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社会论文核心价值观正文

东华大学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研究

  • 投稿张安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799次
  • 评分4
  • 42
  • 0

周铮铮 李玉芳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发挥主体自身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党员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落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对东华大学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后,提出构建高校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践路径,探究当代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建设路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党员;实践路径;长效机制

一、东华大学学生党员践

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现状分析本次问卷调查以东华大学大一至大四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党员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围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程度、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决心等方面展开。累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9份,回收率94.5%。

1.东华大学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现状解读

⑴情感认同不够强烈。当被问及“是否具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决心时”,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愿意践行,少数则认为难度较大。在对“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决心的原因”的调查中,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然而,在没有决心的受访者中,半数以上的人认为自己力量薄弱,无法撼动整个社会。以上情况说明,大多数学生党员具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决心,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存在情感缺位。

⑵知与行不完全一致。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党员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如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希望主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容,丰富自己的理论层面,认为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但仍有部分学生党员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是一个理想目标,离自己太远。由此可见,有部分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还比较浅显,知与行不够一致。

2.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因子分析

⑴外部影响因子。首先,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网络等资源优势,对我国进行无形的文化渗透;另一方面,西方新经济自由主义、新功利主义等社会思潮不断涌入,给我国核心价值观构建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其次,现代化进程中社会转型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发展固然能够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但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就会造成大学生党员集体主义观念的淡化。

⑵主观影响因子。首先,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具有片面性。部分学生党员对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没有产生情感共鸣,其认同具有片面性。一方面体现在年级和专业上的差异,另一方面体现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内容的认同程度不同。其次,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与行存在矛盾。据调查统计,绝大多数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准确的理解。但部分学生党员的实际行动往往与他们的价值观认知存在矛盾,简言之,即知行不一。当面临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需要做出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时,因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价值取向容易偏离原有的认知。

二、东华大学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外化路径探究

目前,就东华大学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研结果来看,我们必须注重理论结合实际,采取宣传与教育并举的方式,多管齐下,探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化路径。

1.注重课外践行将社会主义价值观付诸具体行动

一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团组织的带动作用。党、团组织活动的开展需要达到动态效果,活动之间具有连贯性,学生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知识在活动中达到“知行统一”。高校党、团组织活动的开展,直接关系到其中每个支部的精神文化建设,高校党、团组织活动开展的成果也关系到学院、学校的政治走向。二要结合学生社团组织的自愿自发性,促进社团成员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和实践,通过社团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中得以践行。

2.创新践行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价值观方法促进品质升华

⑴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在高校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以下两点重要的意义:其一,它满足“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将国家政策落到实处的同时,也一定层面上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使国家发展与高校教育并驾齐驱;其二,它与校园和谐建设环环紧扣、息息相关。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对有问题的学生及时给予疏导与帮助,让他们在同学、老师的关怀中阳光成长。

⑵合理利用新媒体,充分发挥渠道作用。根据目前青年大学生的实际需求,高校要建立起“全覆盖、立体式”的新媒体信息传播体系:其一,构建各类网宣平台,及时更新、传播资源。在高校可建立整体的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平台,细化到各学院、部门,加强各部门特色专栏建设,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其二,各个分支部门设相关的信息网络维护人员,做到及时更新、定期维护和整理等;其三,各部门要颁发试行相关的纪律条约,保障大学生文明用网,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力度。

⑶积极丰富大学校园文化优化党建环境。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为丰富大学校园文化,一方面丰盈高校教育的单元——课堂,教师起引导作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完善学生的个性发展,确保高校教师能关注到班级的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汲取与利用,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的素质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在课外多开设趣味不同,涉及面广的活动,如各项竞技赛、文化节、艺术展等,让学生多方位参与其中。这也为高校党建的优化提供途径:第一,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在内容上深挖、形式上创新,比如:利用校刊、院报进行专栏式宣传,令党建工作系统化、专项化。第二,要“另辟新地”,加强校园党建网的维护,制作相应的动画宣传视频,摆脱单一文字传播。

三、当代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构建

1. 疏通践行机制

以“东华大学学生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研报告”为切入点分析来看:目前的践行体制存有以下问题:其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缺乏全面认知;其二,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未能积极主动的践行。在面对在新的环境下大学生党员新的需求,唯有不断创新,才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各种方式方法实效性的根本所在,本文提出两点践行体制创新的思路:

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的创新。教育的内容设置要突出时代性、可操作性、易接受性的特点,寓教育与活动和教学中,结合上海地区的特色、校园文化特色以及思想政治课的引导,达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结合重大纪念日、节假日,精心组织“知荣辱,明诚信”“道德在我心”等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容的教育活动,并在学校范围内,与为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相结合,与大学生的先进事迹相结合,与弘扬社会美德的大学生行为相结合,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在学习与活动中提高认同度。

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监督机制的创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大学生既有高尚的道德品行,更需要通过教育评估、督办与检查,使监督机制精细化。可以通过建立校院两级的督察制度,检查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成效,检查担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教师队伍,检查学生群体中出现的道德建设新情况、新问题,如优良学风建设、诚信的学术与考试、学费的还贷等,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积极引导和规范青年学生的社会道德生活。

2. 创新践行运行机制

⑴互动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了个人、集体、国家和谐共处、协同发展的精神纽带。准确把握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互动关系,不断增进个人、群体与国家的利益认同,是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基础。将此互动机制落实到高校对学生党员的教育中,主要体现在改变单一封闭的传统理论教育,开展多种多样的互动教学方法,不仅使得主讲教师能够跟进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而且学生之间也能保持一个较好的联系,相互知道彼此间的优、劣势。

⑵反馈机制。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认同并非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通过一定的传播路径对大学生有价值传递,再经反馈机制完成一个循环的过程。通过反馈可以及时对传播的方式进行调整、控制和改进,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高校建立一套完备的反馈机制,务必要做好舆情工作,每个学院定期做好舆情总结,及时了解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思想动态,关心的热点问题,可能会出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等,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

3.构筑践行保障机制

⑴制度保障。制度是切实落实、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保障。首先,要建立健全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核与评价体系。除了在个体层面考核大学生党员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果,还要在学校层面考查整体效果。其次,要建立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反馈机制。学校有关部门要定期对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系统分析考核评价结果,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关制度。

⑵队伍保障。对于学生党员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教师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只有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才能更好地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就教师本身而言,一方面,教师要尽心尽力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另一方面,教师必须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就学校而言,相关部门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和日常管理的全过程,在业绩考核、职务聘任、评优晋级等方面实施“师德不合格一票否决制”。此外,还要定期开展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广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营造浓厚的师德建设氛围。

(3)环境保障。只有营造一种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环境,才能更好地保障大学生党员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要建立良好的校风。注重加强全校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倡导学习先进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并把这些规范贯彻到学习工作生活中,形成优良教风、良好学风;二是要加强课余文化建设。通过组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征文、评优等活动,拉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三是要定期组织大学生党员集体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阅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典文本,深化理解。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美]Morpheus 著,吴万伟译.意识形态霸权——美国社会中的思想控制[M].人民出版社,2008.

[2]陈伟,罗仲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N].光明日报,2013-9-2.

[3]李斌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4).

[4]王少梅,卓德志.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做好高校思政工作[J].教书育人,2011(6).

[5]高平,张丽凤.浅谈优化高校党建信息化管理[J].中国外资,2013.

[6]骆军,龚炜.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