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音乐教学正文

从《云南映象》来探讨原生态民俗舞蹈的文化现象

  • 投稿ze r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602次
  • 评分4
  • 53
  • 0

摘要:舞蹈艺术是一种美的流动方式,是自然美的结晶,是母体文化的象征,更是深远民族文化的一种精神内涵。它负载着文化延续与传播的使命。本文主要从近期由杨丽萍编导的一台既有传统之美,又有现代之力的舞台新作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的舞蹈编导上来认识和回顾什么是原生态民俗舞以及它的历史及近现代概况;从提高保护和传承原生态民间舞的需要出发,思考并提出了重新定位重塑我们民族传统原生态民俗舞文化的必要性。希望对民族原生态舞文化的保护有所启示。

关键词:原生态 原生态民俗舞 认识 保护

郑洁

绪论

在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原生态民俗舞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民族舞蹈的基石,几乎所有的民族舞蹈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在原生态民俗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原生态民俗舞是人的生命意识最直接、最自然、最原始、最热烈的表达。它不仅是一种传达的媒介,而且还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原生态民俗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重要载体,是民俗风情的结晶,是普通百姓代代相传的文化财富。历史是一面镜子,循着我国近现代原生态民间舞蹈的产生、发展的足迹去研究其得失。当“流行、时尚、经典、科学、规范”这些概念曰益成为大众厌烦的时候,“原生态”这个表示古老状态的词,成了近年来最时髦的文化用语,各种艺术形态,各个艺术作品只要一沾上这个词就似乎身价倍增,魔力无穷。杨丽萍发掘整理提升的《云南映像》原生态民族歌舞激起了人们对原生态,原生态民俗舞蹈文化的认识、保护的思考。保护和珍爱民俗原生态舞蹈文化就是对人民文化创造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是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保护并传承原生态民间舞蹈对于我们反思过去,展望未来,立足于现在走保护利用原生态文化遗产道路,能够提供给我们以资借鉴的启示和思路。

《云南映像》,火遍当今都市舞台,给我们带来了一连串有意味、有趣味的问题。到底什么是“原生态”和“原生态民俗舞”。

一、“原生态“‘原生态舞民俗舞”

据专家介绍,原生态这个词是从自然科学上借鉴而来的。生态是一种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原生态是一切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

原生态民俗舞,就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俗舞蹈形式。杨丽萍提出所谓“原生态民俗舞蹈”就是舞姿舞步全部来自生活,是这些民族对自然、对生命和爱的直接表达方式。原生态民俗舞蹈反映了少数民族的文化,从服装道具到宗教有很多文化内涵在里面,这种原生态民俗舞是一种内心的抒发和歌颂生命的激情、人生的甘苦、天地的广阔、胸怀的博大、人性的美丽,通过那些翻滚缠绕的肢体语言和无法言传的动人音乐所体现,仿佛能感受到人生和世界的一切,带着原汁原味的野性和激情。恰到好处的生涩、不加修饰的呐喊、不加掩饰的情欲,原生态民俗舞蹈可以有这样直接的力量勾勒出欢乐与梦想,痛苦与激情。这样的舞蹈最动人之处在于它能用最质朴、最率真、最酣畅的舞姿表达生命体验。

二、《云南映象》的启示

1、《云南映象》概述

由杨丽萍担任总编导、艺术总监并领衔主演的《云南映象》大型原生态歌舞集全长120分钟。它深入发掘了云南民族文化,将乡土歌舞的精髓和民族舞蹈语汇进行整合重构,用新锐的艺术构思表现少数民族勤劳、朴素、善良、纯洁的生活和爱情,展现了云南少数民族对自然的崇拜,对生命的热爱。杨丽萍和创作人员一起,在生于斯、长于斯的云南各民族山乡村寨中,进行了长达15个月的田野调查,边听、边看、边感受、边寻找。从田间地头干活的农民中为自己的《云南映象》找到了70%的舞者;从各民族的原本的乡土生活中找到了100%的舞蹈素材;加上服装、道具、器乐、面具等等,几乎构成《云南映象》所有艺术成分的东西,都取自生活本身。也正因为如此,这台辉煌的舞蹈诗被赋予了一个新鲜的名称“原生态”。这种“原生态”中最本质的东西,是真实的生活和真实的情感。舞者们用肢体语言自然地表现着少数民族的劳动、欢唱、爱情、图腾、宗教,而那种未经修饰的内心的喜怒哀乐,就洋溢在这样的生命历程之中,蓬蓬勃勃。《云南映象》所表演过的地方,专业人士和观众都给它以高度的评价。

2、《云南映象》对“原生态舞”文化基因的态度

杨丽萍解释说“原生态”的含义包括:节目取自原汁原昧的云南民族舞蹈元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的元素组合,服装道具设计制作采取各民族着装的生活原型,它是云南民族传统文化之深厚的积淀,集中反映云南民族的音乐,舞蹈资源和服装等等的文化资源。

作品用最“原生”的、最“人性”的、最“神圣”的原创乡土经典舞蹈艺术构成,给人以某种亦真亦幻的感觉。使人们感觉到了原生态民俗舞蹈文化的再现:一,素材。从云南印象的“编”上体现原生态民俗舞蹈文化,舞剧由序、日月、土地、家园、神祭、朝圣和尾声雀之灵七场歌舞组成。所有的舞姿舞步都表现了傣、彝、苗、藏、白、佤、哈尼等民族原生态歌舞的绚丽色彩,以及对自然、对生命、对爱的直接表达方式。二,演员。《云南映象》的70%的演员是来自云南各地甚至田间地头的本土演员,杨丽萍从民间邀请了上百位业余演员,他们中大多数是农民,有时在放牛时吆喝了一嗓子,便被邀请到了舞台上。三,服饰。《云南映象》演出的服饰全部是少数民族的生活着装为原型。如花腰歌舞,生活在石屏县哨冲、龙朋、龙武一带的小姑娘从11、12岁就开始做针线、绣花、缝衣服。一套衣服要做四、五年,最后就穿着这套一针一线缝制的衣服出嫁,演员们穿的衣服就是他们亲手缝制的。还有纹身,云南纹身最早要追溯到中石器时代。纹身最初的目的是不让死者认出自己,有的原始族把本民族的图腾崇拜物纹在人身上,喻意神物附体会给予人力量。这些都体现出民族的原生态民俗文化。四,道具。《云南映象》中的牛头玛龙石、转经筒等20个具有云南民族民间特色的道具,62面鼓的鼓风、鼓匀等全都是真的。五,音乐。如《女儿国》中的歌词:“太阳歇歇么歇得呢,月亮歇歇么歇得呢,女人歇歇么歇不得。女人歇下来么,火塘会熄掉呢。”。《云南映象》的音乐大都是来自红土地,大都是原生态表现人们的生产生活。《云南映象》中所产生的舞蹈不是编造出来的,他们都是表现每个民族祭祀自然、山神、水神、寨神、树神的活动。

三、原生态舞文化的现状及其流失与破坏

1、原生态舞文化的概况

舞蹈作为一种肢体语言存在。正所谓“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这种原始的,最初的文化载体确立了舞蹈的根系,使原生态舞成为一切创作舞蹈之源。随着历史的发展,原生态民俗舞蹈不仅仅局限于巫术活动和对神崇敬的表达,而在内涵里,原生态民俗舞作为文化积淀的传承手段,其自身的层面有了本质的飞跃。所以原生态民俗舞的表演形式和人们的传统观念、民俗活动紧密结合,不断发展成为深邃的民族传统原生态舞文化的载体。

2、原生态民俗舞文化的流失与破坏

“文化遗产”这个词也许给人一种摸不着边的感觉,但却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属于民族国家共有的记忆与文化的传承。每一分钟都有民俗文化在消亡,包括语言、故事、音乐、游戏、舞蹈、风俗以及各种艺术表达手段。这是一种无形的、不可重复的文化现象,随着时代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遗产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有的已濒临消亡,如巫术、傩戏、古琴乐、神秘游戏、某些宗教仪式等。这些无形的遗产承载着我们民族一代代人的文化记忆,而这些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是很容易被忽视和忘却的。原生态民俗舞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有自然淘汰,也存在着人为破坏。所以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其实已经不可能是原始的形态了,如果不能尽早收集,展现出来,则将会慢慢消失掉。杨丽萍率领着浓缩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歌舞艺术精华的大型民族歌舞集《云南映像》展现在中国舞台上。她看到了云南民族文化的变化,许多绝技因为失去了用途而濒于失传,像云南的一种鼓舞,把从人的浑沌状态到人的生老病死都用一套套鼓表示出来。90年代末期全云南还有三个老太太会跳会打。现在则据说只有一个了。他们没有教科书,只能言传身教。舞蹈是一个动态的东西,人在,舞就在,人不在,舞就不在。一旦他们去世,“鼓舞”也将随之走向坟墓。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是中国舞蹈界共同的心愿,专家们无不希望有类似的舞蹈出现。能得到这么多同感,是因为它有利的表明了科学的发展的继承传统原生态民俗舞蹈文化是明智的。

四、对民族民俗原生态舞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近现代原生态民俗舞文化的流失与破坏,提醒了我们原生态民俗舞文化现状之担忧,需要我们尽快保护。原生态民俗舞的失传意味着中国传统精髓的遗失,但随着原生态民俗舞蹈产生环境的改变,我国许多原生态民俗舞蹈已经消亡或面临消亡。因此我们有责任把那些濒临消失的民间艺术挖掘出来,抢救下来,并传承起来,给观众、给后人留下一个活着的民俗文化博物馆。原生态民族属性的舞蹈不像别的东西可以通过文字,图片或者实物保存在博物馆里,舞蹈是活的东西,必须由人来保存。

2003年底,中国宣布已制订《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为濒危的中国方言、服饰、戏曲、民俗文化等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法律依据。中央美院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开设“文化遗产规划管理”本科专业,着重抢救、集聚、整理、研究民间原生态文化信息。遵循人类文化的艺术规律,及时抢救濒危文化遗产,使人类社会创造的原生态民俗舞文化能够代代相传,文明成果能够千年流淌。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这正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具体所在,在这些民族中,传统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和空间并非为建筑物或其他固定的形式,而更多的以言传身教、口传历史、表演艺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方式来表现和传习。随着历史的变迁,有些民俗传统已经发生变异,大量民俗传统工艺己无人通晓,许多民俗艺术样式的传承已经断脉,抢救与保护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保护原生态民俗舞文化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只有社会的共识才能真正促动文化保护,从而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对于文化来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结束语

原生态民俗舞是一种民俗传承,带有浓郁的地域色彩的民俗舞。很多优秀的原生态民俗舞蹈,在特定的节奏配合下,往往只通过几个可能并不复杂的动作,就使人触摸到了这个民族的心灵,感觉到这个民族或是矫健强悍,或是优美抒情,或是活泼豪爽,或是含蓄深沉的不同性格。姿华筠先生提出“要向世界人民传播真正经典的中国文化”。他表明了对舞蹈艺术的重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对原生态民俗舞蹈的认识,保护,传承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出现了轻视原生态民俗舞的价值等一系列的问题,以致很多原生态民俗舞遭到破坏乃至消失。重新定位原生态民俗舞保护,传承的必要性。应该把那些快要灭绝的这样的一些失传的民族原生态民俗舞蹈文化能够保留下来,并使之继承发扬起来。

郑洁 浙江音乐学院(筹)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