的同时还要看一看有无进一步改进的可能。批判性思维不预设某个现成的观点是对的还是错的,批判性思维的结果有可能是否定,有可能是肯定。

也有对高三复习的误解:认为做高考(模拟)习题的目标就是靠近答案,怎么能批判呢?其实,很多答案就是批判性思维的结果。而且,答案也未必字字珠玑,为什么不能批判?

甚至还有对语文的误解:认为语文的事情不容易说清楚,认为学好语文关键看语感,多读多练多积累就会有语感。其实,语文的思维要求是很高的。所谓的语感,很大一部分是反复思考语言材料的结果。

即使在高三复习和解题训练中,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也很必要,而且也有很多机会。

我在带着学生复习时就发现,很多习题必须用到批判性思维,很多习题都可以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下面,就以古诗文阅读为例来说明。

一、培养学生审慎、严谨的态度,不轻易接受结论

一轮复习梳理《〈史记〉选读》的知识点时,遇到了这样两例加点字解释:

【例1】 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魏公子列传》)

加点字“摄”,答案解释为“提起”。似乎也能说得通(仿佛这样可以防止登车时衣服碍事)。我提醒学生不要放过,进一步思考和想象:解释为“提起”会不会带来什么问题?学生很快就想到,提起衣服还可以理解,提起帽子就说不太通了,想想那动作和情境,就觉得不合理。还有学生补充:“这样可以表现侯嬴懂得礼仪,对公子尊重。”但紧接着又有学生纠正:“懂得礼仪有可能,但‘尊重’说不通,这和后面故意表现的傲慢以及观察公子为人、衬托公子形象的实际动机有矛盾。我觉得就是表现出一种气场和派头。”

只一个“摄”字,牵引出了一个互动的批判性思维过程,同时又涉及语境、语义、逻辑、情理、人物等诸多要素;反过来说,正因为运用了批判性思维,学生才能够摆脱歧义和谬误的困扰,耐心分析,综合权衡,做出相对合理的判断。像这样的情形,在高三复习中实在是很多的。

【例2】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刺客列传》)

加点字“乃”,答案解释为“才”。当然,翻译为“才”是说得通的,看起来还显得语气比较强烈。但是,仔细想想,这一定是唯一的解释吗?有学生提出来可以解释为“就”。我让他们比较一下哪一个更好。最后,大部分学生同意改为“就”。因为“才”表示必要条件,无之必不然,有之不必然——没有樊於期的人头就肯定不能杀秦王,但有了樊於期的人头也未必能杀秦王;“就”表示充分条件,有了前面的条件就一定有后面的结果,有了人头就一定杀得了秦王(当然这也意味着要杀秦王就一定要取樊於期人头)。荆轲面对“为人不忍”的太子,一定要勾画出高度可能的愿景才行。同样,荆轲后来对樊於期展示的画面“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匈,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也是这一愿景的体现。他从来就没有很客观和严谨地说:“虽然有了樊将军的人头我也未必能取秦王的性命,但没有樊将军的人头我肯定刺杀不了秦王!”

当然,荆轲用这个字究竟是表达怎样的逻辑,我们已不得而知,但细致地批判和辨析,找到尽可能合理的解释,并在其中运用我们的智慧,不也是我们阅读的一项重要任务吗?

二、培养学生包容、开放的心态,不固守标准答案

如解读辛弃疾的《定风波·暮春漫兴》:

定风波·暮春漫兴

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题目:下阕中“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内涵丰富,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指没有春风吹拂,花儿自难绽放,出人意料的转折中包含着词人对得到朝廷重用的期待。

答案的解读固然是一种理解,但“花开元自要春风”为什么不是曲折地表达对朝廷不降春风的不满呢?毕竟词人已至暮年啊!再深一步想,还有其他意思。这里有一个矛盾,今日残花乃是昔日鲜花,今日催花谢的是春风,昔日催花开的也是春风啊!所以,花,你莫怨,当初盛开不也是因它吗?这里面感情就微妙了,有无奈,也有一种宽慰,还有一点通透和觉悟。而且,不往政治上靠也未尝不可,就是一种人生况味。也不要把辛弃疾想成任何时候都跃跃欲试或愤愤不平,人家也会有各种不同的心境和思绪。

三、培养学生推理、联系的能力,不拘泥只言片语

语感很重要,但教语文也不宜过分强调语感、直觉,否则会把语文教学观导向神秘主义甚至“不可知论”。“语文的事情很难说”的悲观论调或“语文只要多读书就可以”的简单断言,就是这种语文教学观的表现。其实,很多语感和直觉建立在反复思维训练的基础上,有些语感,其实就是一种快速的逻辑推理。在阅读分析中,要重视文本在逻辑上的自洽和一致,并据此来解读、解题。

如解读苏洵的《孙武》片段:

吴王阖庐之入郢也,武为将军。及秦楚交败其兵,越王入践其国,外祸内患,一旦迭发,吴王奔走,自救不暇。武殊无一谋以弭斯乱。若按武之书以责武之失,凡有三焉。《九地》曰:“威加于敌,则交不得合。”而武使秦得听包胥之言,出兵救楚,无忌吴之心,斯不威之甚。其失一也。《作战》曰:“久暴师则钝兵挫锐,诸侯乘其弊而起。”且武以九年冬伐楚,至十年秋始还,可谓久暴矣。越人能无乘间入国乎!其失二也。又曰:“杀敌者,怒也。”今武纵子胥、伯嚭鞭平王尸,复一夫之私忿以激怒敌,此司马戍、子西、子期所以必死仇吴也。勾践不颓旧冢而吴服,田单谲燕掘墓而齐奋,知谋与武远矣。武不达此,其失三也。

题目要求学生翻译画线句子“久暴师则钝兵挫锐,诸侯乘其弊而起”,这有一定难度。但是注意,这一段内容用作者的话说是“按武之书以责武之失”,就是用孙武的理论来评判孙武自己的实践,批评其过失。总共列举了三个方面:一是“威加于敌,则交不得合”,他自己没做到;二是“久暴师则钝兵挫锐,诸侯乘其弊而起”,他自己也犯了这样的错误;三是“杀敌者,怒也”,他自己也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这下就好办了,要翻译的话是观点,后面的是例子或反例,完全可以相互参照。什么是“久暴师”?“武以九年冬伐楚,至十年秋始还”就是“久暴师”的具体做法。什么是“诸侯乘其弊而起”?“越人能无乘间入国!”就是“诸侯乘其弊而起”的具体情形。

看2014年江苏高考的文言文题,解读柳宗元的《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亟待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幸而亟来,终日与吾子言,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苟去其名,全其实,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为师矣。

画线句子是一种观点,后面的内容则是符合这种观点的具体做法。不难看出,整个句子,除了“考诸古”,其他的内容后面都有提示。

再看2016年的全国卷的诗歌鉴赏题: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横溃豁中国”,学生容易理解为洪水决堤泛滥,但严谨的学生还会注意到下文中有“垂拱众流安”,这就矛盾了。应该服从哪一个呢?应该服从后者,后者直接负载着这首诗的主题。

四、培养学生追问、深究的意识,不轻易放过疑惑

如解读晏殊的《木兰花》:

木兰花

晏殊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

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

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题目是:“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两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这一联有比喻,有比较,很容易看出来,再解说一下诗句,猜测一下思想感情,一般不会严重失分。但真的读懂这首诗了吗?这里其实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不抓住这个问题,就没有真正读懂这首诗。

究竟是什么“长于春梦几多时”,什么“散似秋云无觅处”呢?有批判性思维的学生心里是一定会产生这个问题的。答案没有交代,甚至有误读,我们要自己去推断,去假设,去验证。后面说的是好事不常有、好景不常在,要醉中求欢愉、寻风雅,也就是要及时行乐;而古人说要及时行乐时,往往有一个前提,就是人生苦短。再看看前面的“细算浮生千万绪”,一下子就明白了,第二联的主语原来是“浮生”啊!这千头万绪的浮生啊,又能比一场春梦长久多少呢?但它一旦逝去,就仿佛秋云流散,再也寻不到踪迹。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普通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课题批准号:BHA160148)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