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音乐教学正文

声乐教学中学生“恐高症”问题的解析

  • 投稿Leay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607次
  • 评分4
  • 66
  • 0

田丹丹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临汾041000)

【摘要】声乐在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中,会面临各种不同的教学难题,尤其是高音的解决问题,而“恐高症”就是与之密切相连的问题:文章旨在教学实践中对“恐高症”学生的心理调适及用打嘟哼鸣练习和高位置放松练习来解决“恐高症”这一问题。

【关键词】声乐教学;学生; “恐高症”;心理调适;高位置放松练习

众所周知,声乐教学是集科学性、创造性、灵活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复杂学科。在声乐演唱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在声乐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及时纠正,避免了不良歌唱方式的形成, “恐高症”就是这众多难题之一。

“恐高症”一词本意为人体在高处产生的生理反应,本文指代为声乐演唱与教学实践中学生恐惧高音的一系列的反应。这一问题的出现,阻碍学生的学习及老师的教学。目前,对于歌唱中“恐高症”现象的研究较为匮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在大量的实践中,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梳理,希望可以帮助被它困扰着的教师与学生。

“恐高症”大多出现在声乐学习的初级阶段(大概入门一至三年这一期间)。这个时期学生歌唱技能技巧不够完善,不能合理控制自己的歌唱机能,加之教师没能及时纠正,出现恐惧高音的心理现象。它具体表现在歌唱到达其高声区以后,就会出现一系列不适反应,如声音挤卡、面部狰狞、大声喊叫、发声肌肉紧张、气息上浮等一系列不良歌唱状态,形成对高音的排斥心理反应,之后这种排斥心理没有及时得到解决,造成自身对高音的自我否定心理。

例如学生张三是一位男中音(现入学一年半时间),在其练唱至小字一组B音时,开始出现恐惧高音的反应,当他唱到小字二组E音就不再唱了,认为自身无法唱出该音;另一位学生李四是一位抒情女高音(现入学两年时间),在其练唱至小字二组E音时,出现恐惧高音的反应,到她唱至小字二组C音时也不敢唱了,认为高音怎么如此难唱,并情绪化地产生为什么会有高音的质疑。学生在声乐学习中出现“恐高症”的问题,并逐渐形成“自我否定”心理,如不及时解决对其声乐演唱有很大的阻碍。

一、教学中心理调适对“恐高症”的重要性

声乐教学的教与学是为更好地完善学生的演唱水平,针对不同学生制定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恐高症”问题是学生心理恐惧高音的表现,在对其心理调适下的教学,会有效缓解其恐高的表现。

人们的歌唱行为是由自身心理支配身体来演奏,心里怎么想的,就会有怎样的行为表现,人体所有的行为活动都是由心理所支配的。根据声乐的特点,人在歌唱时受自身的心理、生理、技巧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心理因素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它支配机体的歌唱状态。拥有好的歌唱心理能力的学生,自身会对自己各种不良因素进行调节,使其所发出的声音、感情、肢体动作相互配合,很好地完成作品。而被“恐高症”困扰着的学生,其心理的调适与训练是缓解歌唱紧张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对学生心理进行调适。如平时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积极的歌唱心理状态,让学生投情于歌唱的情境中;在练唱的过程中分散学生注意力让其集中在自身的情绪情感的调动中,缓解对高音演唱的紧张感;在教学中对学生应多加肯定并鼓励其多参加歌唱比赛,锻炼他们的舞台心理能力;在对其演唱作品的处理上,应以心理调动为主,让其在眼前想象作品的画面,并投情于作品的情境中。只有真正理解歌唱的真谛,才能让他们从这种恐惧中走出来。

二、以打嘟哼鸣练习为主高位置放松练习为辅的练唱方法

对于“恐高症”指定的教学方法是以缓解心理紧张的练声曲,主要是以打嘟哼鸣为主、高位置放松练习为辅的教学模式。

(一)打嘟哼鸣练习

打嘟哼鸣的练习是打嘟练习与哼鸣练习相结合的练声方法。它拥有二者的特性,是在自然的气息控制下高位置的哼鸣练习。主要是以下行音阶练唱为主:

打嘟练习对于“恐高症”的学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练声方法,它使得学生在高音练唱中更加放松自如,减轻心理对高音的恐惧,并重新建立起歌唱的信心。

(二)高位置放松练习

高音的演唱是随着音域的增高歌唱的位置也随之增高。 “恐高症”是对高音的恐惧,首先应该让歌唱者放松练唱。高位置放松练习主要是让歌唱者有效利用歌唱的共鸣,减轻身体的紧张。具体的练声曲有:

练习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放松,可以让学生适当活动自己的身体,但不可改变歌唱的通道。

运用以上练声方法,有效改善“恐高症”的不良症状,长此以往的练习和心理的疏导,就可真正地解决“恐高症”这一难题。

三、结论

声乐教师是声乐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者,要具备全面的音乐学科理论及专业相关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围绕声乐教学的基本规律,仔细分析研究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教学手段,加之心理的疏导,就能解决学生出现的“恐高症”问题。教师还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色出发,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步骤、手段以及练声曲和歌唱曲目。不断提升学生的歌唱技能技巧,纠正不良的歌唱习惯,不断地启发、练习、纠正、再练习,使学生的歌唱技能有质的飞跃。学生的歌唱技能技巧增强,就避免“恐高症”这种不良现象的出现。加之,教师要引导学生浏览学习歌唱理论相关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自己机体内部构造,知道声音是如何发生、产生、传播,最后到听众耳朵里,并了解如何使听众对自己的歌唱得到肯定,并根据不同曲目调节自己的声音。正如世界声乐大师兰皮尔蒂所说:“为了.歌唱,三样东西必不可少——嗓音、健康、悟性。”声乐学习要用心去学,常去思考,不要盲目地、过度地追求声音效果,要知道如何去学,如何把作品完美再现。

参考文献

[1]罗于晖在歌唱中如何克服“恐高症”U]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 (4).

[2]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3]徐行效.声乐心理学[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3

[4]弗·兰皮尔蒂,李维渤,等.嗓音遗训[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田丹丹(1988-),女,河南周口人,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