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因我国高校现有教育模式忽视知识的整合消化吸收环节,导致对本科生导师制导化功能的忽视。以往本科生导师制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更多关注具体的实现手段与方法,忽视对其功能的定位,尤其是导化功能的定位,使本科生导师制的继续研究与实践失去依据与方向。
关键词: 本科生导师制 功能定位 高校教育缺陷 导化功能
导师制始于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19世纪末推行于本科教育,是一种着重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手段。有人认为,牛津出现众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离不开其独具特色的导师制。在我国,导师制被一致认为是培养创新人才不可替代的手段。1937年浙江大学曾开展过导师制,并取得良好效果。导师制带来的个性化发展、批判性思维、自由教育及启发式的教学,都是培养创新人才所必备的。从上世纪末开始,培养具有高水平的创新能力人才,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目标之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大量研究与探索在那时随之展开。近年来,随着我国创新驱动经济战略的提出,高等院校创新教育改革成为这种经济转变的重要前提,但遗憾的是我国高校尚未形成一套有效的创新教育体系。因此作为高校创新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对本科生导师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则显得尤为重要,本科生导师制系统研究的首要前提是对本科生导师制功能进行定位。
一、本科生导师制功能的界定
以往有关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与实践中,对本科生导师制功能的定位存在一定分歧。在理论研究方面,有的认为本科生导师制不仅仅是教育制度更是管理制度,因此本科生导师不仅具有教育职能而且具有大学辅导员职能。如“所谓本科生导师制,是指在实行班级制和辅导员制的同时,聘请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教师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担任本科生的指导老师,对他们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的学生管理和教育制度”[1]。有的学者认为:“导师对学生在广度发展、深度提升方面负有指导的责任,兼顾学分制下课程的选择、考试的准备等方面的引导,协助和配合发展日常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2]。还有的学者认为,本科生导师应“帮助学生系统规划大学的学习生活……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指导学生正确地做人做事”[3]。在实践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北大提出的本科生导师职责包括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方面指导,对低年级学生给予从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学习方法的帮助,给学生选择专业提出一些建议[4]。浙大的本科生导师则全方面关注学生的思想、学习、科研及生活问题。
结合以往的研究与实践,本科生导师制功能大体可分为教育功能与校园生活管理与咨询功能。从管理功能角度看,目前中国高校大多设有辅导员制度,且辅导员的学生管理职能往往与党团职能结合,因此,思想教育、日常校园活动与生活管理就成为辅导员的主要职能。如今高校辅导员制度经过多年实践已形成一套较完备的制度,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不建议将其作为本科生导师制的主要功能进行研究。那么无论是国内外的实践,还是我国高校教育现状与需求,教育功能都无可厚非地成为本科生导师制的主要功能,而导学功能则是教育功能的主要内容与重要体现。导学功能具体可分为导课功能与导化功能。其中导课功能主要是在学分制下,由导师对刚入学且不熟悉高校教学模式的低年级学生给予课程介绍、选课指导及课程学习方法的引导与辅导的功能。这在以往的研究中已经给予充分论述与关注,并且在很多高校得到实践。如果本科生导师制仅仅具备这种功能,则此种导师制就是最低等的教育制度,起不到应有作用,其存在就会变得可有可无。导化功能是导学功能的最为重要的部分,是本科生导师制的首要功能。所谓导化功能是指,由导师引导学生完成对所获得知识的关联、整合、消化吸收乃至灵活自如应用的一种教育功能。“导”即引导、指导、辅导;“化”即化合整合知识,乃至融会贯通。知识的融会贯通既是学生进行科研与实践的前提,又是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形成的必要条件。在以往的本科生导师制研究与实践中,对此种功能的定位有所忽视,这与我国高校现有教育制度忽视学生的知识关联整合内化环节的弊端不无关联。
二、影响本科生导师制功能定位的高校教育缺陷
1.教学中的加法原则。在教学中适用加法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被动地吸收与积累知识,忽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筛选、整合、消化吸收乃至综合运用环节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不良后果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丧失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且容易知识滞胀不化,导致很多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及出现“高学分、低能力”现象。学生因为缺少知识的关联消化过程,没有形成自己综合的知识能力,很难“活学活用”知识,往往学成满腹“别人如何说”的书呆子。这种单方面的知识专递与灌输,类似于填鸭喂养方式,又被称为填鸭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在我国中小学阶段一直适用。虽然相比较于其他国家的中小学教育,我国学生在这一时期的知识摄入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独立创新意识影响很大。学生习惯于被“喂食”知识,习惯被动地依靠教师、学校的选择。这种教学模式一直延续到高等教育阶段。在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手段的高校,虽然对“填鸭式教学”进行了某种改良,但是并没有彻底改变此种加法原则在教学中的使用。很多学校还是把教师当做知识的传递者,把课堂上最大化地传授知识量与信息量仍作为考核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缺少知识的消化过程,很难实现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2.课程的过度专业化与分科。与前述“加法”式教学模式相呼应的是,我国高校目前对课堂讲授教学模式过于侧重,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分科过细。在我国高校,课堂讲授还是主要的教学手段,本科生导师制仅仅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存在,甚至得不到学校的重视与支持。很多高校存在课程设置过多,专业课所占比例过大而通识教育课所占比例较小的现象。在目前所开设的通识教育课中,很少有跨专业的、融合性、综合性课程,知识内容比较单一。随着课程量的增加,授课时间过长,也会挤压学生进行创造性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过多分科的课程设置并且往往由不同教师授课的结果,是过于强调各门类的自行体系,而疏忽本专业的各课程知识之间的整体关联,以及本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的整体性与关联性。容易造成学生以割裂的、片面化角度观察与解决问题,而不善于用全面的、联系性的综合知识体系观察与思考,弊端显而易见。这种对知识的整合与融会贯通的忽视,很难达到综合素质培养与通识教育的目标。知识的整合与消化吸收并不是某几堂课能够完成的,而本科生导师制在这方面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不可忽视的导化功能
1.高校教育忽视知识的整合消化吸收环节,进而忽视本科生导师制的导化功能。这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在高校实践中,偏重于课程的专业化与分科,忽视知识的整合与消化,如同将机器的零部件生产出来而不组装成体,因而不能使用。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不清楚各知识体系相互间的关联,不能融会贯通,进而形成知识能力。这种知识能力是进行科研、创新及社会实践的前提,就好比人们吃饭后,经肠胃消化吸收后,给身体各部分提供的养分,而身体则具有从事各种脑力与体力劳动进而创造价值与实现自我的机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生具备这种能力的必要性,而高校教育现状则更确定了有助于形成此种能力的本科生导师制导化功能的重要。创新的本质是突破,是为了自我发展,在掌握已有知识基础上的一种突破常规、突破思维定式的活动。独立性、批判性、内在自觉性作为创新的基本属性,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其前提离不开对现有知识的整体把握与融合。也就是说,创新型人才要具有不断吸收知识并迅速消化吸收、能将创新意识转变为现实的创新能力。而这种能力不是各分科课程讲授教师能够完成的,只有本科生导师制的导化功能才能够实现。
2.导化功能是牛津导师制的主要功能。20世纪30年代浙江大学费巩教授曾描述牛津大学导师制为“重博览群书,不重捧住一本课本或几篇讲义,重思想见解,不重强记呆诵,足以尽启迪诱掖之功,养成有器识抱负之学者。……导师与二、三学子,时常相聚一堂,或坐斗室相对论学,或集诸子共处茶点小饮于导师之家,剖析疑难而外,并得指示学生修养之法,解答学生个人问题。导师视门人如子弟,门人视导师如良师益友,从学之期虽暂,而缔交辄终身,受其潜移默化,不觉品德与学问俱进也”[5]。从描述可以看到,牛津导师制的成功,在于其是一种弹性而灵活的教育模式,不拘于形式与地点,重在知识的融会贯通与运用。
3.以往研究与实践更关注形式与方法,忽略导化功能定位。在之前的本科生导师制研究与实践中,更关注本科生导师的指导形式与方法,如师生座谈、讨论、知识竞赛、指导阅读与读书报告、专业辅导等。忽视其本质问题,没有清晰地认识到所有的手段都必须为实现这种功能而服务。即在导师与学生接触过程中应不拘于形式与方法手段,完成学生所学知识的整合、消化吸收,以及形成自己的知识能力并综合运用。如果只谈形式与手段,忽视基本功能的定位,则容易使手段与形式的研究失去依据与方向。
参考文献:
[1]曾凡东.对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4(10).
[2]丁林.本科生导师制:意义、困境与出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5):77.
[3]马艳秀.对清华大学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实证研究[J].江苏高教,2006(3):85-86.
[4]导师制综述.http://www.bysyz.com.cn/index.htm.
[5]李东成.导师制:牛津和剑桥培育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1(8):21.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功能定位
- 投稿简浅
- 更新时间2016-01-05
- 阅读量568次
- 评分4
- 赞28
- 踩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