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蒋王中学 张莹
【摘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把学生的综合发展作为改革后的重点,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行有效的教学,这样的教学理念与传统的教学理念有很大差别,教学策略也要随之改变。文章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进一步完善苏教版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苏教版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4-0041-02
自江苏省新课改后,高中化学教科书结构体系变化很大。许多教师,特别是那些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很难适应这种教学模式,有些甚至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中。新课标下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新课改后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三维目标?教材中“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等栏目应如何应用?怎样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难度和广度?等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高中化学教师,加上高考的压力,能真正达到新课标要求的教学少之又少。笔者认为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探究方式过于单调,弱化讲授;探究过程只重形式,忽视实质;探究结果只重成功,轻视失败。作为多年的一线化学教师,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期和各位教师共同探索化学路上的有效教学,寻求达到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是关键
笔者认为转变高中化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新课改成败的关键。新课改的教育教学理念与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差距很大,不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知识点的积累、提高应试能力,而更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学习意愿,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化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应该时刻与新课改的教育教学理念保持一致,站在更高的高度来认识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意义,改变过分注重升学率和分数的高低,抛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和做法。教师理念转变是关键,这是多年来新课改难见成效的重要原因。
二、激发教学主体的主动性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以学生自主探究问题为主,教师是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新性的一种内在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信心,没有信心就不可能学好。因此,兴趣是有效探究的前提。而有效探究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思维为主线,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亲身体验、感知学习和认识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笔者认为在化学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1.选题坚持适度原则,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探究的课题难度需要适中,坚持适度原则,探究的内容既不能过于复杂,也不能耗费太长时间,还不能太过简单,以免学生很容易得出结果,失去探究的兴趣。如提出“为什么相同的条件下,碳酸钠溶液的碱性比碳酸氢钠溶液的碱性强”的问题,这跟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没有联系,学生不知如何下手;若问题太容易,则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如“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吗”这个问题学生一看书就能知道结论,没有必要进行探究。所以在选题探索的时候需要坚持适度原则,选取的探究课题要有一定的探究价值和必要,或具有知识建构价值,或具有能力发展价值,或具有社会发展价值。选取的探究式教学内容最好可以勾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探究式教学的基础,可以让学生去主动学习,是保持探究的动力源泉。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营造民主环境,鼓励学生勇于探究。影响学生探究兴趣的因素有很多,如外部环境,假若外部环境过于压迫紧张,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就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营造民主的环境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这就要求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影响下的以自己的意志主宰整个课堂的做法,以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展现亲和的人格形象。这表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体贴、关心、爱护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现个性,就具有了学习的主动性。与学生打成一片的同时还要及时鼓励学生,在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时候,不管其正确与否,教师鼓励目光的注视和专心细致地倾听,都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信心。教师应该抛弃“只重视成功,轻视失败”的错误想法,在实行问题教学中允许错误的发生。对于学生提出幼稚的、古怪的问题一定要持宽容的态度,允许学生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欢迎质疑和争辩。
3.让学生体会探究的快乐。探究结束后,不仅教师需要总结、反思探究过程,学生也需要分享探究过程。教师需要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挖掘、表扬,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奇妙、艰辛、快乐,获得探究的成就感。只有当学生体会到探究的乐趣,才能把探究作为一种学习的需要、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课堂教学就会化被动为主动,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内驱动力。而学生与学生间的分享,如分享探究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等,不仅可加深学生间的情感,更可让学生感受到探究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进行苏教版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内容的探究式教学时,学生在总结交流过程中会发现“探究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居然会导致元素的这么多性质发生周期性变化。”这样,学生不仅会对结构决定性质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而且会找寻探究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和兴趣。
三、课堂中注重创设问题情境
当前,创设问题情境在苏教版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仍有一些教师无法摆脱传统的观念束缚,一味追求升学率,以分数定高低。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往往以传授知识为主,把知识与能力、觉悟割裂开来,忽视过程、方法,更谈不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种封闭式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因此,真正的有效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合作,对高中化学进行有效教学。具体来说,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在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钠与水的反应”教学内容为例,在学生初中阶段已掌握“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泼性强的金属可以置换弱的金属”知识的基础上,可为学生设置问题:“把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能不能置换出铜?”从而引导他们进行实验探究。教师在设置探究性问题后,要给学生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讨论、实验、观察、交流等方法得出相应的结论。同时,还要注意的是,在问题的创设上要遵循“新颖、双向和灵活”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从创设问题情境出发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合作、探索学习的积极性,以真正实现苏教版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贯彻新时代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学策略,以上仅仅是个人的一些经验交流。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只要符合教学理念的、又能达到教学目标的策略,都是好策略。总而言之,教师要有敬业的教学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这样的教学才会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吕海平.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及其转变途径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
[2]胡协强.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中各栏目的分析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3]高瑛.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活动与探究”所涉实验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4]李勇军.高中化学新教材(苏教版)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5]宋婷.基于认知灵活理论的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