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基础教育化学教学正文

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建设刍议

  • 投稿立凹
  • 更新时间2015-09-04
  • 阅读量348次
  • 评分4
  • 67
  • 0

湖北省广水市一中 闵 希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4-0022-02

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和探究性等特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有力实施对于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课程资源是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基本前提和必要保障,无论是研究选题的确定、活动方式的选择,还是研究报告的撰写,都需要广泛的课程资源做支撑。因此,积极开发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对于实现研究性学习课程目标、改变传统学习方式和推进素质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课程资源建设的含义及意义

课程资源的建设主要指开发者对普查阶段所获得的原初课程资源进行加工,通过遴选、组合、改造和创造的方式形成能够直接为课程所用的最优化的课程资源。

一方面,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建设将保证研究性学习培养目标与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发实施所利用资源的一致性。培养目标是以一定社会背景为基础而提出来的,而且还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变化。这些社会背景和变化本身都是课程资源,所以课程目标的确定也要依赖于课程资源,它们之间本来就有着内在的联系。但是,某些资源常常是因为其他的社会功能,而不是直接作为课程资源出现的,它们常常是隐性的。比如,人们更容易注意电脑游戏的娱乐功能和经济功能,而忽略它的教育功能,只有独具慧眼的教育工作者才能意识到电脑游戏的教育意义,并将它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加工改造,以符合教育教学的需要。因此,课程资源的建设对于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只有在认真研究与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各种可利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并进行提炼加工,把这些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目标相一致的课程资源以合理的形式呈现出来,才能使课程目标不至于在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落空。

另一方面,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建设还有利于提高课程资源的品质。为了达到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目标,必须排除其他干扰因素,提高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纯度和利用价值。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建设有利于克服课程资源利用的随意性,建立规范、高效的课程资源市场。在现代教育制度建立以前,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管理和控制比较少,规范要求也相对少一些,所以当时的教育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只有积极应对,潜心研究,合理开发,不断积累各种课程资源素材,并进行加工整理,建立和完善规范的课程资源市场,才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另外,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建设有利于把资源建设和课程开发、实施统一起来,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课程资源的遴选、组合、改造和创造的过程需要教师亲自参与,要处理和加工这些课程资源,使它们更好地服务于研究性学习,教师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二、课程资源建设的四种方式

经过普查初步确定的原初课程资源虽然都有相对稳定的分类系统,但具体的课程资源开发必须从众多复杂的资源中选出和课程形态最相符的、最能体现课程价值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遴选的意义突出体现在为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决策提供优化方案。课程资源的遴选贯穿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始终。从课程理论的角度来看,课程资源的遴选过程需要经过三个筛子的过滤:第一个是教学哲学,即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进步方向;第二个是学习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内在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第三个是教学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筛选也需要根据这三个筛子的标准,结合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具体要求,对原初的课程资源进行逐层筛选,挑选出最符合研究性学习课程需要的课程资源。

经过筛选得到的课程资源可能都是对研究性学习有用的,但是如何将这些杂乱无章的有用资源组织起来,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发挥课程资源的最大功效,这就涉及到课程资源的组合方式问题。研究性学习课程强调通过设置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组合主要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即如何使课程资源的组合形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他们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如何达到静态课程资源和动态课程资源的平衡,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获得更多的认识和体会。

课程资源虽然范围广泛,但也不可能完全满足具体课程实施中的各种需要,所以教师需要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改造,使它变成我们所需要的可利用的现实资源,甚至可以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分解、聚合和重组,创造出有价值的资源。研究性学习课程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在对现有资源进行改造或者开发新资源时,要注意突出研究性学习的特色,着重对知识型、文字型、静态型资源进行改造,使它们更切合研究性学习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弥补过去很长时间以来相对单一和保守的资源状态,并且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和创造更多、更新且更难以发觉的课程资源。当然,这些旧资源的改造和新资源的创新必须符合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和课程本身的特点和目标,不能毫无目的地胡乱开发,要注意开发的切合性和持续性。

三、课程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

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的四种开发方式是相互联系的,没有严格的界限,在资源建设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开发目的来选择一种或几种开发方式,发挥资源对课程实施的最大功效。在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建设阶段,对资源的遴选、组合、改造和创造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开放性原则。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尽可能开发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开发的开放性包括类型的开放性、空间的开放性和途径的开放性。类型的开放性,是指不论以什么类型和形式存在的课程资源,只要有利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都应是开发的对象;空间的开放性,是指不论是校内的还是校外的、城市还是农村的、中国还是外国的,只要有利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都应加以开发;途径的开放性,是指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应局限于某一种途径或方式,而应探索多种途径或方式,并且能够尽可能地协调配合使用。

2.经济性原则。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尽可能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具体包括开支的经济性、时间的经济性、空间的经济性和学习的经济性。开支的经济性,是指用最节省的经费开支取得最佳效果,尽可能开发与利用那些不需要多少经费开支的课程资源,不应借口开发课程资源而大兴土木,不计高昂的经济代价;时间的经济性,是指应尽可能开发那些对当前教育教学有现实意义的课程资源,而不能一味等待更好的条件或时机,否则就会影响新课程的实施;空间的经济性,是指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尽可能就地取材,不应舍近求远,好高骛远;学习的经济性,是指尽可能开发与利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资源。如果引入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晦涩难懂,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还可能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3.针对性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为了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针对不同的课程目标应该开发与利用与之相应的课程资源。一般说来,每一种课程资源对于特定的课程目标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不同的课程目标就需要开发与利用不同的课程资源。但是,由于课程资源本身的多质性,同一课程资源又可以服务于不同的课程目标,所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必须在明确课程目标的前提下,认真分析与课程目标相关的各类课程资源,认识和掌握其各自的性质和特点,这样才能保证开发与利用的针对性及其有效性。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都决定了其课程资源开发必须体现综合、重视实践、走向社会、加强同社区和社会机构合作的需要,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开发必须围绕课程目标和开发目的来进行,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使研究性学习能够有效进行。

4.个性原则。尽管课程资源多种多样,但是相对于不同的地区、学校、学科和教师,可开发的课程资源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应强求一律,而应从实际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校特色,区分研究性学习和一般学科的特性,展示教师风格,扬长补短,突出个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本身就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没有个性也就失去了创造性,课程资源开发就会流于机械主义和形式主义,这是课程资源开发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开发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和学校差异,还应对学生的身心特点、个性差异等进行分析,区别对待。在维系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基础上,不断改变资源开发的角度,发挥各自的优势,保证学生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