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
首页 论文格式模板目录提纲正文

语文课堂中自主思维的培养

  • 投稿宁哲
  • 更新时间2017-11-07
  • 阅读量357次
  • 评分4
  • 69
  • 0
孙洁

(江苏省无锡市安镇实验小学,214105)

摘要:

基于个体性、生成性推进的课堂,往往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顺应学生,把握思维发生的原点;尊重学生,创设思维发生的场域;发展学生,放眼思维发生的远点,让自主思维自然而真实地生发。

关键词:顺应 尊重 发展 自主思维

真正的思维生发,是激发,不是牵引。基于个体性、生成性推进的课堂,往往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课堂焕发更多活力,使学生获得更多生长的力量。本文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灰椋鸟》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生长课堂中学生自主思维的生发。

一、把握思维发生的原点

(一)从学生认知的角度

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生活经验等,都是思维发生的原点。教师应以此为基础,立足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发现文本与学生生活、学习与生命成长的沟通点,寻求“怎样学才有趣”“什么样的话题才能激发‘我’的热情、激活‘我’的思维”“什么样的讲解才能引起‘我’与文本、作者的情感共鸣”的路径,唤醒学生自主思维。

教学《灰椋鸟》一课之前,我知道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已能独立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又对本校五年级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了检测,发现学生基本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但在理解感悟文中重点词句,如“排空而至”“倾诉”“呼唤”“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时,对其中蕴含的意思、表达效果、思想感情以及基本表达方法等尚有困惑,需要教师引领。由此,我确定了教学方向和教学方法。

(二)从文本特点的角度

立足学生的需求和意愿,还需要从文本特点的视角,及时调整、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现场教学方法,灵活改变教学思路,有效生成教学对话,将学生的思维由被动提升到主动、自觉的层面。

《灰椋鸟》一课是一篇散文,描绘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对生命和谐的感悟,以及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情感真挚、意境优美、语言优美凝练。教学时,结合学生对文本的已有认知以及散文本身的特点,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文本;

(2)能找出描写灰椋鸟归林情景的句子,品读语言文字,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生发对鸟类、大自然的热爱。

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为:感受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温馨以及灰椋鸟入林后落下飞起、起舞争鸣的热闹景象,深入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创设思维发生的场域

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学习发生的多元场域,使学生全身心地浸濡情境,借助充分的对话和表现机会,激发深层体验以及创造性灵感,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

(一)创设情境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读课文也是同理,入境才能体会到文之情意。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开放的“心理场”,让他们不自觉地进入语言文字描述的情境中,被激发情感,点燃自主思维的火花。

教学《灰椋鸟》一课,在品读“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一句时,我播放了一段有关灰椋鸟归林的视频。画面上,一批又一批、整群整群的灰椋鸟声势浩大地飞来,密密麻麻,铺天盖地,耳边还能听到鸟儿扇翅膀时发出的“沙沙”声,这样遮天蔽日的壮观场面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好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另外,我还和学生一起欣赏了“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般气势磅礴的丛林鸟鸣声,一方面调节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犹如身临鸟的世界,感受到了鸟与鸟之间的友谊和爱,体会到了作者愉快、亲切的感受及爱鸟的思想感情。课尾,我还介绍了徐秀娟为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而失去年轻生命的动人事迹,让学生用心聆听《一个真实的故事》。在这感人、动情的氛围中,学生的精神受到了震撼,充分领会了鸟类对于人类的重要性,生发了自主关爱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提供支点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对话者之一。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阅读平台,设计有思维层次与深度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这样的问题,是“撬动”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支点”,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并不断有新发现,对文本的理解从粗浅单薄走向深刻丰满。

品读灰椋鸟归林情景的重点段落时,我设计了问题“灰椋鸟归林的场面是怎么样的?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概括。”这个问题开放、自由,富有探索性,紧扣文眼,具有张力,能有效架构整个学习流程,且答案具有多元性,有助于学生个性化思维的生成。因此,当他们沉入文本、静思默想时,便自主生发了“热闹非凡”“气势浩大”“浩浩荡荡”“遮天蔽日”等具有想象力的认知。借助这一支点,学生的思维走向了深处。

(三)珍视感悟

学生的多元化解读都是阅读个体从不同思维角度得出的独特感受。这些感受往往能调动师生与文本对话时的灵感,使课堂生成更加灵动。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感受,并在此基础上引领他们追求“高质量的思考”,使其成为新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交流灰椋鸟归林的场面时,学生的表达丰富多彩。面对各类表达,如果逐个品读,课堂会琐碎冗长,但这些又是学生真实的阅读感受。于是,我便组织学生将词分成“壮观”“温馨”“热闹”三类,然后依次展开品读。如此,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也提高了课堂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阅读感悟有时是错误的,甚至是怪异的。对此,教师不应轻易否定学生,也不要视而不见、不置可否,而是要合理利用这些错误,现时生成,为学生的多元思维、创新思维提供契机。

三、拓展学习发生的远点

学习的发生是可持续发展的。教师既要着力于学生学习发生的原点,也要放眼于学生发展的远点,拓展教学的外延与内涵,拓宽学生的视野,夯实学生的深度思维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积蓄更大的力量。

(一)找准发展点

“发展点”就是最适合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获得发展的点。语文课堂的拓展与文本解构的过程是一致的,它是预设的,也是生成的。抓准发展点,是使学生自然的学习生活得以延伸、自主思维得以深化的有效策略。

立足文本,根据其内容、类型及教学需要,可以将发展点安排在不同时段。如了解文本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相关资料或与文本内容相关的知识时,可将发展点安排在课前;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遇到疑难,要通过拓展帮助他们释疑解惑时,可将发展点安排在课中;引导学生往纵深方向思考问题,探索未知领域时,可将发展点安排在课后。

值得注意的是,发展点的确定,要立足文本。教师可以创造性地驾驭和拓展文本,引领学生走向远方,但不能忘“本”。

(二)发现深入点

深度挖掘,是教师用思想和智慧探寻文本中语言文字、事例背后蕴含的内涵,带领学生层层展开,对文本进行深度探讨,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与提高。

在营造了观照人文情意的“场”,引导学生对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热闹场面进行了充分地品读交流后,带着他们向文本深处推进,进而获得更大的创造力,是我考虑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我让学生借助对电影《迁徙的鸟》中“鸟儿的迁徙是一种承诺。鸟儿们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只为了去往心中的那个地方,兑现一个永恒的承诺”这段话的解读,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在你看来,灰椋鸟的归林又是什么呢?可以创造性地写一写。”学生沉思了一段时间后开始书写,在他们的文字里呈现了诸多精彩,如“灰椋鸟的归林是一次大阅兵。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在天空中飞行,声势浩大,令人震撼”,如“灰椋鸟的归林是一次大合奏。那声音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震耳欲聋、惊天动地”,又如“灰椋鸟的归林是一场盛大的舞会。天空是它们的舞台,伴着风儿沙沙的乐曲,展示着优美的舞姿,多么美丽的画面啊!”……此环节的设计,旨在让“解读内化”转向“表达输出”,通过开放课堂的引导,让学生的自主思维步入更为广阔的天地。

抓住生长的根,顺应、尊重、发展,让学生获得由内而外的力量,从“少”走向“多”,从“浅”走向“深”,从“近处”走向“远方”,让自主思维自然而真实地发生。

参考文献:

[1] 孟晓东.用生长定义教育[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6.

[2] 【美】简·杜威.杜威传[M].单中惠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