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音乐教学正文

综合音乐感教学法应用于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教学模式研究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3-02-09
  • 阅读量17次
  • 评分0

摘    要:美国综合音乐感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成熟的音乐教学方法。借鉴该方法,将其融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阐述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的基本内涵,分析综合音乐感教学法对学前教育音乐教学的价值,并尝试把综合音乐感教学法融入本土音乐教学中,以此提高音乐教学水平。


关键词:综合音乐感教学法;高校;音乐教学;学前教育专业;


音乐课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并熟练运用各种理论,为今后分析、演绎音乐作品奠定理论基础。目前,如果想要提升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效率,就需要教师改进教学理念,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寻求教学变革。综合音乐感教学法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向素质教育转型提供了全套的解决方案。


一、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综合音乐感教学法指的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体系,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起源于美国的综合音乐感教学法把授课对象作为教学重点。这种新型教学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自由探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或者引导学生依据音乐知识,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二是引导探索,引导探索指的是从学生已经学到的知识领域向未知领域进行扩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掌握更丰富的音乐知识;三是即兴创作,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激发学生的自由创造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发散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四是对即兴创作进行巩固归纳,在即兴创作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其创造力;五是巩固概念,综合音乐感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要将学生的创作表演作品等记录下来,并且将创作和表演等过程反馈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巩固相应的概念。


二、综合音乐感教学法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价值

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引入综合音乐感教学法,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现代化的素质教育理念,这对于现代教育的传播有着积极的意义。综合音乐感教学法逐渐与本土音乐教育融合,可以形成适合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需求的新教学模式。这样的新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乐感意识,并且使其对音高、节奏、音色、力度等基本音响要素对立统一关系的认知更深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记忆、理解、想象、模仿、表现等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整合为一体,在实践应用中深化、强化对于音乐要素及其组织构成规律的认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状态。引入综合音乐感教学法,可有效增加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的教学曲目,促使各种类型音乐的教学素材选择归于平衡、合理的状态。


三、综合音乐感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采用微课视频与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相结合的模式,实现多元化教学

借助录制“微课”视频的方式可以打造以微课视频为核心的灵动教学模式,构建综合音乐感教学体系。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不够系统和专业,而采用综合音乐感教学法后,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不同难易程度的曲目,根据这些曲目的情境特点来录制相应的微课视频。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打造具有模块化和灵动化特点的课程内容体系,在有计划探索和创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曲目的创作,通过微课视频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


在打造模块化音乐“微课”教学体系的过程中,综合音乐感教学法能够实现对学期音乐课的规划和指导。教师可以从音乐课程的音高、节奏、音色、力度、曲式等方面着手,对音乐课程周期的微课案例进行串联,从而打造以音乐要素为基础的螺旋进阶式微课教学体系。比如,在进行音高的教学时,由于教师在每个周期设置了音高模块,从固定音高听辨、固定音高视唱、旋律吟唱听辨、旋律音程视唱等方面来构建螺旋式进阶的教学体系,这种方式有效利用微课视频和周期内容的衔接,构建了围绕音高等多个要素开展的纵横交错的模块化教学体系。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个性化的指导方式,从微课视频的角度出发,将综合音乐感教学法进行推广,从而形成微课视频体系与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相结合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这有利于提高传统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提供以多元融合、个性指导为特征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二)采用音乐游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综合音乐感的教学模式有着总体性和综合性的特征,这种方式十分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特别是在音乐活动实践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音乐表现,如在对学生进行节奏和节拍的教学时,如果仅通过传统的理论教学,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节拍和节奏,未免显得有些枯燥,也会引起学生的排斥感。因此,在设计音乐课堂时,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知节奏和节拍是十分重要的,生活中不同程度的风速可以与音符进行联系,如强风、大风、飓风可分别代表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采取这样的设计方式,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不同程度的音符。在实际的音乐课堂教学中,一些学生对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某些片段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们认为音乐开始有着敲门的节奏。教师顺利地抓住这个契机,以此为出发点,让学生运用身体的律动来体验不同的节奏和节拍。体验的过程就是一个音乐游戏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不同程度的节奏和节拍,在学生进行实践体验之后,在节奏汇总的过程中就可以看出,有的学生能够自行创作新的节奏,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运用不同的声音,再结合自己的身体律动来创作节奏。总的来说,教师通过音乐游戏的教学,让学生进行实践感知,将自己的创造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即便是在学生创作出一定的作品之后,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创作新作品,激发学生的思考。


(三)综合音乐感教学法实现多学科相融合的模式,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采取“综合音乐感课程”的形式,将各类教学内容整合为一门全新的模块化课程。尝试巩固归纳,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创造力。由教师设定一定的场景和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来完成所设定的场景任务,这是在学生即兴创作基础上的深化阶段。教师在教学时,除了教授学生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对学生所要掌握的音乐知识进行强化。


综合音乐感教学就是实现学科之间的综合,音乐学科除了要让学生能够正确辨别音乐节奏之外,还需要让学生掌握专业的音乐术语,比如装饰音等。理论知识与其他技能课程的学习之间是有着一定联系的,采取学科综合发展模式能够有效地调动课堂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音乐课程的理解。比如,在合唱曲目中对学生进行强弱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联系乐理中的强弱记号,实现在合唱中的声音的强弱一致。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借助钢琴等乐器,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快板等专业的音乐术语,在进行钢琴课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简单地分析乐曲的整体风格,再通过让学生实际演绎的方式,使其加深对音乐术语的理解。这种综合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让理论知识与技能练习相结合。


音乐学习不是一个片面化的过程,而是一个系统全面的综合学习过程。学习音乐课程必须要有系统的体系,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在懂得乐理知识的过程中,将这些知识内化到自己的技能中。这个过程是培养学生综合音乐感知能力的关键,也是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刻理解的过程。


(四)借助综合音乐感教学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注重音乐实践性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作品的演奏和创作,实现学生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转化。这可以借鉴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的巩固概念。综合音乐感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将学生的创作表演记录下来,并把这一过程反馈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巩固相应的学习内容。这一过程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纠正失误,巩固音乐知识和技能。学生获得音乐知识的途径是多样的,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化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学习中,可以通过将音乐理论知识与音乐活动有效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建立起音乐感和专业音乐知识学习的桥梁。


不论是歌唱活动还是欣赏活动,都能使学生受益。教师通过对学前音乐基础的讲授,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基本的音乐知识,掌握音准和节奏。在聆听不同类型的音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乐曲的结构进行有效探索和建构,形成良好的音乐节奏感,使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和积极性得到提升。幼儿在进行音乐课程的学习时,难免会出现一些恐惧和排斥的心理。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可以通过理实一体来加强音乐实践性的教学。比如《曲式》这个章节,教师可以加入学生律动的相关元素,让学生通过身体的律动来感受不同类型的音乐,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强度。教师可以选择那些具有突出表现力的乐曲,让学生来进行实际的感知,这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综合音乐感教学法是一种突出音乐教育的本质、符合音乐教育的规律,从而提升教学质量的科学教育方法,运用综合音乐感教学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例如填鸭式教育、被动灌输、互动匮乏、学习环境过于压抑等。这种教学方法还可以帮助高校的音乐教师探究新型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因此,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乃至音乐院系都应该积极推广这种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参考文献

[1] 康平.在旋律创编中发展听觉思维能力——视唱练耳教学对美国综合音乐感教学法之借鉴[J].音乐时空,2014,(17):187-188.

[2] 乔晓冬,管建华.综合音乐感教育[J].中国音乐,1990,(02):49-51.

[3] 王璇.“综合音乐感”理念下的视唱练耳计算机教学[J].大众文艺,2011,(08):221-222.

[4] 徐建霞.“从音乐切入的艺术综合教学”的基本要义和实施要点[J].江苏教育,2010,(16):27-28.

[5] 王延松.音乐心理学导论[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

[6] 曹理,何工.音乐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 王沥沥.综合音乐感教学法在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意义[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7,(02):124-129.

[8] 孔德芳.论综台音乐感教学法在我国高等院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S1):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