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诸子论音乐》是本音乐美学论著,2006年由云南大学出版社。此书是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已逾古稀之年的刘蓝教授编写的,是一本适用于给广大音乐爱好者和工作者提高音乐修养的教材。此书获得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云南理论作品特等奖。这本书通俗易懂,用轻松的语气,对读者循循善诱。
关键词:音乐关学 浅化学理 通俗易懂
本书共十八章,时间段横跨春秋时期至20世纪30年代,以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开头,一直写到近代梁启超、蔡元培等人的音乐美学观点。
一、《诸子论音乐》全书简介
第一章:音乐教育与音乐美学宗师——孔子,共十节,介绍了孔子的生平及他的音乐美学观点。“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集大成者,他第一人提出音乐对人的积极促进作用和教化作用。第二章:“非乐”大师——墨子,共六节,介绍了墨子的生平,墨子的《非乐》。墨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张旗鼓反对音乐的学者,但是他从劳动者的角度出发,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只是他悲观主义和苦行主义的人生观过于狭隘和片面。只看到物质产品的作用而没有看到精神产品的作用。第三章:老子、庄子论音乐,共两节。战国时期,战乱不休,老庄希望引导人们走入到无欲无求的世界,他们的精神要求,导致了他们对音乐的态度。第四章:孟子论音乐,共两节,介绍了孟子的生平,孟子传承孔子而来的音乐美学思想,“今之乐犹古之乐也”,用辩证思想看待古今音乐对古乐进行继承与发展,孟子是音乐史上第一人。第五章:荀子论音乐,一共五节。荀子是我国第一篇音乐学专著《乐论》的作者,他是春秋战国学术文化的集大成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音乐学家。第六章:《吕氏春秋》的音乐思想,共八节。在这一章中吸引人的是“音乐起源于太一”这一说法,“适音”及“侈乐”。《吕氏春秋》收录了在它时代以前的音乐美学思想成就,是记载当时古代音乐方面最完整最重要的文献,第七章:《淮南子》论音乐,共六节,作者在《淮南子》的论作中选取其散见于各章的音乐美学思想把它归纳总结,展示了道家后期独特的美学思想。第八章:《乐记》的音乐美学思想,共十二节。作者解读了《乐记》十二章的全部内容,《乐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专门论著音乐问题的著作,是儒家音乐美学的重要经典。第九章:阮籍论音乐,共两节。以阮籍的《乐论》和《琴赋》为主,阐述了他的音乐美学思想。第十章:嵇康论音乐,共两节,重点向读者讲述了中国音乐史上独树一格的音乐论点——声音是没有悲伤和欢乐的,引起人们悲伤和欢乐之情的,只是你自身的心情。第十一章:唐太宗论音乐,共六节,大唐盛世,作为一位本身就喜欢音乐的皇帝,他对当时音乐文化起到了积极地主导促进作用,第十二章:音乐诗人——白居易论音乐,共八节。随着作者对白居易诗词的解读,“音乐诗人”的瑰丽佳作,如美丽画卷在读者面前渐渐展开,对诗歌《琵琶行》的解读,展示了白居易高超的概括力和惊人的艺术描写力,从而证明了白居易是当之无愧的“音乐诗人”。第十三:章欧阳修论音乐,共四节,在延续道家“和”这一观点上,欧阳修认为:“凡乐,达天地之和。”第十四章:沈括,郑樵论音乐,共两节,以《梦溪笔谈》中与音乐相关的论著为主,向读者介绍了沈括的音乐美学观点:“声中无字,字中有声”,郑樵的音乐美学思想:“乐之本在于诗”“诗之本在于声”。第十五章:王阳明、顾炎武、江永论音乐,共三节。主张儿童教育的王明阳,提倡“务实”的顾炎武,以及江永的“俗乐可求雅乐”。第十六章:李渔论古典歌剧,共四节,讲述了李渔关于戏曲的著作,以及他的古典歌剧美学论。第十七章:王船山论音乐,共五节,王船山对俗乐的看法,以及他论述的音乐的超民族、超国家、超地区的特性,对乐器特性独特的论述。第十八章: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论美,共三节。论述了梁启超的“美是人类生活要素中之最要者”,王国维的“美和艺术可使人超脱生活之欲带来的痛苦”,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美感之教育为世界观教育”。
二、《诸子论音乐》成书特点
本书对于中国古代美学原著,并不是在论述需要时才摘录,而是完整摘录,后面紧接详细的解说,在每一节都有【原文】,下面紧接【注释】然后是【译文】,最后【导读】,全书以古今文对照,紧接注释的方式,让原本晦涩难懂的古文变得通俗易懂,最有趣的就是作者所写的导读,算是本书特色,见解独到,让人读之会心一笑。而每个章节最后的“结语”更是一语道破,为整个章节画龙点睛,也为读者道出作者深厚的古文和国学功底,一个个音乐美学思想在作者流畅的文笔下如故事一般,向读者娓娓道来。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 投稿Boye
- 更新时间2016-01-11
- 阅读量849次
- 评分4
- 赞87
- 踩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