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音乐教学正文

《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 投稿皮皮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974次
  • 评分4
  • 49
  • 0

景虹霞

课型:欣赏课。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

教材分析:

《瑶族舞曲》是由作曲家刘铁山和茅沅创作的一首管弦乐曲,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全曲为复三部曲式,在简短的引子后,进入第一部分,第一主题优美抒情,来自《瑶族长鼓舞曲》(课本中A段旋律),旋律中贯穿着长鼓的鼓点节奏。第二主题是由大管吐音奏出了与第一主题在音调上有紧密联系的旋律(课本中B段旋律),音乐情绪起了变化,更加热烈欢快,甚至有些粗犷,紧接着由两支双簧管作了对比性的发展,当大管再次吹奏出活泼跳跃的第二主题时,由第一双簧管同时吹奏出一段抒情的对位副歌。第二部分出现了三拍子的优美旋律,静中有动的背景,烘托着平稳质朴,柔而不媚的旋律,把人们带入了诗一般的意境,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第三部分再现第一、第二主题,仿佛是人们在欢跳、旋转、歌唱着,气氛越来越热烈,感情越来越奔放,乐曲在强烈的全奏中推向高潮后结束。

教学目标:

1.聆听、熟悉、记忆《瑶族舞曲》四个音乐主题。能较为熟练地演唱《瑶族长鼓舞曲》,进而加深对主题一旋律的印象。能在全曲欣赏中听辨出主题出现的顺序,在此基础上,初步了解乐曲复三部曲式结构。

2.能积极、投入地参与到以聆听、演唱、演奏、声势律动为主的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体验主题音乐主奏乐器、力度、速度、节拍、情绪等方面的变化,能大胆想象瑶族人民欢度节目的歌舞场景,获得对作品综合的情感体验,丰富音乐感性经验,激起对作品的喜爱之情,增强音乐表现的自信心。

3.积极尝试自制乐器的多种演奏方法,从中获得参与创造性表现活动的愉悦感和成功感。演奏中能注意聆听音乐,随音乐的变化作出较为准确的力度、速度反应。

教学重点:

用多种方式熟悉、体验、表现四个音乐主题,在主体参与中加深对作品音乐表现手段的感受。

教学难点:

带着音乐的感觉主动参与各项体验活动。

座位安排:U字形的座位安排,活动时围坐,营造一种围坐篝火的意境感。

教学用具:瑶族长鼓、可乐杯、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长鼓舞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快乐的音乐课堂。

师:请看,老师带来了什么?

什么鼓(瑶族长鼓)

师:下面我就为大家献上一段瑶族长鼓舞。

师:你们知道吗?在瑶族这长鼓既是打击乐器,又是舞蹈道具,是瑶族文化的重要代表。

瑶族人民在平时就是这样载歌载舞,去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刚才我演唱的歌曲就是《瑶族长鼓舞曲》,它是由作曲家刘铁山根据瑶族民间曲调创作的。

二、学唱《瑶族长鼓舞曲》

1.用“lu”跟钢琴哼唱旋律,体会旋律线的优美。师:让我们也来学学这首歌曲。

师:请大家坐直,坐板凳的二分之一,来试着用“lu”哼唱旋律,注意体会旋律线的优美起伏,适当的地方进行换气,来,用你最美的声音唱出来。(瑶族人民歌唱时都很自豪和骄傲)

2.跟伴奏音乐代入歌词演唱。

师:让我们像瑶族人民一样怀着对生活的热情来唱唱词,注意第二乐句中的附点节奏。

3.学生尝试自制长鼓,体验瑶族长鼓的典型节奏,感受歌声与鼓声的交相辉映。

师:大家的歌声在我鼓声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的悠远,那你们能边唱边敲起长鼓吗?

师:你们的长鼓呢?来,自己做一个!拿出你右手边的可乐杯,试试,怎样变成长鼓呢?(很多同学都抓住了长鼓两头粗中间细的特征。)

师:制好的同学来拍一拍、敲一敲。

师:我这里有一一条长鼓的典型节奏,来试试,用你的长鼓敲出来!注意速度,一、二、一、起。

师:同学们基本上把节奏敲准确了,(预设1)我注意到有位同学是这样敲的,(生示范),这位同学通过敲击长鼓的不同部位,使力度有了强弱的变化。好,让我们像他一样的来试一试。

(预设2)我们怎样才能奏出力度的强弱和韵律呢?再动动脑子,比如通过手上不同的力度,或者敲击长鼓不同部位。

为了让我们的鼓声更整齐,结合大家的想法来统一一下。来,左手端鼓,右手来敲,强、弱、一、起,不要忘记,长鼓还是舞蹈道具呢,你的动作可以更优美些,来手腕拎高。

让我们的长鼓左右摇摆起来,更具舞蹈性。

师:让我们唱起歌,敲起鼓,体会一下歌声与鼓声交相辉映的感觉。来,记得歌词的同学唱词,不记得的同学唱“Lu”,听音乐,在音乐中找到鼓声再加入。

生表演。

师:动人的歌声、鼓声就这样回荡在瑶族美丽的山水间,令人向往,这也吸引了作曲家。刘铁山和茅沅以《瑶族长鼓舞曲》和长鼓的典型节奏为素材,创作了管弦乐作品《瑶族舞曲》,生动的表现了瑶族人民欢度节日的歌舞场面。

【设计意图】从歌进入,从学生容易接受的音乐形式进入,既了解了《族舞曲》的源头,又为主题一的赏析奠定基础。

三、欣赏《瑶族舞曲》第一部分

1.回顾西洋管弦乐队四个组别和常见乐器。

师:说到西洋管弦乐队,它的乐器种类繁多,你知道哪些乐器?西洋管弦乐队分为四个组别,分别是弦乐器组,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组,以及打击乐器组。表现力相当的丰富,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吧,请欣赏《瑶族舞曲》的引子和第一部分。

2.完整欣赏乐曲第一部分。在《瑶族长鼓舞曲》听辨的基础上,初步分辨主题一和主题二。

师:用心听辨音乐中熟悉的旋律,它有没有发展与变化呢?

师:这熟悉的旋律就是我们刚才唱过的《瑶族长鼓舞曲》,随随着简短幽静的引子之后,这段悠扬的旋律就响起来了,它相对独立完整就是乐曲的第一主题,那你有没有听到另外~段旋律相对独立完整的音乐呢?它是由主题一发展变化而来,是乐曲的第二主题。

3.欣赏、体验音乐主题一。

(1)主题一完整重复了几次?每次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师:噢,原来第一部分有两个主题,现在让我们走进第一主题,听!主题一共完整重复了几次呢?请大家用手势示意我,每次的主奏乐器是什么?你也可以尝试去模仿演奏(ppt旋转的动画)

第一次:小提琴主奏;第二次:木管乐器主奏;第三次:弦乐器主奏。

师:随着主题的每次重复,主奏乐器都有了一些变化,音乐的情绪也由幽静婉转逐渐热情明朗。

(2)模仿音乐中的鼓声(有音高),随音乐表现。

师:在第一主题中,你有没有隐隐约约听到鼓声呢?其实这第一主题中的鼓声就是由引子部分延续过来的,作曲家用低音提琴的拨奏模拟了鼓声,(播放引子)。这样的幽静而富有弹性的鼓声仿佛将我们带入怎样的瑶寨呀?

让我们也来模仿一下,听!(师弹琴演唱“崩”)

生右手模仿低音提琴的拨奏,唱“崩”,注意声音的弹性。

师:现在你们就是低音提琴的演奏家,让我们随主题一的音乐一起演奏。

生表现。

师:你们知道吗?在乐队中,这低音乐器模仿的鼓声就像是房子的地基一样,为高声部的旋律层搭建了稳定的底层支撑。

(表现主题一的第一次出现)

【设计意图】在音乐中听辨主题的重复、主奏乐器的音色,参与带音高的鼓声模拟活动,一方面与前面教学环节形成呼应,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民间音乐元素(歌曲与长鼓节奏)的发展与变化,另一方面让学生在体验中,加深对主题重复的印象。

4.欣赏、体验音乐主题二

(1)初次聆听,通过声势动作初步体验主题二速度、力度和情绪的特点。

师:你们的表现,让我仿佛看到了节日的现场,瑶族人民就这样,围坐在篝火边,一边唱着歌,一边敲着鼓,迎接舞会的开始。请欣赏音乐主题二,我们一起来用动作感受音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了呢?师带学生做声势(第一遍)。

(2)再次分段聆听,关注主题二中主奏乐器的变化,感受在主题二前两次呈现时大管和双簧管出现的顺序,主题二后两次呈现时乐队全奏带来的音乐表现方面的变化。

师:从你们的神态和动作中我已经感到大家听懂了这段音乐。与主题一相比,它的速度

,力度

,音乐也由原来抒情优美衍变成了活泼热闹。

师:大家注意到了吗?主题二多次重复,它的主奏乐器、力度、速度都有一些变化,首先,我们来听一听主题二的第一次呈现。

师:它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呢?

师:首先我们听到的乐器音色是明亮还是低沉的呢?是哪件乐器主奏的呢?(没关系,我来告诉大家,是大管),低沉而粗犷的大管吹奏这具有舞蹈性的主题因素(色块),我们就用有力而跳跃的动作来体验了。仿佛是舞会上谁在潇洒起舞呀?

师:随后出现的音乐它的主奏乐器是?双簧管以其明亮的音色来表现了这段歌唱性的主题因素,刚才我们就用这连贯柔美的动作来体验了,仿佛是姑娘们婀娜多姿的身影。

主题二的第一次呈现,大管和双簧管是什么顺序出现?(先后出现。)

师:接下来,大管与双簧管又会怎样出现呢?

是先后出现还是同时出现的呢?对,在这里大管和双簧管同时吹奏出了两条不同的旋律,大管吹奏了舞蹈性的主题,而双簧管又吹奏了另一条新的抒情旋律,抒情与跳跃同时叠置,仿佛是这舞会上这小伙子和小姑娘先后起舞变成了一起___,对,同时对舞。

师:好,下面让我们起立,全身心地投入,用动作来进一步体验音乐的特点,同时也请你用动作来表达舞会上不同的人物的音乐形象。

(3)在乐队全奏的部分尝试加入自制打击乐器进行伴奏,感受丰满的音响效果和热烈欢腾的情绪。

师:主题二第三次呈现时,音乐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你会被吓一跳?(管弦乐全体演奏,特别是打击乐器和铜管乐器增强了音响效果)

师:说到打击乐,请拿出你左手边的可乐杯,这件打击乐器是我在华南实验学校的学生制作好送给大家,传递着他们对音乐的热情。好,凭着你对音乐的直觉,你会怎样为这段音乐伴奏昵?来,轻轻地试一试,注意音乐的变化。

师:看来,你们已经基本抓住了音乐的特点,针对音乐中舞蹈的主题因素和歌唱的主题因素,大家不由自主地用了不同的节奏型,那我这里有个图形谱,你可以试试吗?圆点用敲,那弧线呢?那用哪种摇呢?来,试一试。用心去听音乐,注意伴奏的声音不能盖过音乐哦!

师:我觉得你们已经具备了当演奏家的潜质了,能注意聆听音乐,并随着音乐的变化来调节伴奏的变化,非常好!大家投入的演奏让我想到了节日的现场,人们在欢呼着、旋转着、舞蹈着,汇成了一片歌舞的海洋。

四、欣赏《瑶族舞曲》第二部分

1.初次聆听主题三和主题四。

师:刚才我们用歌唱、演奏、动作等多种方式体验了前两个主题,那主题三和主题四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听音乐,请你用喜欢的方式来感受,体会音乐情绪的变化。

2.提炼声势,随乐律动。

师:我听到你在歌唱,我看到你在摇摆,很不错。我们就用摇摆的动作来体验主题三,感受音乐的柔美。

我看到这位同学在主题四的时候用了这样的一个单一动作,我们来加加工,让动作能更好地表现主题四的轻盈。(把开心与快乐用动作和眼神传递给旁边的同学。)

师:好,想象一下,我们围坐在一起,分别用刚才两种动作来再次体验音乐。

3.在体验基础上揭示第二部分节拍的特点,发现与第一部分节拍的变化。

学生体验中师问:是几拍子的音乐?

师做动作说:主题三与主题四都是三拍子,共同构成了《瑶族舞曲》的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相比在节拍上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可由学生试着接口)二拍子变成了三拍子,作曲家综合运用速度、力度、节拍和调式变化等多种音乐要素,丰富了音乐的形象,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瑶寨,营造了诗一般美的意境。

【设计意图】学生是音乐的参与者,在他们积累了体验音乐的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聆听、比较、动作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体验音乐,教师再进行提炼、加工,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三拍子音乐的特点。

五、初步检测,听辨四个主题片段

随机播放四个主题片段,学生用手指示意主题序号。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经通过活动形成一定的音乐记忆基础上,通过单纯的聆听再次巩固这四个音乐主题的印象。

六、视、听结合,欣赏全曲

1.欣赏彭家鹏指挥的维也纳国家民族歌剧院交响乐团在金色大厅奏响的《瑶族舞曲》视频。

在欣赏时请捕捉四个主题,听到主题一的时候,用“lu”哼唱和奏鼓表现,听到主题二、三、四时用声势动作表现。同时关注主奏乐器以及音乐力度、速度和情绪上的变化。

(学生边欣赏边用自己的方式体验)

结束后师:音乐在最高潮处戛然而止,带给我们无限美好的想象。看,我们的民族音乐已经登上了世界舞台,作为中国人,你有何感受呢?

师:的确,这体现了我们民族音乐文化的自信和自强。

2.在乐曲主题及出现顺序听辨基础上,揭示乐曲结构。

师:主题出现的顺序已经出来了,除去引子和尾声,根据主题的变化,作品可以分成三部分,主题一、二为第一部分,A段表示;主题三、四、三为第二部分,B段表示;那第三部分和第几部分相似啊?我们就用A’来表示。

师:不难看出《瑶族舞曲》每部分不止一个主题,主题之间有一定的对比与联系,这样的乐曲结构称为复三部曲式。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视频,让学生形象地感受演奏乐器与管弦乐队丰富的表现力。视频播放过程中适时出现出现主题标记,用无声的方式帮助学生印证捕捉主题的正确性;同时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

七、小结

同学们,作曲家巧妙地运用西洋管弦乐的表现形式演绎了《瑶族舞曲>这一部充满乡土气息的民族音乐作品,今天我们又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走进它,亲近它。音乐就是这么神奇,在它的面前,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再创造者。《瑶族舞曲》还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作品、舞蹈作品和合唱作品等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网站去了解。最后,让我们在《瑶族舞曲》优美的旋律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

【设计意图】小结本课,同时将课堂四十五分钟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始,鼓励他们课后继续探寻,让学习延伸到了课外。

景虹霞 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