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音乐教学正文

浅谈中学音乐创新教学

  • 投稿远方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845次
  • 评分4
  • 33
  • 0

杨育滔

贵州省平塘县牙舟中学558300

【摘要】当前我国针对教育的改革逐渐向纵深发展,中学音乐教学课程同样也面临着改革,针对我国当前教育现状,中学学生的音乐学习也面临着压力,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教材挖掘、创新能力、课堂增效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减负增效高中音乐课程对策

音乐作为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是一种艺术门类的课程,学习的本身充满了愉悦性,从表面上来看并不存在需要减负的问题,但在实际的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喜欢音乐这门课程的学生并不是很多,这也让我思考了很多,也许是过去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减负增效的大环境下,音乐这门课程,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改革,让学生真正从内心喜欢在音乐这门课,真正做到减负的目的,是当前应当面对的问题,首先要从教学手段入手,制定符合当前形势的教学计划,通过有效的减负途径来增效,重新焕发音乐的魅力。

1.减负增效面临的压力

从我们多年的音乐课教学当中来看,课堂教学似乎已经被制度化,模式化,大多数人都认为音乐课就是让学生唱唱歌、听听音乐而已,音乐本身的艺术性质已经被模糊化,仅仅剩下一些肤浅东西。但随着近年来艺术门类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意义也被一次次的重新定义,并逐渐被社会各界所接受,音乐、美术、体育等门类的课程越来越多的被重视起来。音乐课上的花样也越来越多,从单一的唱歌模式发展为视、听、唱、动、奏多极并进的模式。大多数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学生除了学会唱歌以外,还能用各种方式表现出音乐的美。学生们从只会唱几首歌发展到能歌善舞,有的还会演奏一两样乐器。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从而达到了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

但在实际的教学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接触中学音乐课程之前,学生们接收的音乐教育缺乏艺术类的特征,多为模式化,规范化,一些学生的音乐基础十分的差,难以跟上当前的教学课程进度,造成一些心理负担,一些难以唱好,也难以跳好的学生,更加难以掌握乐器的演奏,这样的学生往往有着自身的压力,同时受到周围同学的影响,有时也会受到来自于教师方面的态度的影响。同时,当前一些报考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其基础较差,或者希望更深入的学习以巩固其掌握的音乐知识和技巧,但在当前减负增效的环境下,学习时间减少,其来自内在的心理压力也是可想而知,因此,在当前减负增效的大环境下,如何有效的进行音乐课程的教学,是我们应当解决的问题。

2.对策与建议

2.1充分挖掘教材,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

音乐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音乐的欣赏,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聆听,使学生放下思想上的包袱,进入到音乐的世界当中,欣赏音乐带来的快乐与情感。在美的情感的熏陶下,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审美趣味的提高,也对高尚道德观念的形成提供动力和条件,使学生获得一种精神人格的净化和升华。

如在欣赏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时,可以让学生将当前面临的困境写下来。通过选择贝多芬的奋斗历程对学生进行逆境与挫折教育,培养其坚定的意志。通过音乐,了解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在贝多芬进入音乐创作的高峰时,他失聪了。这对于音乐家是致命的打击,但就在这样的困境面前,他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命运交响曲"。通过背景与音乐的结合,让学生在音乐的涛声里感受到了作曲家的精神:把痛苦变为动力,以自信,乐观的姿态战胜命运的挑战。

当然,除了贝多芬还有许多音乐家,他们的奋斗与音乐交织在一起的故事,都是面临中考的学生学习的榜样。通过这些音乐作品的欣赏,学生的心灵在与这些优秀音乐家以及他们的音乐对话中慢慢坚强起来,也学会了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与困难,在音乐中寻找自我、高扬自我。

2.2激发兴趣,用言语鼓励学生

我在课堂上运用一切手段,积极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在课堂中,我还会适当地加入一些自己的表演,如演唱,弹奏等,或者请有表现欲望的同学上台展示,在课堂气氛被带动到最高潮的时候,我发现,其实每个学生都是喜欢音乐这门课的,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其实都有一部分是愿意接受音乐的。

2.3给学生创造机会、激励成功

音乐是需要舞台展示的,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并不难,但对于一些相对较弱的同学而言就显得有些棘手。我的课堂是轻松、平等的,我善于给学生创造各种展现的机会。会弹奏的担任伴奏的角色,会唱的带着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一起组成一个合唱队,会舞蹈的给他们来个伴舞,这样让大部分学生参与到表演中来,不但锻炼了他们的舞台表演能力,也更进一步让他们喜欢音乐。

2.4建立开放式的课堂,培养创新能力

在实际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材固然重要,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但同时要注意学生音乐灵性和艺术情感的培养,通过音乐思维的培养,从而发展其具有个人艺术魅力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设立情景模式,从而为学生的艺术想象力提供空间,通过音乐的教学,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情感的体验,产生音乐审美层次的共鸣,即移情性的审美反应。在这种情形下,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主观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中,使之获得蓬勃的生命力量与情趣,从而即兴发挥,通过这些表现,学生从中体验到创造的乐。

2.5课堂增效,培养学生集体主义与合作意识

音乐活动中的集体形式极有益于个体与群体的交往、合作,从而使人感受共处的乐趣。所以多组织一些人人都有表现机会的活动,既能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又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我价值的存在。

当前中学生的课余时间急剧下降,这就需要课堂上的增效,可以将每节课的最后十分钟交给学生展示才艺,为学生提供音乐创作的空间与时间,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提升其对音乐的感觉与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活动能力和人文素养,使他们获得音乐审美的愉悦体验。

在当前的实际教学当中,中学的音乐课程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但这并没有抹杀音乐这们课程的艺术性,以及音乐本身所带来的愉悦性,因此,在当前减负增效的大环境下,音乐课程应当同样注意教学规划的改变,有效的提升课堂效率,改变教学模式,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学生在提高音乐审美感受、表现能力的同时,完善人格,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当学生把自己的生活体验沉浸于音乐之中时,歌声与微笑便会永远伴随他们。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蒲籽峰,李才礼.审美教育[J].中国音乐教育,2010(27):170.?

[2]王英奎,等.音乐教师新课程教学指南[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