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音乐教学正文

走向对话:对传统音乐教育的反思与超越

  • 投稿鲁西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542次
  • 评分4
  • 78
  • 0

董云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博士后流动站,江苏南京210013)

【摘要】对话是生成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生命存在的本质与依据。对话理念不仅给音乐教育带来多样化的理解和阐释,还是促进音乐教育生态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对话理论的角度解读音乐教育的本质,并论述传统音乐教育走向对话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对话;音乐教育;音乐文化;生态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生态观的学校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系列成果之一。

对话是生成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生命存在的本质与依据。对话是真正的开放性的对话,没有确定的答案,从而更具多样性和可能性,它不仅对音乐教育进行着多样化的理解和阐释,还是促进音乐教育生态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拟就对话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对话音乐教育的本质及实施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给传统的音乐教育教学模式注入新的活力。

一、对话的意蕴

“对话”原本是一种语言现象,而此处所说的“对话”,则是一种对话意识与精神,它超越了语言学的视界,更具有社会学和文化学的意义。其意涵主要指向双方在平等的对话和作用中转化成一种动力,在交流中达到新的超越。这种备受现代人推崇的思维方式,深植于人类古老的传统中。早在古希腊哲学中对话思想就已存在,中冈传统文化中也蕴含着阴阳互动、有无相生的对话精神。

现代西方的对话主义则更多指向地是双方的交互性以及精神的互相承领。20世纪著名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是现代对话概念之父,他在“我一你”关系相互启示的意义上使用“对话”一词,其“对话”哲学主要是“对存在的整体性、存在的关系与对话的特性的关注。”对话也是西方哲学解释学的核心概念,经加达默尔确立发展的经典解释学的基本思想和主题,就是在对话中寻求人们对文本与历史、人生与世界的理解。哈贝马斯在其“交往”理论中也认为对话是达成交往最为合理和有效的途径。巴赫金则从存在主义的角度诠释了对话是存在的本质,是探讨人的本质和生活方式的内在依据。罗蒂的“后哲学文化”的目的就是:“保持谈话继续下去,而不是发现客观真理。”

“对话”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教育中的“对话”更有着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布伯认为,“(真正的)教育关系就是一种纯粹的对话”,巴西学者保罗·弗莱雷根据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提出了解放教育观,他认为要达到解放的教育的目标,必须注重对话, “对话是学习和认识过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话理念也成为我国生态式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滕守尧先生提出的生态式艺术教育就以对话理论贯穿始终。如今,对话理论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也给音乐教育提供了一个宽泛的视角。

二、走向对话:对传统音乐教育的反思与超越

对话精神在音乐教育中的显现,具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意蕴。音乐作为一种生命体,其本身就是异质要素之间对话碰撞的生成之物。音乐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实践活动,也承载着对话的意义。因此,将对话理念贯穿音乐教育的始终,重塑音乐教育世界,理应成为现代音乐教育生态化发展的追求。

(一)人与人之间的对话

在教育活动中,师生之间的对话是主要的交往形式。然而在传统教育中,师生间是单向的、线性的知识授受过程,教学中特殊的人与人的关系被异化成人与物的主客二分的对立关系。这种“独白式”教育的实质是一种知识专制,知识成为教育的中心,而学生则处于教育的边缘。

对话是交往主体间的活动,它消解了“主体与客体”二元对立的概念,也没了“权威”和“中心”的思想。师生双方作为具有独立个性和完整人格的人共同步入“我一你”之间的关系中,在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立场上,通过言谈和倾听进行双向沟通和交流,互补和共生。这种对话型的师生关系,让每个人既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相互之间彼此分享。生生之间的对话是音乐教育中人与人对话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无论在生活环境、教育背景、风俗习惯,还是音乐经验等多方面都各有不同,必然将导致对音乐感知与理解的多样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通过相互间的对话和交流,才能够拓展不同主体的人生经验和音乐文化视野,达到“视界融合”,于无形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对话精神还指向师生双方内心世界的相互敞开和接纳,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交流和愉悦的分享。这一点对于音乐教育而言尤为重要。音乐对于建构人的精神世界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音乐文本引导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通过平等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建构自己对音乐文化意蕴的独特理解,营造和谐融洽音乐教学氛围,丰富和拓展的学生的人生经验和精神世界。

(二)人与音乐文本的对话

音乐教育活动是以师生同绕教育内容——“音乐文本”的方式展开的,师生与音乐文本的对话也构成了对话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二元思维方式主导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师生与音乐文本形成“主客”关系,师生是认知的主体,音乐文本则被简化为静态同化的客体对象。音乐作品成为传达确定意义的工具,寻找音乐文本的原意就成为音乐教学追求的目标。 “唯本而教”的音乐理解方式忽视了音乐文本本身具有的生命特性,丧失了意义生成的机会。

从对话的角度来看,音乐意义的实现是融人自我意识并与音乐文本的召唤结构碰撞、融合的动态过程,是两种视野对话、沟通、融合后的生成之物。加达默尔以哲学和科学的许多新发现也证实了:“一切对作品本来意义的重建都是不可能的,即使作品的意义被‘再造’,也不再是原来的意义,而是作者原初的视野与读者视野融合和对话后形成的新的东西。可见,从解释学的角度来看,音乐文本只是一个半成品,是在理解者的参与对话中不断生成性的存在,具有无限性。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文本的审美价值与意义的实现过程,正是师生与音乐文本进而与创作者进行“交流”与“对话”的过程,是师生和创作者共同作用的产物。在这一对话过程中,师生从原来的“文本的奴隶”转向“亲近文本者”,音乐文本就从原来静态的客体化存在,变身为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体。师生把“自我”投向音乐文本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生命体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也是发现音乐意义与建构自我意义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达成了师生与音乐文本间的“视界融合”。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应该从师生与音乐文本之间双向对话与交流的维度,把握音乐文本理解的动态过程,而不是对音乐文本做孤立、静止的对象性分析。音乐教学应该走出仅仅关注音乐文本与其创作者之间的关系层面,走向揭示主客体交流与对话的“文本一读者”关系,以动态的观点审视音乐接受活动的审美过程。师生与音乐文本间的对话实现了音乐教学由预设性、封闭性向开放性和生成性的转变,有着无限的意义生成性。

(三)不同学科间的对话

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体系源自西方,受两方学科知识范式的影响,音乐教育以单一的自然科学为学科基础,用科学理性的方法认知和理解音乐,追求的是音乐教学普适性的本质和规律,却遮蔽了音乐教育自身的人文属性和文化根基。但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 “西方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并不在于主客二分而在于它的绝对对立和分裂。只要用辩证态度对待主客二分,不把二分弄成绝对对立和分裂,区分主客的思维方式就是正确的。”对话意识则超越了二元间的绝对对立,达成了两元间的交融合一,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提供了方法论。

实际上,作为人文学科的典范,音乐教育自身就是人文内涵与科学精神有机统一的产物。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直觉、顿悟、想象等个人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也必须考虑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所具有的价值。当音乐特有的形象、感性思维与科学的数理思维碰撞交融对话后,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情感与理性的互补发展。音乐教育自身也渗透着多种学科的义含。音乐作为一种多元集合体,它与舞蹈、戏剧、视觉艺术等艺术形式之间存在姻亲关系,与地理、历史、数学、科学等等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因此,从社会研究、艺术、文学等多学科角度切入可以为音乐教学提供多种认识和理解形式,反之,音乐上的经验也可以提高或加强相关学科的理解。

因此,音乐教育应该发挥音乐与多学科综合的交叉辐射作用,体现一种更为宽泛的教学理念,走出“学科本位”的禁锢,让音乐与舞蹈、美术、文学、社会研究、科学等不同学科的对话和交流中,相互交织和相互补充,形成一个生态网络,以音响、图像、符号、叙事等多种形式给学生提供体验世界的机会,回归音乐的综合本质。与单科的音乐教学相比,音乐教学的综合化带来了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音乐教育的重点从知识技能转向了文化,全面建立起音乐自身与生活的联系;从单纯的集体性音乐教学转向了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综合性教学;课程内容从学科本位转向了全面育人,有助于学生形成对世界的整体性认识,养成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对传统音乐教育教学模式的超越。

(四)多元音乐文化间的跨文化对话

对话意识在音乐教育领域的特殊形态正是多元音乐文化间的跨文化对话。每种音乐文化都有着自己的统一性和开放性,两种或者多种音乐文化之间保持着界限,在不断的对话和交锋中,充分接触和融合,既可以为对方注入新的生命力,白身也能因此得到生成和更新,相互间都得到丰富和充实。对于音乐教育来说,音乐文化存在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也必然带来交往过程中的相互碰撞与融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质就是一种如何与不同音乐文化对话的音乐教育。那么,这样的跨文化音乐对话应如何进行呢?

与异质音乐文化对话时,可以采用文化人类学所讲的“文化悬置”的方法。把先前的音乐观念“悬置”起来,从当地人的视角去探寻其音乐文化的思想内涵。认同不同音乐文化所具有的价值,正视和尊重音乐文化的差异性,就容易避免已有的音乐观念所造成的理解偏颇。“双向阐发”也是可以借鉴的一种方式。在20世纪殖民战争等原因造成的全球化和西方化的历史进程中,西方音乐文化成为诠释非西方音乐文化的科学标准。而在生态文明时代,文化价值相对论的提出则为从非西方音乐文化的角度阐释西方音乐提供了可能。

此外,跨文化音乐对话最好围绕双方共同存在的问题来进行。这一“共同点”既能充分表达双方的特色又能为双方提供新的立足点来重新观察自己。例如, “什么是音乐”就是音乐中的核心问题,虽然各种文化体系对此的表述方式和内容都不一样,但这种对同一问题的不同侧面的探讨正是多元音乐文化对话的出发点。其他如节奏、音色、织体等,都可以作为对话的讨论的共同点。这样的对话让双方都从各自的音乐文化体系出发,都以对方为参照来重新认识和整理自己,既能发现共同规律,又能发现各自的文化差异,并使这种差异为对方所利用,从而促成自我文化的更新。

三、结语

对话的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活动展开的本质表现,也是音乐教育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对话意识和对话精神,既是音乐教育的追求和使命,也是社会发展对音乐教育的一种要求。对话的音乐教育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和方法,而是一种理念和取向。这种理念和取向,是要以“对话”的精神看待音乐教育,对待音乐教育的过程,主张音乐教育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既包括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与习得,也包括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观点的更迭、情感的激发与智慧的提升等,以此关切学生的生命世界,获得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光全教育:向生命、生活开放[J].开放教育研究,2006

[2][美]理查·罗蒂,李幼蒸哲学和自然之境[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巴西]保罗·弗莱雷,顾建新,等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滕守尧文化的边缘[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5]陈先达.寻求科学与价值之间的和谐[J].中国社会科学,2003,(6)。

[6]乐黛云跨文化之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董云,南通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南京艺术学院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音乐教育、音乐人类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