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社会论文核心价值观正文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过程研究

  • 投稿小瑞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577次
  • 评分4
  • 70
  • 0

王辉 徐永赞

[摘要]在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传统教育模式往往因为以施教者为主体造成学生在接受过程中主体地位缺失、主体意识差、创新意识不强等具体问题,从而影响教育效果。这迫切需要以接受理论为指导,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意识,更多从接受者的角度观察和审视教育过程、改进教育方式方法、创新教育环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能够真正入心入脑,落到实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接受过程

[作者简介]王辉(1980-),女,河北邯郸人,河北科技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徐永赞(1970-),男,河北定兴人,河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河北石家庄 05001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1-0057-03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凝练为“三个层面”“二十四字”,这既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又是需要每个公民努力培育、积极践行、深入弘扬的核心价值观念。能否在当代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关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成败和健康稳定。但传统的思想教育更多以施教者为主体,忽视了接受者的具体情况,影响了教育的实际效果,而这一问题也因近年来接受理论的进一步兴起被学界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

一、传统教育方式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传统的教育方式以施教者为主体,强调了教育的社会功能却忽视了个体发展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人为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对立起来,造成了学生在接受过程中主体地位缺失、主体意识差、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使教育效果很难落到实处。

1.接受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缺失。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基础,又是教育的目的。传统的施教过程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接受主体地位,造成了学生在接受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缺失。目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仍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老师将掌握的知识进行简单灌输,一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明确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方面与学生缺少互动。明确统一的简单教育,否认了教学过程主体的差异性,教育方式方法单一,与学生缺少互动,既无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无法获取积极反馈,阻碍了教学相长的进程。

2.接受过程中主体意识的缺失。主体意识是指个体所特有的本质,它通过人的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选择性等表现出来。传统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为主体、以书本为主体,挤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空间。教师在施教过程中长期单向灌输,造成了学生的从师从众心理,最终形成集体无意识。而这种主体意识的缺失,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是很致命的。学生缺少选择判断的基础,于是普遍把自己置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外去理解和掌握它的本质、内涵和意义,而不是主动将自己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的大潮中去积极践行和深入弘扬。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只能停留在意识形态层面,很难内化成为主体人格,造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地难度大。

3.接受过程中创新意识的缺失。一般情况下,传统教育过程存在教学活动整齐划一,教学内容强调共性,忽视个性,教学目的强调统一标准,忽视个性差异的问题。学生通过上课听讲、反复记忆、考试测评等途径来获取知识,知识的掌握过度依赖老师、依赖课堂、依赖书本,创新个性长期受到压抑,很难培养出创新意识和超越观念。而崇高的理想信念只有内化为具体的、多样的、差异的个人理想才能成为支撑个人发展的精神力量,才能转化为个人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而教育的统一标准和严格要求,抑制了学生的个性要求和能动表现。学生掌握知识后没有能够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知识结构,也很难以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知识能力,创新效果大打折扣。而创新能力的缺失,无论从个体发展、社会发展,还是民族发展的角度来说,都将产生深远的不利影响。

二、以接受者为主体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过程

以接受者为主体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过程的研究,是以接受理论为指导的,它认为人要顺利地、成功地完成一项活动,总要有一定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条件作保证,还要考虑接受过程中能力的培养和气质的树立,并需要在这一过程中适时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一些外部环境和有利条件。

1.接受过程与大学生个性心理倾向有关。大学生心理倾向的整体性和独特性、稳定性和可塑性、社会性和生物性等特征同时共存,互相影响。而个性更多是个人风格的展现,它是在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发展的历史影响下,各种相对矛盾的心理特质相互融合的程度不一样而已。但是由于大学生的年龄状态、知识构成、所处地域相对固定,所以大学生个性心理倾向相对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般认为,大学生个性心理倾向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几个不同的层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三个层面进行表述,正是考虑到了个性倾向的不同层次,在这些不同接受层次的前提下研究接受过程,会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需要动机与接受。需要是人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自然反应,人在与客观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为了谋生存求发展,必然要趋利避害,产生一些需求,需求越大,接受动力就越大。在个体需求的驱使下,人们会有意识地对外部环境进行判断和选择,从而形成了动机意识。教育活动满足主体需求,主体的动机意识就会强,积极主动性就会高;不能满足主体需求,主体的动机意识就会差,就会消极、失落,不利于接受过程的完成,甚至出现心理抵触。

兴趣爱好与接受。兴趣爱好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积极反应。在兴趣爱好的驱使下,人们对特定事物总是给予优先的注意并发生愉悦、兴奋等肯定情绪,从而对接受过程起到促进作用,甚至自发形成创新接受机制。

理想信念与接受。理想是人们对发展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是个性倾向的最高形式,它不仅以丰富的想象内容为特点,还因此产生了对思想认识、喜好等方面的影响,促使人们为了实现理想而奋斗,并在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体现人生价值。而信念则是个人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力求通过自己理想的实现对这种观点加以实证。坚定的信念确立后,会影响主体的行为,使主体行为更具有原则性和坚忍性,进而反过来促使个人理想的实现。

2.接受过程与大学生的个人能力有关。人要完成一项活动,必须要有能与完成这项活动相匹配的能力。不同的人,能力水平存在差异;同一个人,不同发展阶段所具有的能力也存在不同。这一方面受到遗传因素、个人奋斗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也受到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人的能力分为认知能力、动手能力、社交能力等,在不同的场景中所需的能力也各有侧重。接受能力也因人而异。思维能力强的人,在知识理解和记忆方面占有优势;观察能力和社交能力强的人在捕捉信息和体察反馈方面占有优势,便于调节自己的行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要充分认识到接受者的能力差异,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效果。

3.接受过程与外部环境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接受效果的好坏与社会环境的影响息息相关,具体到大学来说就是建立适合价值观教育的校园文化环境。高校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而一部分大学生也在社会大潮的裹挟下,意识形态动摇,思想混乱,精神萎靡,发展动力不强。随着社会的转型与发展,人们的利益需求趋于多元化,价值观念出现碰撞与交融,大学生心理遇到困扰和冲突在所难免。高校必须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环境能够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长,使校园文化精神能够成为足以影响学生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坚定道德信仰和价值追求的人生导向,从而约束思想行为,抵御诱惑,健康成长。此外,社会也应加强相关方面的管理和建设,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有利的大环境。

三、接受理论指导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在接受理论的指导下,经过对以施教者为主体的教育过程的研究和以接受者为主体的接受过程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在优化教育环节、提高接受能力、改善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进行着力。

1.首先,到目前为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很大程度上还要依托于课堂教学,这就需要在原有基础之上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丰富课本知识的接受层面。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厚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课堂教学的能力,积极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互动交流环节,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准确传达教育思想和教育信息。此外,仅仅凭借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需要。教育过程还要充分和用校园网络、信息平台、实践平台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讲解和实践,一改空洞晦涩的理论灌输,讲故事、树典型,使学生听得懂、看得着、跟着走,丰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能动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体不缺失。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它需要各方面教育的综合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先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次它还需要通过其他专业课教育的开展来提供辅助。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课程的开展,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提高思辨能力和理解能力;专业课的开展,能使大学生在专业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获得更强的动手能力;此外,学校集体生活和社团活动又为大学生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这些都促使了大学生接受能力的提高。

3.改善社会环境。大学生的教育并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它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从学校层面来讲,要不断凝练发展思路和发展特色,建立和而不同的校园文化,形成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和思想凝聚力,使得学生在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诱惑时能够有依赖、有信仰、有寄托。从社会层面来讲,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社会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成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教育人、引导人,发挥榜样模范的作用,用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人生活,发挥作用。从家庭层面来讲,要不断提高家庭的科学文化素质,营造和谐美好的家庭环境,辅助学校和社会施加正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