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职业教育教育学原理正文

学校应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 投稿西伯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393次
  • 评分4
  • 86
  • 0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发挥教育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在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价值取向和正确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

  ●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应把绿色软环境营造作为重要内容,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校园。

  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自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战略决策,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生态文明的观念和行为逐渐得到推广。

  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仅是节约资源或者环境治理,而且是涉及整个社会文明形态的深刻变革。要实现这一变革,需要发挥教育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从意识、知识、行为等层面,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价值取向和正确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

  然而,现阶段生态文明教育并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各种奢侈消费、劣质消费以及一次性消费现象提示我们,很多人都缺乏生态文明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在学校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也没有形成常态,从小学到大学的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格局有待进一步完善。

  那么,学校应如何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呢?笔者认为,学校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教育工作者应抓住建设生态文明这一重大机遇,把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探索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观念作出贡献。

  一是坚持从娃娃抓起,完善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格局。学校生态文明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目标,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与校园环境育人相互补充,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效衔接的教育体系。要在各级学校课程教育中开设有关生态文明的基础性公共课程,同时,依靠传统学科课程渗透生态环保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此外,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应把绿色软环境营造作为重要内容,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校园。

  二是整合资源,不断丰富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在知识传授方面,要坚持寓教于绿,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引入到学生素质教育的相关课程之中。在价值观形成方面,要教会学生学会思考,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教会学生学会欣赏,欣赏自然,探索自然规律,在提升科学素养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在行为实践方面,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开展生动活泼的绿色环保活动,组织学生深入到街道、公园、社区,亲近大自然,培养他们的生态实践能力。

  三是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推进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将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政府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之中,建立起社会、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2008年,国家相关部委启动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工作,就是促进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发展的有力举措。有关部门应为学生创设“户外教室”,免费开放公园、森林公园等社会公共资源,让走进自然、贴近自然、学习自然、享受自然,解决校园内部生态文明教育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此外,政府部门还应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企业和各种社会团体参与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性和融合性。

  【作者简介】吴斌,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责任编辑: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