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晓东
【摘 要】有效利用“课堂意外”,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关注实验教学中“意外”,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利用实验教学中的“意外”,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正确对待实验教学中的“意外”,鼓励学生解决问题,对于意外之后的学生生成资源,教师要善于进行选择,善于进行整合和提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实验教学;课堂意外;生成资源
一节课上,老师能很好的完成教学计划、达成既定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本条件。传统的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如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完成这些目标分几个环节,每个环节需几分钟,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要设置几个问题,每个问题需要几个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如何引导到设置好的答案上来,等等。而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某些“意外”,很多教师常常用“这个问题课后再单独给你讲解”、“这个问题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这个问题到以后再研究”等言语来搪塞,从而保证按既定计划完成教学任务。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和课程改革深入的今天,存在了较大的冲突。化学学科注重实验的探究,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出现的“意外”不可避免,我们不应再只为完成某节课的教学计划而拒绝这类“意外”,而且应该有效利用这些“意外”生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以下,就笔者的教学经验,谈谈对课堂意外事件的一些看法。
一、关注实验教学“意外”,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在实验教学中,任课教师开出实验通知单,实验员给你准备了实验器材,由于实验的操作环节中出现失误,学生很容易出现意外事故的发生,作为我们教师,要正确对待这种失败。老师也可以把这种失败看作一种生成,并加以正确对待。比如在做“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时,学生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产生的气体时,没有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学生很吃惊,重复实验还是得不出真确的结论,由于上课前没有考虑到这一现象,对实验出现的突发事件准备不足,这节实验课只好草草收场,只好设置了为什么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的问题结束了这节课的实验教学,课后我就觉得石灰水放置时间太长了,就新配置了石灰水,第二天的化学课上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了实验,学生还是发现澄清的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学生的实验又一次失败了,学生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等待着我对实验得不出正确结论的处理,正在这焦急时分,我发现学生做实验的锥形瓶中还在不断的冒着气泡,而且盐酸不断的随气泡冲出瓶外,这时我发现是盐酸搞的鬼,然后让学生从新实验,提醒学生对药品的用量要求,学生终于获得了实验的成功,于是我因势利导提出了“检验实验室制取的二氧化碳时,影响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的因素有哪些?”课上组织学生讨论,学生从装置的选择、药品的用量、药品的浓度、产生气体的纯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讨论,学生的主体参与课堂的意识增强了,上课的效率也高了。
在老师的引导中,在实验的探究中,在同学的讨论中,在自己的归纳中,往往会有许多新的发现。这些新的发现就是课堂资源,也是极其有价值的新问题。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因势利导,进一步激励学生生成新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实验教学“意外”,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我们在实验教学中要尽可能给学生创造思维的机会。例如,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中,学生按照书本的要求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在检查装置气密性时,用手捂容器的外壁,看到浸没在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就认为装置不漏气,但学生还是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其实,在实验过程中,待等到瓶内温度冷却到室温再打开止水夹,花的时间很长,瓶内压强变化很大,总会有少量的空气进入集气瓶中,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学生知道原因后,讨论起如何让装置更密封,从瓶塞与瓶口、橡皮管与玻璃管的连接处着手考虑,提出瓶塞与瓶口的部位涂上凡士林,橡皮管与玻璃管的部位用细铁丝绕紧,而且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学生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由于测量的精度不是很高,学生发现倒吸到集气瓶内的水达不到集气瓶容积的1/5,学生实验时,细心的学生发现一部分水停留在导管中,没有进入到集气瓶中,于是学生改进实验,在实验时预先在导管注满水,学生实验分析的原因得到了验证。学生实验时,有的学生性子急,还没有等到白烟完全消失就打开了止水夹,有的学生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打开止水夹,实验中出现了完全不同的现象,难道书本上说的不对,或者老师讲错了,学生面对现实产生了疑惑,其实没有等到瓶内白烟完全消失的同学打开止水夹,进入瓶内的水对瓶内的温度起到了冷却的作用,等到白烟完全消失的同学打开止水夹让烧杯中的水进入瓶中,其实有少量空气从漏气部位进入到了瓶内,导致实验结果不正确。为了便于观察集气瓶中的液面,学生提出用红墨水来替代效果更明显的想法。通过这样仔细分析实验教学中出现的意外,我想学生应该有两点印象是深刻的:一是对任何一个实验课题进行探究时,都必须严格注意实验的科学严密性,不存在随随便便成功,另一点就是平常看书时,一些看似乎平常的知识结论、实验操作等背后,其实蕴藏着深厚的科学道理,值得去仔细探究。这个问题的探究,无疑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三、正确对待实验教学“意外”,鼓励学生解决问题
在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的激趣功能应由激发学生积极地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地探究学习,由会学知识到求异创新。同时,现在中考对学生设计实验能力要求大大提高,因此,从课本知识联系生活中同类现象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也是开发生成性教育资源的一个方向。
例如在“常见的酸与碱”的教学中,我将科学探究引入课堂,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拓展问题四个环节,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感悟科学方法、发展创新能力。由于学校平行班多,其他班级学生做完实验后,将一瓶未用完的氢氧化钠固体忘了盖上瓶盖,两天后瓶中出现了大量的白色粉末。我把这瓶氢氧化钠展示给学生观察,观察后学生对这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产生了浓厚兴趣,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1)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了?
(2)如果变质了,变成了什么物质?
(3)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全部都变质了?
(4)如果未全部变质,如何除去杂质得到较纯净的氢氧化钠?
(5)变质前后,其质量有没有变化?
探究过程: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各自选定的一个问题先共同设计实验探究的方案,包括:提出的问题、提出的假设(包括理由)、实验的设计(包括实验原理、操作以及实验预期的现象或结果),然后将设计交给我审阅,最后利用一个合适的时间以兴趣小组活动方式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中学生积极性高,思维活跃,设计出了较多精彩的实验方案,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学生自己解决了提出的问题。通过这个真实问题的解决,学生的自我探究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发展,使学生再一次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的锻炼,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提高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通过一次“意外”的探究,学生在其现有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讨论、合作、对比建立了一个能解释所探究问题的模型。这个模型能很好地解决提出问题,而且完全超出教学目标,也完全超出了教师的想象。实际上,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了真正主动的学习与探索活动,而这个活动的展开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改革理念。
四、提炼实验教学“意外”,注重资源生成
在学生的交流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来自学生的资源大多处于原生状态,往往是零星的、片面的、模糊的,这就需要老师自始至终研究学生,“选择”学生的创新信息,引领学生把教学过程向更高水平推进。在“选择”中要根据化学学科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生活实际进行优选。对个别学生的问题可以个别解决;对学生提出的常识性问题,可以当堂解决;师生当堂解决不了,可以在课外想办法解决;对一时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作为一种悬念,鼓励学生今后继续探究。
另外,教师要从众多发言中优选部分发言内容进行简要归纳,以形成共识,生成性教育资源无处不在,在课堂教学中不是缺乏“意外”之后的教育资源,而是缺乏善于发现和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眼睛。教师要有一双慧眼,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并能在亮点处引领,在冷场处引领,在迷茫处引领,在错误处引领,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再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交锋,从而再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总之,在课堂上,教师应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及时作出适应形势变化的调整,形成新的行动方案。学生在不断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科学素养。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又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这样的课堂和课堂“意外”也正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这样“意外”我们不欢迎吗?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合兴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