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理科毕业化工毕业正文

从动物相关谚语看中日文化差异

  • 投稿Gren
  • 更新时间2015-09-23
  • 阅读量1157次
  • 评分4
  • 97
  • 0

朱欣雨

(西安财经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摘要】谚语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被称为“文化大百科全书”。通过谚语能了解到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方面内容。本文拟从中日谚语中与动物相关的谚语入手,探讨动物相关谚语表达的背后所映射的中日文化差异。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谚语;动物相关;文化差异

谚语是人们世代口头相传并流传下来的语句,言简意赅且内容丰富,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反映,也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通过谚语的表达,可以从侧面了解到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文化信息。而众所周知,长久以来动物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据相关数据显示中日谚语中与动物相关的谚语占谚语总数的7%~8%,而其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狗、猫、牛、马、鱼等动物。本文拟从动物谚语中所占比重较大的这四种动物——狗、猫、牛、马着手,比较中日同种动物谚语,从而了解中日谚语在表达、使用以及文化方面的不同之处。

1 中日动物谚语对比

1.1 与“狗”相关的中日谚语

(1)中国相关谚语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围绕狗‘忠诚’本性的表达,比如:犬马之劳;犬马恋主;犬吠非主;而另一类多是:狗眼看人低;恶狗咬人不露牙;狗头军师;狗仗人势;鸡鸣狗盗;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这类多否定、贬义的评价。可见,多为贬义和否定的评价。

(2)日本与狗相关的谚语,如:「犬は三日養えば恩を忘れない」(狗养三日,不忘主人恩);「犬も歩けば棒にあたる」(狗若乱跑利也碰棒。比喻想做某事者会祸从天降,亦指遇到意外的幸运之事);「犬と猿」(狗和猴子。比喻关系不好,水火难容);「犬も食わぬ」(连狗也不吃);「犬に論語」(给狗讲论语,意指对牛弹琴);「犬の川端歩き」(狗在河边走。意指再怎么在河边走也不会有任何收获。);犬の糞(狗粪。代指不干净的东西,表示蔑视);「犬の遠吠え」(犬之远吠。比喻虚张声势);「犬は人に付き猫は家に付く」(狗随主人,猫看家留)等等。与中国谚语相反,日本与狗相关的谚语表达中,多是褒义的。

可见,中国有关“狗”的谚语大多数比喻贬义、否定、歧视的含义,表示褒义的并不是很多。而日本与“狗”相关的谚语,正面印象要多于反面的印象。

1.2 与“猫”相关的中日谚语

(1)中国与猫相关的谚语,多是以猫狗对比的形式存在的。比如:好狗不跳,好猫不叫;猫怕过冬,狗怕过夏;猫是奸臣,狗是忠臣。还有一类,如:被烫过的猫,连冷水也怕;老猫不在家,耗子上屋爬;猫打喷嚏天不晴,等等。

(2)日本与猫相关的谚语有很多,如:「猫に鰹節」(让猫看守鱼干。意指随时都有被吃掉的可能);「猫も杓子も」(有一个算一个);「泥棒猫」(比喻暗地里做坏事的人);「猫は三年の恩を三日で忘れる」(养猫三年恩,三年就忘光);「猫は虎の心を知らず」(比喻小人物无法理解大人物的心理);「猫なで声」(谄媚声,讨好别人的撒娇声);「猫かぶり」(假装老实,隐藏本性);「猫に小判」(给猫金币,指对牛弹琴);「小姑一人は猫千匹」(一个小姑子堪比一千只猫的麻烦,比喻难对付);「猫の洗いが夕方なら晴れ」(猫傍晚洗脸是晴天);「猫が顔を洗うと雨が降る」(猫洗脸要下雨)。

由以上可见,中国关于“猫”的谚语基本上都是把猫看作与狗的忠诚相反的存在,多是贬义的。而日本的与猫相关的谚语,猫被看做是贪吃馋嘴的无用之辈,目不识珠的庸才,或者忘恩负义的无耻之徒。其次,与猫相关的谚语在气象谚语方面,日本是要多于中国的。

1.3 与“牛”相关的中日谚语

1)中国关于牛的谚语可分为以下几类:

(1)人类在饲养活动中形成的谚语。如:牛鼻不冒汗,可能有病患;牛儿常放,膘肥肉壮;牛羊恋坡,天要下雨,等等。

(2)根据特征和特性来说理的谚语。如: 牛被捉,在于角;人被捉,在于舌。牛老角硬,人老艺精;牛不吃水强按头;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牛耕田,马吃谷;牛头不对马嘴;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

2)日本关于牛的谚语词条,根据《ことわざ大辞典》收录,可分为以下几类:

(1)引用中国的典故,如:

「牛の首を懸けて馬の肉を売る」(挂牛头卖马肉)出典《晏子春秋》

「牛の桃林の野に放つ」(放牛于桃林之野)出典《周の武王の話》

(2)占卜天气的俗说、俗信

「牛が夜中に鳴くのは火事の知らせ」(半夜牛叫,家中起火)

「牛が子を生んだ夢を見ると病気になる」(梦见牛生犊,要生病)

「牛は地震の前には暴れる」(牛发狂,要地震)

(3)用牛的特征来比喻的谚语

如:「牛の歩み」(牛的脚步。比喻行进的特别迟缓的样子。)

「牛の歩みも千里」(牛的步伐也可走千里。比喻只要不懈怠坚持就会有成果。)

「牛の小便」(牛的小便。比喻滴滴答答长时间持续的样子。)

「牛の喉から引き出したよう」(像从牛的喉咙里拉出的。比喻衣服等东西又黑又脏的样子。)

由以上对比可见,与牛相关的谚语中,中国的基本分为两类,而日本与牛相关的谚语可以归结为三类。具体来看,两国都有从日常饲养习惯中总结的关于牛的习性、特性以及预测天气等谚语。但是日本与牛相关谚语中,用牛的特征来引申作比喻这一类谚语,是中国所没有的,也是非常形象生动的。

1.4 与“马”相关的中日谚语

1)中国关于牛的谚语可分为以下几类:

(1)人类在饲养活动中形成的谚语。如:马取稳健,不择毛色。

(2)根据特征和特性来说理的谚语。如:马拗损力,人拗损财;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马不打不奔,人不激不发;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有措手,马有失蹄;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马不打不奔,人不激不发;见鞍思马,睹物思人;好马不吃回头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心急马行迟;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

2)日本关于牛的谚语词条,根据《ことわざ大辞典》收录,可分为以下几类:

(1)引用中国的典故,如:

「馬を鹿」 (指鹿为马) 出典《史記·秦始皇本紀》

(2)占卜天气的俗说、俗信,比如:

「馬が嘶けば天気が良くなる」(马嘶鸣,天要晴)

「馬の夢を見ると喜びごとがある」(梦见马,有喜事)

「馬に自分の血を見せると母が死ぬ」(让马看到自己的血,会死母亲)

(3)用牛的特征来比喻的谚语,如:

「馬の耳に念仏」(对着马的耳朵念经,即对牛弹琴。)

「馬の籠抜け」(比喻局促,勉强。明知勉强而硬干。)

「馬は馬ず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馬には乗って見よ、人には添うて見よ」(马要骑着看,人要交着看。即路遥知马,日久见人心。)

「馬に銭」 (给马钱。比喻即使再有价值的东西,拥有它的主人不的话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1.5 关于“牛马”同时出现的谚语

在对比中日两国关于牛和马的谚语时,很容易看到两国都有一句谚语中同时出现牛和马的这一类谚语,所以在此将这类谚语单列来加以对比分析。

1)中国牛马同时出现的谚语,主要是在日常饲养活动中总结的关于特性的谚语,如:马三牛四,才能下坡耕地

牛不怕淋,马不怕晒

牛不吃脏草,马不喝脏水

马怕鞭子,牛怕火 

马卧有病,牛卧身壮

马要勤添少喂,牛要勤歇多喂

2)而日本此类牛马同时出现的谚语,一般可以分为两类。

(1)从牛和马的饲养中总结的谚语,如:

「馬に轡、牛に鼻面」(马的绺子,牛的牛鼻。比喻妨碍自由的种种事物。) 

「馬は逆風を喜び、牛は順風を喜ぶ」(马喜逆风,牛喜顺风。用来说明牛和马对比的一些特性。)

(2)把牛和马作为相反的立场去作对比的谚语,如:

「牛売って馬を買う」(卖掉牛,去买马。比喻换成比较优秀、好的一方。)

「牛に馬を乗り換える」(换掉马,改乘牛。比喻丢掉好的,该用劣质的。)

「馬に乗るまでは牛に乗れ」(在乘上飞奔的马之前,有必要习惯迟钝慢速的牛。比喻在达到高的社会地位之前,必须经过在底层用力打拼的阶段,这样的效果会比较好。)

「馬か牛か」(儿童的游戏。出正面代表了马,反面代表牛。用来决定顺序或者占卜天气等场合。)

由以上可见,中日两国牛马同时出现的谚语,都有将牛和马一同列举以及相反特性进行对比的谚语表达习惯。但是不同的是,在日本的牛马同时出现的谚语中,将牛和马的对比用来表达相反立场的存在,也就是说,从「牛―裏」「馬―表」、「牛―劣るもの」「馬―優れるもの」的对比表达可以看出,日本的谚语中,用“马”来代表正面、优秀的事物;用“牛”来代表里面,逊色、不好的事物。这一表达也是中日牛马谚语中最为不同的地方。

2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中日两国动物相关谚语为研究范围,将动物谚语中有代表性的猫狗牛马为研究对象,从两国谚语的表达类别入手,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异同点。可以看出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两国在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宗教信仰、文化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多层次的差异。故此,谚语中所蕴含的文化含义能反映出该国家和民族的喜好和文化心理。这对于在学习和进一步理解中日文化差异、以及更好地理解中日文化和促进交流有着积极的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金丸邦三.日中ことわざ辞典[M].同学社,2000.

[2]藤井乙男.谚语大辞典[M].1910.

[3]温端正.中国谚语大全[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4]陈菁晶.与动物相关的中日谚语比较[J].绥化学院学报,2011(6).

[5]万玲玲.从动物谚语的比较看中日审美观[J].日语知识,2012(7).

[6]朱欣雨.浅论汉语与日语谚语中的文化差异[J].商业文化,2011(10).

[7]鲁畅,吕楠楠.中日动物谚语概念隐喻的比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3.

[8]张燕.“猫”在中日谚语中的文化内涵之比较[J].2011(3).

[责任编辑:薛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