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现代基础教育事业不断创新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增强音乐课程内容的直观性、推动小学音乐课程的有效创新,成为众多小学音乐课程教师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教师开展高效的音乐课程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推动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融合,构建数字化的音乐课堂,成为当前小学音乐课程教师进行课程创新的重要形式[1]。基于此,教师要在课程中推行数字化的音乐教学模式,在增强小学音乐课程内容直观性的基础上,提升小学音乐课程的趣味性。因此,主要研究小学音乐数字化课堂的构建路径,以期提升小学音乐课程教学实效。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数字化课堂;教学实效;
音乐是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小学音乐课程兼具审美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根据小学音乐新课标的相关要求,教师在英语课程教学中要丰富音乐课程活动形式,初步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这一教学要求为现代小学音乐教学指明了方向。教师开展高质量的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学习能力,同时还要在此过程中促进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教师要通过创新性的音乐课程内容来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形式,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这是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是在当前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更注重学生对基础乐理知识和个人演唱技巧的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难以有效养成,音乐课程教学质量有限。
一、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现状
(一)器乐课程设置有限
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众多课程教师受到地域因素和专业学习能力以及学校硬件实力的限制,在器乐课程设置上有限,很多小学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往往会为学生选择一些较为便捷的乐器,对于那种价格较为昂贵和规模比较大的乐器,学校由于教学条件有限不具备这样的配备能力,这种问题导致学校的器乐课程设置有限。很多学生偏重于声乐教学,对器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个人的音乐兴趣爱好得不到有效的培养,个人的艺术创造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发展。
(二)学生理解存在差异
当前很多小学音乐教师往往会组织学生进行基础的音乐内容创编,以加深学生对基础乐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思维。但是小学生在简单创作的过程中,受个人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影响,教师所设置的作品创编工作往往需要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这就需要不同的学生之间具有相应的音乐基础,并且具有默契合作的课程学习意识。但是当前很多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往往因为某一名学生的问题导致整体的课堂节奏不能按计划进行。很多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节奏的问题导致基本的作曲活动难以有效完成,学生的音乐课程理解能力不足。
(三)学生创新能力有限
现阶段,很多音乐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学习的过程中,对不同的学生作品难以有效地保存。在实际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多小学生对音乐创作和演唱活动的兴趣是很高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针对性的方式来为学生展示其创新成果,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程学习活动的自信心,增强学生在音乐课程中的荣誉感。但是在当前,众多音乐课程教师在组织学生演唱或者创作的过程中,只能采用手机录音或者录视频的形式进行内容的保存,这种方式导致学生的音乐学习成果失真。部分教师对学生的优秀音乐内容的重视程度不够,这种问题导致学生的创作内容难以得到有效的保存,学生逐渐失去了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个人的音乐创新能力不足。
二、构建数字化音乐课堂的作用
(一)能够丰富课程资源
构建数字化音乐课堂,需要教师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和个人兴趣,在内容多样的网络课程资源中,选择具有针对性的音乐课程教学资源,从而增强音乐课程内容的针对性,提高学生的音乐课程教学实效[2]。
(二)能够丰富课程形式
在现代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化落实的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就要对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为学生讲解音乐作品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关音乐理论的知识内容。针对音乐课程内容抽象化的问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设备,比如iPad音视频内容的构建、相关音乐APP的应用,网络教学平台中的视听化教学资源都可以有效降低音乐课程知识理论性,从而使学生在直观的音乐课程内容的引导下,形成情感共鸣,提升音乐课程内容的准确性。
(三)能够拓展课程范围
在小学音乐课程中构建数字化课堂,能够增强音乐课程内容的针对性,拓展学生的音乐学习范围。扩大音乐课程内容的涵盖范围是多方面的。首先从学生范围的角度来看,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的是大班授课制,在这样的授课制度下,教师一对多的教学形式导致个人教学精力有限,统一指导学生进行音乐演唱和欣赏的课程方式导致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不到有效的体现。其次是在音乐课程内容的设计方面,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主要放在了教材歌曲的演唱上,关于课堂师生互动教学设计不足。推动数字化音乐课堂在小学音乐课程中的构建,能够有效拓展教师的音乐教学内容,提升音乐课程教学质量。
三、数字化小学音乐课堂的构建路径
(一)结合数字设备,培养学生爱好
小学生在学习音乐课程知识的过程中,更喜欢教师组织的不同类型的课堂活动。因此,在音乐课程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单纯地为学生讲解乐理知识,如果单纯组织学生学习音乐课程知识,欣赏音乐作品,势必会导致学生在音乐课程学习中的积极性不足。针对学生的这种学习特点,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中应用iPad创新音乐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音乐课程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培养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
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听听我创造的声音”这节课堂活动时,就可以借助iPad设备,进行直观性、便捷性的操作,应用Granband和库乐队音乐软件,为学生展示不同声音的音调和音色,同时为学生展示不同的声音组合在一起的多声部规律,使学生在聆听声音和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寻找不同的声音组合特点,并进行声音编创活动。此外,鉴于学校乐器不足的问题,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应用音乐课程软件和音乐转化装置与输出线路,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乐器演奏,从而使学生在音乐学习和乐器演奏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此外,学生的很多内容都能够进行有效的保存,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直接欣赏自己的演奏曲目。学生无论是否具有音乐基础,都能够在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音乐爱好,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实效。
(二)结合信息技术,增强感知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音乐课程内容的理解,是提升音乐课程教学实效的重要前提。因此,构建数字化的音乐课堂,教师就要借助数字化的教学设备,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并对课程教学资源进行相应的存储,开展具有交互功能的体验式教学活动,从而将不同的音乐要素,比如在音乐作品展示的过程中作品内容的主要旋律,音乐作品的音调内容等都能够以直观的可视化内容进行展示,学生在观察不同节奏旋律的过程中能够灵活学习与模仿,从而形成更进一步的简单创作活动,增强学生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感知能力。
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小动物唱歌”的课程活动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不同动物唱歌的故事情节为主线,结合不同动物的形象特点,应用Granband音乐软件为学生展示不同小动物的歌曲内容的主要因素和节奏、声调变化,以及其对应的动物形象的变化,通过这样的课程教学形式,为学生直观展示相关音乐作品的主要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思维。在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支持下,教师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与音乐作品内容相关的视频、音频,并应用不同的音乐APP帮助学生展示音乐的音调和节奏旋律,对丰富的英语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整合,转变传统的学生聆听和教师讲解的音乐课程教学形式,促进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发展。
(三)结合信息技术,培养创造能力
构建数字化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师应该应用信息化的教学内容夯实学生的乐理基础,并降低音乐作品内容的理论性[3]。这就需要教师以直观的音乐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同时对音乐作品中的主要情感和意境形成基本的鉴赏能力。在培养学生这些音乐能力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课程主题为学生构建相应的作品欣赏情境,在推动学生感知音乐内容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作品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基础的音乐知识创作的过程中,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首先,音乐作品的主要旋律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应用Granband音乐软件,反复聆听音乐作品内容,培养学生的音乐作品感知能力。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不同的乐器演奏旋律,帮助学生认知不同乐器的声音特色,并形成基础的识谱能力。在直观的操作界面上,直观的视听化内容能够深化学生对音阶高低和旋律走向的认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旋律感知能力。
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中和声的认知和应用能力,除了以Granband音乐软件来帮助学生感知和弦知识之外,教师还可以应用Guitar Tuna软件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吉他弹奏活动,用直观简单的音乐方式组织学生演奏不同的和弦,感受和弦的音乐效果。同时,教师也要应用音乐游戏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和弦演奏的比赛活动,这样学生就能够在不同的演奏过程中感受相关主和弦、下和弦以及和弦功能圈的重要作用,为学生开展后续的音乐片段的和声学习活动奠定基础。在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应用不同的信息化音乐软件来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程知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学习能力和艺术感知能力。
(四)结合信息技术,营造课程意境
音乐不仅让生活充满美感,还能赋予许多文学作品以生命力,同时文学作品也能将抽象的音乐具体化,让学生更好地领悟音乐的内涵。所以在教授一些没有歌词的曲目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把文学和音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富有韵律的环境中,深入地理解音乐知识,主动参与到课堂互动中[4]。
例如,《春江花月夜》本身的创作灵感就是来源于文学作品,但是为了让学生欣赏纯音乐,感受古筝的音色之美,音乐教材中直接将文学作品删减掉了。学生在学习时,很难体会到这首古典音乐的意境,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笔者利用多媒体把诗词融入到了曲目中,让学生通过诗词理解音乐抽象的意境,借由音乐去感悟诗词的内涵。同时,在多媒体营造出的良好氛围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会被进一步引导,进而主动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极大程度地增强了音乐课堂互动的有效性。
(五)拓展音乐内容,培养学生思维
音乐和文学作品是一样的,其中不仅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也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在音乐教学时,针对作品进行讲解时,教师往往停留在乐理知识层面,很少从作品的时代背景展开讲解。这就导致学生难以理解的乐理知识,很容易神游课堂外,根本不知道教师在讲什么,也无法正确回答教师的提问。想要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教师就必须通过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展开课堂教学,这样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知道如何配合教师进行课堂互动。
例如,在教授《讲学》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将这首作品和诗人柳宗元的《江雪》进行了融合。由于学生对这首诗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所以当把音乐与古诗融合起来后,学生就能透过古诗的意境去品读音乐的内涵。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都能很好地理解所教授的内容,并有效地与教师进行课堂互动,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互动困境。
(六)打造多元课堂,加强课堂互动
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音乐也走进了教学的各个阶段。但是由于家长、教师以及学生对音乐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即使已经学习了多年的音乐知识,学生的音乐基础仍旧非常薄弱。这就导致在技工学院的音乐课堂中,很多时候教师都找不到与学生互动的关键点,使得课堂互动的频率越来越低。为了改变这种互动现状,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思维,在课堂中融入新鲜的元素。
例如,在音乐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用现代文化以及学生喜欢的方式重新诠释音乐,这样既能使音乐简单易懂,还能为课堂互动提供更多的机会[5]。此外,教师如果能将音乐和学生喜欢的影视片段、动漫等结合起来,学生就能发现音乐能赋予影视作品的活力,让这些作品真正走进人们的内心。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传统乐器唢呐的时候,就可以结合现代的动漫作品《灵笼》的主题音乐《大黑天》,为学生分析唢呐乐器的主要特点,以及在音乐作品中唢呐的主要应用效果等,通过这样的课程教学方式,将学生所喜爱的动漫视频与音乐课程内容形成有效的结合,他们就会在心灵的触动下,主动学习音乐知识,参与到课堂互动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乐课程对小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和音乐艺术修养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当前的小学音乐课程中,特别是学生的合作编曲教学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意识到,数字化电教设备的应用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独立创作能力才是数字化音乐教学活动的根本。在音乐课程中应该重视数字化教学设备但不依赖,应当以传统教学内容与数字化教学设备有效融合,实现设备服务于学生创作,从而为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应美珠.小学音乐教学中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J].新课程,2021(40):13.
[2] 王媛.数字化音乐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开展策略[J].读写算,2021(10):177—178.
[3] 郭钰.信息化环境下小学音乐教学难点突破初探[J].科幻画报,2020(12):247+250.
[4] 居爱君.数字化音乐教学资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0(29):165—166.
[5] 许晓玲.数字化教学我们这样起步——小学音乐教学数字化应用的新思路[J].华夏教师,2020(4):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